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9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平视自身和世界,方能化解自卑

    张颐武

    有关中国人的形象和自我认知问题,近年来一直饱受热议。一方面,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快速发展,让中国人在世界上更加引人注目,使其具有了大国国民的自我认知,对自身的期许变得更高。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形象”问题,又让中国人形成了与自我期许的强烈落差,令其感到焦虑、困扰,甚至精神上产生挫败感。

    这当然不是当下才出现的新现象,只不过在今天新的形势下显得更加复杂。在近现代历史中,中国很长时间都是弱者。即便在新中国解决了国家主权问题之后,贫穷仍是现实问题。这给中国人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和复杂的历史记忆。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往往是以西方为参照系,并趋于两极化:一方面是对西方的仰视,因中国的贫弱就认为自身文明不如人,认为中国人的“国民性”落后,这导致了深深的自卑感;另一方面是对西方的俯视,因对西方侵略的愤怒和对西方封锁的抗拒而产生了对西方的俯视心态,在封闭环境中形成一种自负感。这两种心态在中国为富强而奋斗的百年历史中都有深刻影响,也都会在我们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中留下印记。

    虽然现在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告别了贫困,但自卑心态仍有强烈表现,即对自身新的历史角色缺乏认知,对中国社会没有自信,仍认为中国一切都不如人。比如把中国在发展中出现的精神失范、环境污染等问题,当做中国社会独有的特殊问题。其实,这些问题在西方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和大规模工业化阶段也都出现过,但在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超越和解决。对中国来讲,这些问题当然应以最大决心并通过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加以应对,但历史阶段毕竟难以轻易超越。

    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当年西方发展时,进行工业化的只有它自身,其他国家大都还处在从传统向现代的痛苦过渡阶段。当时西方的外部没有可用来比较的更强大和发展更早的社会,因此它对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具有更大的承受力,应对问题时回旋的余地也更大。而中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和工业化之中,西方的工业化已经完成,工业制造的主要部分已经转移,环境等问题已得到解决。这种时间的落差加剧了一些人的自卑感,有些人甚至把中国现有的一些问题过度夸张和引申为我们制度的落后。

    另外,快速发展使部分中国人出现过度自负现象,同样值得注意和警觉。但这也不是中国独有,在美国高速发展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少美国知识分子也认为美国是暴发户,并因此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到欧洲寻找文明的真谛。

    如何超越仰视和俯视心态,以平视的角度观察自身和世界,这是我们当下应努力去探索的。对于自身,我们要认识到,中国30多年的高速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已彰显了中国社会内在的强大生命力,中国道路有其自身的优势和适应中国国情的独特性。同时,我们也要认清世界,了解西方和不同的发展中社会,了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放平心态,从容理解和认真面对我们遇到的挑战和问题,这格外需要主流社会的清醒和坚持,也需要文化和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只有经过这样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最终化解自卑。

    (选自2015年1月4日《新华网》,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快速发展使中国人对自身的期许变得更高,但一些复杂的“形象”问题,又让中国人形成了与自我期许的强烈落差。

    B. 在近现代历史中,中国很长时间都是弱者,甚至在新中国解决了国家主权问题之后,贫穷仍是现实问题,这给中国人留下了深深的伤痕和复杂的历史记忆。

    C. 把中国在发展中出现的精神失范、环境污染等问题,当做中国社会独有的特殊问题,是自身对新的历史角色的错误认知,是对中国社会没有自信的表现。

    D. 当年西方发展时,其对工业化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具有更大的承受力,主要是因为当时西方的外部没有可用来比较的更强大和发展更早的社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以西方为参照系看世界,一方面在对西方的仰视中导致深深的自卑感,另一方面在对西方的俯视中产生一种自负感。

    B. 西方社会在经济高速增长和大规模工业化阶段也都出现过精神失范、环境污染等问题,但在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超越和解决。

    C. 中国社会内在的强大生命力在中国30多年的高速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中得以已彰显,可见中国道路有其自身的优势。

    D. 有些人把中国现有的一些问题过度夸张和引申为我们制度的落后,这是由中西方工业化发展的时间落差出现的自卑感而造成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前中国人因面临的自我期许的强烈落差而造成的焦虑、困扰乃至挫败感,是新现象,在当前的形势下显得更加复杂。

    B. 自卑和自负的心态在中国为富强而奋斗的百年历史中影响深刻,也将在我们的社会心理和文化中留下印记。

    C. 虽然中国对在发展中出现的精神失范、环境污染等问题难以轻易超越,但我们应以最大决心并通过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加以应对。

    D. 解决目前困境,清醒认识世界,放平心态,从容理解和认真面对我们遇到的挑战和问题,并提升文化和综合实力,都显得尤为重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第251张模拟画像

    钟祥荣

    “我再认真想想,这里需要添加几根眉毛,对,就这样,属于比较粗的线条。”

    “头部比例要适当修改,这人整个脸型是国字脸,但我不确定他的鼻子是啥形状的,我看到了他手里有枪。”

    在金店店员集体回忆的基础上,嫌疑人的模拟画像被初步勾勒出来了,第一位现场目击者走进了模拟画像室,根据自身回忆,对第一稿提出修改意见。

    昨天发生的金铺抢劫案作案时间仅为四分钟,嫌疑人抢劫得手后全力冲出街道,不知是心慌意乱,或是没戴牢固,急冲冲跑到第一个岔道口时,头套瞬间脱落,待其从地下捡起来重新戴上之际,十五秒之内有四位目击证人目睹了其真容,刚巧这四人是从街道岔口四个角度看到了其面容,直线距离不足三米,他们同时证实嫌疑人手里握着一把枪,刚巧这一区域没有安装监控摄像头,用公安术语来说,属于监控“盲区”。

    当地公安局马上邀请省城最顶尖的模拟画像专家,要赶快提取目击证人的记忆碎片,经画像专家的严谨组合,勾勒出这名嫌疑人的真实影像,再发出通缉令。

    第二名目击者走了进来:“鼻子是尖挺型,颧骨比较高。”

    “这个部位要适当加宽几厘米,我总觉得哪里还需要修改,哦,是耳朵比较大,耳垂还要画长一点点,对,这样就比较接近了。”

    画像专家的手不经意颤抖了一下,几秒钟后恢复了平静,黑白素描画像边,铅笔划过了一道断断续续、隐隐约约的小痕迹,但这丝毫不影响画作更加趋于完美。

    第三名目击者说出了另一个角度的辨识:“前额比这画像里的要窄些,眼珠子更趋向于丹凤眼,双目有神。”

    “双目有神?!这个描述于绘画无益,你还是说说你能够想起的细节吧,比如头部的具体特征,对破案帮助较大。”

    “哦,他耳垂下面有个红色的印记,又好像是小时候受伤留下的伤痕,这个我看得非常清楚。”

    画像专家的手又再次颤抖了一下,迟迟疑疑在素描头像上划拉了几下,一个小小的印记,细致又传神地勾勒出来了。一定要稳住,越接近成画之际,越要沉住气,并且一定要关注细节,画像专家至今共画了250幅嫌疑人肖像,据此抓获了250名嫌疑犯,靠的就是对面相细节的把握,靠的就是对目击者记忆碎片的有效提取。

    第四名目击者还在门外等待,画像专家起来喝了口水,来回踱步托腮思考,再次从较高处目测画像的轮廓,从一名美术学院毕业生到公安部知名的模拟画像专家,他相信这幅画是到目前为止画得最传神最到位的,连眼神也画出来了,没有丝毫的偏差,他有这个自信和把握。

    第四名目击者提供了嫌疑人跑起来好像有类似长短脚的特征,专家觉得唠叨且多余,只是机械地应答了几句,画笔并没有动,画面上再也没添加一笔,搞得目击者不知所措,莫名其妙地离开了画室。

    沉浸已久的记忆又被捞了起来,浮现在眼前的是那块小小的疤痕,熟悉的疤痕,又是残忍的伤痕,那是二十多年前家乡青草山上,两个十多岁的放牛娃在山路上玩弹弓打鸟的游戏,突然一阵低沉的脚步声由远而近,一头公牛低头舍命狂奔,红着双眼喘着粗气,后面是一头体型更大的公牛,全速追逐而来,山路狭窄,两个放牛娃愣在路中,不知所措,电光火闪之间,高大的放牛娃一把推开矮了一个个头的放牛娃,自己躲闪不及,牛头直冲身腰,撞倒在山路旁,尖尖的牛角划过其脸庞,一股鲜血流了下来,伤得很重。

    公牛打架,神仙难挡,但在此时,画像专家心里仿佛奔跑着几百头野牛,想躲也躲不开,想跑也跑不了。

    从山村放牛娃到美术学院毕业生,再成为公安部门知名模拟画像专家,他相信这第251幅模拟画像是目前为止画得最传神最到位的,他有这个自信与把握。

    该出去给家里的林伯打个电话了,电话里就说,我找到三娃子了,他在外过得很好,不必惦记。

    (《小说选刊)》2017.10,有删减)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描摹“第251张模拟画像”的过程为情节的主体,并以此聚拢人物的各种关系,使情节主干突出,结构紧凑。

    B. 文中反复说专家相信这是“目前为止画得最传神最到位的”,这源于他的专业自信,更因为多年来他从未忘记这张脸。

    C. 专家觉得第四位目击者提供的信息“唠叨多余”,是为了凸显他专业技术高超,根据前三位目击者就能让画传神到位,不需要第四位目击者了,所以不动笔,使这一形象更显真实。

    D. 小说讲述了画像专家意外发现童年的救命恩人成为犯罪嫌疑人的故事,故事安排巧妙,语言质朴平淡,结尾耐人寻味。

    2.小说写专家“沉浸已久的记忆”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1月2日,支付宝发布2017年全民账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国5.2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82%。据统计,2017年,全国超过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2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12大类100多种服务;4000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地区占比为17.0%。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月3日报道)

    材料二:

    2014-2020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

    材料三:

    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

    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玛,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

    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

    (摘编自新浪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

    材料四:

    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的,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

    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进行验证。

    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使用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大好事”。

    (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年1月4日报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服务。

    B. 据材料二可知,从移动支付用户同比增长走势来看,2020年将是2015年的两倍多。

    C. 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

    D. 新规无疑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但对于部分消费的支付模式将会有一定的影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与以往新事物的发展局面一样,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

    B. 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600元的大餐,消费者可以扫饭店的静态条码付款,也可以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

    C. 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知,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和应用场景拓展,预计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

    D. 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采用动态条码支付时,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3.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唐文若,字立夫,眉山人。登进士第,分教潼川府。给事中勾涛荐自代,诏赴行在所,高宗特旨通判洋州。洋西乡县产茶。使者韩球将增赋以市宠,园户避苛敛转徙,饥馑相藉,文若力争之,赋迄不增。再通判遂宁府。会大水,民多漂死,文若至城上,发库钱募游者,振活甚众。又力请于朝,除田租二万一千顷,筑长堤以捍水势,自是无水患。秦桧死,上访蜀士于魏良臣,以文若对。二十六年,以光禄丞召,改秘书郎,为《文思箴》以献。自桧主和,朝论讳言兵,故文若以此风焉。迁起居郎。将命以掌制时有为宣和执政请恩为司谏凌哲所弹文若喜其直作《禾黍诗》以美之侍御史周方崇以为讥己劾文若狂诞出知邵州。上屡为近臣言唐文若无罪,可改近郡。知饶州,兴学宫。余干尝有剧盗,巡尉不能制,文若遣牙兵捕而戮之。加直敷文阁,移知温州。三十一年,召为宗正少卿。金人犯边,文若求对,首建大臣节制江上之议。时诸将北出,捷书日闻,上下有狃志,独文若忧之,图上元嘉北伐故事。上谕文若以创业所历艰苦及敌情反覆甚悉,文若对曰:“愿陛下深察大势,趋策之长而避其短,无循前代轨辙,则大善。”未几,诸军退守,金主自将,淮南尽没。诏百官廷议,文若画三策,一请上亲征,二乞遣大臣劳军,三乞起张浚。工部侍郎许尹是其言,众遂列奏上之,不报。文若寻面对,上问曰:“今计安出,卿熟张浚否?”曰:“浚守道笃学,天下属望,今四十年,天不死浚岭海,正为今日。”上矍然曰:“援浚者多,非卿无以发此。”数日,缓亲征之期,起浚知平江府,盖上以浚虽忠悫,喜功,将士多不附。文若复言浚本以孤忠得众,寻改浚镇建康府,将以为江、淮宣抚使,中沮之而止。乘舆幸江表,以起居郎兼给事中,直学士院,同群司居守。驾还,迁中书舍人。孝宗嗣位,张浚以右府都督江、淮军事,文若时以疾请外,除敷文阁待制,知汉州,寻改都督府参赞军事。除知鼎州,改江州。乾道元年卒,年六十。追赠左通奉大夫。

    (节选自《宋史·唐文若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将命以掌制/时有为宣和执政请恩/为司谏凌哲所弹/文若喜其直/作《禾黍诗》以美之/侍御史周方崇以为讥己/劾文若狂诞/出知邵州

    B. 将命以掌制/时有为宣和执政请恩/为司谏凌哲所弹/文若喜/其直作《禾黍诗》以美之/侍御史周方崇以为讥己/劾文若狂诞/出知邵州

    C. 将命以掌制/时有为宣和执政/请恩/为司谏凌哲所弹/文若喜/其直作《禾黍诗》以美之/侍御史周方崇以为讥己/劾文若狂诞/出知邵州

    D. 将命以掌制/时有为宣和执政/请恩/为司谏凌哲所弹/文若喜其直/作《禾黍诗》以美之/侍御史周方崇以为讥己/劾文若狂诞/出知邵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行在所,省称“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有时专指天子外出巡狩或巡行所到的地方。

    B. 改,指官职调动,是由一种职务改为另一种职务,“改”并不强调官职是升或者降。

    C.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在北伐讨魏失败后所改的年号,寓意不忘失败,从头再来。

    D. 江表,多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因从中原角度看,其地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文若执政为民。任地方官时,他为百姓争取免除茶税田租,并积极修筑长堤以防水患。

    B. 唐文若进谏有方。朝中讳言用兵之时,他为文讽谏;上下盲目乐观之时,他画图警示。

    C. 唐文若富有谋略。金人来犯,他建议由大臣节制江上;淮南沦陷,他又谋划出三条计策。

    D. 唐文若坚持举贤。他请求皇上重用张浚,但皇上只是起用,他又不失时机地力挺张浚。

    4.下面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工部侍郎许尹赞同唐文若的计策,于是大家分列朝廷上奏他的意见,但(皇帝)没有回复。

    B. 工部侍郎许尹赞同唐文若的计策,于是大家列名上奏他的意见,但没有报上去。

    C. 工部侍郎许尹赞同唐文若的计策,于是大家列名上奏他的意见,但(皇帝)没有回复

    D. 工部侍郎答应这是唐文若的计策,于是大家列名上奏他的意见,但没有报上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

    辛弃疾

    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

    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

    注: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落日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形象鲜明。

    B. 上片的景物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特点,其中实景是眼前的苍茫落日、一叶孤舟,虚景是记忆中的水光山色。

    C. “眉来眼去”写山水的美好,词人使用拟人的手法把无生命的山水写得有生命有感情,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浓重的离愁别绪。

    D. “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中,“倦客”是对罢职者的委婉说法,此处是指陈季陵;而此时佳人离陈季陵而去,使之痛苦不堪。

    2.这首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写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的两句是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抒发人生短促功业无成,只能洒酒祭江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

    (3)《雨霖铃》中表达恋人在离别之际,泪眼朦胧,有千言万语却难以说出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说出躲避廉颇的原因: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9 题
  1. 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A.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求人可使报秦者

    C. 皆为陛下所成就

    D. 若属皆且为所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C.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D.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好交接俗人     交接:结交

    B. 连辟公府不就         辟:征召

    C. 衡少善属文          属:连缀

    D.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高尚、不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间至赵矣 B. 乃前曰

    C. 而相如廷叱之 D. 怒发上冲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B.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 信义安所见乎

    D.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语句音节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D.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淡酒   天堑无崖   冷冷清清   梧桐细雨

    B. 薄雾   竹杖芒鞋   瑞恼金兽   孤独寂寞

    C. 次第   羽扇纶巾   菱歌泛夜   玉枕沙橱

    D. 销魂   惊涛拍岸   暗香盈袖   黄花堆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对下列戏曲知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末”即戏曲角色名,扮演男子,“冲末”,元杂剧中的男配角。

    B. “旦”,戏曲角色名,扮演妇女;“正旦”,角色名,扮演女主角。

    C. “净”,戏曲角色名,俗称花脸;净的次要角色叫副净。

    D. “科”又称“介”,戏剧中称角色的动作。“卜儿”,扮演儿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同看电影听音乐会不同,阅读有时是一种孤独。(    ),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窃窃私语。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静谧的冬夜,此时     ,只听到室内滴嗒的钟声。你一个人坐在书桌前,忍不住打开一本书,穿越历史的烟尘,     地和书中那些遥远的灵魂漫谈,那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单独的撞击,这样的阅读注定孤独却有益。

    阅读有时还是一种温暖。通过阅读催人奋进的一本好书,让一股暖流涌遍你的全身,就如冬日暖阳温馨地普照。少男少女,      ,于他们而言,好书总像一条温暖的溪流,静静地流淌在他们的心田,伴他们走过春夏秋冬,惊艳了时光,温暖了岁月。已是人生迟暮的老人,他们阅读一本有价值的书,很可能会带给他们一片新的光明,进而在精神上超越了生命的有限性。他们明白:人生坎坷多逆境,懦夫把对生命的恐惧当作包袱背在背上,压得自己       ,只有勇者才会踏平坎坷。这样的阅读注定美丽而温暖。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前者如生日蛋糕可以共享,后者似一盏清茶只可独啜

    B. 前者如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后者似生日蛋糕可以共享

    C. 前者之于后者,如同共享的生日蛋糕之于独啜的一盏清茶

    D. 前者之于后者,如同独啜的一盏清茶之于共享的生日蛋糕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万籁俱寂     随心所欲    豆蔻年华   停滞不前

    B. 门前冷落     为所欲为    锦瑟年华   畏葸不前

    C. 万籁俱寂     随心所欲    锦瑟年华   畏蕙不前

    D. 门前冷落     为所欲为    豆蔻年华   停滞不前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通过阅读一本催入奋进的好书,让一股暖流涌遍你的全身,就如冬日暖阳温馨地普照。

    B. 阅读一本催入奋进的好书,让一股暖流涌遍你的全身,就如冬日暖阳温馨地普照大地。

    C. 阅读催人奋进的一本好书,让一股暖流涌遍你的全身,就如温馨地普照大地的冬日暖阳。

    D. 通过阅读催人奋进的一本好书,一股暖流涌遍你的全身,就如冬日暖阳温馨地普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只蚂蚁来到石头下,它急急忙忙地往上攀爬,这块石头对它来说实在太陡峭了,蚂蚁爬到一半就掉下来,于是再爬,便又再掉,爬而又掉,掉而又爬,但终于爬过了那块石头;另一只蚂蚁则不然,它绕过石头,走向了它的目的地;第三只小蚂蚁到来,望石而返,也找到了丰厚的食源。

    生活犹如蚂蚁前行,有时需要直行,抱定理想,执著求索;有时需要转向,变通处之,量力而行;有时则需要迷途知返,另辟蹊径,但无论怎样都是要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

    请根据对上文的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