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单选题 18 题,材料分析题 5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 题
  1. “他的哲学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也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他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他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材料中的“他”对自然科学的贡献是

    A. 发现了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

    B. 提出时空的变化和结构与物质的运动、状态密切相关

    C. 其理论使力学和天文学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

    D. 第一次将神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赶了出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罗兹·墨菲在《亚洲史》提出:“近代中国最伟大作家鲁迅那样的一些抱怨最深的人完全拒绝它(传统文化),鲁迅和其他一些人一针见血地指出,所有这一切的原因不在于外国的侵略、占领和特权,而存在于中国传统的腐朽之中,这个传统曾经一度光荣且成就辉煌,但现在已经可悲地无能而道德沦丧。”下列对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 传统文化遭到鲁迅等人的绝对否定

    B. “完全拒绝”是由于中国传统道德沦丧

    C. 鲁迅等人的觉醒不在于外来的侵略

    D. 接受西方文化是中国近代化必由之路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8 题
  1. 1905年,爱因斯坦引入了粒子概念,认为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的,后来定名为光子。爱因斯坦的这一成就

    A. 属于人类对宏观世界的认识

    B.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时空观

    C. 标志着量子力学体系的建立

    D. 是对量子理论的成功运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宣言》认为:“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具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下列对该《宣言》理解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A. 主张实现国民直接、平等的民权

    B. 有助于推动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

    C. 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D. 对孙中山的民权主义作了新解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我们当时认为,中国自汉以后学问全要不得的,……所以专读各经的正文和周秦诸子。既然外国的学问都好,却是不懂外国话,不能读外国书,只好拿教会的几部译书当宝贝。再加上我们主观的理想……我们的新学就是这三种元素混合构成。”材料中的“新学”

    A. 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主张“绝对平均主义”

    C. 提倡“中体西用”   D. 倡导“维新变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这直接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 坚持群众路线   B. 重视经济建设

    C. 强调实事求是   D. 开展武装斗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欧洲文艺复兴史》在评述人文主义运动时称,“教会之守旧,人文派之复古……古代艺术之爱好者,甚至为教皇所奖励保护,由此可见新旧冲突非表面而为内心的也。”这里教会与人文派的内在冲突是指

    A. “因行称义”还是“因信称义”

    B. 遵从守旧观念还是鼓吹复古思潮

    C. 坚持神权至上还是人性至上

    D. 王权高于教权还是教权高于王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

    A. 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B. 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

    C. 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

    D. 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

    A. 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 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 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 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 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 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萧公权说:“董子虽以言灾异下吏,然观汉书‘天文’、‘五师’两志所述,足知‘天人相与’已成为西京之显学,而仲舒乃其重要之大师。抑吾人当注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他认为该学说

    A. 遭到了封建士大夫的批判

    B. 迎合君主谋取权位的需要

    C. 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

    D. 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他们(行政官或者国王)仅仅是主权者(人民)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该启蒙思想家主张

    A. 天赋人权说

    B. 分权制衡说

    C. 社会契约论

    D. 三权分立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它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新的高度。这里的“新的高度”是指提出了

    A. 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B.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清初思想家朱之瑜认为做学问应该有益于社会。他说:“为学之道,在于近里着己,有益天下国家,不在掉弄虚脾,捕风捉影。”他的这种思想与下列哪位思想家最为接近

    A. 李贽

    B. 朱熹

    C. 王夫之

    D. 顾炎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吕思勉先生说:“在大同之世,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远不如后来,然而人类最亲切的苦乐,其实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间的关系,所以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下列与材料观点相近的是

    A.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天理

    B.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

    C. 食之利也,以知饥而食之者智也

    D.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朱子语类》载:“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朱熹强调的“理”是

    A. 超越时空的物质实体

    B. 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C. 君权神授的思想来源

    D. 追求幸福的物质欲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

    A. 描绘上是一致的

    B. 形式上是一致的

    C. 风格上是一致的

    D. 主题上是一致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此次教育改革

    A. 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B. 顺应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

    C. 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D.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海涅在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后写下《颂歌》,内容是“我是剑,我是火焰。黑暗里我照耀着你们,战斗开始时,我奋勇当先,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下列美术作品与此文学风格一致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53年,一出戏剧在巴黎上演后引起全城轰动,以至于当时熟人打招呼都说:“你在,干嘛?”“我在等待戈多。”有人认为该剧的寓意是揭示人类在一个荒诞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与该剧创作风格类似的作品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5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不承认罗马的教王,反对教权的政府。

    ——摘编自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

    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而宗教改革……享受到了“文艺复兴”所开拓出来的人文主义的影响……把欧洲人民的觉悟,提高了一步。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科三  浪漫主义为人文精神增加了新内容。有关浪漫主义思潮的认识,学术界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浪漫主义回应了工业革命的恐怖。

    ——摘编自以赛亚·伯林《浪漫主义的根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中人文主义的诉求,从人文主义传播的角度分析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浪漫主义回应了工业革命的恐怖”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古代改革家,重法者不在少数,他们所描绘和实践的“法治中国”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故不赏善而民善。

    ——《商君书•画策》

    材料二  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使周公知为政,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则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势亦有所不得也。

    ——王安石《周公》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善治者”的治国方略是什么?这对商鞅变法的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回答王安石认为实现“天下治”的方略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中“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的具体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法治”效果的主要因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梭伦改革保护公民权利,维护城邦利益,推动了雅典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梭伦取消了所有涉及个人劳役的债务,所有因债务而遭奴役者均被释放,并禁止将来再有任何奴役制度。梭伦立法是一种革命,所有自由人在法律前一律平等,无论贫富都要受同样的约束和惩罚。他使在习惯上早已被认可的私有财产制合法化。他通过开放公民权利以促进雅典的工商业,凡外邦人具有各行业专长、欲携眷永久定居雅典的,可获得公民权利。梭伦将所有在阿提卡的自由民依照财富区分为四个集团,荣誉与税捐也依次区分,不纳税捐就不能享受荣誉(第四级则免税)。他的法律规定在雅典发生暴乱时采取中立的人将丧失公民资格,因为他认为大众对国事漠不关心可以导致国家灭亡;凡殉国者的子女应由国家抚养与教育,这项法律成为雅典人多年勇敢作战的主要原因。他采取中庸之道且保全了邦国,当人们问他一个有秩序而组织良好的国家基础是什么时,他的答复是“人民服从治理的人,而治理的人服从法律”。

    ——摘编自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梭伦围绕公民权利所采取的措施。

    (2)据材料,分析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梭伦改革对雅典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也最有争议的举措就是迁都和汉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与宗室重臣的交流中,孝文帝将他迁都的本意说的十分明白,平城“虽富有四海”,但只是“用武之地”,很难“移风易俗”。迁都后又说:“若永居恒北,值不好文之主,卿等子孙不免面墙也。”同时孝文帝明确地认识到只有迁都於“王里”洛阳,才能“光宅中原”。迁都后,他接二连三地南征萧齐,虽然连遭失败,然而他的“期於混一”的壮志,直到临终前仍念念于怀。

    ——摘编自尚志迈《也谈魏孝文帝拓跋宏的迁都》

    材料二  孝文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改革完全是自觉、积极、主动的。这充分表现在他对陆叡的谈话中:“朕为天子,何必居中原!正欲卿等子孙渐染美俗,闻见广博。”孝文帝迁都、汉化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文化中心,也为以后形成和发展的盛唐文明奠定了基础。在融入汉文化的同时,鲜卑文化的精华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鲜卑族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而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摘编自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孝文帝迁都的意图。结合材料一、二中孝文帝与大臣的对话,激发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据材料二,阐释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孝文帝改革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晚清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和思想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居今日而言经世,……必深通六经制作之精意,证以周秦诸子及西人公理公法之书以为之经,以求治天下之理;必博观历朝掌故沿革得失,证以泰西希腊罗马诸古史以为之纬,以求古人治天下之法;必细察今日天下郡国利病,知其积弱之由,及其可以图强之道,证以西国近史宪法章程之书,及各国报章以为之用,以求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夫然后可以言经世。

    ——1897年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

    材料二  晚清思想潮流与清代中期迥然有别,国内起义和外国侵略的双重挑战,迫使士人重新审视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考证学派致力于古文物研究,对为知识而求知的举动引以为豪。但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他们却演奏着不和谐的音符。……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士人感觉到道义上有义务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学术上的广泛兴趣和调和折衷构成了这一时代的特色。因此,晚清的学术界由一枝独秀(汉学)转向多派并存,由分裂而趋向整合。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梁启超重视研究“经世”,其内容和目的有哪些重大发展。

    (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思想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一主要特征。(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280字以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