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下班路上“刷一刷”,等电梯时“抖一抖”,吃美食前“拍一拍”……如今,各类短视频应用已融入不少人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如何有效防沉迷,成为一道现实课题。据报道,在国家网信办指导下,目前国内已有21家主要网络视频平台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其实,不只是青少年,一些成年人也在低头中感到“时间知觉麻木”,在虚拟世界里“沉醉不知归路”。短视频何以具有令人沉迷的用户黏性?仔细推究,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机制和传播机制。研究显示,人类存在“生动性偏好”,更易被视觉性显著的信息吸引。短视频因其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很容易传播扩散。此外,传播参与者既有围观心态,也有自我表露诉求,而短视频能够实现双重满足。短小便捷的传播形态,适应信息消费场景的碎片化;垂直深耕、算法推荐,实现了精准对接用户需求。可以说,以用户为中心的短视频平台,日渐生成了富有特点的传播逻辑与生态,占有了大量注意力资源。

    “黏屏”现象也映照着短视频的“内容引力”。几十秒的镜头,可仰望浩瀚星空,也可俯瞰市井烟火;能近距离观察社会肌理,也能深度透视时代景深。点开视频,领略城乡风貌,了解风土人情,足不出户就能“行万里路”。现实中,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并非易事,但通过网上“打卡”,可以随时随地满足“在路上”的愿望。与此同时,海量用户的聚合,为人们提供了个体观察与群体观察的视角。视频的主角,可以是知识精英、“草根网红”,也可以是外卖小哥、普通工人等人物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讲,短视频以参差多态的内容,拓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维度。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兴应用场景,短视频正在构成独特的网络景观。截至去年底,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短视频营销市场规模逾140亿元。无处不在的传播场景、持续增长的用户规模、超乎想象的惊人流量,彰显着短视频旺盛的生命力。但也应看到,在“急速生长”的背后,难免存在着种种乱象:短视频侵权成为知识产权问题的新表现;“移花接木”的剪辑手段制造“拼接真实”,挑战媒介伦理;未经过滤的劣质内容引发社会担忧……凡此种种,给用户带来困扰,也不利于短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今天,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影响下,传播业态加速迭代、应用场景不断更新,如果疏于治理,短视频平台将面临更多风险挑战。

    传播实践证明,以优质内容传递主流价值,是短视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习近平讲故事》《国家相册》等主流短视频成为现象级产品。观察那些迅速走红的“爆款”,不难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以正能量吸引高流量。与社交媒体时代“负面内容更吸睛”不同,短视频时代更看重“记录美好生活”。点赞风雨中坚守岗位的交警,记录消防员逆行的“最美背影”,歌唱普通人的亲情与爱情……优质的短视频,往往紧扣“美好”二字,为网络空间增添亮色。这也启示人们,相信美好、选择美好、呈现美好,才能多创造高品质原创内容,也才能收获更多用户点赞。

    短视频不“短视”,发展才能不“短路”。互联网的“头部效应”不仅意味着传播优势,也意味着主流平台需要承担更多责任。以内容风控和用户行为引导防止传播失范,用更多优质内容资源夯基垒台,短视频平台方能实现长远发展,拥抱一个更加可期的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短视频如何实现长发展》2019年07月30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

    A.如今,各类短视频发展迅猛,已融入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并对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B.各类短视频的快速发展,让一些人在虚拟的世界中“沉醉不知归路”,有效防沉迷就成为一道现实的课题。

    C.深刻的社会心理机制和传播机制是短视频具有令人沉迷的用户黏性的根本原因。

    D.在现代技术的影响下,传播业态加速迭代、应用场景不断更新,恰当的治理,短视频平台就不会有任何的风险挑战。

    2.下列关于原文的论证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视频不可短视,如何实现短视频的长发展是本文论证的中心。

    B.短视频参差多态的内容,既令人沉迷难以自拔,也拓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维度,这里作者采用了辩证分析的方法。

    C.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例如现实中,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并非易事,而短视频足不出户就能让人“行万里路”。

    D.文章层层深入,详细分析了短视频存在的种种乱象及危害,并指出了短视频长发展的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视频平台可以生成富有特点的传播逻辑与生态,可以吸引更多短视频用户的注意。

    B.短视频的“内容引力”可以随时随地满足人民“在路上”的愿望以及为人们提供了个体观察与群体观察的视角。

    C.记录美好生活,优质的短视频能收获更多用户点赞,说明用优质的内容去占领短视频,有害内容的生长空间自然会缩小。

    D.短视频平台需要承担更多责任,以内容风控和用户行为引导防止传播失范,短视频才会不“短视”,短视频发展才会不“短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一些电商平台会利用满减、红包、优惠券等活动,通过“先涨价再促销”的方式,以假折扣误导消费者。某些网店经营者为吸引消费者,不惜在商品标题或宣传页面中夸大甚至虚构部分产品功效或性能。许多商家以次充好,混搭销售劣质商品。还有许多商家把钱花在“刷单”上,很多消费者容易被虚增的部分好评或销量蒙蔽。网购不仅要看商品评价和成交量,还要注意销量突增或突减现象。不少网店经营者断章取义,利用声明、规则、通知等形式“秒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且常常利用合同约定,使用技术手段强行搭售,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一些“网络专供款”不仅质量参差不齐,售后待遇也大相径庭,售后维权的成本较高、周期较长,这种既费时又费钱的等待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煎熬。部分不良商家针对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消费层次等特征,定向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容易导致订同样的酒店、买同样的服务,苹果手机用户比安卓手机用户贵;同样的打车起点和终点,不同用户价格也不一样。

    (摘编自《市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警示:网购的八大“陷阱“》2019.03.15)

    材料二:

    不再“单纯”的微信朋友圈已发展为网络购物的一种常见方式和渠道,由此衍生出的购物纠纷事件也频频发生。微信属于社交媒体,通过微信朋友圈购物,卖家很分散,而且没有一个像阿里或其他电商这样的专业电商平台来规范买家和卖家的关系,没有对卖家资质的审核、验证以及信用评价,导致微信朋友圈的卖家质量和信用良莠不齐。从平台的角度来讲,作为社交平台,微信上很多信息都很私密,平台基于对用户隐私权的尊重,不能监控人们的日常通信,所以发在朋友圈的广告以及微信交易确实很难监管。

    据统计,2018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1.6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5%。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在激发市场经济活力、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诸多消费纠纷。2018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受理网络购物投诉168.2万件,同比增长高达126.2%,虚假广告、假冒伪劣、质量不合格、经营者拒不履行合同约定等成为投诉的主要问题。

    (摘编自《微信“朋友圈”浙成“商业圈”网购还有多少痛点待解》,《光明日报》2019.04.22)

    材料三:

    针对网购行业的种种乱象,2019年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明确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义务,同时还强化了经营者的举证责任,这无疑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也再次表明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线上网店还是线下门店,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不能突破合规的基本框架。无论是电子商务法对商家行为的规范,还是平台经营者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本质上都是对整个电子商务行业规则的重塑。当然,从缺少规则、野蛮生长向透明化、规范化过渡,可能会伴有转型阵痛,但从长远看,只有电子商务经营者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来参与市场竞争,履行自身义务,整个电商行业才能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

    要真正让网购环境清朗,必须构建起买卖双方和监管者共同发力的消费环境。盼望随着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不断落实、监管部门的重拳整治、网购平台的自我净化以及消费者维权意愿的不断提升,未来的网购商品不仅能让人们买得放心,而且用得舒心。

    (摘编自《对网购乱象不能“自认倒霉”》,《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05.01)

    1.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电商平台的满减、优惠券等促销手段都存在着假折扣,还有夸大其词的宣传等问题,购物时应多比较甄别。

    B.微信购物不同于专业电商平台购物,卖家资质的审核验证等难以进行,卖家的品质和信用也很难得到保障。

    C.政府的重拳整治,目的是告诉人们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任何经营活动都要符合规则。

    D.当前电子商务一直处于野蛮生长期,制定法律法规去约束电商,从长远看,对电商平台也有益处。

    2.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平台上,商品评价和交易量是购物时重要的参考依据,但如果某商品销售是突增突减则是商家在“刷单”。

    B.一些网络专供款商品的品质较差,其售后服务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消费者维权成本较高、周期较长,既费时又费钱。

    C.当前我国网络购物市场增长迅猛,但实际上也存在诸多痛点,由网购引发的消费纠纷大量增长,问题突出。

    D.不只微信等社交平台购物容易出现消费纠纷,整个网络购物市场近年来都是消费者投诉的高发地。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如何规范网络购物市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归来

    大海

    被抓壮丁之前,我还是个小屁孩,在永州某座低矮的山上放牛。牛是地主家的。我是孤儿,替人放牛换个三餐果腹。部队里有个长官问我叫什么名.我挠挠头皮,说姓戴,没名,个个叫我细伢崽!长官捏捏我的脸蛋,说真有缘,我也姓戴,叫国汉,我帮你取名叫国强吧,日后就给我当小弟啦!“小弟”就是勤务兵。我没有多想,兵荒马乱的,管个温饱就好。

    那一年,我15岁。家乡的山上,枫叶火一样红飘飘。长官是武陵人,黄埔军校毕业后去抗日了,后来娶了大户人家女儿龚小慧。长官要我叫她嫂子,说嫂子有文化,可以教我识字学算术。我觉得自己遇上了好人,卖力地为长官一家服务,洗衣带娃,样样勤力。长官说,抗战胜利后带你们回我家乡过小日子,那里有一处美丽的世外桃源。可惜桃源梦破,解放战争中,长官来不及安顿家属,裹挟在溃败的国民党军中逃往台湾。临登船时,长官单膝跪我,草书一封呈上:

    国强弟:

    有劳守护,待吾归来。兄国汉叩首!

    长官嘱我照顾他的妻子儿女,说会回来接我们。我跟随长官照顾他的起居12年,长官也让我感受到旧社会少有的温暖。有次打鬼子,炮弹迎面飞来,长官拉我跳入掩体才保了命。命都是长官给的,替恩人守护妻儿天经地义。我搀起长官,哽咽发誓:保证完成任务!

    我扮成平民溜出,带着嫂子牵着孩子去了武陵,和长官父母一起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每次提到长官,我只能小声地说“国汉”。国汉托人从台湾捎来书信,说他驻守在金门,时时眺望大陆,想念家乡亲人。他父母因信受到羞辱批斗,很快离世。因为台湾关系和地主成分,嫂子也少不了挨批斗。我出身贫农,照样不能幸免。批斗者说我死赖在地主家,恶毒的还对我大打出手。我完全可以逃离武陵当时的穷乡僻野,以贫农身份落户家乡永州,再找个女人生息,但我宁死不离开。孩子们还小,我走了,嫂子一个弱女人如何养家?

    年复一年,武陵桃花灿烂。变老的嫂子和我,都在执意等待国汉的归来。再后来,嫂子收到国汉托人从香港捎来的信。嫂子回信说国强依然在家照顾他们娘仨对她从来都是尊敬。我不觉得有什么,只是在等一个人归来罢了。嫂子说,溃逃过去的国汉在台不受重用一直盼望能回大陆团聚,希望两岸统一。许多赴台老兵和国汉一样,因为思念大陆的妻儿亲人,苦苦守候归期,没有再娶。我突然发觉自己上了年纪,经常梦到小时候放牛的地方,还有破落的祖屋、熟悉的乡音。

    漂泊之人,最终想叶落归根。国汉若归来,我也要归去。等到台湾开放老兵返乡,赴台老兵期盼一生的梦想实现,国汉的噩耗却传来:癌症晚期,已经入院。我有种不祥的预感,只好将回家的包袱重新放下。不久一位赴台老兵来到家里,捧出国汉的骨灰盒,说国汉临终前托战友带他归来安息;还说他40年前与我有过约定。我颤巍巍地掏出那张纸,“有劳守护,待吾归来”,火一样烧眼。老兵也掏出一封信,说是国汉临终前专门写给我的:国强弟毕生照顾吾家老少,大恩难报!吾请小慧谨致万谢,并嘱子女奉老。愿弟留在武陵颐养天年,待他世相遇你我同游桃源……白发苍苍的嫂子和年过半百的孩子紧拉我手,说您老有生之年,请留在武陵。

    我如释重负,却又摇头。我想起家乡漫山红遍的枫叶,哞哞呼唤我的老牛。从永州到武陵,几百里路,我离开家乡52年,归去要用整整一生。那之后,很多机构开展关怀抗战老兵活动,有好心人得知我参加过抗战,在某个傍晚过来看我,问有什么心愿?

    我望着垂挂天际的夕阳,轻轻地说,国汉已经归来,我也要回家……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写一名抗战老兵为长官守护妻儿的故事,内容显得真实亲切,结尾留有余味,引人深思。

    B.长官的家乡在武陵,“我”的家乡在永州,小说多次提及二人家乡,暗示了小说主题——离家再远,也不能忘记美丽的家乡。

    C.“命都是长官给的”,这一处插叙既写出了长官对“我”的救命之恩,也交代了“我”信守诺言,替长官守护妻儿的重要原因。

    D.“我”在完成约定后,期待回归家乡,这与前文写“我宁死不离开”形成鲜明的对比,丰富了人物形象,拓展了小说主题。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中对枫叶、桃花描写的作用。

    3.这篇小说文题为“归来”,请结合文本说明其含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汪世显,字仲明,巩昌盐川人。仕金,屡立战功,官至镇远军节度使。金亡,郡县望风款附,世显独守城,及皇子阔端兵临城下,始率众降。皇子曰:“吾征四方,所至皆下,汝独固守,何也?”对曰:“臣不敢背主失节耳。”又问曰:“金亡已久,汝不降,果谁为耶?”对曰:“大军迭至,莫知适从,惟殿下仁武不杀,窃意必能保全阖城军民,是以降也。”皇子大悦,承制赐世显章服,官从其旧。即从南征,断嘉陵,捣大安。田杨诸蛮结阵迎敌世显以轻骑驰挠之宋曹将军潜兵相为掎角世显单骑 突之杀数十人黎明,大军四合,杀其主将,入武信,遂进逼资、普。乘胜定资州,略嘉定、峨眉。进次开州。时方泥潦,由间道攀缘以达。宋军次万州南岸,世显即 水北造船以疑之。夜从上游鼓革舟袭破之,宋师大扰。追奔至夔峡,过巫山,与宋援军遇,斩首三千余级。

    明年师还,攻重庆,会大暑,乃罢归。觐太宗,赐金符,易其名曰中山,且历 数其功。世显拜谢曰:“此皆圣明福德所致,臣何预焉!”辛丑,蜀帅陈隆之贻书请战,声言有众百万。皇子集诸将议之,咸谓隆之可生擒也。世显曰:“顾临敌何如,无庸夸辞为!”军薄成都,隆之战屡却,坚壁不出。其部曲田显约夜降,隆之觉之。世显曰:“事急矣!”亟梯城入救显,得与从者七十余人出。获隆之,斩之。世显复简精锐五百人,捣汉州。三日,大军薄其城,又三日,克之。

    癸卯春,皇子第功,承制拜便宜总帅,秦、巩等二十余州事皆听裁决,赐虎符、锦衣、玉带。世显先已遘疾,至是加剧,皇子遣医,络绎往疗,竟不起,年四十九。

    中统三年,论功追封陇西公,谥义武。延祐七年,加封隆右王。

    (选自《元史·汪世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田杨诸蛮结阵迎敌/世显以轻骑驰挠之/宋曹将军潜兵相为掎角/世显单骑突之/杀数十人/

    B.田杨诸蛮结阵迎敌世显/以轻骑驰挠之/宋曹将军潜兵相为掎角/世显单骑突之/杀数十人/

    C.田杨诸蛮结阵迎敌世显/以轻骑驰挠之/宋曹将军潜兵/相为掎角/世显单骑突之杀数十人/

    D.田杨诸蛮结阵迎敌/世显以轻骑驰挠之/宋曹将军潜兵/相为掎角/世显单骑突之杀数十人/

    2.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殿下,是古代对诸侯或皇太子等的尊称。阔端是当时元朝皇帝的儿子,所以汪世显称其为殿下。

    B.辛丑为干支之一,在古代可用于纪年、月、日及时辰,其前一年是庚子年。

    C.制,有皇帝的命令的意思。“承制”指秉承皇帝的旨意,也是官职名,文中是后一个意思。

    D.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分为两半,其中一半由皇帝保存,另一半交给将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汪世显恪守节操,能顺势而为。金朝灭亡后,他据城独守;因仰慕元朝皇子阔端仁爱英勇而投降元朝。

    B.汪世显作战勇猛,谦虚谨慎。他先后参与平定了资州、嘉定、峨眉、重庆,立下赫赫战功却不居功自傲。

    C.汪世显见识不凡,处事果断。陈隆之的部下约降,被陈隆之发觉,汪世显感到情况紧急,立刻架梯救人,俘获了隆之。

    D.汪世显功勋卓著,备受恩宠。他为元朝立下大功,被赐名、赐衣、赐虎符,死后也极尽哀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宋军次万州南岸,世显即水北造船以疑之。

    (2)世显复简精锐五百人,捣汉州。三日,大军薄其城,又三日,克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注)邀往城外寻春

    苏   轼

    屋上山禽苦唤人,槛前冰沼忽生鳞。

    老来厌逐红裙醉,病起空惊白发新。

    卧听使君鸣鼓角,试呼稚子整冠中。

    曲栏出榭终寒窘,一看郊原浩荡春。

    (注)述古: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鸟儿殷勤召唤诗人,门前水池里的冰融化后水像鱼鳞泛起波纹,描绘 出早春时节鸟儿清脆啼鸣、池塘冰消水动的画面。

    B.诗中“红裙”一词所用的修辞手法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红 巾翠袖”相同。

    C.“惊”字写出诗人发现新增白发的震惊,“空”写出诗人面对年华老去的无力 和无奈。

    D.虽仍卧病在床,但听到友人邀约寻春的鼓角声便独自整衣外出,可见诗人对 友情的珍视。

    2.结合全诗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劝学》中用 “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2)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不在意外界评价的两句是 “ 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若定、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 “_____, 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段时间以来,词曲都带有浓厚中国韵味的“古风音乐”渐渐走红。当雅致的文字被谱成唯美的歌曲,诗词歌赋的意象,文人墨客的掌故,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人们耳边,人们发现:(   )。从十几年前贴吧的古风填词、游戏论坛的配乐翻唱,古风音乐在产生初期就有着网络的色彩。自发创作的歌曲层出不穷,专职、兼职的“古风圈大神”不断涌现。而“95后”甚至“00后”的“新人”,也________地变为古风音乐的主要受众。事实上,除了古风音乐,宽衣博带的古风服饰,裙袂飘飘的古风舞蹈,都获得了不少拥趸。或是对快节奏生活感到疲惫厌倦,或是被古典之美深深折服,选择古风,也是对中华文明的归属与认同。

    但“古风”作为一个________的集合,内涵也需要甄别。先秦诸子是古,魏晋风骨是古,宣德红釉成化斗彩是古,八大山人桐城古文也是古,到底哪一阶段应该蔚然成“风”?其实,古风不同于古史。后者讲究准确,前者但求神似。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小人物的悲欢,还是宏阔的大历史,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建构与想象。所以,有的作品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语境,夹杂了神怪小说、玄幻游戏,甚至________的爱情故事、堆砌辞藻的“大杂烩”时有出现。换句话说,“古风”走红,________的作品也就有了可乘之机,尤需受众提高鉴别力。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虽说是古风,却处处有新意,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B.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虽说是古风,却处处有新意

    C.处处有新意的古风音乐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D.古风音乐处处有新意,给传统带来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水到渠成  包罗万象  矫揉造作  鱼龙混杂

    B.水到渠成  一应俱全  无病呻吟  鱼龙混杂

    C.顺理成章  包罗万象  无病呻吟  鱼目混珠

    D.顺理成章  一应俱全  矫揉造作  鱼目混珠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大历史的宏阔,还是小人物的悲欢,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想象与建构。

    B.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大历史的宏阔,还是小人物的悲欢,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建构与想象。

    C.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小人物的悲欢,还是大历史的宏阔,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想象与建构。

    D.古风音乐的文辞,无论是大历史的宏阔,还是小人物的悲欢,往往出于现代人对古代的想象与建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夏季暑湿,蓉香正气水、蓉香正气液是家中常备药,尽管这两种药物仅一字之差,____。虽然表面看起来两者都是液体制剂,但从生产工艺到口感,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药。两者最大的差异就是,____,蓉香正气液不含乙醇。蓉香正气水的制法是将药材用60%乙醇做溶剂,浸渍后进行过滤,合并过滤液,混匀。而蓉香正气液的制法是将药材加60%乙醇加热提取,然后将提取液中的乙醇加热除去,只保留水溶液。其实,不论对什么药物,还是不妨花些时间阅读药品说明书,从而避免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几位同学的对话,针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写一段评论性文字,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合理充分,不超过80字。

    甲:我特别想读些经典著作,但现实是时间太紧,只能利用学习间隙翻翻杂志,一次还只能看几篇,一点都不过瘾。

    乙:看看杂志也挺好的,不占用大块的时间,读一篇可以,读两篇也可以,想停就停,多方便啊!还可以积累作文素材呢!

    丙:我呢,更想读一些作文指导类的书籍,尤其是优秀作文选那种。花费时间不多,效果比看杂志要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 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崔卫平

    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歌德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角 度自选,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