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6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语言应用 4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20年来,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大秉持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里,总是走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前列,形成的教育理念和办学风格具有鲜明特色,抚育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开创了一大批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为推动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学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端于民族危亡时刻的中国大学,历经艰辛、奋发作为,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      )。在这个过程中,比邻而居的北大、清华可谓__________、砥砺同行。抗战烽火中,两校远渡关山、__________,与南开大学共创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一百多年来,两校文化互融互通,“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交相辉映、__________。季老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46年回国后受聘北京大学。他说“在北大这样一所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背后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学府,真正是________”人类文明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学应当而且必须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不忘初心,此心致远,育人弘道双甲子;牢记使命,其命维新,经世济民一千年。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理念和办学风格,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创造了一大批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优秀成果

    B.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理念和办学风格,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创造了一大批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优秀成果

    C.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理念和办学风格,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一大批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优秀成果

    D.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理念和办学风格,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形成了一大批科学技术和人文社科优秀成果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追赶走向超越,从学习走向引领

    B.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学习走向引领,从追赶走向超越

    C.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追赶走向引领,从学习走向超越

    D.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学习走向超越,从追赶走向引领

    3.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情投意合,开天辟地,相得益彰,如虎添翼

    B.情投意合,筚路蓝缕、珠联璧合,如鱼得水

    C.志同道合,筚路蓝缕,相得益彰,如鱼得水

    D.志同道合,开天辟地,珠联璧合,如虎添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4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中国历史上优秀的文化遗产, 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 目前在评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存在着两个误区:  , 搞民族虚无主义;或者把传统文化看成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 。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进而推动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校文学社邀请徐凡教授作报告,下面是主持人的口头介绍语段,其中有5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今天,正值我校文学社办公室乔迁之际,我们非常高兴地请到了徐凡教授,他是江苏南京人,东方大学文学院教授。系我国红学界后起之秀,特别是在考证曹雪芹身世方面有专长。他的专著《曹雪芹家世考》《大观园人物论》《<红楼梦>导读》(获优秀教育图书奖)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下面请徐教授作报告,大家欢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联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以形式上的整饬、音韵上的和谐、内容上的精警至今仍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以下是宏村两幅被打散的楹联,请把它们归整好。

    裁  竹露  竹菊  能陶情  书画  汉书  梅兰

    读  细嚼  琴棋  可养性  唐句  漫研  梅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以下图文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北大校徽的构图要素并写出其寓意。

    创立于1898年的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1917年,著名教育家,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推动了北大的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使北大成为传播新文化的重要阵地。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北大并没有校徽这一新生事物。蔡元培上任后,出面请鲁迅设计北大校徽。2007年,在鲁迅先生设计校徽图案的基础上,北京大学修改了此标志,图示如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蔡元培的富贵

    余世存

    蔡元培可谓传统中国的最后一人,又是新时期的最初一人。

    说蔡先生之传统,有很多角度,其中之一是蔡元培一生没有置备私产。他亲历清政府、北洋、民国,为国家社会服务多年,地位不可谓不高,为家为私的机会很多,但他没有谋私谋家,一生搬家多次,只是租居而已。这样的国士,确实有着传统中国文化中士大夫的品德——以国事天下事为念,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念兹在兹。

    蔡元培病逝后,国民政府给先生发布了褒扬令,“道德文章,夙孚时望”“推行主义,启导新规,士气昌明,万流景仰”,毛泽东在唁电中称其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吴稚晖的挽联是“平生无缺德,举世失完人”。

    蔡元培的做官机会太多,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富贵于他是可望可即之事。但蔡先生跟一般寒酸文人不同,他生性豪放,不拘小节,爱花钱,爱请客。据说他第一个妻子为此非常不满,两人经常吵架。蔡先生的儿子证实,父亲置业并不困难,后来不仅没有置业而且没有积蓄的原因是,收入多,支出也多,主要支出除购买中外图书典籍外,还用来捐助公益事业,接济困难亲友、学生。

    受惠于蔡元培的人太多了。我们随便即能想到陈独秀、鲁迅、梁漱溟等人,还有众多学生,看门人,都得益于蔡先生。甚至到他晚年,仍然如此。有人回忆:先生晚年旅居香港,生活极端拮据,仍不忘周济他人。当时有一位广东籍诗人廖平子,恬淡高洁,不屑钻营,家无隔夜之粮。廖常将诗作呈予蔡先生,先生知其生活清贫,即赠其法币10元,每月皆然,数年不断。

    一般的官吏极易为官场习气所染,习惯了当官做吏,再难回归平实,难以自食其力。这方面,蔡元培的自信自足是许多人中少有的。1907年,40岁的蔡元培放弃国内的身份地位,在驻德公使孙宝琦帮助下赴德,入莱比锡大学听课。后公派留学机会搁浅,但蔡元培没有放弃,决定自费。当时他还需要抚养妻儿四口,孙宝琦答应每月资助银子30两,让他在驻德使馆中做兼职,但使馆只照顾食宿,不提供职务薪金。为此,蔡元培给当时在德学习的唐绍仪侄子唐宝书,唐宝潮兄弟四人做家庭教师,讲授国学,每月报酬100马克。他还通过同乡同上海商务印书馆商洽,为该馆著文或编译,每月稿酬100元,以此保证留学所需,并维持国内妻儿生活。

    他自称“好好先生”,但实则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终生都涉足官场,然辞职之烦扰于他却是家常便饭。1898年,蔡元培时任翰林院编修。传统中国社会,中进士点翰林后就意味着升官发财光宗耀祖,更意味着身系国之重望参与写史之列。但戊戌政变后,蔡元培却选择了辞职。1912年,蔡元培就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7月2日,为抵制袁世凯独裁,他向袁当面请辞。1917年,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7月3日,因抗议张勋复辟,向黎元洪提出辞职。后复任校长。1919年,北京市小学以上各校教职工要求政府以现金发薪而罢课,教育部未能及时应对,蔡元培与其他各大专院校校长联名辞职。1920年1月8日,蔡元培再度辞职,直至教育部及北京政府对教职工所提要求完全承认才复职。1928、1929那两年,蔡元培几乎月月在写辞职信:请辞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请辞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请辞中央政治会议委员,请辞国民政府委员……有人统计,蔡元培一生辞职有24次之多,其中为北大辞职7次。

    我们由蔡元培的生计及态度可以试图接近这位圣贤的心地。著名哲学家杜威曾说:“拿世界各国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到第二个。”蔡元培的贡献可谓大哉。恩格斯曾称赞但丁:“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我们看蔡元培在传统与现代中国转折中的位置,庶几近之。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蔡元培一生为国家社会服务,地位不可谓不高,但他没有谋私谋家,收人微薄,却常常捐助公益事业,接济困难亲友、学生。

    B.蔡元培晚年生活并不宽裕,却依旧不改乐善好施的品性,在其旅居香港之时,资助广东籍诗人廖平子创作诗歌长达数年之久。

    C.蔡元培不为官场习气所染,自食其力,公派留学无法实现之时,放下身段做家庭教师,在驻德公使孙宝琦的帮助下为上海商务印书馆著文或编译以赚取生活费用。

    D.蔡元培身为校长,处于传统中国和现代中国的转折点,是我们民族在那个特殊时代的一位标志性的人物,在这一点上已胜过了当时世界其他各国大学校长。

    2.蔡元培性格中有哪些让人钦佩的特点?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蔡元培一生为官但生活清贫,此文却以《蔡元培的富贵》为题。请结合全文,表达你的看法。

    4.为什么说“蔡元培可谓传统中国的最后一人,又是新时期的最初一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外,恐怕找不到第二个”?请结合材料及课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