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在商朝,征伐、祭祀、施政等政治要务都要进行占卜;西周时期,君主管理国家往往关注百姓的议论。这反映了

    A. 商朝政治制度被西周抛弃

    B. 国家管理不再借助神权

    C. 西周治国理念发生了变化

    D. 君主利用民意加强集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西晋

    东晋

    南朝

    宗室外戚

    19%-38%

    7%

    19%-38%

    世家大族

    49%-64%

    78%

    49%-64%

    A. 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

    B. 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

    C. 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

    D. 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埃及开罗附近的遗址中,发现唐至宋初的瓷片数以万计;叙利亚沙玛拉遗址发现大批唐代陶瓷器;印度勃拉名纳巴特遗址也发现唐瓷片。以上信息表明唐代

    A. 瓷器是海外贸易的最主要商品

    B. 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较广

    C. 私人海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

    D. 中国已经成为东亚文化圈中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宋朝的地主与佃农有上下尊卑之分,“主犯佃照凡人减一等,佃犯主照凡人加一等”;到了清朝,租佣制进一步发展,佃农与地主“系平等相称,并无主仆名分”。这一变化反映了

    A. 佃农的政治权力大大提高

    B. 社会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新社会经济关系正在孕育

    D. 程朱理学的影响在逐渐减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准备派团出使西方,由于中外外交礼仪不同,“用中国人为使臣,诚不免于为难”,于是委任美国人蒲安臣担任中国全权使节出使美、英、法、普、俄诸国,并取得一系列外交成果。这反映了当时

    A. 美国政府侵犯中国外交主权

    B. 清政府熟悉近代外交的规则

    C. 传统华夷观念影响外交行为

    D. 中国逐渐摆脱外交被动局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近代西方自由思想传入中国,出现了不同的内涵。1903年,严复说:“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1918年,胡适说:“我所最期望于你的是一种真正纯粹的为我主义。”这些言论

    A. 有利于中国民族民主运动发展

    B. 指明了中国人民的救国道路

    C. 主导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D. 摧毁了传统礼教的文化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32年,苏区政府建立“中华钨矿公司”,负责赣南地区的钨砂生产并将钨砂运到广东交易。从1932年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钨砂贸易总计创造了620万元的财富。这一举措

    A. 调动了苏区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B. 改善了根据地的民生

    C. 有利于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 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86年,浙江一家生产压力锅的乡镇企业与国企沈阳双喜压力锅厂联营,可以使用其技术并以“双喜牌”名义销售,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8%,最后取代了沈阳压力锅厂。这种现象成为当时的一种趋势。这表明

    A. 乡镇企业经营模式适应市场形势

    B. 国企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C. 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取代计划经济

    D. 乡镇企业逐渐成为市场主导力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古代雅典的梭伦为了发展雅典的手工业,允许外邦人获得雅典的公民权;而到了伯利克里时期却规定:“其父母皆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这一变化说明古代雅典

    A. 手工业获得较大的发展

    B. 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C. 公民权利意识逐渐强化

    D. 民主政治走向鼎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875年,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成立(后更名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它以争取普选权和合法的议会活动为目标。这一目标的确定

    A. 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相适应

    B. 是对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总结

    C. 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相违背

    D. 导致了德国工人运动陷入低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890年,美国《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将大企业限制州际贸易列为非法;1914年,美国《克莱顿反托拉斯法》将“对不同的商品购买者实行价格歧视”“直接或间接取得其他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等不公平竞争方式均列为非法。这表明美国

    A. 否定了垄断企业的合法性

    B. 希望建立不受限制的经济秩序

    C. 资本集中影响了经济稳定

    D. 力图维护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72年,美苏就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达成协议,规定今后不再建造陆基洲际导弹发射器,导弹拥有数量限制为美国1710枚,苏联2358枚。这一协议

    A. 表明美苏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B. 使美苏两极格局受到了冲击

    C. 说明苏联综合国力超越美国

    D. 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976年,谭州太守朱洞建立岳麓书院。南宋张栻主教期间,在其所著的《岳麓书院记》中强调,岳麓书院的教育宗旨是“成就人材;以传道而济斯民也”。书院经常举办讲会,主讲教师欢迎别人质疑问难,师生相互切磋交流,外地士子也可来听。1167年,朱熹来访,与张栻论学,举行了历史上有名的“朱张会讲”,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1194年,朱熹重整岳麓书院,颁行《朱子书院教条》:1507年,王守仁来岳麓讲学。乾隆时期山长(校长)王文清制定学规18条,其中10条讲如何做人,8条讲如何做学问,压轴的一条即为“疑误定要力争”。书院景色优美,处处体现着于山水自然之间体悟“斯文”之道的智慧。

    ——摘编自宋明昌《书院:传统文化的名片》

    材料二  1902年,岳麓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1932~1949年,胡庶华先后三次担任校长,他以书院内的朱熹手书“忠孝廉节”和欧阳正焕所立“整齐严肃”八字碑文作为校训,提出“承朱(熹)张(栻)之绪,取欧美之长”的口号。自1935年起,湖南大学新生开始接受军事管理,并开设体育及武术课。1940年,胡庶华提出“科学社会化”,其实质是“民众科学化”。他加强与工矿企业的合作交流,并联络教师与校友兴办了抗战纺织机械厂、肥皂厂等企业,各系师生研究战时本省建设问题蔚然成风。湖南大学还十分注重引进留学人员,鼓励他们采用欧美最新教材,倡行基础理论与现场实习相结合。

    ——摘编自张泽麟《胡庶华的大学教育思想及治校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岳麓书院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湖南大学与古代岳麓书院办学理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湖南大学的新理念及其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六朝时期,用九品官人法选拔官吏,标准是门第而非学识。隋朝初年,废除了地方长官辟举本地士人担任官吏的陋习,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进行考核;以后又规定,州县官吏三年一换,不得连任,不许本地人担任本地官吏。与此同时,隋朝设立秀才科、明经科,参加考试的有太学(国子学)州县学的生徒,也有各州按规定举荐的贡士。考试统一的课程,一律按照才学标准录取;录取和任用权完全掌握在吏部手中。隋炀帝增设了进士科,只考试策论。一般的读书人,都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朝选官制度改革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一战后,无止境的军备竟赛使饱尝世界大战苦难的各国人民深感不安,强烈要求裁减军备。各国政府力图通过会议和协定,裁他国军备之长,补本国军备之短。1925年底,国联理事会决定成立裁军筹备委员会,负责草拟裁军公约草案。英、美两国念念不忘裁减法国的陆军;法国主张限制各国建造大型舰只;德国始则要求战胜国裁军,继而以“军备平等”为口号要求重整军备。1930年底,裁军筹备委员会向国联理事会提交了关于限制军备的公约草案,并附有筹委会成员国的49项保留条件。1932年初,世界裁军会议召开,会议给予德国以重新武装的权利,但未能在限制军备公约草案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1934年,由于日本和德国相继退出,世界裁军会议陷入瘫痪和瓦解的境地。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出现国际裁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裁军陷入困境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889年,光绪皇帝亲政,患禧太后退居颐和园。翁同稣向他们呈交了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来表达改革思想,他申明,中国的道德准则和伦理教化,仍然必须作为国家根基,其所需的是西方知识的补充,而绝不是被西方知识取代。受其影响,光绪帝1889年开始阅读西方译著,1891年学习英语。中日甲午战争后,深感瓜分危机的翁同稣认识到中国不改革就无以为继。同时,他也看到了通过改革可以从李鸿章和张之洞手中夺取现代化的领导权。因此,他力图赢得皇帝和皇太后两方的支持,以确保自己在运动中的领导地位。他还向年轻有为的士子和官员寻求支持,康有为便是其中的一位,翁有意使他在这场温和变革中成为自己的主要助手,便把他推荐给了皇帝。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翁同稣力推改革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翁同稣的作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纽约只有300多年的历史。1626年,荷兰人以价值约24美元的小物件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曼哈顿岛辟为贸易站,称之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英荷战争结束后,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占领了这块地方,改称纽约。独立战争期间,纽约是乔治·华盛顿的司令部所在地和他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的地方,也是当时美国的临时首都。1825年,伊利运河建成通航,以后又兴建了铁路,沟通了纽约同中西部的联系。到19世纪中叶,纽约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国际大都会。1929年10月24日,组约华尔街的股市暴跌,全球经济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纽约市成了主导世界的城市,华尔街是美国财富和经济实力的象征。

    ——根据李三虎《纽约与广州:一种城市变迁的历史透视》等整理

    结合世界史的所学知识,从纽约的历史变迁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世界史上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