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春秋战国时代贵族教育的内容,如六艺之学,通过孔子这样的士人,传递到一般社会。“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让以往的贵族文化转化为一般的社会文化。贵族文化的下移

    A. 反映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彻底结束

    B. 导致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C. 使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主流思想

    D. 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学者许倬云认为,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有歌颂“三代”的观念。其怀古之情,美化了西周开国时文、武、周公呈现的普世意识及道德观念,遂将三代认作一贯的统绪,代表美好的过去。对此合理的理解是孔子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 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中

    C. 是为了说明西周代商的合法性

    D. 影射了春秋时时势不宁的现实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董仲舒曾就商鞅“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建议汉武帝“限民名田(名田,占田也……)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然后可善治也”。这说明董仲舒

    A. 以百姓利益为出发点来出谋划策

    B. 认为商鞅变法导致土地兼并

    C. 基于儒家民本思想反思商鞅变法

    D. 否定了帝王之制和商鞅变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这表明在政治上他主张

    A. 主权在民

    B. 君民平等

    C. 反对君主专制

    D. 实行君主立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据统计,1948—1966年世界自由贸易额增长了6.6%,1966—1977年增长了9.2%,20世纪90年代大约相当于1980年的两倍。这反映出

    A. 联合国日益发挥着核心作用

    B.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 两极格局决定世界贸易增长

    D. 区域集团化已成主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23年5月,苏维埃政府规定,将农民担负的各种税务改为“统一的农业税”,并将其中一半左右由实物税改征货币税。此规定

    A. 促进了苏联农产品商品化

    B. 体现了苏联农业税制度的成熟

    C. 体现了苏联政策的长期性

    D. 有利于工农联盟和苏联的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它“是一种新型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没有专门的组织结构和机制化的贸易安排,成员国的所有优惠性措施或安排也适用于非成员经济体。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排他性有本质的差别。”符合此特征的是

    A. 欧洲联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列宁认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认识在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大上提出

    B. 当时正面临协约国和国内反革命势力的猖獗进攻

    C. 这一认识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根本的修正

    D. 根据这一认识实行的政策有效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王守仁认为士大夫凭借修养治理天下,农民凭借农具来养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他的观点

    A. 体现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

    B. 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

    C. 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D. 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苏联自1928年起大规模进口机器设备,1932年苏联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但到1937年,苏联的机器进口量大幅减少,仅占机器需要量的0.9%。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西方开始对苏联实施技术封锁

    B. 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苏联工业

    C. 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D. 生产资料公有制优越性的凸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南宋士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伦理自觉来追求成圣成贤,当国家危难时,他们舍生取义,毁家纾难,据《宋季忠义录》,南宋末年这样的节义之士就有500多人。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儒学成为了官方学说

    B. 民主意识的萌发

    C. 三教融合的趋势显现

    D. 理学思想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法国缺煤,尤其是缺乏炼钢用的焦煤,过去一直是从产煤丰富的鲁尔地区和靠近法德边界的萨尔地区进口。西德的铁矿石藏量不大,鲁尔地区所用铁矿石的重要来源之一,一直是法国的洛林地区。这反映了

    A. 法德发生战争的必然性

    B. 法德和解的现实需求

    C. 一战爆发的潜在性危机

    D. 美国干预西欧的契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816年,英国最早的和平主义团体——伦敦和平协会—即已诞生并开始了活动,而和平主义真正大范围地在英国风行则是在一战后。厌战、反战的情绪在英国乃至欧洲弥漫,大批和平主义组织不断涌现,支持者也不断增加。成立于1918年致力于宣传国际仲裁和全面裁军的国家联盟协会在1922年拥有20万会员,到1932年发展至100万人。1933年,面对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统并解散国会的举动,牛津大学俱乐部通过不再“为国王和国家而战”的决议,类似决议相继出现在20多所大学中。当年秋,执政党工党表示“一旦出现战争或战争威胁即以总罢工相胁迫”,其领袖更宣称要“关闭所有征兵站,遣散陆军,解散空军,废除一切可怖的战争设施”。

    ——摘编自张艳婧《两战期间英国和平主义与绥靖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英国和平主义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英国和平主义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

    材料一西周宗族制度,到东周时期发生了比较剧烈的破坏。东周大小宗族间展开了长期的兼并战争,许多国家和采邑灭亡了,原来的经济基础变化了。在战争中某些统治者继承西周敬天保民思想,对祀与戎有了新的认识。东周在西周的文化基础上表现出伟大的创造性,产生了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郑国子产创法家,齐国孙武创兵家,鲁国孔丘创儒家,宋大夫墨翟创墨家,诸子百家的多家学派在东周后半期都创始了。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1)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并简述其影响。

    材料二汉武帝时期,儒学确立了独尊地位,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儒学自身也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唐中期的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2)说明从汉至唐儒学地位的变化。

    材料三中国思想的演进,正如韩愈、张载所指出,如果儒家将《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融合为一体,就可以“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这一理论工程,经过韩愈、张载等思想家的运送木石,到周敦颐、二程(程颢、程颐)和朱熹,由他们设计建筑,就有了宋代理学大厦的创建。这是佛教与中土文化以及儒、道的高层次融合。这一融合的完成在宋代,不是偶然的。宋代经济、文化、科学相当发达。有学者统计,宋代士人在全部人口中占有一定比例,通过科举而做官的不少。书院发达。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3)分析宋代理学产生的背景及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春秋时期,齐国地处东海之滨,坐拥鱼盐之利,但丰富的资源换来的财富多数流入了宗室贵族之手,国家和人民获利微薄,财政入不敷出。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杀死齐襄王,自立为君。一年后,公孙无知又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几经波折,齐桓公即位,拜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均地分力”即按劳动力平均分配全部耕地;“与之分货”,即征收按产量分成的实物地租。推行“官山海”政策:盐业生产者将大部分产品作为赋税上交给国家,再由国家按户籍编制卖给平民;对冶铁产品利润实行政府和私人分成,“量其重,计其赢,民得其七,君得其三”,铁器由官府统一收购,按户籍编制卖给平民,利润统一归国家。还提出“通轻重之权”:“轻重敛散以时”,即根据物质供求状况变化,由国家适时地吞吐物资,在物多而贱时进行收购,在物稀而贵时进行抛售。

    ——摘自刘玉峰《中国历代管理经济政策得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管仲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管仲改革的时代背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0—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对上表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