↑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9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35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23 题,中等难度 1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据此可推知材料

    A. 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

    B. 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 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

    D. 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35 题
  1. 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

    其目的都是为了

    A.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 实行全民族抗战

    C. 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 宣传新三民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 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C.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 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 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 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C. 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 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A. 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

    B. 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C. 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

    D. 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A. 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 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 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 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 宗教意识淡薄   B. 反对神灵崇拜

    C. 注重物质生活   D. 强调人的价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

    A. 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 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C. 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 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学者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

    A. 世俗清醒的世界观并未出现

    B. 亟待改变传统的基督教信仰

    C. 用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D. 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汉代强调良好的政府是基于伦理的和谐,甚至将天与政治混为一谈。如此将宇宙观及政治学混为一谈,笼统地称之为儒教,固然符合了某种目的,但其流弊则是一经摆布,今后两千年则再难以摇撼之。”造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难以摇撼之”的主要原因是

    A. 符合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B. 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C. 已经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

    D. 能够促进古代社会和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利普斯(德)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写道:“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造纸术的西传

    A. 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

    B. 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兴起

    C. 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D. 消除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5至16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如君主专制的建立、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和宗教改革的兴起等显示了

    A.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 西欧社会的转型

    C. 国际政治体系的初建   D. 整体世界的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只因他的心全是天理没有搀杂人欲,并不是因他无所不知。所以,只是从知识与才能上学圣人,只知道钻研书本,索名物,比拟形迹,结果是知识愈广,人欲愈滋,才能愈多,天理愈蔽。”请问这是哪一学派的观点?

    A. 陆王学派

    B. 程朱学派

    C. 浙东学派

    D. 洋务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赞在狱中自尽身亡。对此历史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导致上述悲剧的发生

    B. 两人属于不同的国度,该现象的出现属于偶然现象

    C. 东西方同一时期都呈现民主政治发展趋势

    D. 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两人都挑战传统.威胁专制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严复曾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体’决定了它有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用’。”主要批评了洋务派

    A. 师夷长技不合国情

    B. 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C. 目的是巩固清朝专制统治

    D. 违背了近代化的历史潮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孔子曾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最能说明

    A. 儒生具有强烈的入世情节

    B. 儒家和道家思想具有兼容性

    C. 孔孟之道具有一定的局限

    D. 道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丰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汉人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批评先秦某一思想流派的严酷与冷峻,“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这一流派是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面是汉字“律”的四种字体,其中直接取代篆书而流行的字体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宋人苏轼在谈绘画艺术时说:观察事物要“空静”,创作要“忘我”。这反映出苏轼的绘画创作主要受到

    A. 佛、道思想的影响

    B. 市民阶层壮大的影响

    C. 新儒学反专制思想的影响

    D. 文化专制强化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这反映了

    A. 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

    B. “异端”思想影响广泛

    C. 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D. 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对有清一代学术概括为:“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光)咸(丰)之学新。”导致清代学术走向“新”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朝文化政策的相对宽松

    B. 西学东渐为中学注入新的活力

    C. 日益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

    D. 经世致用成为学术发展的主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钱穆先生在《如何研究政治史》一文中指出:“汉武时代所创始的盐铁(官营)政策,即就近代观念言,亦系一种颇为进步的经济政策。……直到清代,中国社会从未能有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即是此项政制之绩效。中山先生倡导……其实亦在中国传统政制中有渊源。”那么,孙中山先生所提倡的应该是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民族革命,坚决反帝

    C. 结束专制,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 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 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C. 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 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数年以来,创造共和、再造共和的人物,也算不少。说良心话,真心知道共和是什么,脑子里不装着帝制时代旧思想的,能有几人?……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材料说明

    A.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

    B.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C. 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D. 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鲁迅曾经这样评价李大钊:“他的遗文却将永驻,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对于此处的“先驱者”的准确理解是

    A. 第一个举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

    B. 是向封建道德发起进攻的主将

    C. 是中国共产党的最主要的创始人

    D. 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965年5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刊载了文章《为什么美国的战略过时了》,认为中国在尖端科学上取得的某种突破,势必迫使美国修改它的全球战略。该突破可能是指中国

    A. 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B. 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C. 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 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 )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文中(   )处应为

    A.康德               B.苏格拉底

    C.智者学派            D.伏尔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苏格拉底认为“有思考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后者纠正了前者的缺陷,如果从伦理学的角度看,前者的缺陷在于

    A. 忽视了人的道德

    B. 否认评价事物的客观标准

    C. 忽视了人的知识

    D. 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史学家陈衡哲在评论欧洲某一历史运动时说道:“后来社会秩序渐定,人民渐有余暇去运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他们对于教会的出世观念,不免就发生了一种反动。”这里所说的“反动”主要指的是

    A. 否认宗教神学

    B. 享受现世人生

    C. 追求高雅精致

    D. 反对君主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 人民主权说

    B. 天赋人权学说

    C. 社会契约论

    D. 三权分立学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对日宣战,当时联邦参议院82票对0票通过,众议院388票对1票通过,为保护投反对票的那个女议员的人身安全,国会专门派人派车,护送她上班、回家。她在1973年去世,国会大厦前树立起她的雕像。与此最为接近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是

    A. 卢梭:人生而自由,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

    B. 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C. 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D. 康德: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康德生活在严格实行新闻检查制度的普鲁士的统治之下。他一再强调必须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认为“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这表明

    A. 启蒙的目的就是获取言论自由

    B. 普鲁士人无法进行真正的思考

    C. 康德将宣扬理性与反对专制相结合

    D. 康德为争得自己的自由而倡导启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让遍布四川各地的供电网络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抗震救灾、灾后重建都离不开充足的电力供应。人类用电的梦想能够成为现实在理论上主要得益于

    A. 诺贝尔

    B. 爱迪生

    C. 西门子

    D. 法拉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两部“百科全书”的共同之处是

    A. 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

    B. 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 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有一位画家被誉为“20世纪现代派艺术的领袖”,他也是立体主义画派创始人。下列属于他的作品的是

    A. 《自由引导人民》

    B. 《拾穗者》

    C. 《格尔尼卡》

    D. 《向日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这

    A. 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

    B. 宣告了改革开放的开始

    C. 意味着拨乱反正的完成

    D. 体现了社会公正的重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中西思想文化交相辉映,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三200多年前,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在宗教的欧洲,人的心灵是神的奴隶,人们以为心中如果没有上帝,便有罪恶感。然而,中国儒家文化中的无神论和理性主义,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不信仰上帝的国度,人民有着积极向上和快乐的心灵,这促进了理性主义哲学的思考。儒家文化中君为轻,民为重,民心决定政权的思想,成为民主思想的源头。当时的欧洲,国家主要由皇权和贵族统治,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没有参与政治的权利,欧洲人对中国通过公开考试在平民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极为推崇。

    ——《近现代西方哲学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并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他们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活动的内容和作用(照抄材料的不给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文化中可供欧洲人借鉴的元素。并分析200年前中国文化热对欧洲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选集》

    材料三  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能忍受。……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求男权之解放也。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无知妄为之风息焉。

    ——陈独秀《敬告青年》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康有为和孙中山的主要政治思想主张,并比较二人政治主张的不同之处。

    (2)据材料三,归纳陈独秀的主要思想,该思想的流行对当时中国有何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三个政治派别共同的政治追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欧洲启蒙运动中,英国思想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分权学说。该学说经过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发展,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一块基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思想家洛克(1632-1704)于1690年发表《政府论》,认为最好的政府形式是由议会行使最高主权的立宪君主制。而为了保障个人的自由权利,主权必须通过以下方式受到限制:其一,人民在政府不能保障其自由的时候可以起来推翻它;其二,必须对主权进行分割,将它划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让三者互相牵制,以杜绝权利的滥用和专制现象的发生。

    材料二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48)

    材料三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洛克“三权分立”学说的基本内容,并指出孟德斯鸠和洛克分权学说的差异。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核心和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三权分立”原则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体现方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