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单选题 16 题,多选题 4 题,填空题 4 题,作图题 2 题,实验题 4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6 题
  1. 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体的密度约为1.0×103kg/m3

    B.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1.5m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

    D.人的正常体温为38℃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提琴演奏者在演奏乐曲时,用手指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

    A.秋天,雨后的早晨出现大雾 B.初春,河面上的冰雪消融成水

    C.夏天,教室里洒水后空气变得凉爽 D.冬天,晾晒的衣服逐渐变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海市蜃楼

    C.影子的形成 D.铅笔折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种波形,从波形上可以得出

    A.甲、乙两种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乙两种声音的响度相同

    C.乙声音的音调高于甲声音的音调

    D.甲声音的响度高于乙声音的响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使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物体的长度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下:12.39cm、12.39cm、12.42cm、12.41cm、12.19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36cm

    B.12.4cm

    C.12.40cm

    D.12.4025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锐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C.当u=24cm时成放大的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先变大后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甲、乙两车的路程之比为2:3,时间之比为3:5,则两车行驶的速度之比为( )

    A.10:9 B.9:10 C.2:5 D.5: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关于图所示的四种仪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超﹣﹣利用超声波获取人体内部信息

    B. 声呐﹣﹣利用次声波探知海底深度

    C. 验钞机﹣﹣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D. 遥控器﹣﹣靠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果眼球太长或者太短,视网膜上的像就会变得模糊,幸运的是通过佩戴眼镜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图是眼睛的成像光路,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

    B.甲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

    C.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

    D.甲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有一位同学用天平称一块矿石的质量,把天平调好后错把矿石放在右盘,在左盘放50g、20g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至标尺4g处,达到平衡,这块矿石的质量应该是

    A.74 g B.70 g C.66 g D.78 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是一款人脸识别取款机,它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像,然后析人脸的信息。人站在ATM机前,看一眼摄像头,再输入手机号、取款金额、密码,自动吐钞,拿走现金。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B. 这种镜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 镜头所成的像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实像

    D. 若镜头焦距为10cm,为了能形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有一探照灯S,它发出一束光线投射到木板MN上,在B点形成一个光斑,如向容器中注水,光斑B将移向(  )

    A.B的下方 B.B的上方 C.B的左边 D.B的右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且声速与车速均保持不变)

    A. 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204m

    B. 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68m

    C. 汽车的速度约为26.15 m/s

    D. 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差为1.3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4 题
  1. 关于声现象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B.“低声细语”是指声音的音调小

    C.小提琴发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A.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光屏应向右移动

    B.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光屏应向左移动

    C.如果不改变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蜡烛应向左移动

    D.如果不改变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蜡烛应向右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可能向左运动、乙车只能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一定向左运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根据表1、表2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块掉入铜水中会熔化

    B.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C.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在体积相同时,铝块质量是冰块质量的3倍

    D.南极的冬季气温一般都在-40以下,测量南极气温应选择酒精温度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辆小轿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26.7km规模全国第六、全省第一的跨海交通基础设施工程﹣泉州湾跨海大桥,小轿车过桥的时间约需_____min(结果保留整数);小轿车上乘客看见桥中的路灯在往后退,是以_____为参照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明站在距离平面镜1.5m前照镜子,他镜中的像与镜面的距离是_____m,当他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则物质甲的密度是_____g/cm3,若把甲、乙两物质等体积混合,则混合物的密度为_____g/c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2 题
  1.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如下左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右焦点处有一平面镜垂直于主光轴放置.一束光AB经凸透镜和平面镜怎样传播?画出光路图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4 题
  1. 如图所示为“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实验情形。

    (1)如图甲所示,小丽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振感;小华把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发现激起水花。这两个实验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2)如图乙所示。

    ① 小华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随着瓶内空气被不断抽出,听到的声音响度变______,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进一步推理可得出:声音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② 抽气一段时间后,小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响度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写字母)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D.插入广口瓶的导管不够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图(a)中甲、乙、丙三种读温度计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_;

    (2)图(b)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从实验数据表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大气压_____(选“小于”或“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4)小明和小红分別用图(b)装置进行实验,正确操作,却得出了如图(c)所示的两个不同的图线,原因可能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同学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

    (2)如图乙所示,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0cm处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淸晰的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_____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3)小明将蜡烛稍靠近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为了观察烛焰的像,他釆用的方法是:_____。适当使光屏远离凸透镜,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像将_____(填“变大”“不变”“变小),若不移动光屏,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焦距大小合适的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也能使光屏上的像变清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杜同学在河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水的体积V1;

    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

    (2)如图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_____。

    (3)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g;由图丙和可知鹅卵石的体积,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g/cm3。

    (4)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_____,若小杜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如图所示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

    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将一质量是6g的金戒指缓慢投进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称得溢出水的质量是0.4g,问:此戒指是纯金制成的吗?(已知金的密度是19.3g/cm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ρ铁=7.9×103㎏/m3)

    (1)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2)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少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