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单选题 13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3 题
  1. 河南省登封市(113°E,34°N ) 的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观星台上两间小屋之间有一横梁,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投在观星台下的“长堤”上。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长堤”位于观星台的   方向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2.“长堤”上的横梁影子距观星台最近的日期,当地

    A.正值春分 B.太阳直射

    C.气候寒冷 D.白昼最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处的构造地貌为(  )

    A.背斜 B.向斜

    C.背斜谷 D.向斜谷

    2.②处山峰在当地有“飞来峰”之称,其形成过程是(  )

    A.褶皱——沉积——断裂 B.褶皱——断裂——沉积

    C.断裂——侵蚀——褶皱 D.褶皱——断裂——侵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动物在赛伦盖蒂和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下图是2013年迁徙路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受

    A.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信风带控制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西风带控制

    2.野生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A.1月~3月 B.4月~6月

    C.7月~9月 D.10月~12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渝新欧”是重庆至欧洲的国际铁路大通道。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国际铁路大通道沿线①②③④对应的地带性自然带,正确的是

    A.①——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②——亚寒带针叶林带

    C.③——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D.④——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图中国际铁路大通道经过的自然带主要体现了

    A.以水分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以热量为基础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地陆续启动实施“单独两孩”(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下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以来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③—④阶段为预测段。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省人口自然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目的和影响,分析错误的是

    A.应对人口快速老龄化问题 B.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

    C.我国人口数量将快速增长 D.影响职业和市场消费的构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为防止城市“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带来的环境问题,在1947年提出“手指规划”方案,该规划方案至今仍然对哥本哈根的城市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读“‘手指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哥本哈根城市规划方案中的“手指”延伸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交通 D.市场

    2.“手指规划”示意图中“手指”之间的区域应该规划为

    A.工业区 B.住宅区

    C.商业区 D.绿化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为某国农业生态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国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 商品谷物农业

    B. 混合农业

    C. 乳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A. 商品率低

    B. 市场适应性强

    C. 生产规模小

    D. 劳动力投入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三种运输方式旅程与耗时对比图,图中属于高速铁路的优势区间是

    A.AB区间 B.BC区间

    C.BD区间 D.DE区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当地时间6月12日17:00,2014年世界杯揭幕战在巴西圣保罗市(西三区)开赛,圣保罗市是巴西重要的汽车工业中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球迷观看2014世界杯开幕式的电视直播,应在北京时间( )

    A.6月11日17时

    B.6月12日8时

    C.6月13日4时

    D.6月13日17时

    2.圣保罗市发展汽车工业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

    ①靠近原料供应地②生产协作条件优越 ③发展较早,劳动力价格低④海运便利,距欧洲市场较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14年2月8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正式建成并开站。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我国南极科考站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长城站出现极昼的时间最短

    B.中山站的平均气温最低

    C.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

    D.昆仑站的平均气压最高

    2.泰山站主体为高脚式的灯笼状建筑,采用该式建筑主要是

    A.利于防寒保暖 B.通风,防雪掩埋

    C.防紫外线辐射 D.利于天文观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下图为2010—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显著 B.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缓慢

    C.煤炭消费量所占比例过大 D.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

    2.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C.减轻大气污染 D.提高能源利用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   )

    ①水路交通便利

    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 

    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 

    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   )

    A.航道建设 B.西电东送

    C.劳务输出 D.水土保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2014年5月21日,中俄两国在上海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根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下图为“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最主要原因是(   )

    A.绕过冻土区域,便于施工 B.缓解该地区能源紧缺状况

    C.北部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充足 D.保护贝加尔湖地区的生态环境

    2.图示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对中俄两国的影响,正确的是(   )

    A.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

    B.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可优化产业结构

    C.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环境污染

    D.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东盟国家与中国贸易的大多数产品已经实现零关税。读图东南亚地形图及几大城市和上海最低工资标准数据对比。

    (1)泰国稻米出口量居全球第一。说明泰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2)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行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大部分选择在东南亚投资建厂。分析我国企业选择在东南亚投资建厂的原因。

    (3)1940年老挝的森林覆盖率国森林面积约为170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70%,2010年降至40%。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对湄公河河口地区的地形和水文特征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东北部的五大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群,素有“北美大陆地中海”之称,沿湖地区经济发达。阿巴拉契亚山脉全长约2 600公里,矿藏丰富。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冬春季节多雨的原因。

    (2)据图说明田纳西河流域发展炼铝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匹兹堡在17世纪后期只是一个皮毛贸易站,两个多世纪以来,主要职能几经改易(如下图)。

    匹兹堡:

    (3)结合匹兹堡的发展历程,谈谈对我国工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3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5403起,与上年相比,地质灾害的发生次数上升7.5%。

    (1)根据2012年和2013年我国地质灾害的损失状况,推断2013年我国地质灾害的突出特点。

    (2)为减轻我国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请提出合理化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自然灾害与防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一般把日最高气温≥35℃称为高温,持续多天的高温天气称为高温酷暑。下图示意我国2013年7月高温日数分布.

    (1)分析甲区高温天气的形成原因。

    (2)比较该月高温酷暑对甲、乙两区造成的损失大小,并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环境保护)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6月4日,环保部发布《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1)指出2013年我国河流水质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地理背景。

    (2)农业活动是影响河流水质的重要原因,针对此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环境保护)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环渤海地区陆域面积达1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亿人。城市 157个,约占全国城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城区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有13个,包括京津冀、山东半岛和辽宁半岛三大经济圈。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将这一地区列为全国开放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

    (1)说明环渤海沿海地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基本特点。

    (2)分析形成上述特点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