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字词书写 1 题,基础知识综合 1 题,选择题 2 题,名著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句子默写 1 题,诗歌鉴赏 1 题,课内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请你赏读下面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

    (1)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判断下面哪一幅字是楷书(    )

    (2)请用简体楷书将这幅作品正确、规范地书写在方格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基础知识综合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①(   ),深青布棉袍,pán②(   )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   (A.探 B.转)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A.趴 B.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大马褂(   )  ②pán跚(   )

    (2)结合内容选择合适的动词,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B.为了防止病树造成危害,园林工人逐一对公共场所、公园、街道的树木进行排查。

    C.三个报社的记者昨天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

    D.我国以立法形式把9月3日确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背影》——朱自清——现代 B.《愚公移山》——列子——战国

    C.《苏州园林》——叶圣陶——当代 D.《饮酒》——陶渊明——东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跳了过去……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张开,它的翅膀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好像帆船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1)这段文字出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____》。

    (2)本选段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螳螂____时的动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随着手机在中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同学拥有了自己的手机,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请你结合个人认识回答下列的问题。

    你认为中学生过多使用手机有哪些弊端?请概括出三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根据课文默写。

    (1)此中有真意,__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写将士们誓死报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富贵不能淫,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富贵不能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诗词赏析。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首联写诗人春之所见,其中“____”字写出了触目惊心之景,“____”字写出了满目凄然之景。

    2.请展开想象,描绘尾联展现的画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内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愚公移山》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  )

    A.曾不若(zēnɡ) B.汝之不惠(rǔ) C.无穷匮也(kuì) D.亡以应(wú)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①笑而止之曰(______)

    ②愚公长息曰(______)

    ③汝之不惠(______)

    ④以残年余力(______)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4.选文主要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塑造人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智叟是什么样的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苏州园林》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

    1.请找出选文中最能体现苏州园林整体特点的一句话写在下面。

    2.苏州园林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3.简析“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允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一句中的“一切”和“决不”的作用。

    4.以下对选文中“败笔”一词的解释最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

    A.影响整个字的一笔 B.写得不好的句子

    C.园林设计上的欠缺 D.园林绘画方面的不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初冬月》一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秋意尚浓,恍然就到了初冬,月亮也带着秋温,走进了冬的夜空。

    ②天黑得早了,晚饭后摸黑回宿舍,过了山头,豁然见西南山坡上空这轮橙黄明净的初冬月,低垂圆满,硕大清新,一种美好亲切的感觉顿从心底漾起。夜幕中,黑森森的山峰错落而列,视野尽处,一岭横天际接晚霞;渐暗的余霞边,山的剪影如淡淡的水墨画,近山的轮廓则像浓墨涂出的一样;山坡西南出口方向,山势迅速开阔,峰峦连绵起伏,像一片黑色的波涛,磅礴在融融的月光下;月下的山坡和附近的山川上空月光旖旎,给人今月专为此处明的美感。这月光山色太美了!望着明月,似乎忘却了自身的存在,只剩下一缕美好的情感,羽化在这月色之中。

    ③独自徜徉在月色里,白天必须思虑萦怀甚至忧戚的,此刻全忘了,而白天无暇顾及甚至早已忘却了的,有的却会清晰的想起来。如此美丽的月光,会使心灵深处的珍藏开出花朵,连痛楚也会变得美丽。但这月色更多的是使我无所虑无所思,身心放松,呼吸都变得轻微均匀,不易觉察。我像一条游到清水里“偷清”的鱼,浮在月光里,吮月华,汲清辉,或停泊或徘徊,如醉如痴。

    ④橙黄的月,橙黄的光,橙黄的光里浮悬着轻轻的霜。清虚的夜空里,我仿佛感觉到了月光的流泻,感觉到了月光的韵律,颖悟到人的情感与月光波动的相依相融;在这柔和美丽的月光下,只要一凝神一动情,仿佛就能听到低徊优美的《梁祝》曲,看到飘逸如梦的《天鹅湖》……难道这些作品的诞生也经历了月光的孕育,作者的灵感也得到过月光的滋润和浇灌?不然,这些美好的东西怎么会还原在这月光之中?

    ⑤山脉相互枕藉着、依偎着,匍匐在朦胧的月色里安详地睡了。真没想到白天反复经过反复看过的山,经月光的再创造,竟如仙境。山上的树木挤挨着、拥抱着,进入了梦乡。松树等乔木高高的婆娑的树冠,如伞如云如絮,像幽幽夜幕里的泼墨画。山在呼吸,树在呼吸,空气在呼吸,夜在呼吸……此刻凝目,能看到天涯;此刻倾听,可听及海角。听者看者,非耳非目,乃心也,乃月夜之助也。

    ⑥月光如橙色而淡泊的液体,山川景物浸在月色里,天国般的宁和。独处月下,平和而安宁的心灵,在接受月光睿智的审视,人生一瞬,人生是美好的,人的心灵也应该是美好的,我们的所作所为应无愧于这美好的世界,无愧于这美好的月光;美好的心灵才能照进美好的月光,心灵美好的人,才敢于独自静静地面对这美好的月色而灵魂安宁。

    ⑦感谢生活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我的生命之舟放逐了喧嚣、污染和拥挤,泊进了这一汪月色,际遇了这处明丽如梦的风景。陶醉在月华天籁中,我甚至忘记了我是什么时候是怎样进入这月色的,也没有想到要走出这月色,走出这个恬静和悦的梦境。

    ⑧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仅有属于自己的那一缕月光,稍不珍惜,就会去日苦多,万事成蹉跎。君不见,此月方从远古来,历沧桑,经兴衰,送千古风流,看花开花落……大王月,霜晨月,关山月,红缕月,俱往矣!山河沉寂无言,酣然入梦;人不惜月月自明,吾辈该如何把握这一缕月光?初冬月高悬不语,娟然如洗。

    1.作者见到初冬月,“一种美好亲切的感觉顿从心底起漾”,这种“美好的亲切的感觉”是什么?结合全文,请概括回答。

    2.赏析句子“山脉相互枕藉着、依偎着,匍匐在朦胧的月色里安详地睡了。”

    3.文章第⑤段中描写月下山林,其作用是什么?

    4.通过“初冬月”,作者抒写了怎样的人生感悟?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

    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有一些人驻足在我们的心里,总有一些事让我们挥之不去,总有一些景致扮靓我们的人生。

    请以“记忆深处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3)字数不少于5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