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9 题,多选题 3 题,实验题 1 题,解答题 4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合力逐渐减小而方向不变时,物体的(       )

    A. 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

    B. 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小

    C. 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

    D. 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9 题
  1. 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平伸手掌托起物体,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直至将物体抛出。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受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受托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D.在物体离开手的瞬间,手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个球挂在三角形木块的左侧面,如图所示,球与木块均能保持静止,则(    )

    A. 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向左

    B. 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向右

    C. 地面对木块无摩擦

    D. 若地面光滑,木块一定滑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

    B. 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C. 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D.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吊篮P悬挂在天花板上,与吊篮质量相等的物体Q被固定在吊篮中的轻弹簧托起,当悬挂吊篮的细绳被剪断的瞬间,P和Q的加速度为(   )

    A. g,g   B. 2g,g

    C. g,2g   D. 2g,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反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A.F1不变,F2变大           B.F1不变,F2变小

    C.F1变大,F2变大           D.F1变小,F2变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不计的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0=15 k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10 kg的猴子从绳的另一端沿绳上爬,如图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的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g取10 m/s2)(  )

    A. 25 m/s2

    B. 5 m/s2

    C. 10 m/s2

    D. 15 m/s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甲、已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 若已对绳的速度比甲快,则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物体质量为m,该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为F,获得加速度为a,那么在下图中,正确表示了它们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3 题
  1. 如图所示,一物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受一恒力F的作用而运动,其正前方固定一个足够长的轻质弹簧,当物块与弹簧接触后,则(  )

    A. 物块立即做减速运动

    B. 物块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仍做加速运动

    C. 当弹簧的弹力等于恒力F时,物块静止

    D. 当弹簧处于最大压缩量时,物块的加速度最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甲所示,某人正通过轻绳利用定滑轮将质量为m的货物提升到高处,滑轮和绳的摩擦不计,货物获得的加速度a与绳子对货物竖直向上的拉力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由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线与横轴的交点P的值

    B. 图线与横轴的交点N的值

    C. 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质量m

    D. 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质量的倒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方案之一,通过位移的测量来代替加速度的测量,即a1/a2=x1/x2,用这种替代成立的操作要求是________.

    A. 实验前必须先平衡摩擦力

    B. 必须保证两小车的运动时间相等

    C. 两小车都必须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大小可以认为是砝码(包括小盘)的重力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如图甲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砝码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在实验中细线对小车拉力F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的点求得。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用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来表示F,对实验结果会产生误差

    B.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把木板D的左端适当垫高

    C.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D.木板D的左端被垫高后,图中细线应保持与木板表面平行

    (2)图乙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m/s2(加速度a的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如图(a),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______________.

    (5)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与对应的质量m数据如表:

    次数

    1

    2

    3

    4

    5

    小车的加速度a/(m·s-2)

    1.25

    1.00

    0.80

    0.50

    0.40

    小车的质量m/kg

    0.400

    0.500

    0.625

    1.000

    1.250

    小车质量的倒数m-1/kg-1

    2.50

    2.00

    1.60

    1.00

    0.80

    利用表中数据,在丙图坐标纸中选择合适物理量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作出直观反映a与m关系的图象__________;从图线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在地面上固定一块竖直的挡板A,另一块挡板B与水平面成θ角,如图所示。在两块挡板之间放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球体,g取10 m/s2。

    (1)求挡板A对球体的弹力大小,并说明当θ增大时,挡板A对球体的弹力如何变化。

    (2)当m=10 kg、θ=37°时,球对挡板B的弹力多大?(sin 37°=0.6,cos 37°=0.8)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质量为m=4 kg的小物块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A点,现用F=10 N的水平恒力拉动物块一段时间后撤去,物块继续滑动一段位移停在B点,A、B两点相距x=20 m,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求:

    (1)物块在力F作用过程发生位移x1的大小;

    (2)撤去力F后物块继续滑动的时间t。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小滑块在较长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2 m/s、加速度a=2 m/s2向下滑,在到达底端前1 s内,所滑过的距离为 L,其中L为斜面长,则

    (1)小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为多少?

    (2)小滑块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是多少?

    (3)斜面的长度L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7年12月29日上午,芜湖高空坠物致人死亡案宣判81户业主及物业共赔偿50余万元。关于高空坠物立法,已经迫在眉睫。物业管理部门常常告诫居民不要在没有护栏的窗台上放置花盆之类的重物,以免发生高空坠物伤人事件。假设一只花盆从10楼(距地面高度约为h=30m)的窗台上静止坠下,忽略空气阻力。已知花盆的质量m=2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在花盆下落到地面的过程中,重力对花盆做的功W;

    (2)花盆下落2s末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3)花盆下落第2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