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单选题 22 题,简答题 1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 题
  1. “自雍、乾后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政府矣。”对“隐然执政”的准确理解是

    A. 草拟政令

    B. 发布政令

    C. 监察百官

    D. 传达圣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关我国官员阶层假日和办公时间据历史学家陈联陞统计:在唐代,一年共有五十三天的节庆假日,元代规定有十六天的节庆假日,明、清时期,节庆假日起初甚至比元代还少。官员办公时间的增多本质上反映了

    A. 需要有公务员处理的政府职责逐渐的增加

    B. 分权与制衡降低了各级公务员的办事效率

    C. 专制王权的强化皇帝更像一个严厉的主人

    D. 以文取仕的科考制度弊端在明清日益凸显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A. 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B. 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 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 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2 题
  1. 据史料记载,自明成祖后,皇子被封为藩王后必须离开京城,“不临民,不治事”,非奉诏不得进京;清代诸皇子则酌封亲王,可留驻京师,“内襄政本,外领师干”,形成皇帝在宗室亲王直接簇拥下共同运作官僚体系管理国家的局面。明清这两种分封

    A. 背景相同

    B. 内容相同

    C. 对象不同

    D. 目的相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题文)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A. 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

    B. 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 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 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明代还是在制度之下由皇帝来当宰相。宰相废了,而宰相的职权则由皇帝兼……明代制度还是和过去大体相似的。清代就更超越了这一限度……清代行政反而成了私下的秘密,自然比尚有制度可循的内阁制又大大进了一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明朝设立的内阁制是对宰相制的继承

    B. 内阁是公开行政,军机处是私密行政

    C. 军机处的设置是古代政治的巨大变革

    D. 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君主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 皇帝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 政府的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 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 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 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 削弱六部的权限   D. 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办理军机事务;乾隆中,内阁大学士的某些职权,移归军机处掌理,大学士事权渐轻;乾隆以降,“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府矣”。从军机处的演变情况来看,军机处

    A. 日益成为掣肘皇权的有力机构

    B. 在权力结构上未发生实质变化

    C. 最终与内阁共同组成权力中枢

    D. 逐渐成为皇帝权力制衡的利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七载:“今各部之事,皆听命于阁下,所不待言,虽选曹(吏部)有员缺,亦送揭帖与阁,然后注选。此不知胡汪当国时有此事否。夫威权日盛,则谤议日积,谤议日积,则祸患日深。”这说明当时

    A. 六部停止了运行机制

    B. 内阁获得了官吏任免权

    C. 相权日益受阁权抑制

    D. 内阁权势日盛带来祸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

    A. 有内阁制

    B. 设立了军机处

    C. 有分封制

    D. 郡县制受到挑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清朝前期,通过《蒙古律例》和《理藩院则例》(适应于边疆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正式立法)确定盟旗制度为蒙古地区的基本行政制度,各旗在自己的范围内行使清廷授予的权力。这体现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A. 沿用元朝的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政策

    B. 依法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C. 分而治之与因俗而治相结合

    D. 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 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 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 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 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 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C. 这—做法使军政大权进—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D. 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工部尽快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快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是下列哪个时期的制度

    A. 秦汉

    B. 隋唐

    C. 宋元

    D. 明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 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 强化君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 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史料记载,1384年9月14日至21日皇宫收到奏章1660件,共计3391件政务。“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皇帝下令

    A. 立左右丞相处理全国政务

    B. 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

    C. 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D. 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共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l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 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 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C. 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D. 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某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A. 汉代内外朝

    B. 唐代三省制

    C. 明代内阁制

    D. 清代设军机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要求六部向内阁报告工作,科道监察官受内阁节制。从明太祖确立的政治传统来看,这一做法

    A. 整顿了吏治,维护纲纪

    B. 削弱了官员权力,加强皇权

    C. 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皇权

    D. 侵犯了皇权,侵犯六部权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它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 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 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

    C. 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 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明代大学士叶向高曾说:“臣备员(指叶向高谦称自己在内阁凑数)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君主大权独揽         B.内阁受到六部非议

    C.宰相权力极大         D.宦官参政妨碍阁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明史·职官志》称:“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潘服大臣、府州县宫诸考察,大事奏裁,小亊立断。”这反映出明朝“巡按”

    A. 可代替皇帝作出决策

    B. 监察权力的不完整

    C. 兼有少量大案裁决权

    D. 凡事须向皇帝奏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清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归流”是

    A. 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进行管治

    B. 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纳入清朝版图

    C. 少数民族事务归属理藩院掌管

    D. 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员直接管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一体现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图一相比,图二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三中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