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11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 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 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C. 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D. 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1 题
  1. 根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

    A. 西周开始出现文化下移

    B. 诸侯国争霸割据的局面出现

    C. 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

    D. 分封制之中孕育着中央集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唐律疏议》是我国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德本刑用”、以礼为纲是其立法指导思想。由此可见唐朝

    A. 完成专制向法治转型

    B. 推崇仁政而排斥法治

    C. 重视法治与教化相济

    D. 主张法本而以礼辅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23年秋苏联发生了“销售危机”:工业品积压、农产品收购困难。经济学家普列奥布拉任斯基认为危机的产生是由于“经济中的无计划性”,指出出路是加强经济中的计划原则来同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作斗争。这一主张

    A. 适应国内外时局的需要

    B. 倡导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C. 怀疑与否定新经济政策

    D. 有利于促进工业化进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 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

    C. 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D. 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较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因为

    A.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D. 新文化运动促进民众觉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古代雅典法律明确规定,公民必须到公民大会就城邦事务进行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职;发生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否则将予以严惩。这一规定

    A. 体现了轮番而治的原则

    B. 限制了雅典人的自由

    C.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以法律规范公民参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美国1787年宪法赋予联邦征税权、外事权、战争权和州际贸易管理权等,州仍旧拥有对本州人民直接管理的权利等。1791宪法修正案规定:宪法既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各项权利分别由各州或人民保留。这些规定

    A. 是三权分立原则的重要体现

    B. 充分保障了人民自由民主权利

    C. 维护了国家长期统一和稳定

    D. 体现了联邦制和人民主权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甲午战争后中国官办和商办企业情况表。据此表可知,1895-1913年间,民营企业

    A. 面临的发展阻力在逐渐减小

    B. 仍没有摆脱官办企业的束缚

    C. 成为当时近代化的主导力量

    D. 办厂规模逐渐超过官办企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据下表,可知中国共产党制定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据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演变表(建国前)

    A.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农民的根本利益

    C. 马列主义革命理论

    D. 巩固和发展根据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面为1953—1985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示意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工业使①段农业发展放缓

    B. 农业合作化运动促使②段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C. 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促使③段农业有所发展

    D. ②④段农业生产的提高都是政策调整的结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表是1947—1988美国各产业劳动力分布情况,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A. 国家干预经济渐趋加强

    B.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C. 已消除经济危机影响

    D. “新经济”出现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施琅在征台过程中,占领澎湖之后,郑氏败局已定,但施琅却不忙于进军台湾,而是着眼于做争取郑氏及其军队的工作。施琅厚待投降和被俘的郑军将士,稳定民心;同时建议朝廷“颁赦招抚”郑氏,以争取和平统一台湾。康熙同意他的招抚政策。施琅在澎湖“抚绥地方,人民乐业,鸡犬不惊”,甚至派人捞救跳水未死的郑军官兵,使得台湾、澎湖军民“莫不感泣,愿内向”。……郑克塽、刘国轩见施琅“无屠戮意”,终于认清了形势,决定降清。他们请施琅迅速到台湾稳定局势。施琅不费一兵一卒抵达台湾,以和平手段完成了台湾统一。这就使清军和郑氏的军队避免了杀伐流血,更使台湾百姓避免了一场战火。

    施琅来到台湾后,命令军队从大陆运去粮饷,不得向当地百姓征集。军队的“日用蔬菜,市肆买办,照依民价无亏,断不许借称官办应用,一丝一毫侵取民间”。他还严禁当地社保甲进行犒劳军队的活动,以免“致扰民生”。这种为民着想的观念,在当时以至今天都是十分可贵的。

    ——摘编自王宏志《从施琅统一台湾看古代“爱国”的含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施琅能够完成统一台湾重任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施琅经营台湾的举措及其意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隋以前,地方官制重叠,滥立名目……形成了“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状况,出现了“资费日多”“租调岁减”的局面。583年,隋文帝废除郡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一些冗官。

    汉、魏时,州、县两级长官权力很大,可以自行选择僚佐……隋朝确立制度,全国各地的“大小之官,悉由吏部”任命,而且县佐须用别郡人,还规定地方长官及其重要属僚每年年终到中央“上考课”(报告工作),中央还常常派使臣出巡各地,考察州县官员政绩好坏。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指出隋朝地方官制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

    (2)简要分析隋朝地方官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村集市的发展,是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中引人注目的现象。中国历史上农村集市大规模发展是在明中叶以后,万历年间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农村集市网。明末清初的战乱天灾使这一集市网遭到很大破坏,康熙、雍正年间逐渐恢复,乾隆、道光年间进入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据统计,清代中叶,全国集市总数至少可达2万多个,集市密度大体在每100平方公里1—2集。农村集市网的形成,沟通城乡市场,使商品流通几乎可覆益全国的每一个州县,使地区之间分工互补,调整经济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成为可能。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重大突破的条件下,仍然保持着内在的动力与活力,主要就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正是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许擅《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轨迹探讨》

    材料二  19世纪前期,美国经济中心一直在东北部一带,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西部地区逐步发展起来,一批中小城镇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有联系而完整的城市经济体系,这一体系对周围地区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从而带动整个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城市大多是大规模企业,能够更多地利用新技术、新产品。如,到1870年时芝加哥钢铁业平均雇佣人数是纽约的6倍。“卡耐基钢铁公司“在匹兹堡获得迅速发展,后与摩根的联邦钢铁公司合并,组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大垄断企业。在公司规模化的基础上又使其向着专业化生产发展,在大城市周围又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专业城镇。由于此时企业规模的增大,使企业面临着对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应地产生了公司制和经理制,在科学的管理下企业将快速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摘编自赵明杰《浅析美国的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农村集市网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农村集市网形成的作用。

    (3)根据材料二概述城市化的扩展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综合以上材料,阐述你对中国推进城市化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81年里根上台后,他在时外政策方面提出新“通制”政策。他一再强调,面对苏联“实现统治世界”的战略目标,“西方文明”进入了“最危险的十年”,美国是“唯一能够担任领导的国家”,因此进一步增加军事开支,大力加强国防。同时发展核和常规力量,全面增强军事实力,重新夺取军事优势,使美国具备同苏联打各种形式和各种规模战争的能力。他不愿同苏联达成重大裁军协议,不给苏联喘息时机。面对美国经济自1982年后的连续增长,里根又企图凭借美国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大大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同时造成对苏联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压力,从而拖垮苏联。里根还特别强调对外政策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公开要促进“自由和民主的前进”把“马克思列宁主又弃置在历史的灰烬之中”。

    1987年以后,里根第二届任期内,他不再强调拖垮苏联,明确表示支持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愿意与苏联做重大裁军交易。从1985年到1988年,美苏两国在扩大双边接触、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进展,签订了43个双边协议。总之,1987年以来,美苏关系以中导协议为契机,进入一个有限缓和的时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概括里根新遏制政策的背景及其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里根任期内对苏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个制度要能够有效运转和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需要与它自身的社会的基础相适应。这样的社会基础又与社会文化和人群有关。什么样的人群就有可能产生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社会就有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制度,因为社会条件决定制度,而不是制度决定社会条件。当然,社会条件与制度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两者并不是完全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社会条件对国家制度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同一种制度,在不同的时期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会有不同的影响,在A时期,它可能是一个好制度,但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形势的变化,到了B时期,它如果不随之调整,就有可能走向反面。

    ——摘自冯钺《近代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

    结合材料与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政治制度的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