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1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据此可知,分封制

    A. 利于通过地缘政治加强统治

    B. 是典型殷人血缘政治的延续

    C. 加强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

    D. 是西周时期的官僚体制创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材料反映了

    A. 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

    B. 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

    C. 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D. 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宋代,朝廷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这些现象

    A. 源于宋代租佃关系的普遍化

    B. 体现了对社会管理的无序化

    C. 顺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D. 表明了“抑商”政策的松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的学说)被认为缺乏前后一致的完整性。他的学说破坏性强,建设性弱,他没有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李贽学说有如此局限的原因主要是

    A. 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文化钳制

    B. 李贽缺乏创造的决心和能力

    C. 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

    D. 没有出现可供他借鉴的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徐中约说:“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最能体现文中所述的中国历史时期是

    A.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

    B.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

    C.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

    D.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关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 日本侵略者阻止南京国民政府北伐

    B. 国民政府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围剿

    C. 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大败侵华日军

    D. 中共发动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指出,新中国在60年代的经济政策,“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资料,同消费资料一样都是可以流通的商品;物资管理要像商业部门管理商品一样,既要管理,又要搞活。”这种政策反映了政府

    A. 依然严格地执行计划体制

    B. 强调消费资料的政策调整

    C. 物资管理引进市场调节机制

    D. 利用对外贸易解决供应不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中国近代现史上,有两次对外开放。一次是鸦片战争之后的开放,一次是1979年以后的开放。两次对外开放的共同之处是

    A. 都是中国积极、主动的融入世界的行为

    B. 都有由东南沿海向政治中心地区发展的趋势

    C. 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进步

    D. 都主要体现世界经济发展对中国的要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公元前349年,一位雅典政治家指出城邦的危机:“雅典公民们,你们曾经拿起武器反对斯巴达,保卫希腊的权利。但现在,你们不情愿作战,拖延缴纳要保卫你们自己财产的战争税。你们过去常拯救希腊人,现在失去了自己的财产,却仍坐以待毙。”此种危机最可能是

    A. 公民精神沦丧

    B. 军事装备落后

    C. 社会秩序败坏

    D. 经济发展停滞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史学家指出:“这场革命展示社会契约实践的历程,证实了自然法学说之可行性。(人民)在挣脱旧政府、回归“自然状态”后,重新建立政府,宣布政府是人民所创造,权力由人民授与。有人视这为一个人们可自行设计——以避免过去错误的国度,有人赞扬这是一个自然平等的乐园。”这场革命应是

    A. 英国光荣革命

    B. 美国独立战争

    C. 日本明治维新

    D. 俄国二月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表是1977年西方六国国有经济比重表。根据呈现的内容,据此可知国有经济的比重(%)。

    邮政

    电站

    煤炭工业

    铁路运输

    航空运输

    英国

    100

    100

    100

    100

    75

    加拿大

    100

    100

    私有

    75

    75

    法国

    100

    100

    100

    100

    75

    联邦德国

    100

    75

    50

    100

    100

    日本

    100

    私有

    私有

    75

    25

    美国

    100

    25

    私有

    25

    私有

    A. 发达国家开始仿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 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尤以英、法两国最快

    C. 六国普遍采取了混合经济以渡过经济困难

    D. 发达国家依然在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当一个崛起国取代守成国时,自然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混乱。但是,二战后美苏争霸以“冷战”形式避免了军事冲突;德国通过同英国、法国合作和平地实现了复兴。这说明

    A. 世界各国可以完全避免战争

    B. 修昔底德陷阱已经丧失作用

    C. 国际冲突能以和平方式解决

    D. 经济与科技实力可取代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郑大华教授认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清末民初,是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其特征有:新(近代民族主义)旧(传统民族主义)杂糅,而新的量在增加,旧的量在减少;反对国外民族压迫与反对国内民族压迫,亦即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争取国内各民族的平等斗争交织在一起;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结合,亦即推翻国外和国内民族压迫的斗争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斗争结合起来。第二阶段,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为:反帝与反封建的结合;从思想文化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民族主义开始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结合。第三阶段,“九・一八”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其特征为: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反省、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国内各个阶级、各党派、各种政治势力逐渐结合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郑大华《“民族主义”、“近代民族主义”及思想渊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的不同。说明影响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48年的威斯特法利亚条约,但一般认为以民族主义为寄托的民族国家构建始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霍布斯鲍姆认为,“现代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是一个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的近代现象。”民族主义是伴随近代西方民族国家构建和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出现的,它表现出一个简单的政治原则即“坚持政治的和民族的单位必须一致。”……民族主义是一种以民族共同体为依托,强化民族意识和情感、维护民族传统和特点、强调民族利益的思想观念,它可以发展为一种最具民众动员力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运动,其终极目标是建立属于自己民族的民族国家。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结合起来,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下,通过反对封建专制主义,争取公民自由和民主权利,开始构建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近代民族国家。这一阶段民族主义思潮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求实现民族自决,建立自己独立的民族国家。

    ——罗富明《中国近代国家建构思想与西方民族主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近代民族主义兴起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西方民族主义的差异性并说明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政治的变革,政治的变革也同样会促动经济的变迁。中国民族工业长期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的夹缝中,饱受压抑之苦的资产阶级渴望政治革命带来“产业革命”。辛亥革命的胜利不仅使“当时人们特别感到解放的欢欣”,以为发展实业的最佳“运会”到来了,而且确曾为资产阶级发展实业提供了封建专制政体下所不可能有的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的有利条件。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概括材料的核心观点,试以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