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1 题,选择题 24 题,诗歌鉴赏 3 题,文言文阅读 3 题,语言应用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27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     的天职。

    ②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       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③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      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A.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B. 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C. 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当仁不让   D. 义不容辞  当仁不让  责无旁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4 题
  1.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份)

    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C.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D.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第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 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l)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   ,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B.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

    C. 南辕北辙、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 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尘埃落定,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 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 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奚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它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B. 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 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

    D. 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3:0取得胜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 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 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 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他为那本很受欢迎的获奖小说写了续篇,但遗憾的是。续篇相形见绌,不能让人满意。

    B. 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的举措。

    C. 观众期盼已久的歌剧<三兄弟》近日在人民大剧院上演,其音乐大气磅礴,跌宕起伏,让人赞叹不已。

    D. 在我父亲的记忆里,那是一段极为特殊、不堪回首的岁月,人事的变迁如白云苍狗,谁也无法预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山浪慢转,曲径轻摇,柳色乍染,黄莺初啼,几间茅屋在白云深处若隐若现,这一切令人耳目一新。

    B.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致。

    C.满耳的阵阵蛙鼓,激昂亢奋地噪闹着,将静夜和旷野喧嚣得如同这季候一般,热情洋溢,生机勃勃。

    D.野花肆意开放,花丛间常可见一队队小面伶俐的麻褐色野兔,在那里追逐嬉戏,天真烂漫,活灵活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轶浩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来看,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

    A. 蔚为大观 B. 自顾不暇 C. 争奇斗艳 D. 鱼目混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 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 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 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凌南区虽地域狭窄、物产匮乏,但由于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方寸之地,拓出了发展的大空间。

    B. 集训期间,我们在深圳要住三个夜晚。在这几天里,我们可以忙里偷闲,理一理凌乱的思绪。

    C. 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都把目光转向了他。

    D. 出色的庄稼汉,干练的机械师,枪法如神的士兵,妙笔生花的作家,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B. 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 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小余心头淤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D. 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荆山之端的大禹雕像头戴栉风沐雨的斗笠,手握开山挖河的神锸,脚踏兴风作浪的蛟龙,再现了他与洪水搏斗的雄姿。

    B. 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C. 最后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6的市场份额。

    D. 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

    B. 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C. 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 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

    D. 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出神入化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B.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

    C. 如今,视觉文化方兴未艾,在这图像和文本相互转换、相互模仿、共同存在的现实善下,图文关系正在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热点。

    D. 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爸爸工资不高,妈妈没有稳定的工作,生活拮据,但他们兄弟二人都很懂事,让枣推梨,关系融洽,很受邻居们喜爱。

    B. 他潜心于文字学研究,身居书斋十多年,焚膏继晷,颇下了一番“头悬梁锥刺股”的功夫,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C. 小李考虑问题总是出于公心,勇担责任,从不患得患失,所以在这个有着十年奋斗历程的团队中威望很高。

    D. 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09年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虽然不易致命,但传播速度快,如果不想办法找到它的演变原理,病情很容易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

    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节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们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09年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营救告一段时间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个堰塞湖可能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

    C.犹豫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后的这一代更迫切地希望融入城市。

    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90个有特殊编号的“奥运缶”在北京结束了网络竞价,以总价1283.65万元成交,每个缶的均价都超过了14万元。

    B.尽管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大搞促销活动,各商家在母亲节档期里仍然力度不减,再次掀起促销波澜。

    C.植物营养学就是研究如何通过施肥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因此植物营养不仅对粮食质量安全,而且对粮食数量安全至关重要。

    D.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09年北京卷)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塑、长达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

    B. 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C. 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 朝夕相处,谁也不能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B. 来自海内外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800多位闽籍工商界精英汇聚福州。

    C. 昨日,市文物局组织了39名专家赶到重建的龚滩古镇,对已经完工的工程通过了验收。

    D. 漫步小径,风送来一阵扑鼻的香味。环顾四周,我看见一枝露出高墙的腊梅正在那里释放幽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3 题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上将行

    耿淖

    萧关扫定犬羊群,闭阁层城白日曛。

    枥上骅骝嘶鼓角,门前老将识风云。

    旌旗四面寒山映,丝管千家静夜闻。

    谁道古来多简册,功臣唯有卫将军?

    A. “扫定”说明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而“犬羊群”表示对敌人的蔑视。

    B. 楼阁层城,落日余晖,景象雄阔。“闭”字暗示了严阵以待,防卫谨严。

    C. 马是良马“骅骝”,表明边关将士装备精良,将是“老”将,能征善战。

    D. 写旌旗招展映照山川,烘托军威强盛;“寒山”暗示出战争形势的严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忆昔①

    陆游

    忆昔从戎出渭滨,壶浆马首泣遗民。

    夜栖高冢占星象,昼上巢车②望虏尘。

    共道功名方迫逐,岂知老病只逡巡。

    灯前抚卷空流涕,何限人间失意人。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任闲职之时。②古代的一种兵车。用以瞭望敌军。

    A. 当年随军强渡渭水,看到遗民提着酒浆慰问宋军,诗人激动地流下眼泪。

    B. 三、四两句刻画出当年从军的诗人时刻为北伐做着充分准备的爱国形象。

    C. 人们“共道”而诗人“老病”,这个的现实展现出诗人功业无成的无奈。

    D. “逡巡”二字写出诗人当前因身体老病而深感抱负无法施展的仿徨心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古风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①边。

    (注)华池:此处指王母的瑶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人托物言志,以荷花自喻,表达人生的感慨和理想。

    B. 荷花生于幽泉之侧,分外明艳动人,暗示了诗人高洁的人格与不俗的才华。

    C. 诗歌的末两句,表现出诗人对当权者用人不问实际才干,只看门第的愤慨。

    D. 这首诗的语言不事雕琢、清新自然,正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一句哪两个字用得最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朱震,字子发,荆门军人。登政和进士第,仕州县以廉称。胡安国一见大器之,荐于高宗,召为司勋员外郎,震称疾不至。会江西制置使赵鼎入为参知政事,上谘以当世人才,鼎曰:“臣所知朱震,学术深博,廉正守道,士之冠冕,使位讲读,必有益于陛下。”上乃召之。既至,上问以《易》《春秋》之旨,震具以所学对。上说,擢为祠部员外郎,兼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震因言:“荆襄之间,沿汉上下,膏腴之田七百余里。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观衅而动,席卷河南,此以逸待劳,万全计也。”迁秘书少监兼侍经筵,转起居郎。建国公出就傅,以震为赞读。迁中书舍人兼翊善。时郭千里除将作监丞,震言:“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从之。转给事中兼直学士院,迁翰林学士。是时,虔州民为盗,天子以为忧,选良太守往慰抚之。将行,震曰:“使居官者廉而不扰,则百姓自安,虽诱之为盗,亦不为矣。愿诏新太守到官之日,条具本郡及属县官吏有贪墨无状者,一切罢去,听其自择慈祥仁惠之人,有治效者优加奖劝。”上从其言。故事,当丧无享庙之礼。时徽宗未袱庙①,太常少卿吴表臣奏行明堂之祭。震因言:“《礼记》云:‘丧三年不祭,惟天地社稷为越绋②而行事。’《春秋》书‘夏五月乙酉,吉,禘③于庄公’,《公羊传》曰‘讥始不三年也’。国朝景德二年,真宗居明德皇后丧,既易月而除服。当时未行三年之丧,专行以日易月之制可也,在今日行之则非也。”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节选自《宋史·朱震传》)

    (注)①袱庙:安葬逝者之前,先在祖庙祭祀,并安放逝者的牌位。②越绋:指不受私丧限制,参加祭祀天地社稷的典礼。③古代帝王或诸侯在始祖庙里对祖先的一种盛大祭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B. 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C. 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D. 若选良将/领部曲镇之/招集流亡/务农种谷/寇来则御/寇去则耕/不过三年/兵食自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举行大典的地方。朝会、祭祀等大典,都在此处举行。

    B. 经筵,古代帝王为研习佛经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汉代发轫,但宋代始称经筵。

    C. 丐祠,请任祠禄官。祠禄官为主管祭祀的闲职,一般由年老不能任事的大臣担任。

    D. 《公羊传》,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与《左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震为官清廉,受到赏识。胡安国非常器重他,曾将他推荐给宋高宗。赵鼎入朝担任参知政事,也向皇上推荐了朱震。

    B. 朱震学识渊博,得到恩宠。受召见时,他的回答得到皇帝认可,授任祠部员外郎,兼任川、陕、荆、襄都督府详议官。

    C. 朱震聪明智慧,头脑灵活。他认为造成虔州百姓偷盗成风的原因在于各级官员贪腐扰民,建议皇上由当地百姓选任官吏。

    D. 朱震坚持礼制,敢于直言。徽宗去世后尚未安葬,吴表奏请朝廷举行明堂祭祀大典,朱震认为丧期未满,不应该举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千里侵夺民田,曾经按治,愿寝新命。

    (2)七年,震谢病丐祠,旋知礼部贡举,会疾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耶律希亮,字明甫,铸之子也。师事北平赵衍。时方九岁,未浃旬,已能赋诗。岁戊午,宪宗在六盘山,希亮诣行在所。世祖即位,阿里不哥反,遣使召主将浑都海。铸说浑都海等入朝,皆不从,则弃其妻子,挺身来归。浑都海知铸去,使百人监视希亮母子,迫胁使从行。浑都海为大兵所杀,众推哈刺不花为帅。哈刺不花与铸有婚姻之好又哈刺不花在蜀时尝疾病铸召医视之遗以酒食因释希亮缚谓曰:“我受恩于汝父,此图报之秋也。”希亮从二王兴师,还至不刺城,与哈刺不花战,败之,尽歼其众。二王乃函其头,遣使报捷。希亮入觐世祖于上都。

    世祖问日本可伐否。希亮奏曰:“宋与辽、金攻战且三百年,干戈甫定,人得息肩,俟数年,兴师未晚。”世祖然之。迁吏部尚书。帝驻跸察纳儿台之地,希亮至,奏对毕,董文用问大都近事。希亮曰:“囹圄多囚耳。”世祖方欹枕而卧,忽寤,问其故。希亮奏曰:“近奉旨,汉人盗钞六文者杀,以是囚多。”帝惊问:“孰传此语?”省臣曰:“此旨实脱儿察所传。”脱儿察曰:“陛下在南坡,以语蒙古儿童。”帝曰:“前言戏耳,曷尝著为令式?”乃罪脱儿察。希亮因奏曰:“令既出矣,必明其错误,以安民心。”帝善其言。

    希亮以跋涉西土,谢事而去。久之,闲居京师,四方之士多从之游。卒,年八十一。希亮性至孝,困厄遐方,家赀散亡已尽,仅藏祖考画像,四时就穹庐陈列致奠,尽诚尽敬。朔漠之人,咸相聚来观,叹曰:“此中土之礼也。”虽疾病,不废书史,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所著诗文及从军纪行录三十卷,目之曰《愫轩集》。

    (选自《元史·耶律希亮传》,有删改)

    (注)浃旬:十天。浑都海:阿里不哥的部属。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哈刺不花与铸有婚姻之好/又哈刺不花在蜀时/尝疾病/铸召医/视之遗以酒食/因释希亮缚/

    B. 哈刺不花与铸有婚姻之好/又哈刺不花在蜀/时尝疾病/铸召医/视之遗以酒食/因释希亮缚/

    C. 哈刺不花与铸有婚姻之好/又哈刺不花在蜀时/尝疾病/铸召医视之/遗以酒食/因释希亮缚/

    D. 哈刺不花与铸有婚姻之好/又哈刺不花在蜀/时尝疾病/铸召医视之/遗以酒食/因释希亮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戊午,指戊午年。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B. 世祖,皇帝的庙号。朝代的奠基者庙号一般为世祖,断代史的开创者一般为太祖。

    C. 驻跸,皇帝出行中途停留暂住。帝王出行时,派兵清道,禁止行人经过,称“跸”。

    D. 穹庐,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因中央隆起,四周下垂,形状似天而称为穹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耶律希亮历经艰难,回归朝廷。有人反叛朝廷,他的父亲独自回朝,他和母亲被人胁迫;最终他跟随朝廷军队平定叛军,回归朝廷。

    B. 耶律希亮报告实情,直言进谏。皇帝问他大都的近况,他报告实情,皇帝知道后很吃惊,他又向皇帝进言,希望皇帝纠正错误,被皇帝采纳。

    C. 耶律希亮深得人心,孝而有礼。他退休后在京城居住,四方之士大多和他交往;他用虔诚的方式表达对先辈的尊敬,人们称赞他懂得中原的礼仪。

    D. 耶律希亮才干突出,勤于著述。他九岁时,学习不到十天就能写诗;他患病后,有时半夜起来点蜡烛写字;他留下三十卷诗文等著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干戈甫定,人得息肩,俟数年,兴师未晚。

    (2)帝曰:“前言戏耳,曷尝著为令式?”乃罪脱儿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范宁,字武子。少笃学,多所通览。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故终温之世,兄弟无在列位者。时以浮虚相扇,儒雅日替,宁以为其源始于王弼、何晏,二人之罪深于桀纣。乃著论日:“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资膏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邦,信矣哉!”宁崇儒抑俗,率皆如此。温薨之后,始解褐为余杭令,在县兴学校,养生徒,洁己修礼,志行之士莫不宗之。期年之后,风化大行。自中兴已来,崇学敦教,未有如宁者也。征拜中书侍郎。在职多所献替,有益政道。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谘访之。宁指斥朝士,直言无讳。王国宝,宁之甥也,以谄媚事会稽王道子,惧为宁所不容,刀相驱扇,因被疏隔。求补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急以身试死邪?”宁不信卜占,固请行。宁在郡又大设庠序,遣人往交州采磬石,以供学用,改革旧制,不拘常宪。远近至者千余人,资给众费,一出私禄。并取郡四姓子弟,皆充学生,课读五经。又起学台,功用弥广。江州刺史王凝之上言曰:“豫章郡居此州之半。太守臣宁入参机省,出宰名郡,而肆其奢浊,所为狼藉。郡城先有六门,宁悉改作重楼,复更开二门,合前为八。愿出臣表下太常,议之礼典。”诏曰:“汉宣云:可与共治天下者,良二千石也!若范宁果如凝之所表者,岂可复宰郡乎!”以此抵罪。子泰时为天门太守,弃官称诉。帝以宁所务惟学,事久不判。会赦,免。既免官,家于丹阳,犹勤经学,终年不辍。年六十三,卒于家。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节选自《(晋书•范宁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 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B. 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 而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C. 初/宁以春秋谷梁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 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D. 初/宁以春秋谷粱氏未有善释/遂沈思/积年为之集解其义/精审为世所重/既而 徐邈复为之注/世亦称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 解褐,义与“释褐”相同,指开始担任官职。“褐”是指粗布衣服。

    B. 庠序,古时候学校的名称。殷称“序”,周称“庠”,后泛指学校。

    C. 五经,《易》《书》《诗》《礼》《春秋》,加《论语》为“六经”。

    D. 太常,官名。秦称奉常,掌宗庙礼仪。汉取“尊大”意,改名为太常。

    3.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宁崇尚儒学。范宁认为王弼、何晏二人的玄理之说导致儒学衰微、其罪孽超过了桀纣,于是专门写文章斥责他们。

    B. 范宁热心教育。范宁崇尚儒学、重视教化,任地方官职时都积极兴办学校,甚至还拿出自己的俸禄来资助求学之人。

    C. 范宁正直无私。范宁敢于直言指斥朝臣的不端行为,对巴结会稽王司马道子的亲外甥王国宝也毫不留情地予以指斥。

    D. 范宁勤于治学。范宁在少年时期就专心于学问,博览群书,即使晚年免官闲居于丹阳,也仍然勤于经学,毫不松懈。

    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

    (2)孝武帝雅好文学,甚被亲爱,朝廷疑议,辄谘访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眼泪”与“悲愁”总是结合在一起,如《诗经·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女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琵琶女梦到少年事的伤感;李商隐《锦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然它所渲染的意境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及,但它却真的写出了诗人的悲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看到的都是红色的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的,他感到自己的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他发表了《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病症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小时,试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产品开发带动了一个新的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但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洗衣技术。

    要求找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