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7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2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个题。

    在河之洲

    陈忠实

    ①车过渭河,田堰层叠的渭北高原,被青葱葱的麦子覆盖着,如此博大深沉,又如此舒展柔曼,让人顿然生发对黄土高原深蕴不露的神奇伟力的感动。

    ②我的心绪早已舒展欢愉起来,却不完全因为满川满原的绿色的浸染和撩拨,更有潜藏心底的一个极富诱惑的期盼,即将踏访2000多年前那位“窈窕淑女”曾经生活和恋爱的“在河之洲”了。

    ③我是少年时期初读那首被称做中国第一首爱情诗歌的。一诵便成记,终生难忘。在河之洲,在哪条河边的哪一块芳草地上,曾经出现过一位窈窕淑女,而且演绎出千古诵唱不衰的美丽的爱情诗篇?神秘而又圣洁的“在河之洲”,就在我的心底潜存下来。后来听说这首爱情绝唱就产生在渭北高原,却不敢全信。直到朋友确凿而又具体地告诉我,洽水在合阳县投入黄河,这一片黄河道里的滩地古称洽川,就是千百年来让初恋男女梦幻情迷的在河之洲。我现在就奔着那方神秘而又圣洁的芳草地来了。

    ④远远便瞅见了黄河。它冲出禹门,又冲出晋陕大峡谷,到这里才放松了,温柔了,也需要抒情低吟了,抖落下沉重的泥沙,孕育出渭北高原这方秀美的河洲。这里坦坦荡荡铺展开的绿莹莹的芦苇,在人初见的一瞬便感到巨大的摇撼和震颤。那潜存心底的“在河之洲”,完全不及现实的洽川之壮美。

    芦苇正长到和我一般高,齐刷刷,绿莹莹,宽宽的叶子上绣积着一层茸茸白毛,纯净到纤尘不染,我漫步在芦苇荡里青草铺垫的小道上,似可感到正值青春期的芦苇的呼吸,我自然想到那位身姿窈窕的淑女,也许在麦田里锄草,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在芦苇丛里聆听鸟鸣。高原的地脉和洽川芦荡的气颤,孕育出窈窕壮健的身姿和洒脱清爽的质地,才会让那个万众景仰的周文王一见钟情,倾心求爱。就在这莽莽苍苍郁郁葱葱的芦苇荡里,留下《诗经》开篇的爱情诗篇,萦绕在这个民族每一个子孙的情感之湖里,滋润了2000余年,依然在诵着吟着品着咂着,成了一种永恒。

    ⑥雨下起来了。芦苇荡里白茫茫一片铺天盖地的雨雾,腾起排山倒海般雨打苇叶的啸声,一波一波撞击人的胸膛。走到芦苇荡里一处开阔地时,看到一幅奇景,好大的一个水塘里,竟然有几十个人在戏水。这个时月里的渭北高原,又下着大雨,气温不过十度,那些人只穿泳衣在水塘里戏闹着,似乎不可思议。这是一个温泉,大约从文王向民间淑女求爱之前就涌流到今天了。温泉蒸腾着白色的水汽,像一只沸滚的大锅,一团一团温热湿润的水汽向四周的芦苇丛里弥漫,幻如仙境。洽川人得了这一塘好水,冬夏都可以尽情洗浴了。温泉自地下冒涌出来,冲起沙粒,对浴者的皮肤冲击搓磨,比现代浴室超豪华设施美妙得远了。在洽川,这样的泉有多处,细如蚁穴,大如车轮。《水经注》等多种典籍都有生动具体的描绘。现在成了各地旅客观赏或享受沙浪浴的好去处了。

    ⑦这肯定是我见过的最绝妙的温泉了,也肯定是我观赏到的最壮观最气魄的芦苇荡了,造化给缺雨干旱的渭北高原赐予这样迷人的一方绿地一塘好水,弥足珍贵。我在孙犁的小说散文里领略过荷花淀和芦苇荡的诗意美,前不久从媒体上看到有干涸的危机,不免扼腕;从京剧《沙家浜》里知道江南有可藏匿新四军的芦苇荡,不知还有芦苇否?芦苇丛生的湿地沙滩,被誉为地球的肺。无需特意强调,谁都知道其对于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功能。

    ⑧在黄河滩的洽川,芦苇在蓬勃着,温泉在涌着冒着,现代淑女和现代君子,在这一方芳草地上,演绎着风流。

    (有删改)

    1.下列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在河之洲” 美丽的芦苇荡、在温泉中尽情洗浴的人们,真实地再现了《关雎》中的社会生活。

    B. 第④段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奔腾汹涌的黄河,冲出峡谷到了洽川一带后变得宁静舒缓,突出了在河之洲的开阔壮丽。

    C. “在河之洲”引发了作者对芦苇荡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生态遭到破坏的忧虑以及对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

    D. 本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草一故乡,一土一深情,作者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渭河流域(关中)充满了深情。

    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

    3.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和表达效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列传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原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眛。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________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准确的一项是

    A.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B.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C.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D.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屈原姓芈,与楚怀王同姓,姓是区别血缘的,是源于同一父性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的始祖的符号。

    B.楚怀王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候、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

    C.张仪,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

    D.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相当于宰相。后来泛称县、府等地方行政长官。

    3.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张仪主动请求前往楚国,并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怀王的宠妃郑袖,让她在怀王面前编造骗人的假话。

    B.怀王决定放走张仪,在朝廷做官的屈原劝谏怀王,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C.张仪欺骗楚国使者秦国允许割让的土地是六里而不是六百里,怀王很生气,便大规模调动军队去打秦国。

    D.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怀王不听屈原进谏,而听从子兰建议去到秦国,却被截断了归楚的后路,最终死在秦国并埋葬在那里。

    4.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1)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2)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

    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

    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

    (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

    贺铸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注)①作雷颠:指喝醉酒鼾声如雷或癫狂的状态。②秋风:指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刘彻率群臣祭祀后乘船泛舟,时值秋风萧瑟,其触景生情写下《秋风辞》,表达人生易老的感叹。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缚虎手,悬河口”使用借喻手法,前句写勇士,比喻为有军事才能的人;后句写谋士,比喻为有政治才干的人,最终与“车如”句形成鲜明对比。

    B.“白纶巾”三句正面表现了词人的抱负,“白纶巾,扑黄尘”描写了词人白衣进京的风尘仆仆,“不知”句化用李白诗句,表现了词人对自己能否功成名就存在疑惑。

    C.“衰兰送客”两句中,词人用兰花衰枯来衬托词人不被重用的内心愁绪。“天若”句设想奇伟,意境高远,有力地烘托出词人艰难的处境和凄苦的情怀。

    D.这首词根据文意的需要,十分注重转韵,全词每两句转韵一次,加之词句长短参差,读来抑扬顿挫,节奏鲜明,音乐性强,使人有一咏三叹之感。

    2.词中上下阕多次出现“酒”,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你是怎样理解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与成语“青梅竹马”有着类似意蕴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_________”一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明了不同志趣的人不能相安共处;“_________”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志向的气节。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 ”一句,盛赞曹操文韬武略兼有的英雄气概。

    (4)《归园田居(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5)孔子在《论语·雍也》中用“_______,________”两句论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先秦文士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苏秦、张仪,     ,没什么操行,只要有官做,能富贵,既可以悬头于梁、刺股以锥,也可以朝秦暮楚、     。而他们中的走运者,最终也进入了实际的政治生活,成为了统治者中的一员。

    孔墨孟荀等属于第二类人,他们并不随波逐流, 他们有自己坚持的价值观,且还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有如身家性命,故而也就只能常常不得志,常常对诸侯发牢骚,对第一类人吹冷风了。他们眼看着人家把天下闹得     、一塌糊涂,而自己的呼声愈来愈被淹没,愈来愈受诸侯的白眼,便只好把满腔不平和才气都写在竹简上,给后世留下一部部著作。

    而第三类凤毛麟角,除了一些在历史典籍中忽隐忽现     的隐者外,有大著作、大人格并且以大背影遮挡后世的,就只有那位表情古怪的冷嘲大家庄周先生了。当别人在都市中热闹得沸反盈天时,他独自远远地站在野外冷笑,而当有人注意他时,(   )他是乡野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满着野味,如遍地野花,在晨风中仪态万方,令人目眩神迷。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唯利是图   卖友求荣   动荡不安   扑朔迷离

    B.见利忘义   苟且偷生   内忧外患   扑朔迷离

    C.唯利是图   苟且偷生   动荡不安   眼花缭乱

    D.见利忘义   卖友求荣   内忧外患   眼花缭乱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有自己坚守的价值观,有如身家性命,且常常不得志,故而成就“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

    B.他们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且还有自己坚持的价值观,有如身家性命,故而也就只能常常不得志

    C.他们有自己坚守的价值观,有如身家性命,且还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故而也就只能常常不得志

    D.他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有如身家性命,且还有自己坚守的价值观,故而也就只能常常不得志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也被官场接纳,成为统治者中的一员。

    B.他又背过身,直走到江湖的迷濛中去了。

    C.最终官场也接纳了他,成为统治者中的一员。

    D.却背过身,向着江湖的迷濛中走了进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某市教育局下发文件要求市内各中学采取措施统一学生的发型,具体要求:男生一律平头,女生只能留齐耳短发。各校执行伊始就遭到学生的大量投诉,并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市教育局就此问题回应称,教育局推行的这项做法是为了树立中学生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形象,有争议很正常。对此,为了明辨事理,市属某中学团委举行了一次辩论赛,论题为“中学生该不该统一发型”,假如你是一位参赛辩手,你会支持还是反对呢?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代表正方或反方观点的辩论稿,参与校团委举办的“中学生该不该统一发型”辩论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