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句子默写 1 题,诗歌鉴赏 1 题,课内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归省(xǐng)    行(háng)辈    踊跃    叹为观止

    B.晦(huì)暗     蓦(mò)然     羁绊   戛然而止

    C.斡(wò)旋     幽悄(qiǎo)     燎原   人情世故

    D.翩(piān)然    褶(zhě)皱     携带    消声匿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自足。

    B.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C.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D.我们再也不是被列强任意欺侮的国家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B.不坚固的房子被地震倒塌了。

    C.他出生在农民家里,从小就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

    D.县政府严肃处理水泥厂擅自提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钱锺书的话,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一名英国女士非常喜欢钱锺书的小说《围城》,于是打电话给钱锺书请求见面。钱锺书对她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A.鸡蛋是指《围城》,母鸡是钱钟书自,意思就是你读了我的书觉得不错,就没必要去见到本人了。

    B.这是当时有外国学者慕名来中国拜访他,他不喜欢接受别人的拜访,才这么跟别人解释说的,这是对他自己这种行为的一种幽默的解释。

    C.这是钱锺书自嘲,说自己写了《围城》,如同母鸡下了个蛋。

    D.现在再用这句话,就不是特指钱锺书和他的书,也可以表示谦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根据课文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2)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2.说说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内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节选魏学洢《核舟记》)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的意思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其两膝相比者              (4)神情与苏、黄不属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简述选文的说明顺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同的一项是()

    A.欣然规往   往来翕忽 B.见渔人,乃大惊   乃记之而去

    C.寻向所志   寻病终 D.具答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渔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2)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3)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4)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试概括选文的内容。

    2.选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第(2)有一处伏笔,在第(4)段有照应,试分别写出伏笔句和照应句。

    3.选文主要写月夜行船,突出表达了“我”急于看戏的迫切心情。选文中是从哪些方面表现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

    (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

    1.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

    2.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③段加点字“约”可否去掉?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

    易宗明

    ①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

    ②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

    ③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辩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④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

    ⑤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

    ⑥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

    ⑦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

    ⑧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

    1.作者为什么以“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为题?请结合文章简要作答。

    2.赏析下面语句。

    (1)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

    (2)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

    3.文中的“小枣树”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描写小枣树的意图是什么?

    4.文章开篇写我将杨木桩“顺手捎回”任意一插的情形,结尾却写“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