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名句名篇 1 题,其他题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取jué   精神铄jué   应hu ò   风日丽hé

    B.涟yī    风光丽yǐ    凶è     深痛疾wù

    C.匐pú    相相成fǔ    口ào     性格执niù

    D.免huò   血奋战yù    像xiào   惟妙惟qià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秩序井然   惊慌失错   期期艾艾   波光嶙嶙

    B.气充斗牛   锲而不舍   顶礼摹拜   芒刺在背

    C.精巧绝纶   物竞天泽   踉踉跄跄   无可置疑

    D.长途跋涉   红装素裹   袅袅烟云   孜孜不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当警方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增加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识的骗子,以免上当。

    ②每逢节日,看到同学与亲人团聚的场面,他总会,深深思念远在家乡的母亲。

    ③古人讲究称呼,对象不同称呼不同,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要用尊称,不能。

    A.形形色色 触景生情 混为一谈   B.五花八门触景生情 混淆是非

    C.形形色色 睹物思人 混淆是非   D.五花八门睹物思人 混为一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

    B.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

    C.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

    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A.③⑥①⑤④② B.③⑤④②⑥① C.⑥①②③④⑤ D.⑥②①④③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答案。(5分)

    近日,国内一所大学的影视传媒学院成立。被聘为该学院的某明星在微博上透露,自己没有上过大学,对作教授很“惶恐”。对此,网友们也有话说——

    @清新:明星们还是先教好自己的孩子吧。

    @小雯:好开心!我一定要努力考进去,作偶像的学生。

    @abc:美国明星有当总统的,但没有做教授的。基辛格曾想去某大学当教授,被该校的校长一口回绝。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2分)

    (2)就国内这所大学的做法,请跟帖评论,表明你的观点,并简述理由。(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7. 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 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C.庭下如空明积水,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D.只恐又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E.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F.衔远山,吞长江,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所以动心忍性,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呜呼!             ?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④碧云天,黄叶地,         ,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⑥水是眼波横,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寺词名句。(4分)

    [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题,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自古以来,诗歌总与酒有着千丝万娄的联系。游兴盎然,流连忘返时有酒:“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好友相聚,言谈甚欢时有酒:①“                 。(孟浩然《过故人庄》)”思家难归时,将士借酒消愁;“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失意孤寂时,“诗仙”邀月同饮:②“                       。(李白《月下独酌》)”可谓诗中有酒,酒中寄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未至,渴而死(《夸父逐日》)

    (2)孤不度德量力,欲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形(《陋室铭》)

    (4)又留蚊于素帐中,喷以烟,(《童趣》)

    (5)夫不能以游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满井游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10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先帝不以臣卑      B. 逐先帝以驱驰

    肉食者,未能远谋       潭中鱼可百

    C.故临崩寄臣大事也   D.斟酌损,进尽忠言

    物喜,不以已悲     既加宫,慕圣贤之道
    2.把“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诸葛亮追述以往的经历,既表达对先帝的感恩之情,也表明对后主的耿耿忠心。

    B.诸葛亮认为目前南北已平定,当率领全军复兴汉室,迁回旧都,实现先帝遗愿。

    C.诸葛亮主动请缨讨伐奸贼,为了表明决心,郑重立下誓言,如若兵败甘愿受罚。

    D.诸葛亮担心后主听信谗言,因此恳切劝后主,要广开言路,接纳治国的良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谦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2分)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18分)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晓晖

    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将会发生变化。当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时,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尝试依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大脑结构。

    人类并不是天生就会阅读的。在正常情况下,理解和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而阅读能力的形式却需要每个人的刻苦练习。这些在我们浏览网站时是体会不到的。虽然两种行为都被称为阅读,但对书箱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为了获取信息耐蚝的阅读是不一样的,两者有同的阅读体验,并且培养出不同的阅读技能。

    传统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审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深入和逻辑了。

    大脑和肌肉一样,是很有适应能力的,给它什么刺激就会发展什么样的模式。习惯于数字阅读的快速、跳跃、浏览,就难以适应传统的慢速、口味和思考的阅读方式。

    数字时代,智能捭机和互联网已经完全渗入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在信息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操控智能手机和上网,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更适应碎片化信息,也更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但结交线下朋友的能力却越来越弱。(选自2015年《百科知识》,有删改)

    链接一:

    人们可以分成两类别:数字原住民(出生于数字时代)和数字移民(出生在数字时代前,但现在开始应用数字工具的人)。前者更依赖于用招待费输入,而后者阅读他人表情的能力则更胜一筹。上网时,前者和后者的大脑受到的训练是不一样的,尤其在社交和学习能力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科学家发现,互联网虽然影响着所有年龄层的人群,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数字原住民。

    (节选自加里•斯莫尔《网络化大脑:适应现代大脑的技术变革》)

    链接二:

    “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摆弄我的大脑,重塑中枢神经系统,重置记忆。我的大脑正在变化,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全神贯注于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是易如反掌之事,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诗行里。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变得焦虑不安,开始寻找其他事情来做。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过去曾经甜美如蜜的阅读已变成一场战斗。”

    (节选自美国打桩专家尼古拉斯•卡尔《网络也有黑暗一面》)

    链接三: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娜•沃尔夫说:“我们并非只被阅读的内容影响,我们也被阅读的方式所影响。”网络所倡导的将“丰富”与“时效性”置于首位的新阅读方式,可能已经削弱了我们进行尝试阅读的能力。几百年前的印刷术,让阅读长而深奥的作品成为寻常之事,也让人们能坐下来静心阅读,而在线阅读时,我们只不过就是个“信息解码器”而已。我们对文句的诠释,尝试阅读时形成的丰富精神联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弃我们而去。(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四:

    功能我们平时在网上进行的浅阅读相反,深阅读是一种渐渐被忽视的阅读行为。深阅读的消失将不利于伴随着网络长大的后代的智力和情感发展,也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长篇小说、史诗等文学类型的传承,这些作品只有经过阅读训练的人才能欣赏。近期研究已经证明,深阅读是一种慢速的、沉浸式的、有着丰富的感官细节和复杂的情感、精神体会的阅读,是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与单纯的认字型的阅读完全不一样。虽然严格说来,深阅读的载体不一定非得是传统的纸质书,但印刷品的天然的限制对于深阅读体验却是十分有益的。比如,纸质书上是没有超链接的,这样读者就少了一些干扰——不用纠结是不是得点开链接,从而能保持全身心地沉浸在书中的文字里。(摘自网络,有删除)
    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古人学会了使用工具,现代人学会了使用网络,他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B. 阅读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它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需要刻苦学习才行。

    C. 网络时代所倡导的新阅读方式,可能使人难以坐下来静心阅读长而深奥的作品。

    D. 网络上的超链接模式,是纸质书上没有的,它会对读者的深阅读产生一些干扰。
    2.下列对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的概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传统阅读可以锻炼人们的阅读速度;数字阅读可以锻炼人们的阅读耐性。

    B. 传统阅读的内容都非常具有逻辑性;数字阅读的内容都非常具有跳跃性。

    C. 传统阅读让人关注内容的深度;数字阅读让人关注内容的丰富和时效性。

    D. 传统阅读使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数字阅读使人的线下交往能力减弱。
    3.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被改变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并且改变了人类的大脑结构。

    B. 不断扫视、浏览、搜寻、点击阅读,使过于关注丰富多样的信息而不能深入阅读。

    C. 长时间地使用拇指操控智能手机和上网,致使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D. 某些人或某些东西通过摆弄、重塑中枢神经系统,重置记忆,促使人们的大脑变化。
    4.

    过去曾经甜美如蜜的阅读已变成一场战斗。
    5.

    链接四”中提到,深阅读的消失“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长篇小说、史诗等文学类型的传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