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单选题 1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5 题
  1. 地理兴趣小组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探究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步骤如下:1.将书本打开并斜放于桌面上;2.将一些豆子置于瓶中,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3.观察在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如下图所示)的外形特点。

    回答下面小题。

    1.该试验模拟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沉积 D.风力沉积

    2.该试验形成的堆积体模拟的地貌是:

    A.沙丘 B.沙滩

    C.山麓冲积扇 D.河口三角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下图是阜阳闻集草莓大棚种植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C. 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作物光合作用 D. 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2.冬季大棚打开门时,正确的空气流动情况应该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3.夏季农民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其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B. 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 增强地面辐射,提高作物存活率 D. 削弱太阳辐射,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绿洲地区的气温日较差更大

    B.半沙漠地区气温极值出现的时间比绿洲早

    C.温度数据取自于当地的冬季

    D.图中太阳辐射最强与温度最高的时间一致

    2.若此区域为我国新疆地区,①时段内,a处的近地面风向主要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 D.风的形成

    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图表示构成热力环流的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压和海拔状况。回答下题。

    能够正确表示环流方向的是:

    A.甲→丙→丁→乙→甲

    B.乙→甲→丁→丙→甲

    C.甲→乙→丙→丁→甲

    D.乙→丁→丙→甲→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

    A.①环节 B.④环节 C.⑤环节 D.⑦环节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修建水库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等人类活动,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图中的③

    B.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的主要是由③⑦构成的水循环

    C.人工降水会改变①的时空分布

    D.植树种草会造成⑤(下渗环节)的增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上海市打造“雨水银行”,让“天落水”循环使用。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水汽输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

    2.建设“雨水银行”,可以(   )

    ①减少城市内涝       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④提高江河水位       ③加剧热岛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下列环流箭头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若该图为海滨地区海陆风示意图,A表示海洋,B表示陆地,则此图所示情形为:

    A.白天的海风 B.夜晚的海风

    C.白天的陆风 D.夜晚的陆风

    2.若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关于四地气温、气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A>B>C>D B.气温:A>B>D>C

    C.气压:A>B>C >D D.气压:A>C>B>D

    3.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则错误的是:

    A.A地为海洋,B地为陆地 B.②为径流输送

    C.④为水汽输送 D.③为蒸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滴水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化为天山的白云,再到漫天的大雪,使大地银装素裹,融化后渗入地下,被植物的根系吸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这句话涉及到的海陆间水循环的环节依次是:

    ①蒸发     ②降水   ③水汽输送     ④下渗

    A.①③②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④① D.①③④②

    2.以下地理过程最能体现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A.冬季风南下 B.台风登陆 C.塔里木河河水蒸发 D.海水蒸发

    3.这—段话说明参与此水循环的地球圈层有:

    ①水圈     ②地幔层     ③生物圈      ④大气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分隔相邻两条河流流域的山岭或高地),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

    (径流量:某一时段内通过河流某过水断面的水量。)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下渗减少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河径流量相较于植被恢复前,发生的变化是:

    A.甲河径流量的增加量多于乙河,两河径流总量增加

    B.甲河径流量的增加量少于乙河,两河径流总量增加

    C.甲河径流量的增加量多于乙河,两河径流总量减少

    D.甲河径流量的增加量少于乙河,两河径流总量减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关于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啸是一种常见的波浪形式

    B.潮汐是海水在风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C.洋流是指海水沿一定方向大规模的有规律的流动

    D.波浪、潮汐、洋流、海啸均蕴藏巨大能量,能被人们方便利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沿海各地,每日涨潮落潮的时间是:

    ①有规律的    ②无规律的    ③准确可查的   ④多变无法预测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即1千克海水中含盐类物质的克数不足1%,比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3.5%还低。读图回答下题。

    对该海区盐度低的原因,解释欠合理的是:

    A.纬度高,气温低,蒸发较弱

    B.气候湿润,年降水量较多

    C.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较高

    D.众多河流汇入,带来大量陆地淡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为“南美洲南部沿岸洋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①②两支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为暖流 B.均为寒流

    C.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D.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2.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①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B.②洋流的流向会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

    C.①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D.②洋流不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洋流对调节全球水热平衡起重要作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洋流对沿岸地区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①影响,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纬度上限较高

    B.②为暖流,使非洲西海岸温度升高

    C.③为暖流,给北美洲带来丰沛降水

    D.④为寒流,加剧了南美洲沿岸地区的荒漠化

    2.图中渔场的成因是

    A.寒暖流交汇 B.水温高 C.上升补偿流 D.水质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下图是“某地近地面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①~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2)在右图中用四个箭头标出热力环流的方向。

    (3)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和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   ,判断依据是            

    (4)若此时为夜晚的海滨地区,则此时近地面吹陆风。试解释其形成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窖指修建于地下的用以蓄集雨水的罐状或缸状容器。我国西部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万平方千米,约有3420万人饮水困难。为了帮助西部贫困干旱地区妇女和群众解决饮水困难,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实施了一项计划,向社会募集善款,修建“母亲水窖”,对西部地区传统水窖内部进行混凝土硬化,减少渗漏,更有效地蓄集到有限的雨水。

    (1)写出图中甲、乙、丙代表的水循环类型名称。

    (2)上面“水循环示意图”中的A~H环节,哪些能构成海陆间水循环?请写出这些环节的字母代号和名称。

    (3)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两个环节施加影响(写文字)?此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什么?

    (4)水循环各环节中,能够对F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是哪一个环节(写文字)?能够使F环节的水量增大的条件主要有哪些?(至少两个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图文回答问题。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由A地到达B地),共花了37天的时间,而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却只花了20天的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了17天。下图为大西洋局部地区洋流和哥伦布两次航海线路图。

    (1)哥伦布第二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比第一次少用17天,试从洋流角度分析原因。

    (2)非洲西北海岸与欧洲西部海岸哪里气候更加干燥?哪里气候更加湿润?从洋流角度分析其中原因。

    (3)图中A、B、C、D处,哪里会形成世界性大渔场?请从洋流及海水整体运动等方面分析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