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单选题 13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3 题
  1. 下图是我国某山东坡的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B. 自然带体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坡度

    D. 甲处的自然带为高山草甸带

    2.该山地可能位于

    A. 大兴安岭 B. 天山

    C. 武夷山 D. 横断山

    3.形成图中河谷半干旱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受东南信风影响 B. 盛行上升气流

    C. 盛行下沉气流 D. 受西北季风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科考队沿图中虚线所示线路对某大型褶皱区进行地质考察,其依次记录的 7 个观测点信息。如下表所示(岩层 a-b-c-d 由老到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处可能是

    A. 背斜山 B. 向斜谷

    C. 背斜谷 D. 向斜山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处地质构造利于储油 B. 乙处岩层顶部受张力作用,被侵蚀成谷地

    C. 乙处地质构造利于储水 D. 甲处岩层受挤压,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探险队在新疆某地形区进行考察,从某地出发,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下图所示。下图中数据表示海拔(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考察队沿途所见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水平方向上的地域分异规律

    2.图中海拔 2 100~3 000 米的高度为云杉林,其成因为

    A. 位于向阳坡,热量条件充足 B. 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C. 受山谷风的影响,多夜雨 D. 受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控制,多降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 5°N B. 40 °N C. 25°N D. 50°N

    2.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南北坡差异显著,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热量差异 B. 水分不同

    C. 海拔不同 D. 土壤差异

    3.该山地山顶没有积雪冰川带,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A. 降水和纬度 B. 降水和海拔

    C. 纬度和海拔 D. 植被和洋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地理兴趣小组实地考察北大河,并绘制出了该河的两级冲积扇示意图。查阅资料得知,图中两级冲积扇的形成与河流流量变化关系小,与断层关系密切。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区域冲积扇与断层形成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 断层 a→大冲积扇→断层 b→小冲积扇

    B. 断层 a→小冲积扇→断层 b→大冲积扇

    C. 断层 b→大 冲积扇→断层 a→小冲积扇

    D. 断层 b→小冲积扇→断层 a→大冲积扇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不易出露泉水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7 月等温线、雪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山地南坡属于

    A. 阳坡和背风坡 B. 阴坡和迎风坡 C. 阳坡和迎风坡 D. 阴坡和背风坡

    2.图中①②两地之间的地区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A. 高山草甸 B. 高寒荒漠 C. 针阔混交林 D. 高山针叶林

    3.图中等温线可能出现在

    A. 1 月 B. 3 月 C. 9 月 D. 7 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我国中部某地校园内有很多香樟树、玉兰、石楠等常绿阔叶树,常绿阔叶树中间点缀着几棵落叶阔叶树,而校园外的天然植被却正好相反。2018年初的一次暴风雪过境,香樟树等大量枝条折断,但落叶树基本毫发无损。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校园最有可能位于

    A. 黄河以北 B. 黄淮之间 C. 江淮之间 D. 长江以南

    2.香樟树等大量枝条折断的原因是

    A. 枝多叶密,被积雪压折 B. 保护树木,被人为折断

    C. 气温骤降,被冻结折断 D. 枝干细小,被大风吹折

    3.依据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校所在地不适合种植常绿阔叶树,校内应全面改种落叶树

    B. 校园内外植被差异大致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

    C. 该校应在冬春季对常绿树采取严密防冻措施,防止树木冻死

    D. 校内外植被受灾差异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科任村位于福建沿海地区,该村分布着一种偏红色的细沙沉积物,俗称老红砂,是风吹起海岸带的细沙沉积后形成的,其发育过程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下图示意科任村不同地质时期老红砂沉积过程与海平面高低的关系,海平面 T1 时科任村老红砂普遍发育,T2 时较发育,T3 时发育受限。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老红砂堆积的主要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科任村不同地质时期老红砂发育存在明显差异,直接影响因素是

    A. 年均温高低 B. 降水量大小

    C. 距海岸远近 D. 海平面高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图中数值为相对于该地某处的相对高度,P、Q 为该地某河流同一支流的不同河段剖面。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 P 处河流自南向北流,则 Q 处河床沉积物位于河床的

    A. 东侧 B. 西侧 C. 南侧 D. 北侧

    2.图中地质构造或地貌形成原因最接近的是

    A. M 和 N B. X 和 Y C. M 和 X D. M 和 Y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河床像蛇一样弯弯曲曲,是一种以河水作用为主造就的地貌景观,被称为曲流地貌或蛇曲地貌。自由蛇曲也被称作迂回蛇曲,主要形成于宽广、开阔的地区(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蛇曲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河流侧蚀作用较弱

    B. 水流迂回是受河谷的限制

    C. 河流下蚀作用较弱

    D. 多见于河流的上游

    2.图中区域较难开展的娱乐活动是

    A. 观鸟 B. 垂钓 C. 泛舟 D. 漂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1.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最不明显的城市是

    A. a B. b C. c D. d

    2.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城市的养老服务应该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B. b 城市的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C. c 城市劳动力不足,容易出现“用工荒”

    D. d 城市要注意发展一些需女工较多的轻工业,以平衡男女比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台湾地区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台湾许多男女偏爱兔宝宝,避开虎宝宝,更期待龙宝宝。读台湾地区2010—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台湾地区下一波人口出生峰值期和低谷期可能出现在

    A. 2023年、2022年 B. 2024年、2025年

    C. 2026年、2025年 D. 2024年、2022年

    2.据图可知,2010—2014年台湾地区的

    A. 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B. 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大

    C. 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 D. 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按照年龄可将老年人口分为年轻老年人(60—69 岁)、中年老年人(70—79 岁)和高龄老年人(80 岁及以上)。下图为我国某省 2000—2050 年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口变动(含预测)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该省

    A. 2025 年以后,老年人口的增加主要表现为中、高龄老年人的增加

    B. 60—69 岁人口在 2025 年所占比重最小

    C. 70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变化最小

    D. 60 岁及以上人口在 2030—2040 年比重快速增加

    2.目前,该省

    A. 少儿人口抚养比上升 B. 劳动力出现短缺

    C. 人口生育率上升 D. 人口平均寿命变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读图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地理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泥沙来源区地表景观的演化过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中 A 山海拔 2810 米,具有顶平、坡陡的外观特征。A 山顶部长约 14 千米,宽约 5 千米, 主要由砂岩构成;该山山顶土壤贫瘠;有上百条瀑布飞溅,蔚为壮观。

    (1)试推断 A 山形成“顶平、坡陡”外观特征的地质过程。

    (2)分析 A 山山顶土壤贫瘠的原因。

    (3)简述 A 山多瀑布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