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文学史由外国人首撰,观念先入为主,导致20世纪20年代前后国人自撰文学史时,多受制于舶来的观念与术语,难以描述和判定本国文学的特性与价值,当述及小说这一别具中国特色的文体时,问题尤为凸显。

    若借重西方的小说观念,存“世界之观念,大同之思想”,那么只有削足适履,将白话写成的话本体与章回体、文言写成的传奇及少量符合“今小说”标准的子部(笔记)小说,以及原本肺列于子部、史部的部分作品如诸子寓言、史载传说兜揽进来,视作与西方对等的“novel”,而大量传统的古小说则被剔除在外。小说地位主次颠倒,评价也迥异于前。胡怀琛《中国文学史略》称:“(古)小说则不过称道杂事,其本体与今日之新闻无异,是盖完全野史,与今日小说不同。”顾实《中国文学史大纲》也认为汉代小说“固非今日之所谓小说”“中国谓琐谈零闻之类曰小说,而立于此与真正小说即novel之中间者,盖美文之一体”。

    若是坚守正统的做派,或视小说为小道,不屑论及,或仅以文言小说为正宗,鄙弃不见于四部之学的白话小说,又会招来非议。林传甲所著《中国文学史》就是个箭垛式的代表。林著宣称“仿日本川种郎《中国文学史》之意以成书”,但论及元人文体时则指斥川氏不应将戏曲小说庐列于其文学史中,因为“杂剧院本传奇之作,不足比之古之虞初”,更不该提及汤显祖、金圣叹,这种做法“识见污下,与中国下等社会无异”。郑振铎直批林著:“名目虽是《中国文学史》,内容却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与林著几乎同时的黄人《中国文学史》被视作“中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黄人以他中西融会、与时俱进的学术眼光,给予白话小说一定篇幅和恰当评价相关。毕竟,白话小说作为文学的重要文体这一观念经历了梁启超晚清小说界革命、胡适白话文运动等已渐入人心,风气如是,白话小说进入文学史势所必然。故步自封,自然已不合时宜。

    文言小说尤其是子部小说太具中国特色,中国小说价值与意义的阐释,需立足于民族传统。中国文学史中的小说叙述状貌,正如鲁迅作《中国小说史略》时所总结的:一、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二、外国人先作的中国文学史虽有,但所占比重很小;三、中国人后亦有作,但仍阐释不详。其实还有一点,即彼时撰写文学史者,或为教学需求,或为出版社邀请,也有“业匪专学”者,不免有失系统、杂论逸出。鲁迅既有志撰写首部中国小说史,自然有传之后世的意愿,故以学者的立场开放地、谨慎地对待西方小说理论与时人的考述,得出了诸多严谨精辟的论断。鲁迅特以“史家对于小说之著录及论述”为首章,体现了对小说传统的尊重。全书虽然亦将志怪、传奇、平话及章回作为叙述重心,但并未割舍《世说新语》《酉阳杂姐》等传统小说,而是冠以“志人”与“杂姐”之名,可谓煞费苦心。尽管《中国小说史略》出版后,当时的文学史仍多以胡适是瞻,但仍有许多采纳了鲁迅的观点,对中国小说的研究也逐渐从文学史的附庸论中独立出来,专著迭出,蔚然成学。

    (摘编自白金杰《小说里的中国传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受舶来观念与术语的影响,国人在撰写中国文学史时,将大量的传统古小说剔除在外。

    B.胡怀琛认为中国古小说和现在的新闻一样,专写杂事,属于野史,顾实赞同这个观点。

    C.林传甲反对将戏曲小说写入文学史,并批评汤显祖、金圣叹识见污下,是下等社会人。

    D.黄人在自己的著作中给予白话小说一定篇幅和恰当的评价,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小说长时间被中国文学史撰写者轻视为事实依据,阐述了对了中国小说的认识。

    B.文章大量引用和举例,以翔实的事例阐述外国人的观点对中国文学史发展的巨大影响。

    C.文章肯定了古小说里的中国传统,指出要立足民族传统去阐述中国小说的价值与意义。

    D.文章通过阐述小说在不同时期的文学史中的地位,水到渠成地强调立足传统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话小说经历小说界革命、白话文运动后已渐入人心,因此,它被写入中国文学史是文学发展的必然。

    B.文言小说太具中国特色,不立足民族传统,中国文学的特性与价值就难以描述和判定,难免不客观。

    C.中国小说从文学史的附庸论中独立出来,主要得益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对中国传统小说的尊重。

    D.要想建立古代小说研究的中国传统,就有必要解放思想,在中西观念的碰撞中找回民族的学术自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自主开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出来之前,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欧洲的伽利略计划(GALILEO)、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已加入门槛极高的卫星导航系统世界俱乐部。作为后起之秀,北斗也是发展势头最迅速,被认为极有可能后来居上的一个卫星导航系统。

    与北斗二号相比,除了服务区域由区域覆盖扩大到全球覆盖外,北斗三号在精度和可靠性上都有了较大提高。作为世界上唯一由高、中、低三种轨道卫星构成的导航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可靠、高保险、多功能的北斗三号,拥有其他导航系统不具备的性能和特点。

    (摘编自《中国北斗导航卫星密集发射组网,西方为何对其忧心忡忡》,“快资讯”2018年8月31日)

    材料二:

    韩媒称,中国国务院近日首次发表白皮书,公开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战略。

    根据白皮书内容,中国之所以推动自主开发卫星导航系统,是因为它与追踪位置信息以及军事、安全方面的需求存在直接关联。

    虽然起步较晚,但中国自我评价认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过去四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而在面向一般消费者的商用化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推动BDS商用化,中国还在强化与民间企业的合作。

    中国将2020年定为BDS全球化的元年。目前中国共利用23台卫星运营BDS,其服务已经出口到韩国等30多个国家。计划2018年,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前后,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以实现覆盖全球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的目标,届时全世界的智能手机都将可以搭载BDS,将与GPS展开激烈竞争。

    (摘编自《北斗导航系统2020年覆盖全世界与GPS竞争》,“参考消息网”2016年6月21日)

    材料三:

    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已获得国际海事组织的认可,继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后,成为第三个被联合国认可的海上卫星导航系统。这是该系统向其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被全世界接受,可媲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中国在2000年首次测试北斗系统,此后又为其发展投入巨额资金,以与美国的GPS展开竞争并降低本国对后者的依赖。中国已规定政府机构必须使用北斗,包括公安部以及救灾和旅游等部门。中国还在5万多艘本国渔船上安装该导航系统。

    但分析人士表示,北斗系统尚未成熟且几乎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抗衡GPS。目前,后者拥有中国95%的导航市场,原因在于GPS数十年来的公认可靠性、精确度和更廉价的终端成本。

    然而,北斗系统拥有的正是中国政府的鼎力支持。据中国媒体去年报道,为在其他亚洲国家推广使用北斗,中国一直在免费提供民用服务。

    由于担心美国“中断或减弱向中国提供的GPS信号,导致其精确制导武器‘失聪’”,北京希望降低对GPS的依赖。此外,提振北斗系统的背后亦有经济因素。到2020年,“中国的卫星导航产品和服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希望北斗占据70%至80%的市场份额。

    (摘编自《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前迈进一步》,《纽约时报》2014年12月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加入门槛极高的卫星导航系统世界俱乐部,并成为第三个被联合国认可的海上卫星导航系统。

    B.北斗三号明显优于北斗二号,表现在服务区域由区域覆盖扩大到全球覆盖,在精度和可靠性上都有了较大提高。

    C.中国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动因是它与追踪位置信息以及军事、安全方面的需求存在直接关联,避免受制于人。

    D.“2018年,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基本服务”是实现覆盖全球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目标的重要环节。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北斗三号具有高精度、高可靠、高保险、多功能等特点,是由于它是唯一由高、中、低三种轨道卫星构成的导航系统。

    B.眼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尚不能与GPS在全球范围内抗衡,GPS公认的可靠性、精确度和更廉价的终端成本是其主因。

    C.为了节省开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探索商用化道路,如拓展面向一般消费者的商用化领域,强化与民间企业的合作。

    D.中国规定政府机构必须使用北斗,并在5万多艘本国渔船上安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为了给该系统培育更大市场。

    3.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取得进步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心事

    路遥

    吃完饭后,孙少安和润叶来到街上。走到要回小学的那条巷口时,润叶突然说:“少安哥,你刚吃完饭,咱们到城外面去走一走。”少安不好拒绝她,但又觉得有些别扭。两个男女一块相跟着遥达,叫众人看着不美气。可又一想,这城周围又没人认识他,走一走就走一走,怕什么!他和润叶是一个村的老乡,又是老同学,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哩!于是,他们来到了绕城而过的县河滩里。

    初春的原西河变得宽阔起来,在河对面见不到阳光的悬崖底下,还残留着一些蒙着灰尘的肮脏的冰溜子。但在那悬崖上面的小山湾里,桃花已经开得红艳艳的了。河岸边,鹅黄嫩绿的青草芽子从一片片的枯草中冒了出来,给人一种盎然的生机。道路旁绿雾蒙蒙的柳行间,不时闪过燕子剪刀似的身姿。不知从什么地方的山野里,传来一阵女孩子的信天游歌声,飘飘荡荡,忽隐忽现——

    正月里冻冰呀立春消,

    二月里鱼儿水儿水上漂,

    水呀上漂来想起我的哥!

    想起我的哥哥,想起我的哥哥,

    想起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

    ……

    “你走慢一点嘛!我都撵不上你了!”润叶终于扬起脸对少安笑着说。

    少安只好把自己的两条长腿放慢一点,说:“我山里洼里跑惯了,走得太慢急得不行。”

    “呀,你快看!”润叶指着前面的一个草坡,大声喊叫起来。

    少安停住脚步,向她手指的地方望去。他什么也没看见。他奇怪地问:“什么?”

    “马兰花!看,蓝格莹莹的!”

    少安还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哩,原来是几朵马兰花。这些野花野草他天天在山里看得多了,没什么稀罕的。润叶已经跑过去,坐在那几丛马兰花的旁边,等他过来。

    他走到她身旁。她说:“咱们在这儿坐一会。”

    他只好坐下来,把两条胳膊放在胸前,望着草坡下浑黄的原西河平静地流向远方。

    润叶摘了一朵马兰花,在手里摆弄了半天,才吞吞吐吐说:“少安哥,我有个急人事,想对你说一说,让你看怎么办……”

    少安扭过头,急切地等待她说出来。润叶脸红得像发高烧似的,犹豫了一会,才说“……我二妈家给我瞅了个人家。”

    “什么……人家?”少安一时反应不过来。“是……县上一个领导的儿子……”润叶也不看他,只是红着脸低头摆弄那朵马兰花

    “噢……”少安这下才明白了。

    润叶要结婚了?他在心里又吃惊地自问。

    他心里顿时涌上一股说不出的味道。他把自己出汗的手轻轻地放在有补钉的腿膝盖上,两只手甚至下意识地带着一种怜悯抚摸着自己的腿膝盖。

    他马上意识到他有些不正常。他并且对自己这种情绪很懊恼。他现在应该像大哥一样帮助润叶拿主意才对。她专门叫他到城里来,也正是她信任他,才对他说这事哩!他很快使自己平静和严肃起来,对她说:“这是好事。人家家庭条件好……那个人做什么工作哩?”

    “可我不愿意!”润叶抬起头来,带着一种惊讶和失望的表情望了他一眼。

    “不愿意?”少安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这事主意要你拿哩……”他只好这样说。

    “我是问你,你看怎么办?”她抬起头,一脸固执地问他。

    他掏出一条纸片,从口袋里捏了一撮烟叶,迅速卷起一支烟棒,点着抽了几口,说:“那你不愿意,不就算了?”

    “人家纠缠我,我……”润叶难受地又低下了头。

    “纠缠?”少安不能明白,既然女的不同意,男的还纠缠什么哩?城里人的脸怎这么厚?

    “你是个死人……”润叶低着头嘟囔说。

    少安感到很内疚。他看见润叶一直难受地低着头,不知怎样安慰她,就急躁地说:“唉,要是小时候,谁敢欺负你,我就早把拳头伸出去了!那时候,你要是看哪个土崖上有朵山丹丹花,或者一体红酸束,要我上去给你摘,那我都能让你满意……可现在,可这事……”

    润叶听他说着,突然用手捂住自己的脸哭了。

    (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有删改)

    (注)《平凡的世界》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陕西农村为背景,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农村在伟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相关情节是:在县城教书的大队书记的女儿田润叶,与同村的农村青年孙少安是同学。润叶的婶婶在县城给润叶提亲,润叶捎信让少安到县城见面,试探少安的想法。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安思想有些保守,当润叶提出到城外走走时,他觉得有些别扭,但碍于情面,还是答应了。

    B.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如两次写润叶摆弄马兰花,借此表现了润叶复杂矛盾、欲说还休的心理。

    C.少安与润叶虽然同在一个村里长大,又是老同学,但少安只是把润叶当妹妹看待,并没有爱情的成分。

    D.远处传来的信天游,烘托了润叶沉浸在爱情期待中的少女心情,也增强了小说的抒情性和诗意美。

    2.赏析文中第二段画线语句。

    3.文中润叶的表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温造,字简舆,姿表瑰杰,性嗜书,少盛气。寿州刺史张建封闻其名,书币招礼, 欣然日:“可人也!”往从之。建封虽咨谋,而不敢縻以职事,恐失造,因妻以兄子

    时李希烈反,攻陷城邑,天下兵镇阴相撼,逐主帅自立,德宗患之。以刘济方纳忠于朝,密诏建封择纵横士往说济。建封强署造节度参谋,使幽州。造与济语未讫,济俯伏流涕日:“僻陋不知天子神圣,大臣尽忠,愿率先诸侯效死节。”造还,建封以闻,诏驰入奏。天子爱其才,问造家世及年,对日:“臣五世祖大雅,外五世祖李劫,臣犬马之齿三十有二。”帝奇之。将用为谏官,以语泄乃止。复去,隐东都

    长庆初,为太原幽镇宣谕使。还,迁殿中侍御史。田弘正遇害,以起居舍人复宣慰镇州行营。顷之,谏议大夫李景俭得过宰相,造坐与饮,出为朗州刺史。开后乡渠百里,溉田二千顷,民获其利,号“右史渠”。迁左司郎中,寻进御史中丞。

    造性刚急,人或忤己,虽贵势,亦以气出其上。道遇左补阙李虞,恚不避,捕从者笞辱。左拾遗舒元褒等建言:“造弃蔑典礼,无所畏,辱天子侍臣。凡事小而关分理者,不可失广,道路。失之,则乱所由生。遗、补虽卑,侍臣也;中丞虽高,法支也;侍臣见陵则恭不广,法吏自恣则法坏。造擅自尊大,忽僭拟之嫌,请得论罪。”帝乃诏:台官、供奉官共,听先后行,相值则揖。造弹击无所回畏,发南曾伪官九十人,主吏皆论死。迁尚书右丞,封祁县子。

    大和四年,兴元军乱,杀节度使李绛,众谓造可夷其乱,文宗亦以为能,乃授检校右散骑常侍、山南西道节度使,许以便宜从事。造果决斩首凡八百余人。亲杀绛者,醢之;号令者,殊死。取百级祭绛,余悉投之汉江。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十六》,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事小而关分理者/不可失/失之则乱所由生/遗补虽卑/侍臣也/中丞虽高法/吏也/侍臣见陵则恭不广/法吏自恣则法坏/

    B.凡事小而关分理者/不可失/失之/则乱所由生/遗补虽卑/侍臣也/中丞虽高/法吏也/侍臣见陵则恭/不广法吏自恣则法坏/

    C.凡事小而关分理者/不可失/失之/则乱所由生/遗补虽卑侍臣也/中丞虽高/法吏也/侍臣见陵则恭/不广法吏自恣则法坏/

    D.凡事小而关分理者/不可失/失之/则乱所由生/遗补虽卑/侍臣也/中丞虽高/法吏也/侍臣见陵则恭不广/法吏自恣则法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居舍人,掌记录皇帝日常行动、所发命令与国家大事的官。

    B.长庆,唐穆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新唐书》,是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

    D.节度使,唐代开始在地方上设立的统领军队的长官,受职时朝廷赐以旌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造仪表俊伟,才能突出。寿州刺史张建封听说他的名声,用文书钱财聘请他;曾奉命成功劝说刘济效忠朝廷,因此得到皇帝的欣赏。

    B.温造重视农业,深受爱戴。任朗州刺史时开通后乡渠上百里,灌溉农田二千顷,百姓因此受益,号称“右史渠”。

    C.温造性情刚烈,敢忤权贵。对触怒了他的人,即使是权贵,也要在气势上胜过他,因此被权贵怨恨,终被贬官。

    D.温造做事果敢,平定叛乱。兴元军叛乱,杀死节度使李绛,温造受命平叛,果断地杀掉八百多人,对发布杀害李绛命令的人处以极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建封虽咨谋,而不敢摩以职事,恐失造,因妻以兄子。

    (2)帝奇之。将用为谏官,以语泄乃止。复去,隐东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风入松

    吴文英①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②。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③,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④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注释:①吴文英,南宋词人。本词为悼念亡姬而作。②瘗(yì):埋葬。庾信有《瘗花铭》。铭:文体的一种。②中酒,醉酒。③交加,形容杂乱。④双鸳,指女子的绣花鞋,这里兼指女子本人。

    1.下列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点出时间,而且营造了风雨交作的凄凉意境,为后面的叙事抒情奠定了基础。

    B.“愁草瘗花铭”一句紧承首句,词人满怀愁绪起草“痤花铭”,以示对故人的怀念。

    C.古代有送别时折柳相送的风俗,所以说“一丝柳,一寸柔情”,可谓语浅意深。

    D.“新晴”与“风雨”相呼应,表现了人物的感情因天气的变化而改变。

    2.近代学者谭献评价“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是痴语,是深语”,请从艺术技巧上加以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描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荣辱,不因外界的评价而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可民众对中医药的诟病也________,其中最常听到的莫过于“中医将亡于中药”。对此,陈国良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中药一直以药典为标准,成分学是其理论基石,有些规定的标准不切实际、________,甚至________。

    以当归为例,陈国良介绍,其细分为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主要成分都为阿魏酸,是完全一致的。而________,不同的部位在中医临床应用上是完全不同的(当归头——偏重于止血;当归身——偏重于补血;当归尾——偏重于破血;全当归——主要作用补血、活血),(   )?所以当归的质量标准以阿魏酸的含量来定性显然是有问题的。

    因此,陈国良认为,一定要加强中药新标准的探索与研究,在中药的问题上应该要“有成分而不唯成分论”,要彻底抛弃主要成分学,唯此中医才有希望,中药人才能看到曙光。

    具体来讲,陈国良建议,以不同产地、采收时间、生长年限、药用部位、储藏条件、炮制前后微弱的成分变化,找出变化以及差异性,作为药材有效成分的研究对象;以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合理区间,配合道地药材的外观性状,确定中药材的研究方向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绝如缕  以偏概全  南辕北辙  众所周知

    B.不绝于耳  一叶障目  适得其反  妇孺皆知

    C.不绝于耳  以偏概全  适得其反  众所周知

    D.不绝如缕  一叶障目  南辕北辙  妇孺皆知

    2.下列在文中括号补写的语句,最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我们不由得想知道,阿魏酸能不能活血、破血、止血、补血

    B.因此我们不由得想知道,阿魏酸到底是止血、补血、破血、还是活血

    C.因为我们不由得想知道,阿魏酸到底是破血、活血、止血、还是补血

    D.因此我们不由得想知道,阿魏酸能不能止血、破血、补血、活血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正确的一项是

    A.以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合理区间为根据,配合道地药材的外观性状,确定中药材质量的研究方向。

    B.在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合理区间内,配合道地药材的外观性状,确定中药材质量的研究方向。

    C.以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合理区间为根据,结合道地药材的外观性状,确定中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方向。

    D.在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合理区间内,结合道地药材的外观性状,确定中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方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转基因技术既可加快农作物和家畜品种的改良速度,提高人类食物的品质,又可以生产珍贵的药用蛋白,____。但是,____是否会造成潜在的危险?大量转基因生物会不会破坏生物多样性?转基因产品会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__,但一些科学家担心对生命进行“任意修改”所创造出的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可能会危害到人类,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遗传基因污染,而这种新的污染很难被消除。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转基因技术的负面影响做了大量研究,相关报道也频频见诸报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这幅漫画,写出你的感悟,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北京大学在国家专项计划中向河南省理科投放8个招生名额。排名第八的考生分数为538分,超过一本线36分,服从专业调剂,后被北大提档。而后北大又以考生入学后完成不了学业会被退学为由,申请退档。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并不认可这一理由,回复表示,河南整体生源质量较高,考生基础扎实,请提挡为盼。但北大继续以同样理由两次提出退档申请。三回合拉锯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最终无奈同意北大退档。

    北大是否可以退档,引发巨大的争议。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①请你以该考生的名义给北大写一封信,阐述你的观点。②请以该生高中班主任的身份,给该生写一封信。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