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单选题 26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23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在沦陷区进行了敌后游击战,据统计到1940年前后,国民党敌后游击战达到鼎盛时期,人数达100万人左右,一度成为日军重点进攻的对象。这一现象说明

    A. 国民政府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B. 国民党的敌后抗战牵制了日军力量

    C. 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同抗战

    D. 国民党军队坚持抗战成为中流砥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三字经》自宋代问世以来,随时代发展而增改,以下为节录部分;……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段。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其中“革命兴”、“立宪法”分别是指

    A. 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

    B. 维新变法运动、《钦定宪法大纲》

    C. 义和团运动、《中华民国宪法》

    D. 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6 题
  1. 罗马法规定,自耕市民的非长子没有继承权,只有靠从军征战去为自已赢得土地,同时也只有通过战场为自己贏得片草寸土之后,他们才有资格取得充分的罗马公民权。罗马法的上述规定

    A. 扩大了自耕市民长子的政治经济地位

    B. 有利于罗马的扩张和巩固

    C. 推动了罗马公民群体范围的不断扩大

    D. 促进了罗马农业不断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61年4月16日,菲德尔·卡斯特罗宣布古巴革命为社会主义革命。次日凌晨,由美国中央情报局训练和武装的1500名雇佣军从危地马拉出发,在美国飞机和军舰的掩护下,登陆古巴南部猪湾,企图推翻古巴政府,但最终被击溃,史称“猪湾事件”。该事件爆发表明

    A.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

    B. 古巴导弹危机激化美苏矛盾

    C. 两极格局下的意识形态冲突

    D. 美苏争霸态势呈现苏攻美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

    A.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 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 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 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 进行工农武装割据

    C.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D.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朱允炆,攻占都城南京,赶跑了当时明朝建文帝——朱允炆,登上皇帝宝座,史称明成祖。他虽然成功开创了中国封建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但后来封建史家仍以“篡位”视之,主要是因为他

    A. 是以武力夺取皇位的

    B. 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

    C. 违背封建道德规范

    D. 不符合封建史家的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题文)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该国某一机构的音译词。这一机构是

    A. 内阁

    B. 议会

    C. 首相

    D. 最高法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后世的史学家们发现,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像和坤、李鸿章等,学者们查找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往往认为他们并非定论中那么不堪,亦有‘不得不为之’的理由。这说明

    A. 评价历史人物没有什么客观标准

    B. 越往后人们评价历史越接近客观事实

    C. 对历史人物评价不应该有定论

    D. 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学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 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实客观评价

    B. 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C. 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

    D. 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据人民网报道: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A. 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 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 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与共产党和民族根本利益一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 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 强化君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 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义和团揭帖中有以下诗句:“沿河一带建楼房,扯旗放炮逞刚强;有朝西北真主来,一炬火光化无常。”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盲目排外性,对清政府缺乏警惕

    B. 利用迷信,具有浓厚的封建落后性

    C. 缺乏正确斗争目标和正确理论指导

    D. 组织过于松散,没有统一的领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是因为周恩来主张

    A. 和平共处不称霸

    B. 求同存异谋发展

    C. 加强团结不结盟

    D. 区域互利求合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2015年全国政协会议召开的时间为3月3日至13日,全国人大召开的时间为3月5日至15日,以往每年的政协和人大会议召开的时间也具有上述特点。这种时间安排最主要是基于

    A. 政协通过的决议须经过人大审核

    B. 照顾双重身份代表的需耍

    C. 人大代表由政协会议选举产生

    D. 避免重大决策失误的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有关《辛丑条约》有别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最突出的、最能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确立的是

    A. 签约国之多超过以往任何一个不平等条约

    B.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 京津军事要地为外国派兵驻守,清政府被解除武装

    D. 清政府必须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复旦大学历史学者黄洋指出,雅典民主是从公元前508年建立起来的。公元前11年。雅典通过政变建立的寡头政府仅仅维持了四个月,民主制就恢复了。公元前104年,斯巴达占领雅典后扶持的“三十僭主”寡头政体也仅仅统治了十个月就被民主政体所取代。这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

    A. 建立过程中充满曲折

    B. 受到外部力量的干扰

    C. 得到雅典民众的拥护

    D. 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全球文明》史中写道:“由于中产阶级的弱小,自由主义在俄国没有深厚的基础。自由主义领导者们试图维持俄国对战争的参与,但这增加了经济的困难和群众的不满情绪。”据此可知,当时的俄国

    A. 沙皇政府的统治出现危机

    B. 临时政府的统治缺乏合法性

    C. 临时政府的政策策略失当

    D.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50年冬新中国的代表团向联合国控诉美国对台湾的侵略。1954年我国政府代表团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日内瓦会议。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促进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我国上述外交活动

    A. 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B. 归功于工业化的提前实现

    C. 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 有利于同西方大国改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惠帝三年(前192年),部分地恢复了秦的御史监郡制度,文帝十三年(前167年)遣史分刺各地,督查监郡御史。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州部,各设部刺史,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鉴于秦朝灭亡的教训

    B. 州郡县三级体系的出现

    C. 强枝弱干的决策需要

    D.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读下表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

    ——据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引起表中数据出现先降后升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环境动荡不安

    B. 中央集权的不断发展

    C. 制度的变革和创新

    D. 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曾对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反侵略斗争作出如下评价:“造成了我中华民族空前未有的团结和进步”,“增加了敌寇内外的困难,博得了全世界先进人类的对敌谴责和对我同情”。其评价的是

    A. 义和团运动中民众对八国联军的抵抗

    B. 国共两党联合领导的北伐战争

    C.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人民的顽强抗争

    D. 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的胜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在1961--1962年的第二次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一方面支持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走美苏之间的中立道路;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法国等欧洲国家与美苏保持距离。这一做法

    A. 维持了印度支那地区的长期稳定

    B. 使中国在西欧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C. 导致了美苏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

    D. 发挥了大国应具有的政治影响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雅典民主政治在“黄金时代”向所有公民开放的官职或机构不包括

    A. 十将军委员会

    B. 五百人会议

    C. 公民大会

    D. 陪审法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国庆演说中讲到:“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美国实现把统治者“关在笼子里的梦想”主要是通过

    A. 实行三权分立

    B. 实行君主立宪

    C. 实行共和制

    D. 实行联邦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关于多极化未来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前五极加印度)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 一超多强局面基本瓦解

    B. 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

    C. 美国综合实力的衰弱

    D. 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时,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古代中国在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方面,包含着众多的矛盾。请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其中的主要矛盾。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那些政治制度或体制?在近代法制建设中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

    材料二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皇帝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的全部陆军组成一支统一的军队,在战时、平时均由皇帝统率;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结束。

    材料三“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康熙皇帝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英国的什么文件?英国颁布此文件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德国的什么文件?它体现出什么特征?

    (3)与材料二中的“皇帝”比较,材料三中“朕”的权力有何不同?其反映了什么性质的政体?

    (4)17-19世纪,法、美在摧毁旧制度的同时也进行了长期的新制度的探索,分别列出两国最终确立的政体形式以及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