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语言应用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话题作文 1 题,诗歌鉴赏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4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曾经在成都最为大众化的茶馆,也有百姓自发的写诗的热情。有好事者将自己写好的诗拿到茶馆里张贴,第二天再去一看,应对者已经如云。和诗者,在茶馆里彼此打擂台。茶客们,则在观看中肆意地评点优劣。诗让人们________,再没有哪里可以找到如成都茶馆里这样对诗的热闹场景了,想象那劲头赶得上《红楼梦》大观园里的赛诗会吧。

    一座平民化的城市,才能够将诗从高雅的殿堂上拉下来,让诗和自己_______。而一座有诗的传统的城市,才能够花开一般,处处都可以绽放出诗来。

    成都的诗的传统,(①)。如果当年杜甫没有来成都,而是在别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堂,那也许就_______了,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飞落在哪里,哪里就生根发芽。诗的传统,(②)。它靠的不是________,而是长久岁月的积淀和打磨,才化为了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如今,草堂的杜公祠前还悬挂着何绍基题写的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安史之乱后,杜甫投奔到严武门下。在浣花溪旁搭建一间茅草屋,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草堂,写下《堂成》一诗,其中一联:“暂止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③)。才有了以后我们见到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这些“自有天然工巧而不见其刻划之痕”的诗句。 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创造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创造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印。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悠闲自得   平分秋色   另眼相看   晨钟暮鼓

    B. 自得其乐   平起平坐   另当别论   一朝一夕

    C. 悠闲自得   平起平坐   另眼相看   晨钟暮鼓

    D. 自得其乐   平分秋色   另当别论   一朝一夕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衍生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衍生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B. 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领神会。

    C. 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造就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造就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心相通。

    D. 我一直这样认为,正是杜甫自身这样的平民性,衍生了其诗歌的人民性,也才衍生了成都这座城市诗歌传统的平民性,让诗和这座城市的人们心领神会。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  ②其实就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  ③道出了草堂建成前的情景和心情。

    B. ①要得益于杜甫  ②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底蕴  ③道出了草堂建成后的情景和心情。

    C. ①要得益于杜甫的草堂  ②其实就是一种有底蕴的文化  ③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

    D. ①要得益于杜甫和他的草堂  ②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底蕴  ③道出了草堂建成时的情景和心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丧过江西,军民无不缟素哭送者。

    守仁天资异敏。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旨。还家,日端坐,讲读《五经》,不苟言笑。 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谓宋周、程二子后,惟象山陆氏简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传。而朱子《集注》《或问》之类,乃中年未定之说。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守仁既卒,桂萼奏其擅离职守。帝大怒,下廷臣议。萼等言:“守仁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欲立异以为高,则非朱熹格物致知之论。号召门徒,互相倡和。才美者乐其任意,庸鄙者借其虚声。传习转讹,背谬弥甚。”帝乃下诏停世袭,恤典俱不行。

    隆庆初,廷臣多颂其功。诏赠新建侯,谥文成。二年予世袭伯爵。大学士申时行等言:“守仁言致知出《大学》,良知出《孟子》。”

    守仁弟子盈天下,其有传者不复载。惟冀元亨尝与守仁共患难。

    冀元亨,字惟乾,武陵人。笃信守仁学。举正德十一年乡试。从守仁于赣,守仁属以教子。宸濠怀不轨,而外务名高,贻书守仁问学,守仁使元亨往。宸濠语挑之,佯不喻,独与之论学,宸濠目为痴。 他日讲《西铭》,反覆君臣义甚悉。宸濠亦服,厚赠遣之,元亨反其赠于官。已,宸濠败,张忠、许泰诬守仁与通。诘宸濠,言无有。忠等诘不已,曰:“独尝遣冀元亨论学。”忠等大喜,搒元亨,加以炮烙, 终不承,械系京师诏狱。

    世宗嗣位,言者交白其冤,出狱五日卒。元亨在狱,善待诸囚若兄弟,囚皆感泣。其被逮也,所司系其妻李,李无怖色,曰:“吾夫尊师乐善,岂他虑哉!”狱中与二女治麻枲不辍。事且白,守者欲出之。曰:“未见吾夫,出安往?”按察诸僚妇闻其贤,召之,辞不赴。已就见,则囚服见,手不释麻枲。问其夫学,曰:“吾夫之学,不出闺门衽席间。”闻者悚然。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    乞骸骨:自请退职

    B. 守仁事不师古         师:效法

    C. 宸濠语挑之,佯不喻     喻:明白

    D. 械系京师诏狱         械:器械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B. 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C. 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D. 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泛滥二氏/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守仁认为宋代周敦颐、二程兄弟以后,只有象山陆九渊的学说简易直捷,能够上接孟轲的学统。他认为朱熹的《集注》、《或问》等,是中年时还不成熟的学说。

    B. 守仁死后,桂萼弹劾他擅离职守,并认为守仁在学术上不取法先贤,不称道前儒。他还认为若论达到标新立异、格调最高的学术水平,非朱熹格物致知的学说莫属。

    C. 冀元亨对朱宸濠反复陈说君臣大义,并拒绝其所赠的礼物,后来面对诬陷,经受严刑拷打,坚持立场, 不攀诬王阳明,这正是践行阳明学说“良知”的具体体现。

    D. 冀元亨的妻子李氏,面对逮捕毫无惧色,在狱中还和两个女儿一起不停地编麻,守礼有节,令人肃然起敬。冀元亨夫妇的言行中,均表现出坦荡、磊落的君子风度。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才美者乐其任意,庸鄙者借其虚声。传习转讹,背谬弥甚。

    (2)事且白,守者欲出之。曰:“未见吾夫,出安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话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文。

    某州警察局要通过系列考核招聘一批监管高速公路的巡逻警察。笔试得分排在前10%的应试者自动被淘汰,其余进入下一轮。有人不服,告到法院。但法院的裁定是:警察局的做法顺理成章。因为每天在公路上巡逻是很枯燥的重复劳动,拦截超速行车者又非常危险,需要警察勤恳踏实、忠心敬业。根据以往的经验,那些考试中分数较高的人,往往过于聪明伶俐、机敏活络,很难长期在这份工作上恪尽职守。而警察局需要的恰恰是那些不但能胜任并喜爱该项工作,而且能够长期以此为职业的人。

    分数之间,诚有高下;分数背后,更有文章。针对这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秋日酬王昭仪

    汪元量

    愁到浓时酒自斟,挑灯看剑泪痕深。

    黄金台愧少知己,碧玉②调将空好音。

    万叶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

    庭前昨夜梧桐雨,劲气萧萧入短襟。

    (注)①南宋亡,汪元量与王昭仪俱被掳北去,后汪元量为道士南归,这期间两人多有诗歌唱和。②碧玉:据《乐苑》记载,“碧玉歌者,宋汝南王所作也。碧玉,汝南王妾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愁”统领全诗,斟酒、挑灯看剑、流泪这一连串细节,表现了浓浓的愁意。

    B. 颔联“碧玉调将空好音”直抒胸臆,表明纵使有优美的音乐,无人欣赏也是枉然。

    C. 颈联由眼前秋风中万叶齐摇的景象,遥想故乡一灯夜雨的情景,渲染出萧瑟的气氛。

    D. 尾联以景结情,梧桐夜雨,寒气萧萧,含蓄委婉地表达情感,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2.本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作为高速发展的新兴国家,中国一脚踏着过去,一脚踏进未来,新老问题同时存在于过去和未来的两个时空中,于是,中国不得不同时操作两种游戏:现代游戏和全球游戏。就是说,中国的现代性到今天仍然在建构过程中,可同时又已经深深加入了全球游戏,参与建构世界的未来。双重游戏制造了今天复杂疑难的中国的问题。

    ②为什么对于今天的问题,思维容易受挫?思维失效的典型表现在经济学、政治学、哲学以及历史学等领域的话语变得非常可疑。比如说,十年前经济学是很受信任的,但是最近几年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声誉大挫,人们发现经济学家并不那么可信。这不是经济学家的错误,而是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那些现代思维框架、概念和方法论可能不再适用新游戏,至少不足以反思新游戏。有个反潮流的经济学家纳西姆·塔勒布指出:现代知识论的追求本身就非常可疑,现代试图预知未来,确定一切情况,然后建立坚不可摧的秩序或系统,以便应对一切挑战。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一旦遇到未知的挑战,这秩序就变得非常脆弱而崩溃。塔勒布说,真正能够保证有效生存的思维必须是反脆弱的,能够在不断受挫中受益,能够不确定地应对不确定性。塔勒布的反脆弱思维几乎就是老子那种行道如水的方法论的当代回声。在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这种思维应该是更有效的。

    ③为什么人们总是忘记应该像一个灵活多变的生命那样去思考?关键在于一个时代都有其既定利益的受益者,于是时代的主流观念总是拒绝思想,总是希望人们不要去思想,而去遵循既定观念。每个时代的既定收益主体希望人们不要去想新的问题,不用去颠覆秩序,以便维持自己的收益。因此,在一个时代终结的时候,人们总是迅速捍卫某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立场,回避反思,回避新思想,回避新问题,而直接把立场当成结论。这就是今天在网络和微博或其他言论空间所看到的那种无思想状态。只有立场,缺乏理性论证、分析和灵感,这就是一个时代正在终结的不思症状。

    ④在没有准备好如何思考剧变世界的时候,现代既有的那些观念就是话语的救命稻草,所有想维持现代游戏的人,都拼命抓住和捍卫那些其实已经步履蹒跚的现代观念和价值观,那些观念成为不思考的借口,被毫不犹豫的宣布为不可质疑的。如果只能遵循政治正确的观念,那人们还能思想吗?安迪·沃霍尔可以无节制地复制世俗形象,从而使世俗形象从习以为常的无意识状况变成一种对象化的反思,可是,复述政治正确的观念却没有那样幸运,恐怕不可能变成艺术,而只能把被强加的宣传变成主动接受的专制。

    ⑤现代观念本身并不是错的,它们都是现代的伟大成就,对于现代游戏很有效。然而现代观念未必能够解决全球时代的新问题。所以用现代概念来掩盖、回避或对付新问题是不对口的且无效的。如果坚持用现代性去理解全球性,思维和行动必定自我受挫。

    (节选自赵汀阳《现代性的终结与全球性的未来》)

    1.下列关于“中国问题”的表述,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中国问题指十年以前很受信任的经济学在最近几年来声誉大挫的问题。

    B. 中国问题指解决并存于现代和未来两时空中新老问题时所产生的问题

    C. 中国问题指每个时代的既得利益者希望人们不要去颠覆旧秩序的问题

    D. 中国问题指在网络和微博或其他言论空间里看到的无思想状态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段首先说明中国一脚踏着现代而另一脚踏进未来,既在建构现代性又参与建构世界未来,然后指出双重游戏制造了今天复杂疑难的中国问题,从而引起下文议论。

    B. ②段承接上文首先陈述思维失效的典型环境,接着指出失效的原因是现代思维不再实用于新游戏,最后引用纳西姆言论来证明,并指出他的反脆弱思维应该更有效。

    C. ③④段与②段构成对比关系,③段指出不能灵活思考中国问题的原因是既得利益者拒绝思想,④段指出由于没准备好思考所以现代观念被当作救命草。

    D. ⑤段在上文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用现代概念来掩盖、回避或对付新问题是不对口且无效的观点,若用现代性理解全球,思维和行动必定自我受挫。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身没有错误的现代观念它体现着现代的伟大成就并且对于现代游戏非常有效。

    B. 人们因为要维持既得的收益所以在一个时代终结时被迫进行反思并接受新思想。

    C. 遵循复述已有的政治正确的观念往往会把强加于人的宣传变成舆论接受的专制。

    D. 现代思维对于今天的中国问题容易受挫就是因为它遇到了现实挑战时非常脆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平方米的爱

    王伟锋

    冬子回到村里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夕阳挂在低处的山脊上,像一枚熟透的秋柿,又大又圆,惹人馋。余晖把半边天空渲染得无比壮丽,流瀑般飞泻下来的霞光,映衬着远远近近袅袅升起的炊烟。终于到家了!冬子深吸了一口山里熟悉的空气,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

    娘已经接到了冬子要回来的消息,早早准备着儿子回家的第一顿饭。乡里的风俗:送行的饺子,接客的面。擀面条,可是娘的看家本领。面粉是自家地里的麦子磨的,和面时,娘还特意加了鸡蛋,将面团子揉捏了一遍又一遍,只为吃起来劲道。炒好的小鸡肉,配上清早采摘的新鲜野蘑菇,再淋上一勺子的小磨香油,那个香哟!这些,可是冬子小时候的最爱。那时候,家里虽然穷,但每个月,娘总要东拼西凑地做那么一两次,给儿子解解馋。

    想起儿子小时候的馋样,娘忍不住噗地—下笑出声,两只和面的手,更加欢快地上下舞动起来。爹正往火塘里加柴,听到娘的笑声,也嘿嘿地跟着乐。

    冬子脚步急切地进了家门,扯嗓子喊一声娘,又喊一声爹,喜得爹和娘几乎同时从灶屋里跑出来,一起看着冬子笑。娘麻利地解下围裙,要给儿子扑打身上的灰尘,被冬子笑着拦下了。爹颤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水,让儿子洗手洗脸,边走边趔趄。冬子忙跑过去,接过水盆放地上,又搬个凳子给爹坐。

    爹的腿脚不好,冬子考上高中那年,爹去百里外的小煤窑打工,刚去不到一个月,小煤窑冒顶,爹被砸伤了一只脚。虽经医生全力救治,终是落下了永久的残疾。想起往事,冬子的嗓子眼便堵得慌,觉得愧对爹娘。

    如今,自己大学毕业在城里有了工作,也谈了女朋友,是该让爹娘过上好日子了。只是,眼下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婚房还没有着落。

    冬子接替爹烧火,将火烧得旺旺的,红舌头一样的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娘手巧,面条很快做好了,一家人围着火塘子,哧溜哧溜,响声四起。冬子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找到了儿时的感觉。

    冬子几次想提起自己在城里买房的事,但看看娘鬓边的白发和爹布满沧桑的脸,只好欲言又止。那些早已打好腹稿的话语,分明在喉咙眼里蠢蠢欲动,冬子却卷着舌头,硬生生地把它们和着面条,吞咽进了肚子里。

    前不久,女朋友看中了一套房子,两人找同事同学帮忙,该借的都借了,首付还差不少。两人拿出上中学时攻克数学题的劲头,算来算去,仍是无解。实在没辙,女朋友要他回山里找找答案。

    吃过饭,一家人坐在炕上拉家常。娘问得多,冬子回答得少,嘴里“嗯嗯”应着,眼睛心不在焉地瞟着屋角的小电视。山里信号弱,电视画面蒙上了一层雾状的雪花。娘眼睛花,但心不糊涂,她看得出,儿子这次回来,有心事。这一点上,爹不如娘。娘不满地飞了一眼爹。爹却只顾着高兴,儿子回来了,不知道说啥好,就吧嗒吧嗒地抽旱烟,于是,只好一阵又一阵剧烈地咳嗽。

    山里人休息早。冬子辗转反侧,枕着爹的鼾声,刚要入眠,女朋友的短信忽然来了,追问买房子筹款的事。冬子一下子睡意全無,折腾了半宿,才胡乱睡去。

    鸡叫了三遍,冬子才起床。他帮着爹把猪圈塌陷的豁口重新和了泥巴垒好,又帮着娘挑拣她采摘的野生山药材。忙前忙后,买房子的事,冬子始终没有提。依照家里现有的情况,冬子觉得自己实在开不了口。

    午饭,是香喷喷的荠菜馅饺子。吃过饭,冬子就该回城了。爹腿脚不方便,娘坚持一直把冬子送下山。漫山遍野的槐花开了,如云似霞。冬子怀揣心事,却无心欣赏眼前的美景。大道上的岔路口,娘突然收住脚,塞给冬子一样东西,然后急转身往回走。是一个鼓鼓囊囊的方便面袋子!不用看,里面装的是钱。那袋子是娘的钱包,她平时总宝贝似的带在身上。

    冬子喉头一紧,想追上娘,把钱还回去。娘却笑着摆摆手,加快脚步,转眼间,隐在了槐花深处。

    冬子仔细清点了一下,那些钱,居然有三千元。一张一张,全是娘积攒下来的辛苦钱,都熨帖地躺在袋子里。

    只是,娘不知道,这些钱,在县城里买房,刚好够买一平方米。但,在儿子眼里,这一平方米的爱,铺展开来,便是整个世界!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位吃苦耐劳、心思细腻、疼爱孩子的人,她猜出儿子有心事,竭尽所能帮助儿子,她无私的爱感动了儿子。

    B. 小说善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如父亲“嘿嘿地跟着乐”“颤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水”等细节,形象地表现出他的爱子之情。

    C. 小说叙事巧妙,“眼下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婚房还没有着落”这一插叙,既交代了冬子回家的原因,也推动了后文情节的发展。

    D. 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既展现了山村的田园风光,也表现出冬子家地处山区,偏远贫穷,为后文冬子买房缺钱的情节埋下了伏笔。

    2.小说中的冬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小说以“一平方米的爱”为题,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充完下面句子

    (1)秦人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描写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生长的名句,如《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中运用想象手法,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作者写宋荣子荣辱不惊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不同的一组是  (    )

    A. 良庖岁更刀           族庖月更刀

    B. 而刀刃者无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 令诸君知天亡我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D.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掠江东南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道家学派代表人,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庄子》(亦名《南华经》)是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

    B. 苏洵,南宋散文家,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三苏”

    C. 杜牧,字牧之。唐代著名诗人。《阿房宫赋》借写阿房宫的兴建和毁灭,揭露了秦王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并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

    D. 《项羽之死》通过垓下之围、东城快战和自刎乌江三个连续的事件塑造项羽形象。垓下之围表现其多愁善感,东城快战表现其勇猛自负,乌江自刎表现来项羽知耻重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D.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式都相同的两组是 (    )(    )

    A. 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B. 然今卒困于此/洎牧以谗诛

    C.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汉骑追者数千人

    D. 项王军壁垓下/是何楚人之多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