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11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李零在《绝地天通:研究中国早期宗教的三个视角》中谈到:“中国礼仪的特点是,它既拜神,也拜人,早期是拜‘天、地、祖’,晚期是拜‘天、地、君、亲、师’。总趋势是‘天、地’淡出,下降;‘祖’变成‘君、亲、师’,上升。”由此可见,中国的礼仪

    A. 没有任何宗教色彩

    B. 程序日益繁琐复杂

    C. 宗法观念日趋淡薄

    D. 日益重视人伦秩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1 题
  1. 古代中国科技著作往往以“经”命名,如医药学的《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数学的《算经十书》,还有《星经》《茶经》《水经》等,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这反映古代科技发展

    A. 具有儒学化特征

    B.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 为封建统治服务

    D. 都是对传统典籍的整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学者在评价欧洲一作家的作品时说:“他承认人的自然欲望的合理性,但并不一味强调人的自然欲望的天然合理性,而强调人智对自然欲望的引导和制约,用基督教式的爱去销蚀欲望中的粗俗乃至野蛮与疯狂的成分。”该学者评论的这位作家应该属于

    A. 人文主义者

    B. 禁欲主义者

    C. 现实主义者

    D. 宗教改革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厘金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厘金中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及外商。厘金制度的推行

    A. 解决了清政府财政收入不足问题

    B.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C. 有利于西方国家占领中国的市场

    D. 成为阻碍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根本因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棉纺厂中,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这客观上反映出

    A. 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

    B. 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

    C. 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

    D. 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台湾作家杨渡在《一百年漂泊——台湾的故事》中描写到一位在台湾做佣人的菲律宾妇女。这是20世纪晚期以来大量菲律宾妇女在世界各地专门做家庭佣人、保姆的一个写照。这种“菲佣现象”反映了全球化下

    A. 区域分工的不断发展

    B. 移民浪潮的再次涌现

    C. 科技资本的疯狂扩张

    D. 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题文)关于罗斯福新政,有人认为最好的定义是“一些没有骨气的自由派为了那些失魂落魄的资本家而去拯救资本主义的一种企图”;有人则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上述认识的出现是源于罗斯福新政

    A. 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B. 导致了经济出现“滞胀”局面

    C. 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稳定

    D. 违背了资本主义自由发展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史学家金冲及在谈到中华民国的建立时认为,“民国"不只是换了一块招牌,更多的是它给民众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是指

    A. 从传统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

    B. 从“臣民”到“国民”的自我认同

    C. 从“奴才”到“公仆”的变化

    D. 从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25年,苏联谷物的总产量接近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水平,但畜牧业还低于革命前的水平。工业总产值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73%,铁路运输业的货物周转量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80%,国内商品流转总额大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70%。这说明当时苏联

    A. 迫切要求改变经济体制

    B. 国民经济恢复工作还没有最終完成

    C. 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废止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作用非常有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罗马法规定,买卖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如果做错一个动作,说错一个词语,买卖就没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保护。对此理解和评价正确的是

    ①僵化刻板的规定抑制了商业发展

    ②以严格的程式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③罗马法不能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

    ④罗马法的特点是注重程序和形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推动下表中国际会议召开和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年)

    历史事件

    1955

    第一次亚非会议召开

    1961

    不结盟运动兴起

    1964

    77国集团名称出现

    A. 新兴独立国家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

    B. 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取得成功

    C.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松动

    D. 西欧国家走向一体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地心引力不再被看做是一种魔幻或神秘的力量,而成了全知全能的创造者的卓越发明,通过单一的法则,使得各种潮汐、卫星、行星和所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各安其所。”文中的“法则”的提出者是

    A. 牛顿

    B. 爱因斯坦

    C. 瓦特

    D. 伽利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曾纪泽(1839~1890年),曾国藩次子,曾担任清政府驻英、法、俄国大使。面对西方各国“越海道数万里以与中华上国相通,商舶循环于海上”的局面,他认为:“中国不能闭门而不纳,束手而不问”。在向西方寻求富强根源的过程中,他认为:“近今百年西人之富,不专在机器之创兴,而其要领专在保护商会……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因此,“至商贾管什之利权,子母盈馀以蓄妻子养身家,此又人情所同,中外一致,非可歧而视之。”“欲拒绝通商,摒斥洋货,言国修德力政,而远人自然宾服者,此迂远而阔于事情者也。”为改变中西通商中“吾华之金钱日流于外洋,有出而无入”的不利局面,他极力主张“博心一志,自讲商务,上下同心,与洋人争利,然后可免坐国困之弊。

    ——据唐月民《论曾纪泽的近代开放观》

    (1)据材料,概括曾纪泽“开放观”的具体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曾纪泽的“开放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904年清政府批准张之洞等人修订好的学堂章程,即所谓的《奏定学堂章程》,这个章程所确立的学制即“癸卯学制”。这个学制通过谕旨颁行全国以后,便成为新政时期各省兴学的范本。废科举与兴学堂是清末教育改革过程中的相辅相成、同步运作的两大工程。科举制度的废除大致经历了科考改章科减额和立停科举三个阶段,直到1905年,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清延颁布的《各学堂奖励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由升学或毕业考试给奖,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都给相应的出身奖励,并授以官职或予以升学,按所奖出身大致可以分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五级。在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的同时,清政府还采取了鼓励出国留学的措施。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教育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的废除并未引起巨大社会动荡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阅读史,是一部以“仕”为主体的阅读史,阅读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导,甚至还规范了经史子集学习的先后秩序。但是,伴随着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带来纸质书籍的“贬值”,加之科举制度的实行,阅读权力也从绝对垄断到有限控制。藏书和阅读不再是王室和官吏的专利,民间藏书数量和读书的人数逐渐增多,书籍种类和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著书立说,还是自隋朝开科取士以来,历代读书人,发奋苦读,求取功名,其目的都只是期待有朝一日,能“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学而优则仕”无疑是封建时代读书人的最佳出路。

    ——摘编自郇红梅《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演进》

    材料二  晩清的阅读革命经过了一个较长的酝酿期。新式媒体、新式出版机构及西学类书刊的增加,为阅读革命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持条件,但并未使潜在的阅读革命转化为现实。

    甲午一役后,为了救亡,士大夫阅读的主题逐渐由四书五经转到西学,关注的焦点正由内而外、由古而今,推崇的学问家由诸子百家转为卢梭、孟德斯鸠等,士大夫津津乐道的关键词正由仁义、纲常、名教而转为民权、自由、革命等。一场外力推动型的“阅读革命”正悄然兴起。

    ——摘编自闾小波《论晚清阅读革命的兴起及政治功效》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民众阅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阅读革命”兴起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晚清士大夫阅读与古代的主要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当时(1955年)的苏联积极准备对日和谈的理念在于:德国和日本这两个曾经的战场上敌国,如今已经受到制裁(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并重新回到国际社会,与其缔结国家关系符合维持势力均衡的目标,亦符合"和平共处”的新思维而足以改善冷战两极对抗的紧张关系。而日本政府则相信,如果两国建交,首先可以结束日苏之间的战争状态,并为解决两国间的遗留问题,如滞留西伯利亚的日本人和渔业争端等开辟道路,甚至期待着苏联接受日本加盟联合国的要求。……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达雷斯警告说:如果日本承认苏联对“北方领土”中的千岛群岛和南萨哈林拥有主权,那么,美国就可以根据《旧金山和约》的第26条主张对冲绳拥有永久主权。结果,1956年10月19日日苏双方签署的关系正常化共同声明,不得不搁置领土问题而留待未来和平条约签署之际再解决。

    ——摘自赵京华《冷战体制下日本国家软实力的展开及其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苏联积极推进日苏和谈的战略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日本期待日苏建交的目的,并分析达雷斯的“警告”所反映的美国战略构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方式,各有优越性,也各有缺陷,两者都不可或缺,常常需要根据国内外的形势做灵活变化。当ー国处于强势时,主要用市场来配置资源,以获得国际比较优势;当一国处于弱势时,主要宜采取计划来配置资源,以形成国家的整体竞争力,不至于在国际竞争中被边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有利于发达国家利用其资本、技术和游戏规则控制并掠夺发展中国家。

    ——刘运新《经济法视野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之再认识》

    围绕材料,结合世界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