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4 题,命题作文 1 题,语言应用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层踢球已经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踢球的情景。宋代社会上还有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两种方式,但书上讲的大多是白打踢法。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已由射门比准向灵巧和控球技术方面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水浒传》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比赛的组织和宣传推广。

    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宋代民间,习惯把无馅的食品称为饼,用火烤的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油炸的叫油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做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每天早起,挑起做好的一担炊饼出门叫卖。武松离家出行前,曾经交待哥哥武大说:你少在外面,早点回家;原先做炊饼十扇笼,以后只要做五扇笼。扇笼就是蒸笼,可以断定,大郎炊饼是蒸出来,而非烤制的烧饼。宋代炊饼是今天的馒头,绝非烧饼,而馒头却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

    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冬天供应太学馒头。宋人笔记言,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成为主食。年年清明节,市民携带枣粥、鸭蛋和炊饼,出游踏青。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诗人杨万里题作《食蒸饼作》:“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读《水浒传》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更多的是纵情取乐,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宋朝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井生活恬静和谐。宋朝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蹴鞠是宋朝清明节习俗的主要亮点,在当时,这种活动仅在上层社会流行,也是足球艺人赖以保障生活的方式。

    B. 圆社是宋代蹴鞠艺人的专业团体,有助于蹴鞠艺人团结互助和维护切身利益,圆社组织蹴鞠比赛,并进行宣传推广。

    C. 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就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宋朝太学食堂在冬季例行加餐供应馒头。

    D. 炊饼是宋朝市民在清明节出游踏青时常携带的食品,当时汴梁城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炊饼成为当时民众的主食。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陆游的《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说明宋朝清明节有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而杜甫的《清明》诗说明清明节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在唐朝就已盛行。

    B. 宋朝的清明节,人们进行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活动,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神圣感。

    C.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发展,蹴鞠运动不仅在当时的上层社会流行,还有专业的踢球艺人,而且追求灵巧的控球技术,有专门负责蹴鞠活动的团体。

    D. 炊饼就是蒸饼,这不仅从《水浒》中武松和武大郎关于卖炊饼的对话中可以断定,也可以从杨万里《食蒸饼作》一诗的诗题和内容的对照中得到印证。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清明节作为宋朝的一个重要节日被宋人发挥到极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B. 宋代蹴鞠的“白打”踢法是调动身体多个部位完成的一套花样动作,使“球终日不坠”,该踢法不比射门的准确性,而比控球的灵巧性。

    C. 根据《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和《清明上河图》,我们既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俗主要是纵情取乐,也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

    D. 宋代的饼有烧饼、蒸饼、汤饼、油饼等多种,因避宋仁宗的名讳,蒸饼改称炊饼,宋人笔记和黄庭坚的书简都说明炊饼深受民众喜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引力波探测,中国没有缺位

    ——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专家访谈

    近日央视首次揭秘了我国引力波探测计划,这一神秘研究再度走入国人视线。

    谈到引力波,很多人的问题从“引力波是什么”,变成了“诺贝尔奖已被国外摘得,我们为什么还要探测引力波?” “发现引力波只是开始,引力波研究还有一大波‘诺奖’在等着被摘取。”科技日报记者近日在我国目前唯一的引力实验研究基地——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见到了我国著名“引力院士”罗俊。今年是“引力中心”值得纪念的一年,它已走过35年历程,被国际同行赞为“世界引力中心”。罗俊说,在这一国际大科学领域,幸好中国没有缺位。

    推开不同的窗,看到不同的风景

    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主任涂良成介绍说:“LIGO探测高频段引力波,我们探测低频段引力波,LIGO探测的是短时间的引力波,我们探测的是连续的引力波,可以持续验证。我们是对一个天文已经观测到的双星系统进行观测,把我们的实验设备调到相应的状态,对准它来检测引力波信号,而非短时间的。”

    低频与高频的区别就是大家看到宇宙不同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进程。不同的频段是不同的窗口,不同的频段没有先进落后之分,就如同你推开不同的窗看到不同的风景,不同频段的引力波探测将看到不同的天文事件。

    低频引力波反映出来的东西更多元更丰富。高频引力波则大多是宇宙中更极端的事件,需要大质量的天体非常剧烈运动才能产生,通常只有中子星或黑洞等天体相撞。然而,宇宙中更多的天文事件不是这种极端事件,往往是两个星相隔较远绕行,持续长时间运动。

    “这个频段有很多宇宙演化过程,有丰富的物理、天文学现象。”罗俊坦言,当初选择这一频段,也经过了细致的考虑。

    引力波研究比肩美国“阿波罗探月计划”

    2013年,罗俊和团队探讨并提出“天琴计划”时,全球科学家仍未探测到引力波;而LIGO团队确定了引力波的存在,“天琴计划”意义就更加重大。

    “这个领域有一大波‘诺奖’,但我们不是为拿奖才去研究它。”罗俊说,这项基础研究会带来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如精确测量地球重力,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地球水资源、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变化。罗俊说,引力波研究可比肩美国“阿波罗探月计划”,是太空、外太空研究的制高点,中国必须有一席之地。

    “天琴计划”是由三颗全同卫星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阵列,天琴的卫星将在以地球为中心、高度约10万公里的轨道上运行。“天琴计划”一直在边建设边积累,已经做了20多年的技术储备。正因有几十年的积淀,在谈到欧洲类似的空间引力波探测项目LISA将于2034年升空时,罗俊说:“我们很有可能会走在他们前面。”

    “天琴计划”庞大,要15至20年研究时间,国内已有十多个大学和研究院所参与。罗俊说,应该把它上升为一个国家计划的科研行为,应该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相比此前的引力波探测研究遇到的种种困难,罗俊认为,“天琴计划”还需要很多方面的技术和人才,包括物理、材料、光学、航空航天、自动控制、机械、精密测量等等。

    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重视程度与投入前所未有,而且做“天琴计划”是一群科学家的兴趣,如果能列入国家大科学工程,就可以把科学家的兴趣和国家的需要很好地结合起来。罗俊说,德国、意大利、法国的顶尖教授也希望能参与其中。“天琴计划”将成为中方主导的国际合作项目,集聚全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来源:新华网)

    相关链接:

    2017年10月2号,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了本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引力波相关的三位科学家因在“LIGO探测器以及引力波探测方面的决定性贡献”而获奖。三人均来自LIGO/VIRGO合作组,

    来自一个双黑洞系统产生的引力波信号在公元2015年9月14日国际标准时间9:51(北京时间17:51)由两座分别设置在华盛顿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LIGO观测台探测到。LIGO项目执行主管David Reitze说:“今天,我们开启了引力波天文学的崭新时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有三位科学家已经因为发现引力波获得诺奖,但是从“引力院士”罗俊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一国际大科学领域,中国没有缺位,并且对冲击诺奖充满信心。

    B. 我国目前唯一的引力实验研究基地——华中科技大学引力中心已走过35年历程,它是我国研究引力波的重要基地,也是“世界引力中心”。

    C. 我们探测的低频段连续引力波比LIGO探测高频短时间引力波反映出来的东西更多元更丰富,能看到与LIGO探测所不同的宇宙物理现象和物理进程。

    D. 引力波研究会带来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如精确测量地球重力,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地球各种资源的分布与变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2013年,罗俊和团队探讨并提出“天琴计划”时,全球科学家仍未探测到引力波,说明中国在引力波领域的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B. 宇宙中更多的天文事件不是极端事件,往往是两个星相隔较远绕行,持续长时间运动。这证明我们当初选择探测低频段引力波,是经过审慎考虑的,是有意义的研究。。

    C. “天琴计划”可比肩美国“阿波罗探月计划”,是太空、外太空研究的制高点,中国科学家依靠这个计划占据了引力波研究的一席之地。

    D. LIGO项目执行主管David Reitze说:“今天,我们开启了引力波天文学的崭新时代。”因为他们率先提出来引力波的概念并且发现了它。

    3.请结合文章,为推进我国引力波探测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如今且说贾元春,因在宫中自编大观园题咏之后,忽想起那大观园中景致,自己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骚扰,岂不寥落。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想毕,遂下一道谕,命宝钗黛玉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

    闲言少叙,且说宝玉自进大观园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鬟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倒也十分快意。……谁想静中生动,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发闷。园中那些女孩子,正是混沌世界天真烂熳之时,坐卧不避,嬉笑无心,那里知宝玉此时的心事?那宝玉不自在,便懒在园内,却痴痴的又说不出什么滋味来。茗烟见他这样,因想与他开心,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则天、玉环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买了许多,孝敬宝玉。宝玉一看,如得珍宝。茗烟又嘱咐道:“不可拿进园去,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宝玉那里肯不拿进去?踟蹰再四,单把那文理雅道些的,拣了几套进去,放在床顶上,无人时方看。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①,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

    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老太太叫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②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节选 有删改)

    注:①《会真记》这里就是指《西厢记》

    ②《牡丹亭》里的唱词,这部戏描写的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此回描写了小桥流水、落英缤纷的美景,而置身其中的宝玉黛玉展示了美丽纯真的爱情。“共读西厢”的描写情景交融,为小说增添了浪漫色彩和美学意蕴。

    B. “共读西厢” 的情节,宣告了宝黛度过青梅竹马的岁月后爱情生活的开始。比如这一回中先后写到宝玉在大观园里有心事,“不自在”“只是发闷”,黛玉先是“闷闷的”,后又因听曲而落泪,都是爱情萌芽时多愁善感的真情流露。

    C. 《西厢记》明清时被封建统治者视为“诲淫之作”,然而《红楼梦》为我们展示的宝黛初次爱情画面即“共读西厢”。这种的艺术构思含蓄的表现了作者的思想立场。

    D. 作者借用戏文“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强调了黛玉的美貌,可见曹雪芹描写宝黛爱情也借鉴了《西厢记》才子佳人男才女貌的经典爱情模式。

    2.结合文本,赏析本文所表现出来的黛玉的形象特点。

    3.文中写“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为什么宝玉唯独不怕黛玉看到《西厢记》并能与之分享?请结合本回内容以及课文《黛玉进贾府》中宝黛初会的相关内容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七世祖茂,有功于后魏,封安定王。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登进士第,元和初,权知国子博士。改都官员外郎,迁职方员外郎。

    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

    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宪宗遣使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拜,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忤,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帝曰:“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乃贬潮州刺史。既至潮,以表哀谢。帝得表,颇感悔,欲复用之,曰:“愈前所论是大爱朕,然不当言天子事佛乃年促耳。”皇甫镈素忌愈直,奏言:“愈终狂疏,可内移。”乃改袁州刺史。

    愈性弘通,与人交,终始不少变。从愈游者,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时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

    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颇能诱厉 / 后进馆之者/ 十六七 / 虽晨炊不给 / 怡然不介意

    B. 颇能诱厉后进 / 馆之者十六七/ 虽晨炊不给/ 怡然不介意

    C. 颇能诱厉/ 后进馆之者/ 十六七虽晨炊/ 不给怡然不介意

    D. 颇能诱厉后进/ 馆之者十六七/ 虽晨炊/ 不给怡然不介意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科举考试,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

    B. “迁”是古代官吏调动常用的词语,“左迁”为贬官,“右迁”表示升官之意,

    C. 最后一段写张籍最终考中科举为官。在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外交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的是吏部。

    D. 谥号,指皇帝或有功之臣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韩愈祖上曾经有功爵,到了父辈没了功名。韩愈三岁的时候成了孤儿,被同族的堂兄抚养。因为自己是孤儿,小时候很刻苦的学习儒家经典,最终考中了进士。

    B. 韩愈说话直率,品德正派,不善于处理世俗的人情交际。德宗晚年朝廷政务纷乱,宰相也不负责。韩愈写文章极力批判,皇上反而把他从京官贬为连州山阳县令。

    C. 韩愈上书反对迎接佛骨,宪宗怪其狂妄,将其贬为潮州刺史。韩愈到了潮阳上表谢罪。皇帝感动后悔又想重新启用他,但因宰相皇甫镈讨厌韩愈的刚直,奏言阻扰,最终改授韩愈袁州刺史。

    D. 韩愈喜欢成全后辈,常常帮助他们成名。凡受过韩愈指教的人,都称“韩门弟子”。他总是把兴起名教、弘扬奖励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对经常和自己一起出游的孟郊、张藉二人更是极力推荐,使二人都考取了功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

    (2)愈言讦忤,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明妃曲(其一)

    [宋] 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①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②,人生失意无南北。

    ①古代匈奴等游牧民族所居毡帐集中地。多借称其王庭所在之处。

    ②长门,汉宫名。汉武帝的陈皇后阿娇失宠后居于此。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起首四句,写明妃离宫时的形象。鬓发散乱伤心落泪尚如此动人,使元帝不能自持,反衬了明妃的美丽。

    B.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作者对元帝问罪画师的议论既讥讽了汉元帝按图召幸的好色与愚笨,也强调了王昭君的精神风采之美。

    C. 诗人通过明妃的“不改汉服”来表现明妃爱乡爱国的真挚深厚感情,也借“鸿雁”这一意象表达了明妃思乡的痛苦。

    D. 结尾诗人设想的昭君家人寄予她的词句,家人以阿娇的典故劝告明妃安心守在毡城,表现出人情的麻木与淡漠。

    2.结合全诗,梳理诗歌表达的复杂情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请写出诗中用“月”的描写来营造画面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3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锦瑟》中借“鲛人”“美玉”的典故表现作者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登高》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蜀道难》用“五丁开山”的典故描写蜀道开辟之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4 题
  1. 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敕造(chì)     惫懒(bèi)   搭讪(shàn)    监生(jiàn)

    B. 纨袴(kù)     两靥(yàn)   桌帏(wéi)     吞噬(shì)

    C. 吮吸(shǔn)   榫头(shǔn)   朱拓(tà)     蹙缩(cù)

    D. 正月(zhēnɡ)   驯熟(xùn)   炮烙(pào)     踌躇(chóu)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要充分实现这仅有一次的生命价值,我们就应多体会民胞物与的意义,永远与人民在一起,永远拥有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B. 上面五间大正房,鳞次栉比,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比贾母处不同。

    C. 神仙鬼怪当然是不经之谈,但从中可见诗之在唐,词之在宋也十分普及。

    D. 2019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房价的涨幅大大超过金融产品回报率的平均水平,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让金融市场难以望其项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港独”议员郑松泰早前裁定侮辱国旗及区旗罪两项罪,他任教的香港理工大学决定在他6月约满后不再与他续约,要求18日公开详列不续约的理由。

    B. 中国成功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国家和经济界的高投资率,而印度的资本却很克制,西方企业除了在德里和软件中心班加罗尔投资外,也不愿在其他地方投资。

    C. 我们愿意尽最大努力、最大诚意去追求和平统一前景,但也绝不容忍“台独”,我们会尽一切力量防止“台独”势力分裂中国的情况不再发生。

    D. 鲁迅的语言是最犀利的,见解是最透辟的,他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书法家陈老师的四位朋友在本月都家有喜事,他们都请陈老师送一幅字给他们,陈老师就叫他的学生依据四位朋友家的不同情况拟出四句祝词,其中不得体的一句是

    A. 朋友的女儿结婚,祝语“之子于归”。

    B. 朋友的儿子考上师范大学,祝语“杏林之秀”。

    C. 朋友的父亲七十大寿,祝语“古稀之乐”。

    D. 朋友生了男孩,祝语“弄璋之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寒喧   悚然   忖度   陈抟老祖

    B. 慰藉   隽永   萦绕   间不容发

    C. 歆享   穹隆   蒙胧   沸反盈天

    D. 窟窿   赋与   缥缈   叹为观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补写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有了自尊的脖子,才能支撑起自信的头颅;有了不屈的脊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支撑起无畏的抉择。支撑人走下去的更多的是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都行”“可以”“随它去”“没关系”……这些“佛系青年”的口头禅在生活中屡“听”不鲜。有人总结了“佛系”的几种典型表现: 佛系涨薪资,顺其自然,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一辈子能拥有多少财富都是命中注定的;佛系考研,还有十多天考试,能考上就读吧,考不上就算了,看得进书就看,看不进就睡会;佛系“剁手”购物,钱乃身外之物,能花是福,都不知道自己明天还在不在。

    在2018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来自各界的两会代表对年轻人中流行的“佛系”心态进行了热议。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说“这在我年轻时绝对不可能啊!那时候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感觉懈怠的话就没为自己努力,没为社会做点什么。” 知名网络作家张威(唐家三少)表示“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沦落。失败了不是坏事,但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拼搏,才能成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佛系”和奋斗也不矛盾,“两种心态能统一会比较完美”。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出你对青年人“佛系心态”的深入思考,文体: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不得套作、抄袭 。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