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填空题 11 题,单选题 12 题,作图题 4 题,实验题 4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31 题,中等难度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填空题 共 11 题
  1. 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这是_______现象;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打开空调,小水珠马上消失了,这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不要大声讲话”的标志,引导大家养成公共场合轻声讲话的文明习惯,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是指声音的__________(音色/响度/音调);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11年3月11日,日本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由于它的频率低于_______Hz,所以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________,台下的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________传播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单色光,将温度计放在_____(红/紫)光的外侧,温度计的示数比放在可见光区域内还高,此种不可见光具有显著的_____效应.验钞机利用了_____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的性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同学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5m处,他的像高是______,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若此人向平面镜移动1m,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教室内投影仪的幕布是______色的,这是因为该色可以反射________颜色的光;幕布的表面是粗糙的,这是利用_________让教室内不同位置的学生都可以看见幕布上的影像和文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中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________是入射光线,入射角是______度,玻璃在____________.(填“AB面的左方”“AB”面的右方“CD面的上方”或“CD”面的下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古诗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现象.“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说的就是光的_____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在圆柱状的玻璃水杯后面放置一个小泥娃,透过水杯可观察到小泥娃的像,因为圆柱形水杯装有水的部分具有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的特征.将泥娃逐渐向水杯靠近的过程中,所看到泥娃像的高度将________(填“不变”或“改变”),像的粗细程度将____(填“不变”或“改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牛顿曾经致力于光的色彩的研究,如图甲所示,他让一束太阳光透过三棱镜,观察到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一现象就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它证明了太阳光是复色光;电视机屏幕上布满了荧光点,这些点发出 _____、绿、蓝三种色光,它们复合起来就可形成各种颜色的光.牛顿在研究中发现透镜的局部和三棱镜相似,并认为透镜的焦距和光的颜色也有关系,就乙图所示的凸透镜而言,红光的焦距__________紫光的焦距(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在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的探究活动中,小宇逐枚轻轻地向杯中放入回形针,并数出到水开始溢出时一共放入了多少回形针,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Hz B.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

    C.0dB的声音人耳刚刚能听到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26.5℃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最近盐城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讲文明、树新风”也逐渐深入人心.下列文明行为和管理措施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市区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B.中考、高考期间暂停开展广场舞活动

    C.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犬吠,避免扰邻

    D.部分环城高架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B.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如图)有一处“白气”较浓.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 B.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

    C.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 D.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光现象中不属于直线传播引起的是

    A.林间光柱

    B.小孔成像

    C.雨后彩虹

    D.树下阴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是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的缘故

    B.日食现象,说明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不能选择梳妆镜,唯一的原因就是会产生两个像

    D.利用三棱镜将光分解成七色光是光的反射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小孩在照镜子,小孩在镜中看到了“自己”,镜子为平面镜,则

    A.“自己”的鼻子比小孩的小

    B.小孩向镜子靠近时,“自己”变大

    C.小孩向镜子靠近时,“自己”也向小孩靠近

    D.“自己”到镜子的距离小于小孩到镜子的距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60°,在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此时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的大小

    A.一定大于30°小于60°

    B.大于60°而小于120°

    C.大于120°而小于150°

    D.无法判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A.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 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C. 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D. 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4 题
  1. 有一个点光源S放在平面镜前,如图所示,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请作出完整的光路;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如图中画出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大致折射光线.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请画出经凸透镜和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请画出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4 题
  1.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第5实验小组记录了如下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温度/0C

    95

    96

    97

    98

    98

    98

    95

    98

    98

    98

    (1)从记录数据看出,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min时的数据;正确的温度为 ______ ℃;

    (2)此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_____ ℃;

    (3)在水沸腾过程中要 ______(吸热/放热)

    (4)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中a、b所示.则图中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同时小组同学还发现水在沸腾前声音比沸腾时要________(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明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

    (1)如图甲是小明实验装置,合理装配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烧杯和水   ②铁杆A和温度计   ③铁夹B和试管   ④铁圈C和石棉网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_______,加热时需要不断观察冰的_______变化.

    (3)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

    (4)如图乙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_℃.

    (5)如表是小明设计的记录实验过程的表格.表中(a)和(b)两处应填的内容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_.

    (a)

    温度/℃

    (b)

    (6)如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冰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冰熔化时的温度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冰的熔点是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为小斌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的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1)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E入射时,在纸板F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光线沿OB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AO和OB的轨迹,则A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是________(选填“入射角”或“反射角”).小斌想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3)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序号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45°

    3

    50°

    50°

    分析数据可得:反射角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光线OB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直线ON.

    (4)他让一束光线沿着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光路是____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______(选填“厚”或 “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_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电冰箱

    目前常用的电冰箱利用“制冷剂”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的外面.“制冷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它吸热,就像搬运工把包裹扛上了肩;液化时它放热,就像搬运工把包裹卸了下来.

    如图是电冰箱的构造原理图,液态的“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迅速膨胀、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生成的蒸汽又被电动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再次液化并把从冰箱内带来的热通过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制冷剂”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冷冻室里就可以保持相当低的温度.实际的冰箱内部一般分成冷藏室与冷冻室两个空间,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通常冷藏室温度设定在5℃左右; 冷冻室的温度在-18℃以下.

    (1)关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在冰箱外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汽化并吸收热量

    B.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汽化并吸收热量

    C.压缩机不转,制冷剂也能循环流动

    D.气态制冷剂液化是利用了降低温度的方法

    (2)冰箱工作时,冷藏室内壁有时出现很多小水珠,冷冻室内则有霜出现,为了不影响制冷效果,还需定期除霜.关于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小水珠是冰熔化形成的

    B.霜是小水珠凝固形成的

    C.小水珠是食物中的水分蒸发形成的

    D.除霜过程是熔化过程

    (3)某同学在观察时发现,电冰箱工作时两侧会发热.请你简要说明电冰箱工作时两侧发热的原因: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电冰箱既然能够制冷,那么打开电冰箱的门,让其持续工作就可以像空调一样降低室温,你认为这种说法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