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单选题 16 题,填空题 7 题,作图题 1 题,简答题 1 题,实验题 3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6 题
  1. 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

    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 60°,则折射角可能

    A.等于0° B.小于60° C.等于 60° D.大于6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加油站贴有“禁止吸烟”、“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警示语.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dm,cm,mm    B.mm,μm,dm     C.nm,μm,dm     D.μm,nm,m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A.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B.吸收了声波

    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崇左市江州区12月份的日平均气温约为

    A.-10℃ B.5℃ C.20℃ D.3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保暖内衣比较暖和,主要是由它的制作材料的

    A.观赏性好 B.弹性好 C.导热性能差 D.密度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路灯下人的影子 B.树木在湖水中的“倒影”

    C.教室黑板“反光” D.清澈的水底看起来变浅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体密度约为1.0×103kg/m3 B.学生课桌高约为1.5m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kg D.人的正常体温为38℃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拍照用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A.增大物距,成像更大

    B.增大像距,成像更大

    C.增大取景范围,成像变小

    D.减小取景范围,成像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人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关于该人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B.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 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措施中,可以减慢蒸发的是

    A.将湿毛巾在阳光下晾晒 B.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用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 D.将蔬菜装入保鲜袋,放在冰箱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已知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分别用铝和铜做一个实心球,下面情况不可能的是

    A.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的小 B.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的大

    C.铝球的体积大于铜球的体积,但铝球比铜球轻 D.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但铝球比铜球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由图可知,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

    A.ρA<ρB B.ρA=ρB C.ρA>ρB D.无法确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了公民的安全,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作案嫌疑人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观察图中的体温计,它的分度值是______ ℃,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用酒精灯微微加热后,烧瓶里产生的紫红色气体越来越浓,此时仔细观察烧瓶里的碘,发现紫红色的气体是碘由固态直接变成_____态;停止加热后,烧瓶里紫红色气体将_____(填“保持不变”、“持续变浓”或“逐渐变淡”),同时在烧瓶底部发现一些黑色的小颗粒,此过程实质是碘的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天平所测物体质量为____g,若保持游码位置不变,将左盘所测物体和右盘中砝码互换位置后,要使天平横梁再次平衡,应在____盘中增加______g的物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请在图中面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1 题
  1. 如图,A、B为某一发光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作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1 题
  1. 冬天,小红在洗漱间的水盆中放热水,洗漱间中平面镜的镜面变“模糊”了,她在镜前看不到自己在镜中的像.请分析说明镜面变“模糊”及看不到像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中:

    (1)如图,让太阳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

    (2)如图,小明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按照实验步骤做了四次实验。

    ①当烛焰从远处靠近透镜时,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__透镜,此时像比之前的______(选填“大”或“小”);

    ②第4次实验中,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小明应该在透镜的_____侧观察,看到的像在透镜的____(选填“左”或“右”)侧;

    ③如果把物距调节到5cm,看到的像比第4次实验_______(选填“大”或“小”)。

    实验序号

    物距u/cm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40

    13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3

    13

    40

    倒立、放大的实像

    4

    6

    正立、放大的虚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1)实验时应该选择颗粒______的冰块进行实验(选填“较大”或“较小”)。

    (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分钟。

    (3)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聪测量玻璃样品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把玻璃样品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右盘加减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__ g。

    (3)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用细线系住玻璃样品轻轻放入装水的量筒内,如图(丙)。则量筒内水的体积为____ mL;玻璃样品的体积为_____ cm3,由此可得出玻璃样品的密度为 ______ g/cm3。

    (4)测得玻璃样品密度后,小聪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玻璃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6s后收到回波。求此处海底深有多少km?(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质量为4.5kg的冰块,密度为0.9×103kg/m3.

    (1)求冰块的体积V.

    (2)若冰块吸热后,有2×10-3m3的冰融化成水,求水的质量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块石碑的质量是78t,为计算它的体积,找一块相同的石块作样品,用天平称出样品的质量是130g,没入装有80mL的水的量筒中,水升至130mL处,求这块石碑的体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