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多选题 3 题,单选题 9 题,填空题 5 题,作图题 1 题,实验题 3 题,综合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多选题 共 3 题
  1. 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F匀速推动重为G的箱子,移动距离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箱子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在此过程中重力做功为Gs

    C. 若撤去推力,箱子仍向前滑行,则滑行过程中摩擦力小于F

    D. 若水平推力改为2F,仍使箱子移动距离s,则推力做功为2F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物体,因为受到重力作用,不可能做竖直向上运动

    B.竖直下落的铁球,越来越快,铁球的惯性越来越大

    C.跳伞员从高空匀速下落过程中,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D.绕地球运行的“北斗”卫星处于平衡状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FB<FC

    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ρC

    C.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

    D.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9 题
  1. 以下关于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D.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长方体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木箱上放一木块,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木箱对木块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和木块对木箱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8年2月12日13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八、二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如图所示的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它在大气层外运行,不受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B.卫星从远地点运行到近地点,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C.卫星从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机械能增大

    D.卫星从近地点运行到远地点、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小车处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  )

    A.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 B.运动的将越来越慢

    C.将立即停止运动 D.受得摩擦力将越来越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工具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关于机械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快的机械,它的功率一定大 B.做功多的机械,它的功率一定大

    C.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D.越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pB,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  pA<pB B.FA<FB pA=pB

    C.FA>FB  pA>pB D.FA>FB  pA=pB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小丽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在水中,情景如图所示。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能反映探头上橡皮膜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

    B.将压强计的探头在原位置转动,改变橡皮膜的朝向,U型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

    C.若增大橡皮膜到容器底部的距离,可以使U型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增大

    D.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浓盐水中,不改变探头所处深度,可以使U型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将竖直玻璃管倾斜,水银柱的高度变大

    B.如图乙,纸片在杯口不落下来,是因为大气压大于杯中水的重力

    C.如图丙,A管中水面上升,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如图丁,把水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顶,细管内的水柱上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如图所示,是矿山上的大型载重汽车,车轮宽大是为了___________;轮胎上有很深的花纹是为了___________。载重汽车限制载重,是为了减小载重汽车刹车时由于__________造成的伤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按通常经验,沿顺时针方向用力可将螺母拧紧,沿逆时针方向用力可将螺母拧松,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_有关;若用同样大的力拧螺母,在A点施加力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有关。若将螺母拧紧或拧开,在A点会比在B点更省力是因为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如图所示,用重垂线来检查墙壁上的画是否挂正,利用了________。

    (2)锅炉水位计、三峡船闸都是利用_________的原理工作的。

    (3)如图所示,把两个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由图可知: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______ρ乙;两个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F甲______F乙。(均选填“>”、“<”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一根足够长的轻质杠杆水平支在支架上,OA=20cm,G1是棱长为5cm的正方体,G2重为20N。当OB=10cm时,绳子的拉力为______________N,此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现用一水平力F=10N,使G2向右以5c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经过___________s后,可使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利用斜面向上移动物体可以_______(选填“省力”、“省距离”、“省功”)。小明把质量为50kg的木箱沿斜面拉了10m,使木箱上升了4m,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用的拉力F=250N,木箱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木箱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受到摩擦力为_______N。(g取10N/k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1 题
  1. (1)如图所示,小球漂浮在水面上静止,请画出它所受力的示意图。

    (_________)

    (2)如图所示,杠杆OA处于平衡状态,在图中画出力F2的力臂L2,并画出在A点施加的最小的力F1。

    (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实验中让钢球从斜面上某个高度由静止沿斜面滚下,在底部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木块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直至停止。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钢球对木块______的多少,从而判断出钢球具有的动能的大小。

    (2)木块被撞击后,沿水平面运动的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通过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探究物体的动能与_____之间的关系。

    (4)在图甲、丙中,m2>m1,则小球下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1_______v2(选填“>”、 “=”或“<”),且s3>s1,则由甲、丙两图可得出结论: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明和小刚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两种滑轮组来提升同一重物,在讨论滑轮组机械效率时两人产生了分歧,小明认为:“甲滑轮组的动滑轮个数少,机械效率高”;小刚却认为:“乙滑轮组更省力,机械效率高”。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决定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所用每个滑轮的重相同,绳重和摩擦忽略不计),他们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装置甲

    装置乙

    钩码重G/N

    4

    4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0.1

    0.1

    绳端拉力F/N

    1.6

    1.4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0.3

    0.4

    机械效率η

    71.4%

    (1)实验中,沿竖直方向_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缓缓上升。

    (2)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由计算结果可以确定_____的说法是正确的(填“小明”或“小刚”),由实验可得出结论: _____。

    (4)随后小明又设计了一个方案,如图丙所示,你认为和图甲装置对比,在提升同一重物时,装置丙的机械效率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装置甲的机械效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边旋一些。

    (2)调好后,第一组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按图丙进行实验,你认为第____组实验更好,理由是_______。

    (3)如图丁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______个。

    (4)如图戊所示,若所使用的每个钩码重均为0.5 N,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_______N;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为探究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体积和深度的关系,小明和小华把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到台秤上,溢水杯口下方放置一空量筒。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并挂在弹簧測力计上,测力计示数为G.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且始终不与杯接触,如图。

    (1)金属块浸没前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小,说明浮力大小逐渐_____。据此,小明认为金属块受到的浮力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而小华则认为浮力随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而增大,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只有小明的观点合理       B.只有小华的观点合理

    C.两人的观点都不合理       D.两人的观点都合理

    (2)接下来他们继续实验,增大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始终不变且为F,据此可得出_____的观点不具有普遍性。这个过程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_____。

    (3)为了深入研究,他们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排,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其重力G排=_____,通过比较数据发现F浮=G排,换用不同的物体和液体重复上述实验,都能得出F浮=G排,说明决定浮力大小的根本因素是G排。

    (4)从金属块开始浸入直至浸没一定深度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变化情况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小李家新买的房子位于12m高的5楼上,装修时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装修材料。小李站在地面上把一件重为400N的材料匀速提升到楼上,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若小李质量为65kg,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不计绳重及摩擦,g取10N/kg)

    求:(1)在此过程中小李所做的总功是多少?

    (2)在此过程中,小李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小李利用此滑轮组提升装修材料时,一次能提起重物的重力不能超过多少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