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1 题,材料分析题 5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1 题
  1. (题文)有学者指出,清末放足运动中,最被关注的是妇女放足和国家兴盛的联系,“妇女裹足”俨然成为了国势衰弱的原因,被裹足妇女的身心感受在所有公开文字中看不到,官民一致的反裹足倡议,其实更多的还是为统治服务,为强国服务。该学者主要强调的是(   )

    A. 清末女性放足忽视了主体感受   B. 废止缠足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C. 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D. 进步人士的倡议体现文明开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反分裂国家法》颁布后,西方媒体却蓄意将其描述为是一部“授权发动战争”的法律。而台湾当局也正是看重了海外媒体的这一特征,竭力利用国际媒体来拓展“国际生存空间”,妄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这说明在解决台湾问题上

    A. 应加强对外宣传的影响力

    B. 避免直接出现武力争端

    C. 揭露国际媒体的错误导向

    D. 应构建舆论战传播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英国是第一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的国家,紧随其后,欧洲大陆和北美洲的一些国家也成功地实现了工业化。这是工业文明的第一轮扩张,其对象是与英国有着相同或者相近文化传统的欧洲大陆、北美国家。”这说明

    A. 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B. 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 文化传统已成为完成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D. 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大部分条文,都是明确自由民在“私法”范围上平等,尤其是契约缔结及财产私有;同时少部分条文属于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公法”。近代法国拿破仑最引以为傲的,是其颁布并成为后世典范的“民法典”。这反映了

    A. 私权保护与契约构筑社会规范

    B. 西方法律轻视国家利益的保护

    C. 罗马法被延用并不断发展到近代

    D. 注重条文的大陆法系更具优越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世纪70年代,苏联领导人曾说:“让我们等待西方由于它的内部经济危机和它同第三世界越来越紧张的关系而自行灭亡。我们应当避免冒风险或采取危险的倡议。”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 预见到两级格局崩溃的必然性

    B. 工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C. 尚未认清与西方国家间的差距

    D. 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团结斗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能正确反映发展趋势是

    重要事件

    发展趋势

    A

    1787年宪法颁布、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B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瓦特改良联动式蒸汽机、明清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

    C

    《社会契约论》出版、船山遗书》

    理性化、科学化

    D

    新兴城市的出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理性化、城市化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古代东亚,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万国来朝”“天下共主”的国际秩序模式,称为朝贡体系。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条约,在中国建立起新的中外关系模式,称为条约体系。这两种关系体系

    A. 均为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国际关系体系

    B. 是平等与不平等两种外交关系的反映

    C. 体现了王道与霸道不同交往观念的差异

    D. 符合主权国家观念及其相应的国际秩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萧国亮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小农善于经营,可以累其赢余,益市田数亩”,上升为自耕农或小地主、小地主经营得法,也能上升为大地主。…不善经营,大地主也会下降为小地主,小地主破产为自耕农,乃至佃农,身无立锥之地。”这说明

    A. 封建经济内存在竞争机制

    B. 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的顽疾

    C. 封建经济发展缺乏稳定性

    D. 小农在封建社会中生存艰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古希腊建筑师们在设计伊瑞克提翁神庙时,计划把6根单调的石柱雕刻成少女形象,但少女的脖子纤细,无法承受神庙的重量,如果加粗少女颈部,则会影响美观。建筑师们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给每个少女颈后保留一缕秀发,再在头顶加上花篮。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

    A. 建筑师具有活跃思维和高超技艺

    B. 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C. 注重人文与审美契合的建筑理念

    D. 希腊艺术人才辈出成就斐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为21世纪初联合国召开的某次重要会议的标识。下方的人形代表社会公平、中间的曲线代表经济增长、上方的叶子代表环境保护,这三个元素构成一个地球形状。其蕴含的理念是

    A. 区域集团化

    B. 科技是生产力

    C. 可持续发展

    D. 反对恐怖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胆小的农夫》,塑造了19世纪中后期俄罗斯农民形象。这幅画的特点是高超的艺术技巧、深刻的心理揭示以及画面的完整性。下列创作理念与该作品最为贴近的是

    A. “专注于对自然任意和瞬间的描绘”

    B. “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没有见过他”

    C. “最美的艺术品就是要传达出艺术家的纯粹的幻想”

    D. “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5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严格意义上的留学生运动,是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历史现象。近150年来,留学生作为一支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直接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先进文化的构建。

    高潮时期

    主要方向

    方式

    规模及代表人物

    清末同治时期

    留学美国

    官费

    1872-1875年间120名(广东84名,江苏20名,浙江9名,福建4名,安徽2名,山东1名)詹天佑、唐绍仪等

    清末光绪年间

    留学日本

    官费自费各半

    1896年至1912年期间近3万人赴日留学黄兴、宋教仁、秋瑾、鲁迅等

    民初

    五四前后

    留美、留法、留苏

    庚子赔款赴美,留法、留苏基本民间社团组织

    梅贻琦、胡适、竺可桢等(赴美)

    蔡元培、周恩来、邓小平等(赴法勤工俭学)

    刘少奇、刘伯承、蒋经国等(赴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全方位,欧美发达国家居多

    初期公费为主,进入21世纪后,自费留学占主流

    从1978年到2015年底,走出国门的留学生累计达404.21万人;2015年,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人来华留学。

    李彦宏、张朝阳等

    ——据李喜所《中国留学生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

    依据材料信息,概括近现代中国留学教育某一阶段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等方面予以解读。(要求:解读清晰,史实准确,与所概括的特点之间形成严密合理的逻辑关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上半期,随着启蒙运动从英、法向整个欧洲的扩散,德国思想文化界的精英们也汇入启蒙运动的洪流之中。但是,德国的启蒙运动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体现为,一方面,它高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思想大旗,从迷信和传统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还针对德国分裂落后的现状,将启蒙运动的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融合起来,在宣扬理性等启蒙观念的同时,伴之以浓烈的民族情感,最终形成了启蒙思想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共生。由于这样一个特点,启蒙运动在德国的发展过程也成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构建起德意志民族的自信,而且最终催生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

    ——摘自邢来顺《启蒙运动与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

    材料二  儒者三纲之说,为吾伦理政治之大原,共貫同条,莫可偏废。三纲之根本义,阶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貴贱制度者也……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共一……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内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启蒙运动时期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的异同并作简要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早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有人提出“政社合一”利少弊多,需要改变,此后党内对“政社合一”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的否定意见日益强烈。1979年8月以后,在部分地区设立改革试点。1982年11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规定,设立乡、镇一级人民政府。1983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把实行政社分设作为一项重大改革步骤提出。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专门发出通知求各地农村政社分设的工作,争取在1984年底以前大体完成。到1983年底,全国已有1188个县的14636个公社实行了政社分设,占原公社总数的27%。1985年6月,全国各地全部完成了政社分设的工作。建乡前全国共有5.6万多个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后,建立了9.2万多个乡、镇人民政府。

    ——摘编自萧冬连《国步艰难: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初期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初期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特点并予以简要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黄道婆是元代前期松江府人,曾漂泊到海南崖州从事很长一段时间的植棉和棉纺织劳动。黄道婆中年回乡后,看到家乡棉纺织生产的落后情况,决意使之改变。她向家乡人传授在崖州学到的整套棉纺织技术并结合内地传统的纺织工艺,进行改革:用她从崖州带回的棉种培育出适合于当地种植的优良棉种;用双把手摇轧棉的搅车代替原有的用手剥脱棉籽;用绳弦大弹弓代替指拨线弦小弓;制成脚踏三锭纺车;借鉴和汲取黎族织造“崖州被”的经验和方法,发展汉族传统织造工艺,创造了具有江南特色的“乌泥泾被”。这些织物具有独特的风格,被称为“云布”,风行一时。在黄道婆逝世后,松江府地区很快成为全国植棉业的中心,乡人为她造墓树碑,建祠塑像,奉祀香火,敬如神祗。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黄道婆改革棉纺织技术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黄道婆的历史功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美国不能说没有尽力,但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还是失败了。战争过程中,美国所支持的南越政府贪污腐化内斗不已、军心涣散兵无斗志;而美国国内激烈的反战运动使美国意志无法集中、思想无法统一,以致社会陷于混乱,政府陷于瘫痪,无法有效运作;美国严重低估了越南人的民族主义精神力量,过度高估了自己现代化武器对付第三世界民族解放战争的力量。

    耗时十多年的越战的失败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美国更积极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越南战争结束了美国战后25年的经济繁荣,使美国的经济状况急转直下

    ——摘编自戴维·凯泽《美国悲剧:肯尼迪·约翰逊导演的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越战争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越南战争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