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语言应用 2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 100万立方米。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门头沟区城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级通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人类为什么要有底线?为了生存。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任何人,都不能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所以,只有让别人生存,①__________;让别人活得好,自己才能活得好。希望所有人都活得好,甚至为了别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叫“境界”。至少不妨碍别人的生存,②__________,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是“底线”。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③__________。因为底线是基础,是根本,是不能再推的最后一道防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防线失守,全盘崩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分享经济的诞生,源于社会资源的过剩。

    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所谓的“发展”即生产效率提高、投资不断加大,从而带来产量的增加。这样的“发展”基于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社会物资是短缺的。时至今日,工厂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东西。直到某一天,我们发现生产出的东西已经远远大于我们的需要,我们把已经存在的东西重新分配。

    此时,物品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拥有一件物品的人和使用这件物品的人可以不是同一个人。这样物资就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从而成为一种商业模式:拥有多余物资的人们,可以把物资的使用权让渡给不拥有物资的人,作为回报,后者给予前者一定的报酬,而提供这个服务的平台,也可以从报酬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分享经济由此产生。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分享经济的创业者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细分领域的平台,供物资的所有者发布和分享,帮助有需要的人找到物资。不经意间,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分享经济的身影。分享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方式,在许多领域,也都出现了不同的模式。

    那么,分享经济究竟改变了什么呢?

    首先,它改变了供给端。分享经济让产品的供给方从机构变成了个人。比如,原来人们出去旅行,只能住酒店集团提供的酒店,而分享经济让个人房主也可以提供相当于酒店的服务。原来人们只能坐出租车公司提供的车子,现在则还能坐个人开的私家车。分享经济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人们旅行的时候可以住各种风格的房子,人们出行的时候可以坐各种不同的车型,遇见各种性格的司机。如今人们个性化的诉求越来越高,分享经济正好可以满足这一点。

    其次,它让个人崛起。分享经济降低了个人“微创业”的门槛,让人们可以更简单地实现“微创业”——利用业余时间,做个小房主,做个专车司机,都是简单方便的“微创业”。用户对个性化的需求,让作为供给端的个人,能够有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比如,加入网络商店平台的手工艺者,可以把自己的个性作品售卖给匹配的人。伴随着“微创业”的门槛降低和个性化被鼓励,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内在动力被激发,而每个人能力的激发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更大推动力。

    最后,它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分享经济让资源被更加合理地分配给需要的人。这对于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是极大的保护。据统计,每多一辆被充分利用的Uber车辆,就可以从路上去掉8辆车子。这就意味着更少的拥堵、更少的雾霾和更少的能源消耗。

    (摘编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重新定义分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工业革命时代是不断地创造物质资源,而分享经济时代的目的是对剩余物质资源的再次分配。

    B.一女孩把自己穿过几次又不喜欢的衣服在淘宝上以二手衣形式卖给买衣人。这违背了分享经济的特征。

    C.移动互联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使得物品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分享经济由此产生了。

    D.随着人们的内在动力被激发,微创业变得简单而易实现。人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分享经济中获利。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首先分析了分享经济产生的背景,接着从三个维度阐述了分享经济给经济、生活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B.文章运用举例子的方法,如通过个人房主和私家车主的例子,阐述了分享经济提供的产品具有丰富度和个性化特点。

    C.文章通过阐述分享经济的产品重新分配属性,表达了共享经济具有促进生活更美好的功能。

    D.文章从个性化的需求、“微创业”的兴起、自然资源的保护等方面,采用递进式结构论述了分享经济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分享经济在近些年才火起来。我们所熟悉的房屋租赁,就是典型的分享经济。

    B.分享经济一方面带来了产品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分享经济由于拥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产品的拥有人和使用人不是同一个人。

    D.分享经济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也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携程旅游发布的《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旅游超过购房买车等成为消费的首选,98%的受访者2017年有出游意愿,5成以上的人计划全年旅游花费在年收入的10%以上,19%的人将把收入的20%以上用于旅游。云南四川、海南,日本、泰国、美国等成为首选的国内外旅游目的地,60%的人旅游首选出境游。旅游消费已经成为国民的重要支出部分。

    报告认为,消费者愿意增加支出用于入住更好的酒店、品尝美食和体验优质服务,旅行社推出的纯玩团、臻品游、定制旅游、自由行等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国人认为在旅游上支出是“花钱买幸福感”。

    报告显示,2017年出游,31%的旅行者最关注安全因素,如目的地近期是否发生过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包括治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都会成为制定旅行计划的重要考量。其次是环境因素,25%的旅行者最关注目的地环境,雾霾等污染因素会让消费者减少对一个目的地的兴趣。还有15%的旅游者最关注目的地对游客的友好程度。此外,航班和签证的便利程度也影响着旅游者的意愿和偏好。调查显示,除了领略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外,减压、增进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也成为国人旅游的重要理由,去异地异国体验医疗教育等服务和资源、躲避雾霾等也成为旅游的动机。

    此外,调查显示,随着中国旅行者经验越来越丰富,自由行成为更理想的出行方式。2017年,58.6%的旅行者希望通过自由行的方式出游。跟团旅游依然是重要的旅游方式,特别是出境游,约有一半的游客选择跟团。除了自由行、跟团游,定制旅游将在2017年迎来爆发式增长,10.1%的旅行者有意尝试定制旅游。

    (摘编自《2017中国旅游者意愿调查报告》)

    材料二

    年份

    旅游人次

    旅游收入(单位:元)

    2016年

    3.02亿

    3651亿

    2017年

    3.44亿

    4233亿

    2018年

    3.86亿

    4750亿

    近三年国家旅游局关于春节假日期间国内旅游市场的统计表

    材料三

    建设好慢游基地,让游客尽享“慢游”乐趣。最佳慢游旅游区呈现“众星捧月”的空间格局。经过多年的有,贵州旅游已经形成了若干个明亮的“月亮”,如黄果树、荔波大小七孔、西江苗寨、镇远古城、百里杜鹇等,但是这些“月亮”缺少“众星”产品的陪伴,游客当天看完,当天离开,而无法实现对周围辐射型的消费。贵州是“国家公园省”,山地度假、乡村度假、气候度假等资源优势突出,处处有美景,既有诸多区域的“小月亮”,也不缺少捧月的“星群”资源。因此,加强“伴月星群”的打造是建设慢游产品的基础エ程。要树立大游区概念,依托核心度假基地,综合利用周边文化、生态、环境等资源,把景点串成景区,打造品牌慢游旅游度假区。

    实施“众星捧月”エ程的关键之一是对“月亮”和“星群”的识别与筛选。作为区域慢游度假基地的“月亮”应该是以城镇为依托的大型休闲度假旅游综合体,它应具备以下特征:优美的自然环境、舒适的住宿条件、丰富的夜间产品、康益的人文环境。基于度假需求的慢游产品,“星群”应具备以下特征:依托慢游度假中心,拥有发达的辐射型短线游,时间上能满足“深度”和“休闲”的需要。

    (摘编自《打造贵州“快旅慢游”产品体系》)

    材料四

    今年春节返程最堵地方无疑是海南。到目前为止仍有超过万辆外地车辆滞留海南。从大年初三开始,受十年未遇的罕见大雾天气影响,琼州海峡反复停航。

    事实上,前些年春节期间,海南的一些热门景点游客蜂拥而至,人挤人,人挨人、大堵车的现象频频出现。照理说,海南是离岛,有多少车辆进入海南,港口方面能够充分掌握,这就为限流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优势。未来,有没有可能针对这些车辆进行限流?如何限流才会确保更好的旅游体验,不至于堵在囧途?特别是,根据气象特点,琼州海峡每年12月至3月雾较多,且多为平流雾,是否应该为极端天气的可能发生留足运力余量,根据运力的余裕程度来考虑接待游客的数量?这些课题都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摘编自2018年2月“央视新闻”)

    1.下列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树立大旅游区概念,布置好“众星捧月”的空间格局,建设好慢游产品的基础工程,是打造贵州“快旅慢游”产品体系的重要任务。

    B.自然环境优美,夜间产品丰富,人文环境康益,以城镇为依托的大型休闲度假旅游综合体,是区域慢游度假基地的“月亮”应具备的特点。

    C.拥有发达的辐射型短线游,时间上能满足“深度”和“休闲”的需要,以慢游度假中心为依托,是区域慢游度假基地的“星群”应具备的特点。

    D.贵州是国家公园省,山地、乡村、气候等度假资源优势突出,只是欠缺了周围辐射型的消费资源,以至于“月亮”尚好,“星群”不足。

    2.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表明我国居民外出旅游的意愿持续高涨,材料二的数据从另一侧提供了有力的印证。

    B.材料一、二用数据讲事实,材料三、四用分析说原因、揭本质、提解决方案,围绕“旅游”这一话题展开阐述。

    C.四则材料依次是调查报告、数据统计、新闻评论、分析报告,都遵循了以事实为基础的原则。

    D.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人们的旅游与生活的需求密切相关,人人都追求与品位、有内涵、服务优质的出行。

    3.上述材料对我们做旅游规划应有一定的启发。假如今年春节你将与家人外出旅游,你们的旅游目的是什么?你会选择哪里?请立足文本根据主次阐述这样选择的原因。

    旅游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目的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次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与陌生人交流

    (1)那年我十三岁,念初一。正是“深挖洞,广积粮”的时候,一入学便开始了挖防空洞,功课倒成了次要。只有一门叫做“农业”的课,老师再三强调,这是为着我们将来上山下乡而设的。但是这些来自书本的乡村知识并不能激发我真正的兴趣,或者我也不甘做一名真正的农民吧。我的身体乐观地承受着强重的体力劳动,而我的脑子则空空荡荡。

    (2)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早点。一口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

    (3)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铜丝笸箩。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粟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在我当时的年岁,没有恰当的语言去形容一个成年女人的美,但她的美却真实地震动着我,使我对自己充满自卑,又充满希冀。

    (4)以后的早晨,我总是刻意靠近她,对她作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的一切。我学着她的样子,当寒冷的冬季我戴上围巾又故意拉下几缕头发散出来时,我的内心立刻充满愉快。日子在我对她的模仿中生着情趣,脑子不再空荡,我觉出一个新的自己正在身上诞生。是啊,一个新的自己竟在模仿中产生,这是我事先完全没想到的。

    (5)后来我搬了家。再后来我作为知青下乡。几年后我返回城市,偶然路过那家小吃店时,发现她还在。大铁锅仍旧沸腾着,她仍旧手持细长的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粟色头发已经剪短,短发在已染上油斑的白帽子边沿纷飞,她抬起脸来,脸色使人分不清是自然的红润,还是被炉火烤得通红。她没了昔日的愉快,已然发胖的身形也失却了从前的灵巧。她满不在乎地扫视着排队的顾客,嘴里满不在乎地嚼着什么。我站在锅前,初次怀疑起我少年时代的审美标准。她从锅里抽出筷子指着我说:“哎,后头排队去!”她的声音略显沙哑,眼光疲惫而又烦躁。好像许多年来她从来有过愉快,只一味地领受着这油烟和油锅的煎熬。

    (6)我匆匆地向她指给我的“后头”走去,似乎要丢下一件从未告知他人的往事,还似乎害怕被人识破心思。

    (7)又是一些年过去,一个秋天的下午,我乘坐的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了。此时,门口只有一只安静的油锅。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四十来岁。

    (8)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9)“小时候我常在这买油条。”我说。

    (10)“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

    (11)“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

    (12)“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

    (13)“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您……”

    (14)“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

    (15)“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16)“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

    (17)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又为我和她那无法契合的对话感到没趣。但我忘不了她那声意外的“嗯”,和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

    (18)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

    (19)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再去唤起她那爱美的心意。

    (20)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

    (取材于铁凝的同名作品,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炸油条姑娘的美让“我”深受震撼,她让“我”自惭形秽,同时“我”决意要学着她的样子,美好地成长。

    B.第⑦段说炸油条姑娘“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暗示岁月流逝,她已视店如家。

    C.第⑨段开头写下午的阳光使店里显得温暖柔和,这种氛围让“我”产生了急于向炸油条姑娘表达的愿望。

    D.文章讲述的是平常的人和事,却从中挖掘出了深刻的思想,这种平中见奇的写法正是这篇文章的魅力所在。

    2.文中四次写到油锅的沸腾、安静,分别有什么作用?

    3.文章结尾写道:“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①而龙颜②,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单父③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杰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萧何为主吏,主进④,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⑤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高祖竟酒,后。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哺之。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高祖问,曰:“未远。”乃追及,问老父。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①隆准:指高鼻梁儿。②龙颜:眉骨圆起,眉骨突起似龙;比喻帝王的容貌。③单(shàn)父(fǔ):故址在今山东省单县南。④主进:萧何当时是县令的属官,掌管收贺礼事宜。⑤狎侮:轻慢,戏弄。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B.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C.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D.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B.“晦冥”指天色昏暗阴沉,“晦”也是古代特定称谓纪日法中的一类,指的是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此外还有朔、望等。

    C.“伯仲叔季”是兄弟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文中的“季”是刘邦的字。

    D.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南面北,再次是坐北面南。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本纪》中对刘季的出身和相貌的记述颇具传奇色彩。刘季仁厚爱人,喜欢施舍,心胸豁达。他平素具有干大事业的气度,不从事平常人家生产劳作的普通事务。

    B.高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吕公到县令家避难,大小官吏都筹备贺礼前往祝贺贵客到来,高祖亦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携万钱前往,令吕公等人大为吃惊。

    C.吕公擅长给人相面,一见到高祖,便认定高祖有显贵之相,对其敬重有加,虽然吕夫人强烈反对吕公擅定女儿的终身大事,但是吕公最终仍执意将女儿嫁给了刘季。

    D.高祖为亭长的时候,就有显贵的预兆。一老者看见吕后与儿女在田中耕作,告诉刘季的妻子将来会因为自己的儿子而显贵,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孝惠皇帝。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2)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野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的隐忧。

    D.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先生认为真的猛士应当具有的品格是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临别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对着滔滔黄河感叹时光易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云南遗存历史资料不足,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又被宋代划出国境之外造成的,免不了没有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另一方面,恐怕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历史记载,原本就只关注汉族中心区域的朝代更选、风云变幻,常常并不很留意隔山限水的边陲,所以在常见历史文献中,这一区域的记载总是显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是那些非汉族人的生活世界,除了好奇或者猎奇的“采风者”,或者奉命巡视边疆的官吏,偶尔写一些“竹枝词”,画一些“蛮夷图”之外,很少有人真的对它做过深入考察和仔细描述。

    可是随着西风东渐,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洋和东洋的学者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中国学术形成了巨大冲击。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关注重心与传统中国学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不仅对“中心”的汉族中国有别出心裁的解释,(      );虽然对“主流”的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研究,但对“支脉”的佛教、道教、三夷教、天主教更有巨大的热情;对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有新的论述,但对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的“下层”却更为关注。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又被宋代划出国境之外,免不了没有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B.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不免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C.一方面固然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又被宋代划出国境之外造成的,免不了没有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D.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造成的,不免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而且“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也都兴趣盎然

    B.“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也都兴趣盎然

    C.也对“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都兴趣盎然

    D.对“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都兴趣盎然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四分五裂     摩肩接踵     迥然不同     始终不渝

    B.支离破碎     摩肩接踵     大相径庭     始终不渝

    C.四分五裂     纷至沓来     迥然不同     一如既往

    D.支离破碎     纷至沓来     大相径庭     一如既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半学期,我们学习了不少名家的文章,也认识了一些作品中的人物。假如他们中的一些人比如艾青、鲁迅、梁启超、烛之武、荆轲等穿越到现在,会发生些什么?

    请从这五者中任选一人,发挥想象力,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记叙文,题目自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