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 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B. 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 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 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 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 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 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 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题文)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一个时期的时尚和流行因素是当时时代特征的反映和缩影。下列时尚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15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超短裙在欧洲广泛流行

    B.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超短裙成为引领全球的时髦装束

    C. 20世纪60、70年代,超短裙传入中国,受到中国女性的追捧

    D.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流行色彩灰暗的长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 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 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 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 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这说明当时

    A. 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 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

    C. 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

    D. 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近年编撰的世界通史中,不少著作突破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套路,按文明类型及其演变划分历史,注重描述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一些中国史研究者尝试以这种视野审视中国历史,撰写了《反思“西方中心论”的一个代表》等著作。下列史实中,最能印证材料这种“视野”的是

    A. 16世纪开始兴起的三角贸易

    B. 清朝厉行海禁政策并维护朝贡体系

    C.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D. 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3年3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媒体时说,引用“治大国如烹小鲜”强调领导者治国要有的态度。原话出自“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其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这引文体现的思想是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文《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指出:“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的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复辟”。可见,当时世界史研究

    A. 侧重英法国际关系的演变

    B. 体现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 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

    D. 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郑林庄在《美国往那(哪)里去》(1934年1月)中提到:美国的病根在于,高筑关税壁垒,“就等于把自己的绳索勒得愈紧”。但罗氏“舍本而求末”,对国际协调无根本诚意,“而国内枝末小节则不惜下九牛二虎之力”,“左冲右突,到处碰壁,真是‘张天师捉鬼,反着了鬼迷”。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 大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供需不平衡

    B. 罗斯福新政措施侧重点存在偏差

    C. 国际合作大大缓解经济危机破坏

    D. 罗斯福新政导致各国爆发贸易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阅读下列古代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A. 清朝初期前,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

    B. 鸦片战争使中国科技受到严重打击

    C. 十六世纪前后,四大发明传至欧洲

    D.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材料  (共产主义)能够解决世界的乱象,为什么中国不可以找他来作救时的良方……适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开发实业,其结果不仅使中国变为舶来品的销卖场,且会使中国各地布满了外国的资本家……欲求保存这个产业革命后的优点而消除其毒,则除变更经济制度外实无他道……一旦革命告成,政权落到劳动阶级的手里,那时候乃得言共产主义发达实业的方法。因为政权在一个生产阶级手中掌着,并且要消灭阶级界限……联合起全世界的劳动者来消灭这个竞争和侵略的野心,而产出共同生产的大计划。共产主义发达实业之大计在此,由此乃能使产业集中,大规模生产得以实现,科学为全人类效力,而人类才得脱去物质上的束缚,发展自如……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实负有变更经济制度的伟大使命。

    ——摘自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恩来写作上文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恩来认为共产主义是“救时的良方”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汉学家或中国学家,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这个意义而言,一部世界汉学史或中国学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形象不断被重构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潮”的潮涨潮落

    17、18世纪,中国产品丝绸、瓷器、茶叶和漆器等充斥欧洲。一股追求“中国时尚”的“中国潮”在欧洲蓬勃兴起……从17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人已经从崇拜中国器物和制度转向了崇拜中国儒家文明……然而,这种“中国潮”并没有能够在欧洲长期地维持下去……为贸易利润而歌颂,为生产利润而贬低的这种现象在中国茶被印度茶和锡兰茶所取代的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制文化权与17、18世纪欧洲“中国潮”的潮起潮落》

    材料二  从法国汉学到美国中国学法国汉学并不是一开始就成为欧美中国研究的中心。……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传教士的贡献远比法国重要得多。但是,这个局面很快就被改变和超越了……而大西洋彼岸的新大陆(美国)却乘势而起,成为继法国之后西方世界中国研究的中心。

    ——《制文化权与17、18世纪欧洲“中国潮”的潮起潮落》

    材料三  “唱衰中国”与“唱盛中国”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中国学研究中,尽管仍陆续出版了《中国即将崩溃》一类“唱衰中国”的著作,但这种声音已远不如先前那样强势。与此相反,一批被称为“唱盛中国”的著作相继问世,并在西方学术界激起强烈反响,这些著作包括《中国的天才:三千年的科学发明》、《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等等。

    ——《西方世界中国研究的典范转移》

    请回答:

    (1)结合所学,从世界贸易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中“中国潮”在欧洲兴起的原因是什么?从17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人崇拜中国儒家的哪些文明内涵?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欧洲为“生产利润而贬低”中国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二战后美国成为西方世界中国研究中心的原因。为什么“唱盛中国”著作在西方学术界激起强烈反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