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1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16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生产的正确叙述是

    A. 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

    B. 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

    C. 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

    D. 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粮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6 题
  1. 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

    A. 获取卫星云图 B. 查询地理数据

    C. 选择考察路线 D. 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         ②减少径流         ③沉积泥沙      ④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A.水稻土 B.黄土 C.紫色土 D.黑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关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B.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D.雨林是地球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南方民居墙体厚 B. 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

    C. 南方民居房檐宽 D. 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关区域的正确叙述是(   )

    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

    C.区域是主观随意划分的

    D.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半边房(如下图)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当地

    A.降水较少 B.高温多雨

    C.暴雨频发 D.冬雨夏干

    2.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

    A.春季防风固沙 B.夏季遮荫纳凉

    C.秋季截水增湿 D.冬季挡风避雨

    3.图示地区房屋大门宜朝向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区域不同的发展阶段,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进行的生产、生活活动也不尽相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不变的

    B.会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C.“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是对长江中下游平原现阶段的描述

    D.现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的地位不断上升

    2.资源型城市兴起于(  )

    A.原始社会阶段 B.农业社会阶段

    C.工业社会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3.后工业化时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  )

    ①新兴技术使人类生产、生活资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大 ②对生活资料与劳动资料的依赖程度大大提高 ③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强 ④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在地理环境优越的地区,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以水产业为主 B.作物有水稻、油菜、玉米等

    C.一年两熟至三熟 D.西部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国土资源部能及时准确掌握地质灾害的发生并启动应急响应,主要依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我国国家林业局透露,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荒漠化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沙化土地由20世纪末的年均扩展3436 km2转变为目前的年均净减少1717 km2。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西北地区最常见的荒漠化类型是(  )

    A.喀斯特荒漠化 B.水蚀荒漠化

    C.风蚀荒漠化 D.盐渍荒漠化

    2.形成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  )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雨林之所以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A.能够涵养水源 B.通过自身蒸腾形成云雨

    C.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D.影响着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为满目疮痍的苏门答腊岛天堂雨林局部景观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原因有(  )

    ①砍伐森林,出口木材,换取外汇收入②毁林开荒,种植油棕树③修建穿越雨林的公路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在苏门答腊岛热带雨林区应采取何种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

    A.减少载畜量 B.把森林全部保护起来

    C.扩大耕地面积,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所需 D.采育结合,实现综合开发利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为解决漫画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下列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开展覆土复垦 B.实行伏季休渔 C.加强保护林地 D.节约生产用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读我国局部地区土地类型示意图。完成下题。

    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破坏

    C.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读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    

    (2)分析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

    (3)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R地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置见下图)在开发早期,受地理环境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据西汉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后来,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增强,并随着我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规模人口南移,这里变为“鱼米之乡”。而今,随着工商业发展,这里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经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1)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早期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2)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3)指出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淡水养殖业的有利条件。

    (4)简述工商业社会长江三角洲地区机械化水平低于东北平原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铁路中段沿线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试分析其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2)试分析图中A河流域开发过程中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治理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____________,这种运载工具采用的是__________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的分辨率较________(高或低)。

    (2)在B图中,传感器接收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遥感技术可应用的领域有(双选)(  )

    A.人口普查   B.森林普查  C.农作物病虫害监测  D.预测洪灾损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