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6 题,其中:
单选题 22 题,选择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2 题
  1. 西汉后期贡禹、东汉张林都曾主张废止钱币,国家租税皆征布帛及谷。在《后汉书》中,征收“租调”、“调取谷帛”等记载累见不鲜。这

    A. 进一步固化了小农经济

    B. 反映出社会动荡不安

    C. 说明田庄影响国家税收

    D. 说明商品经济的萎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从唐高祖李渊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均田令开始,到唐玄宗李隆基于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下令禁止农地买卖和抵押结束,近130年内共有五个皇帝(含大周皇帝武则天)发布九道诏书,都是禁止农地买卖的。据此可知当时

    A. 君主专制加强

    B. 流民问题严重

    C. 土地兼并普遍

    D. 小农经济稳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有些学者提出用“起飞”、“原工业化”或者“勤劳革命”等概念替代“工业革命”,研究流派就有社会变革学派、工业组织学派、宏观经济学派、技术学派、能源学派和消费学派等众多学派。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

    A. 导致民众史学认识的混乱

    B. 拓展不同视角并趋于全面

    C. 削弱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D. 注重学科交叉领域的融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国家重点项目有56个安排在东北。国家对东北的实际投资额占全国实际投资额的44.3%。从工业化的现实需要来看,当时重点布局东北

    A. 适应了战后全球化和引资需要

    B. 巩固了中苏友好同盟关系

    C. 有利于尽快建立基础工业体系

    D. 实现了工业布局合理规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33年,德国推行“四年计划”,挪威社会民主党派开始采用“计划”一词,英国政府部分官员组织了一个不分党派的智囊团体,称作“政经计划会”。这表明

    A. 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共识

    B. 国家干预经济渐成为共识

    C. 经济危机逐渐得到缓解

    D. 各国陆续推行法西斯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胡佛在任期间大幅度提高了税收,同时将政府支出增加了六倍。在增加公共工程的同时,联邦政府组建了金融复兴公司,向濒临破产的银行和铁路公司提供救助,那些经营还过得去的公司则得不到这样的优惠。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总统

    A. 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B. 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C. 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 措施的实施效果显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14年7月,世贸组织就中美间部分贸易争端投诉作出裁决,认定2012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相关协议,美国征收了不当关税。这一裁决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

    A. 充分照顾中国的经济大国地位   B. 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国际贸易

    C. 其宗旨是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D. 迫使美国摒弃对外贸易壁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当今世界贸易分成几类:一类为美国出口金融产品、印钞票和“生产”股票、债券……美国生产100美元的成本是5美元,利润为95美元……对美国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各国拿着美元但不到美国买东西,美元永远在美国境外流通。材料反映了

    A. 美元是当今世界唯一的国际货币

    B. 美国利用美元优势掠夺世界财富

    C. 美国利用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操纵世界经济

    D. 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礼记》中记载:玉器等产品,不能在市场上交易。而《左传》昭公十六年(公元前526年)记载,韩起要在郑国买商人的玉环,玉器已经可以在市场上交易。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玉器产量有较大增长

    B. 战国时期手工业进步

    C. 奴隶主贵族纷纷破产

    D. 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为东汉画像砖图,学者命名为“纳粮画像砖”。图中房屋应为粮仓,房屋之前有一人著大袖长衣坐席上,手握算筹,右下两个著短衣者,一人在量粮,一人自马车上卸粮。该图所反映的生产关系

    A. 有利于维护东汉王朝统治

    B. 反映了政府厉行抑商政策

    C. 自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解体

    D. 一定程度抑制了土地兼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766年,在英国“不仅贵族绅士和富商不停地饮茶,而且每一个船工、浆洗工和纺纱工也都饮用,茶叶成了他们不可缺离的消费品,一早起来就要喝一口,在两顿饭之间也要饮用。甚至连洗衣妇也认为,在早餐时不能没有合适的茶”。这反映了英国

    A. 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 海外贸易有了较大发展

    C. 工业革命影响深远

    D. 接受了东方的生活方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660年代至1760年代,英国东部地区发生了农业技术革命。其中一项新技术叫做“四区轮作制”,即分别在农场的四块土地上种植芜菁、小麦、萝卜、大麦,四年里轮流更换,不让任何地块休闲,同时又能保持地力。这一革命

    A. 推动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B. 促成英国实现粮食自给

    C. 导致英国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

    D. 揭开英国圈地运动序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860年至1913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1851年至1913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2倍。由此可知

    A. 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B. 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 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 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这种状况的出现缘于

    A. 中国外贸格局改变

    B. 政府放弃闭关政策

    C.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D.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面是1867-1879年中国主要出口商品统计表(货币单位:千海关两)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时间

    茶叶

    生丝

    其他

    担数

    货值

    比重

    担数

    货值

    比重

    货值

    比重

    1867-1869年

    1427636

    32526

    56.04%

    50273

    18250

    31.44%

    7265

    12.52%

    1870-1874年

    1635512

    35153

    52.69%

    62015

    22468

    33.67%

    9099

    13.64%

    1875-1879年

    1875508

    34393

    48.22%

    73290

    22295

    31.25%

    14644

    20.53%

    A. 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 出口商品受世界市场影响

    C. 近代化努力的成效显著

    D. 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读图,据图中信息可知

    A. 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进程缓慢

    B.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迅速

    C. 近代农民的平均收入大幅提高

    D. 西方国家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

    A. 有意贬损中国人道德水准

    B. 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C. 与中国传统习俗发生抵触

    D. 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

    A. 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 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C. 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 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英国工党秘书布克斯顿曾于1920年6月访问俄国,他在关于俄国农民态度的报告中写道:“他们在土地问题上很感激苏维埃政府,但是他们十分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抱怨强制性捐献。他们抱怨它,咒骂它,但是,当有机会推翻它时,他们又说‘不’。”布克斯顿的描写

    A. 贬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为新经济政策实施找依据

    C. 为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找借口

    D. 反映了苏俄农民较复杂的心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回顾》一书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之初,为疏导社会游资,平稳市场物价,天津、北京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但是到了1952年7月和8月,天津、北京证券交易所相继宣布关闭。造成证券市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证券交易不利于经济发展

    B. 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C. 政府强化计划经济的结果

    D. “左”倾错误已严重泛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农村经济改革取得重大成果,连续几年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但也出现了卖粮难以及收购粮食“打白条”问题,被认为是“超常规发展”带来“低水平过剩”。这反映了当时

    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失去活力

    B. 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进一步深化

    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滞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000次。进入21世纪后,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的使用。上述词语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A. 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

    B. 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差距

    C. 全球化加深使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趋于理性

    D. 发展中国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正不断深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少数无关紧要的例外,凡是今天得到利用的动植物都是由史前时期世界各地区的人们驯化出来的。它们从各自发源地向外的传播一直缓慢地进行到1500年;这时,它们开始由横跨地球的人们在各大陆中间来回移植。”材料表明

    A. 地理大发现开启了物种间的流动

    B. 1500年以来,动植物的迁移趋缓

    C. 近代以来,全球生态平衡被打破

    D. 新航路的开辟推动物种的交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代户籍分“良民”与“贱民”,前者为自由民,后者包括依附于官府的役户和门阀的家丁、奴婢。中唐之后,均田制解体,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再以家庭财产之多寡,将主户划为不同户等。上等户纳税多,下等户纳税少,客户由于没有田产,则不用缴税,更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此外,宋代立法规定:一个人移居到一个地方生活一年以上,便可获得当地户口。这样,大量商人、佣工、流民涌入城市。

    ——据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斯福上任不久,便亲自制订新计划,以保全人力和自然资源。1933年4月,罗斯福政府一方面将大批“流浪的孩子”和城市失业青年投入有报酬的劳动中以养家糊口;另一方面致力于自然资源保护。之后拨款3亿元,雇用了领取救济家庭的青年25万人,在大约1500个营地劳动……1935年5月6日,罗斯福以总统行政命令的方式成立了工程振兴局,该局进行了极为广泛的活动,普遍吸收失业者,其任务就是将救济名册上无力工作的人交各州直接救济,而其余可以就业的人就由联邦给予工作。从1935年到1941年,工程振兴局主办过25万个工程项目,不仅为体力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且还为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和作家提供了帮助。

    ——摘编自万雪梅《罗斯福新政如何解决失业问题》

    材料二1978年197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达到5.3%和5.4%。1979年,城镇积累的待业人员总数有1500万,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待业人数的最高峰。……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式的讲话中指出:要继续广开门路,主要通过集体经济和个体劳动的多种形式,尽可能多地安排待业人员。……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很快就成为安置劳动力的主要形式。仅全国城镇集体所有制部门职工人数,就从1978年的2048万人,增加到1981年的2568万人。截至1981年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劳动者就有113万人。

    ——摘编自张曙《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就业危机是如何化解的》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造成我国待业问题的原因,并说明我国解决待业问题与罗斯福新政解决失业问题的不同之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材料  贸易保护主义是一种为了保护本国制造业免受国外竞争压力而对进口产品设定极高税、限定进口配额或其他减少进口额的经济政策。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经历了重商主义、幼稚产业保护、凯恩斯主义、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和新保护主义等五个发展阶段。李斯特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认为贸易保护主义能够有效保护一国的幼稚产业,进一步缓解该国的就业压力,改善就业状况。然而,由于贸易保护与自由贸易截然相反,这就使得贸易壁垒林立,不利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不利于一国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从而造成国际贸易环境和贸易秩序的恶化,加剧各国间的矛盾和贸易摩擦。

    ——摘编自罗腾蛟《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研究和利弊分析》

    根据材料,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