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材料分析题 4 题,单选题 20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9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20世纪30年代是英国农业政策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9—1932年英国的农产品价格下降约34%,尤其是谷物、羊毛等农产品价格下降更为明显。其中,小麦在1927—1931年的平均价格降幅达到47.1%,羊毛从1928年的每磅37便士下降至1931年的每磅14.7便士。1931年英国农产品进口量比1927—1929年增长了17%,与此同时,英国国内的农产品也出现了过度生产的情况。在农产品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农产品市场呈现滞胀状态。受谷物生产萧条的影响,很多地区的农耕土地在销售以及租赁方面都没有市场。

    材料二1931年11月,英国颁布《园艺产品法案》,该法案规定对一些受外国倾销影响较为严重的无核小水果以及马铃薯征收关税。英国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实行生产性农业补贴,授权农业生产者可以组建委员会对某类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控制,加大农业研究与教育的推广,设立农业研究委员会-致力于将农业教育推广到地方层面。——以上材料摘编自刘倩《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农业改革与国家干预》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英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政策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为摆脱农业困境采取的措施,概括其特点并简析影响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人有时还把行省称为“外廷”和“政府”。这正反映了行省所具有的二重性质。

    材料二  自元代始,行省区划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如五岭地区被纵向切开,以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于是,五岭不复为凭险割据的条件。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元朝制度创新的表现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新的原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政区域划界依据的原则及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谈谈从中得到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富国强兵”与“文明开化”被视为最能表达明治维新精神的口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治维新中崭露头角的领导者们正是新日本的缔造者,在他们的领导下,日本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封建割据让位于中央集权;社会秩序得以重构;征兵制的军队取代家族武士;工厂得以开设,贸易得到奖励;西式教育经过国立学校系统的建立而得以推广。结果,日本仅仅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就能在世界文明强国中占有一席之地。

    ——摘编自(英)威廉·G·比斯利《明治维新》

    材料二  日本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即所谓“文明开化”,从19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后期,是日本近代第一个“热情吸收期”,该时期有些人对自身传统文化极端蔑视和疯狂破坏,对西方文明却盲目追求和崇拜。“文明开化”在城市里宣传和实施的力度比广大的农村地区好。

    ——摘编自吴延谬《日本近代化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日本成为“世界文明强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亚洲各国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文明开化”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倡导“文明开化”的必要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伟大人物在关键时刻能够引领时代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可以说,从一九五七年开始我们的主要错误是“左”,“文化大革命”是极左。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至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所以,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的积极性。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  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支持和推广由广大农民创造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农村经济管理体制。这样就使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由原来适应计划经济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摘自戴安林《论邓小平的农村经济改革思想及其历史贡献》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邓小平“首先解决农村问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的措施。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支持和推广新型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深远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邓小平理论的理论品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0 题
  1. (加试题)下图是西周时期一件青铜器,其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铭文虽然简略,但日期(甲子日)、时间(早晨)等都与典籍记载完全一致,证明了典籍记载武王克商的牧野之战确为信史。这说明

    A. 历史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B. 解释历史需要不断更换视角

    C. 确认历史事实需要多重证据

    D. 考证史料需图片文献相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论语》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意思是不管父亲是否正确,他责骂或责打你,作儿子的都应该在脸上挂着愉悦的神色,否则,就会伤慈父之心,就是不孝。荀子认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乃“人之大行”,可谓大孝。这说明苟子的主张

    A. 丰富了民本的内涵

    B. 发展了孝道的思想

    C. 强调了仁爱的意义

    D. 突出了德治的主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学者特别推崇古代中国“开明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其特征是“君主政治权力的集中与中枢行政机构权力的集中并行不悖”。这样的体制实质上

    A. 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B. 激化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C. 保证了君主权力的独尊

    D. 导致了国家机构的分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宋代以后,以地图为载体的知识类型形成了明确的发展脉络,这与唐代及其之前极低的地图留存率以及所载的知识缺乏传承形成了明显的差异。这一“差异”的形成主要因为

    A. 造纸术的发明

    B. 雕版印刷术的推广

    C. 指南针的应用

    D. 活字印刷术的问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清嘉庆十年(1805年)《大荒公禁栽烟约》记载了江西新城县烟草种植业情况:佣工者竞趋烟地,而弃禾亩。况农家妇女……今皆唯烟是务,妇不知织,布从何出?由此可知,当时新城地区

    A. 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B. 商业市镇空前繁荣

    C. 农业生产逐渐衰落

    D. 小农经济受到冲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据《南海县志》记载,珠江三角洲一带机器缫丝业起步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继之而起者,多至百数十家。”与此情形直接相关的是

    A. 广州被列为通商口岸

    B. 外国资本输入的刺激

    C. 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

    D. 新式企业的引领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漫画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下图反映了近代中国某次战争。此次战争导致

    A.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

    B. 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 外国军队可以进驻北京

    D. 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至1900年,五十年间上海由外国教会创办的私立女校有16所;而自1898年国人自己创办第一所私立女校起,至1917年的二十年间上海国人自办的私立女校有43所,外国教会学校创办的私立女校在此期间增加Il所。私立女校的增加

    A. 促进中国女性文化素养普遍提高

    B. 成为列强实施文化侵略主要方式

    C. 反映了上海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D. 根本瓦解了中国原有的教育结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据《近代中国史纲》记载:“截至1930年初,红军约为六万余人,有枪者三分之二,活动区域达一百二十余县,苏维埃区已初步建立。”红军与苏维埃区得以存在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开展了土地革命

    B. 实施了游击战术

    C. 建立了民主政权

    D. 获得了苏联支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原国民政府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在回忆录中写道: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依我看,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这一仗”

    A. 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企图

    B. 推动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 取得了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D. 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虽然美国企图通过它在会议中的“仆从国家”破坏会议,但参加会议的不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还有大批“和平中立主义”和接近“和平中立主义”的国家,它们有要求和平、独立,发展本国经济文化的共同愿望。这次会议

    A. 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平解决

    B. 促成了印度支那局势缓和

    C. 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D. 确立了非集团不结盟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农业机械保有量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图中1981—1986年中国部分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变化趋势反映了

    A. 优先发展重工业成效巨大

    B.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

    C. 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活力

    D. 市场经济发挥调节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梭伦改革最重要的举措是废除债务奴隶制,归还借贷抵押的土地,尽管富人曾经强烈抗议,但未有结果,这一举措后来得到充分执行。这说明该举措

    A. 符合了城邦整体利益

    B. 获得了各阶层普遍支持

    C. 打破了贵族权力垄断

    D. 保护了平民的根本利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国民议会成员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它的成员成功地维护了自己应该有的权力,尽管俾斯麦起初没想要给他们这些权力。”这表明当时德国

    A. 议员享有独立立法权

    B. 首相掌控着国家权力

    C. 议会成为贵族保护伞

    D. 政体带有代议制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有思想家主张把“自主性”还给人类,而且使人认识到自身的力量,能够运用自己的智力摆脱不成熟状态,更相信社会能够持续不断进步。这种思想形成于

    A. 智者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英国艺术家威廉・希斯常以漫画表达对大量机器进入人们生活的反思。下图《怪物汤》描绘了一位贵妇看到放大的泰晤士河水滴后的惊恐。这幅漫画反映了

    A. 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共识

    B. 技术革新带来社会问题

    C. 工业革命造成大众恐慌

    D. 经济发展加剧贫富分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列宁曾说:“我们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在世界上,我们是作为世界经济的一员生存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对部分企业实行租让制或租借制

    B. 通过指令计划管理经济

    C.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

    D. 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61年4月,赫鲁晓夫说:“我们确信美国人绝不会容忍卡斯特罗政权的存在……在美国对加勒比海地区进行干涉的威胁继续存在的情况下,我们有义务尽一切可能来保护它,并使其成为其它拉美国家的一个现实榜样。”苏联为此所采取的措施

    A. 加速了拉美国家的联合

    B. 缓和了美苏之间矛盾

    C.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D. 扩大了社会主义阵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与以往反对全球化力量来自民间社会,政府力量则极力助推经济全球化不同,近年来英国脱欧、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了国际社会高度警觉。由此可见

    A. 全球化发展受保护主义掣肘

    B. 发达国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C. 逆全球化更加符合公众利益

    D. 世界发展潮流逐渐变为逆全球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法国艺术家雅克·德比奇在《西方艺术史》中说:“它标志着与往昔一切想法的彻底决裂。它宣告了人和个性先于一切的地位,它以强烈的感觉、激情和想象,回答了冷酷的理性王国。”下列作品与“它”风格一致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近代中国民主思潮的发展,彰显了“思想”的价值与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人才将民主与科学作为近代新文化的核心观念或基本价值加以追求和崇尚。在此之前,人们主要是把民主与科学作为一种实现国家富强的工具或手段追求的。为此,人们在接受或宣传、介绍西方的民主理论和学说时,往往有所选择,这就影响了对西方民主思想的完整理解和系统接纳。如个性解放和个人自由,有人说它们是民主政治的基石,但在“五四”之前,却没有得到国人应有的重视,除严复、梁启超等个别人外,几乎没有其他思想家宣传、介绍过。

    ——摘编自王奇生《新文化运动是如何“运动”起来的》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析推动近代中国民主思潮演进的内在原因。据材料二,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中国人对民主认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主思潮的核心追求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近代前期民主思潮演进的相关史实,就“思想的价值与力量”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