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53 题,其中:
单选题 47 题,选择题 1 题,非选择题 2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5 题,中等难度 33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47 题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位画家说:“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之间的平衡。”据此可知当时

    A. 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B. 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

    C. 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 世界两极格局濒临瓦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79年3月9日,四川省召开一次理论讨论会,会上有人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个概念不是绝对对立的,是可以结合的。”该讨论会说明

    A. 市场配置手段引起了国人思考

    B. 四川省最先质疑计划经济体制

    C.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开始暴露

    D. 十一届三中全会也存在着弊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吕氏春秋》说:“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材料反映了古代农业

    A. 注重农业时令

    B. 尊重自然规律

    C. 重视历法指导

    D. 强调精耕细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人之一身应事接物,无非义理之所在,人虽不能尽知,然其大端宜亦无不闻者要力行其所己知,而勉求其所未至,则自近及远,由粗及精,循循有序,而日有可见之功矣。”材料所强调的观点是

    A. 格物致知

    B. 经世致用

    C. 知行合一

    D. 明道救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从1897年开始,林纾用文言文翻译西洋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歇洛克(福尔摩斯)奇案开场》180余种,风靡全国。1919年,林纾写信给蔡元培称:“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白话文)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这表明林纾

    A. 坚守传统反对学习西方

    B. 在文化变革中沦为时代的落伍者

    C. 轻视群众反对世俗文化

    D. 忧心新文化运动冲击其译著市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我国的外交史上有许多饶有兴味的外交故事,如“瓷盘外交”“兰花外交”“围棋外交”“乒乓外交”“熊猫外交”和“舞剧外交”等。这体现了新中国

    A. “求同存异”思想的广泛实践

    B. 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

    C.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及其实践

    D. 外交基本格局的奠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汉代太学的教师均称为“博士”,东汉光武帝“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他们分别教授《施氏易》、《孟氏易》、《梁丘易》、《京氏易》、《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小夏侯(尚)书》、《齐诗》、《鲁诗》、《韩诗》、《大戴礼》、《小戴礼》、《严氏春秋》与《颜氏春秋》,史称“五经十四博士”。材料反映了

    A. 儒学思想的正统最终确立

    B. 当时学术氛围比较宽松

    C. 儒道思想相互借鉴与融合

    D. 百家争鸣局面再次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巴黎公社委员会在开会的时候,实行临时推选“会议主席”的做法,每个委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职权发号施令。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A. 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B.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缺乏稳固有力的领导核心

    D. 推行充分的民主政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4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上指出:我们要积极开辟人文合作新渠道,加强上合组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弘扬上合组织主旋律。这表明中国

    A.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努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合作

    C. 积极参与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D. 积极探索区域国家间合作的新思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07年初,梁启超发表文章称:“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制造革命党之一大工场也。”同时,梁启超组织的政闻社也致电清政府的“宪政编查馆”,提出限期3年召开国会的主张。该材料表明梁启超

    A. 积极宣传和领导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B. 支持和配合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C. 希望政府速行立宪,抵制革命

    D. 支持立宪运动,反对清朝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7年,“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评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出现说明

    ①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被改变

    ②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领导者的角色

    ③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走向成熟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二战后,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定都波恩和柏林。1990年,两德签署统一条约,东德作为5个州加入联邦德国。1991年,德国决定将联邦议院和政府所在地从波恩迁往柏林。德国定都柏林旨在

    A. 消除德国东西部的差异

    B. 缓解美苏在欧洲的对抗

    C. 加速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 增强统一国家的凝聚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8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1993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1999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宪法修正案的发展

    A. 说明了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得到了法律保护

    B. 反映了新时期以宪法为核心的改革步伐加速

    C. 体现了宪法成为治国的根本方针

    D. 说明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英国法学史专家梅因曾论述:“无论是为了罗马的利益或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把外国人完全剥夺法律的保护……况且,在罗马史中从未有一个时期忽略过对外贸易。”梅因旨在说明

    A. 罗马法非常重视保护对外贸易

    B. 维护国家利益是立法的出发点

    C. 罗马法是近现代国际法的雏形

    D. 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的必要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票拟权作为内阁之主要职权成为一项制度从正统年间开始,以后逐渐转移到内阁首辅手中。阁臣中只有首辅才有票拟权,次辅、群辅只能参论。这说明了

    A. 内阁拥有仅次君主的权力

    B. 内阁首辅可以参与国家决策

    C. 封建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

    D.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二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这最简单的口号直击人心。三月份,布尔什维克党只有2万多名党员,到了十月革命前,成为35万人的大党。由此说明当时

    A. 退出一战的俄国急需土地和面包

    B. 民意成为革命发展的助推力

    C. 布尔什维克政党获得了执政地位

    D. 实现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明清之际抨击君主的思潮“无需借助文本的传播,主要是口耳相传,也不受官员士大夫和道德的规范,按照实际生活表现民众的真情实感,编成各种民歌、民谣等,在通衢阳市演唱、传播,以致从官员到民众对皇帝非议成风”。这实际上是

    A. 人们对当时封建秩序的大力抵制

    B. 民众追求民主政治的体现

    C. 封建小农经济逐步解体的反映

    D. 市民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有学者指出:毛泽东的这一-战略原则起源于古代兵书中的避实击虚,但其意义却远远超出了避实击虚的范畴,还包含了保存有生力量、以面制点和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这一战略”是指

    A. 独立掌握革命武装

    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C. 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D.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一种现象,工人工资水平高得惊人,而煤炭的价格却极为便宜。于是,各行各业都绞尽脑汁来开发尽可能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新技术。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

    A. 行业垄断的初始形成

    B. 近代化启动对煤炭的依赖

    C. 劳资矛盾的日渐尖锐

    D. 动力革命启动的独特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明朝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 工商业发展造成农业衰退

    B. 工商业发展导致社会结构变动

    C. 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 无业游民增加促成工商业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把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

    A. 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

    B. 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C. 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D. 提高了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40年夏,后方形成了8个主要分布于湖南、四川、云南、广西、重庆等地的新工业区,包含了汽车修配、化学、冶炼、电力、纺织、机械等行业。“新工业区”出现对中国社会的长远影响是

    A. 打击了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B. 奠定了持久抗战的物质基础

    C. 为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做物质准备

    D. 调整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布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作为启蒙思想家的卢梭与同时期的其他思想家一样表达了对理性的崇拜,而他的《爱弥尔》体现了自然主义的教育观点,主张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主张教育要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这表明卢梭

    A. 强调理性的同时关注感性

    B. 认为可以凭理性完整地了解世界

    C. 反对理性,强调感性

    D. 强调思想意识对人发展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说明全球化

    A. 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

    B. 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C. 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D. 对当今美国来说弊大于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工业革命初期,英国工厂中大量使用童工;19世纪40年代,英国国会通过法律限制在工业劳动中使用童工;1881年规定5至10岁的儿童必须接受强制教育,之后,儿童不再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员。该现象反映的实质

    A. 资本家为榨取利润采取的不同手段

    B. 生产技术进步对劳动者的要求更高

    C. 英国法律对儿童受教育权利的保护

    D. 英国《权利法案》基本原则的体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布尔拉茨基在评价赫鲁晓夫时指出:“他谴责了斯大林,但是没有触及专横的政权机构;他批驳个人迷信,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生育他的体制。”据此可知赫鲁晓夫改革

    A. 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

    B. 有效防止了权力的专横

    C. 彻底消除个人迷信根源

    D. 尚未打破原有体制框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947年6月,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但要求先查明受援国的经济资源等情况,制定统一的经济计划,然后确定援助份额。苏联则主张应查明受援国对美援的需求,然后由美国负责提供援助。由此可知

    A. 苏联明确拒绝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 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矛盾已不可调和

    C. 双方分歧的实质是国家主权的独立性

    D. 马歇尔计划导致欧洲出现对峙的局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条款规定,“缔约方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办法进入另一缔约方商业,并且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工业造成实质损害……这种倾销应该受到谴责”,还规定各缔约方国内反倾销法的内容不能与该规定相抵触。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A. 保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

    B. 实现了全球范围内贸易的自由化

    C.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法制化进程

    D. 使缔约国丧失了国内立法自主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近代北京民风保守,19世纪末人力车引入之初,人们不愿接受。据记载:“当时人都不肯雇佣,妇女尤以坐人力车为羞耻。”但不久人们发现人力车轻便、快捷、价廉,远过于通行骡车,“风气大变,坐车人日见增加。人力车厂也随之各处林立,营业甚为发达。”这说明

    A. 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

    B. 近代北京的交通日益发达便利

    C. 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D. 民众生活受政治局势影响巨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1959年9月,美国发表一份对华政策的研究报告:取消对中国大陆的禁运,赞成中共加入联合国,台湾则为普通会员,成立“台湾共和国”,台湾军队撤出金门、马祖等。对此,台湾方面回应:《开罗宣言》早已明文规定台湾归还中国,自1945年起即无所谓有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这表明

    A. 蒋介石改变追随美国的政策

    B. 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折

    C. 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

    D. 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紧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彼特拉克说:“我恨自己,因为我仍然赞赏尘世之物,我早该从非基督教哲学家那里了解到,除了灵魂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赞赏,对伟大的灵魂来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伟大的。”据此可以得出

    A. 彼特拉克强调重视人本身

    B. 彼特拉克否定了人以外的事物

    C. 人文主义者感到人的渺小

    D.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存在的冲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这一变化

    A. 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

    B. 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续活力

    C. 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

    D. 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德国政府希望利用“工业4.0”的巨大潜力来夯实其制造业的基石,如果零件本身能够与生产设备进行交互,或者如果零件在需要修理时能够自我完成修理,当人、机器和工业生产过程能够实现智能联网时,就实现了“工业40”。这表明德国经济的变革

    A. 兼顾到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

    B. 突出了信息革命的效用

    C. 致力于挖掘德国经济的潜能

    D. 构建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公焚。公元前399年,检察官阿尼图斯、悲剧诗人美勒托和修辞学者吕孔控诉苏格拉底不敬城邦认可的神、另立新神和腐蚀青年而判处死刑。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A. 城邦精神排斥多神崇拜

    B. 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C. 城邦政治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D. 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1883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的《文官制度条例》规定:文官终身任职,非犯大错不能解雇,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一做法

    A. 扩大了政府的行政职能

    B. 确立了文官政治中立原则

    C. 克服了两党政治的弊端

    D. 有效防止了政治舞弊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惠帝三年(前192年),部分地恢复了秦的御史监郡制度,文帝十三年(前167年)遣史分刺各地,督查监郡御史。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州部,各设部刺史,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鉴于秦朝灭亡的教训

    B. 州郡县三级体系的出现

    C. 强枝弱干的决策需要

    D.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下表为1912年初中华民国政治事件的记录。这体现出:

    A. 资产阶级力量迅速成长起来

    B. 普通民众接受民主共和观念

    C. 革命党试图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D. 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19世纪前期,《澳门新闻报》载:鸦片入口,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关口所得最多。此项银两,皆预备存在英国或他国鸦片船上,以便分派。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据此可知当时:

    A. 鸦片走私与吏治腐败相关

    B. 虎门销烟是近代化的先声

    C. 贵华贱夷的传统观念已改变

    D. 中国传统商品大量出口西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罗马法规定:“地方议会的议员不得被判处矿坑苦役以及矿场劳役,也不得判处叉架刑以及火刑。如果受到这种性质的判决,应该将其解救。但是,这不应该由作出判决的人进行,而是把情况向皇帝汇报,由皇帝根据其权威或变更刑罚的种类或将其开释。”这说明

    A. 罗马法的实行具有差异性

    B. 公民死刑判罚最终由皇帝决断

    C. 罗马法践行重罪轻罚原则

    D. 民主制度的发展得以继续保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0.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后,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恩格斯在材料中

    A. 强调德国反封建斗争的重要成果

    B. 体现了宪法坚持自由平等的原则

    C. 反对德国工人阶级实行暴力革命

    D. 指出代议制民主政治的重要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1. 清人郑裕孚《淡志室公牍》中记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山西,“十室之邑,八口之家,无一人之身无洋货”。由此可以推断当时山西

    A. 自然经济开始走向解体

    B. 洋货已经完全取代土货

    C. 受到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 崇尚洋货风气甚于沿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2. 美国学者威克特曾指出,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为此罗斯福在其“新政”中

    A. 加强美国政府对经济生产的干预

    B. 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

    C. 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D. 制定并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3. 1921年7月,苏俄政府公布《租借条例》,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公民、合作社和其他联合组织。这一做法

    A. 保障了苏俄赢得国内战争的胜利

    B. 滞缓了苏俄社会经济的恢复

    C. 根本上改变国家所有制结构

    D. 利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形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4. 北宋时,在与辽、夏等边境地区设置的贸易场所——榷场里面,书画交易只是偶然出现,并未形成气候。到了南宋时期,宋金边境的榷场遂成为书画文物由北向南回流的渠道,且兴盛起来。据此可知

    A. 两宋时期中国文化呈现多元化特征

    B. 书画回流蕴含宋人对故国依恋之情

    C. 南宋时期南方的书画创作手法很高

    D. 南宋时期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5. 1912年孙中山发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八月以来,义旗飚发,诸友邦对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下面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西方国家在辛亥革命中保持了中立

    B. 中国外交近代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 孙中山对西方国家态度过于理想化

    D. 宣言体现了辛亥革命的反帝性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6. 1977年5月,中共领导人在一次谈话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的这一看法

    A.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要求

    B. 首次提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C. 揭开了改革开放大潮的序幕

    D. 推动了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7.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画家达维特(大卫)的作品风格是“考古式地真实再现当时的情景”,他因《马拉之死》、《网球厅宣誓》、《拿破仑加冕》、《苏格拉底之死》等作品被誉为“历史的见证者”。据此判断,该画家属于

    A. 新古典主义流派

    B. 现实主义流派

    C. 后现代主义流派

    D. 浪漫主义流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西方的政治人物不管自己国家的经济体已经不能承担福利负担,为了选票还得继续承诺高福利。而大多社会群体则看不到自己的长远利益,他们也不愿放弃任何利益”。这说明

    A. 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己经难以为继

    B. 福利国家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

    C. 大众民主政治具有不可避免的弊端

    D. 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非选择题 共 2 题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格莱斯顿任首相之前,英国政府不创办学校,一切学校都是私立的,全国国民教育多半都掌握在贵族和教会手中,带有极其浓厚的宗教色彩。贫苦家庭出身的子女难以就学文盲非常多。1870年,在格莱斯顿努力下,改革了初等教育。在英国各地划分学校区。建立教育局。该局可以使用议会拔款建立公立学校。延聘教师,创办初等教育。并且还可以向当地人民征收教育税。教育局创办的学校虽然也设置宗教课程,但不分宗教派别,都可自由入学。要求父母将符合年龄段的孩子送去学校,穷苦家庭的子女,如无钱入学,可由该局资助学费。两种学校并存为青少年学习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九十年代英国实行免费初等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871年,格莱斯顿内阁又使议会通过了改革大学教育制度的法案,法案规定天主教徒和不信仰国教者均可报考牛津和剑桥大学。

    ——摘编自王荣堂《格莱斯顿的社会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格莱斯顿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世纪70年代格莱斯顿教育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4年,康熙于南巡期间亲领文武大臣到南京明孝陵祭祀,行三跪九叩之礼,并说:“明太祖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即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康熙还亲笔写下“治隆唐宋”,立碑于陵墓享殿正中,以昭后世。

    ——摘编自清朝张廷玉《清朝文献通考》

    材料二1912年2月,清帝宣布退位后,南京临时政府举行了“民国统一大典”。大典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孙中山率领“国务卿士、文武将吏”拜谒明孝陵,并在祝告文《祭明太祖文》中说:“赵宋末造,代于蒙古,神州陆沉,几及百年。我高皇帝应时崛起,廓清中土,日月重光,河山再造,光复大义,昭示来兹。不幸季世俶扰,国力罢疲。(后)满清乘间入据中夏,嗟我邦人诸父兄弟,达起选碚,至于二百六十有八年……(今)清室幡然悔悟,于本月十二日宣告退位,从此中华民国完全统一,邦人诸友,享自由之幸福……至于今日,始敢告无罪于我高皇帝,敬于文奉身引退之前,代表国民,贡其欢欣鼓舞之公意,惟我高皇帝实鉴临之。”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康熙和孙中山对明太祖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1识简评康熙和孙中山拜谒明孝陵的目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南是我国最年轻的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建省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材料一

    “琼州孤悬海外,当民国之最南,其海峡之最狭者,亦内地口岸隔十八里(应指海里),万一不能关照,失去琼州,则高、廉、雷等府及广西之太平等处都有危险。今为边防起见,宜将琼州另立一省。其五指山内黎峒所未开辟之地,则移广东八府之人以实之,则琼州或可自守矣。况且琼州有一榆林港,极合军港之用。此港为欧亚航路所经地,如建为军港以守之,则不特可以因中国之门户,且可以控制南洋一带。至于实业,则琼州四面滨海,海物甚……若为外人所占,则大利外溢,遗患无穷……今陈君倡议设法保卫琼州,琼全则粤全,诚急务也。”

    ——孙中山(1912年)

    材料二建国后,对如何建设海南,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方针。

    “加强防卫,巩固海南。”

    ——毛泽东(1953年)

    “我们决定开发海南岛,利用天然气还可以带动其他行业。这里铁矿丰富,可以发展钢铁工业。”

    ——邓小平(1984年)

    “在海南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建立经济管理新体制,把海南岛建成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贯彻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措施,具有为深远意义。”

    ——国务院《关于海南岛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开发建设的座谈会纪要》(1988年)

    “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对全国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主张在海南建省的理由及国内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党和政府对海南发展规划的变化并加以评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黎,一座闻名于世的繁华大都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而去巴黎的游客无不被一座纪念法国历史名人的圣殿——先贤祠所震撼。古朴的建筑,浓厚的文化氛围,非凡的事迹,涤荡着来这里参观的每一个人的心灵。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而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则位列其中。在卢梭的墓碑上刻着他自撰的铭文:“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爱自然与真理的人。”而在安葬伏尔泰的灵柩车上,人们写着这么一句话:“他是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他使人类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然而,两人生前命运坎坷,为捍卫真理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历史记录,指出它所反映的一种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历史记录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二战爆发后,德国在欧洲战场的连连胜利,促使美国修改战略方针,罗斯福认为,德国是法西斯集团中力量最为强大的国家,打败德国意味着打败日本。其次,主要反法西斯国家都在欧洲,而且大西洋交通线要比太平洋短得多,英国海军又可以从旁协助。

    材料二

    1938年冬天,英国驻华日本大使卡尔多次到重庆与蒋介石会谈,劝说国民党政讲和。1939年上半年,英、美、法政府又提出“召开太平洋国际会议斡旋中日战争.日本偷袭珍珠港,促成了美国长期以来的孤立主义外交和对日绥靖主义政策的终结。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先欧后亚”战略方针的原因及对亚洲绥睛政策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孤立主义外交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