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情景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名著阅读 1 题,选择题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2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参差荇菜,______________。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睢》)

    (2)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3)大风起兮云飞扬,______________,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

    (4)力拔山兮气盖世,______________。(《垓下歌》)

    (5)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______________,佳人难再得。(《歌》)

    (6)居高声自远,______________。(《蝉》)

    (7)城外土馒头,______________。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城外土馒头》)

    (8)过江千尺浪,______________。(《风》)

    (9)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秋兴八首·其一》)

    (10)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咏怀古迹·其三》)

    (11)______________,无复鸡人报晓筹。(《马嵬·其二》)

    (1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蜀道难》)

    (13)《蜀道难》中借助细节动作描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过蜀道时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刻画出来了,状困危之境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锦瑟》中化用典故“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5)《琵琶行》中以琵琶女年轻时即使是用珠宝首饰打拍子敲碎,酒弄脏衣服也不在意的情节,来表现其欢乐奢华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故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么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1.宝黛初见,黛玉“便吃一大惊,心下想着:‘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由上述文字判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作者这样写,呼应了第一回中“木石前盟”的故事,给两人的关系蒙上了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B. 宝黛见面时的心灵感应,表现出两人在感情上的默契,是后文中两个人之间产生爱情的基础。

    C. 这样写,是为了呈现初恋者可能产生的幻觉,而幻觉的产生往往与个人经历和文化背景有关。

    D. 宝黛相见,一个心惊一个言笑,一存于中一发于外,显示出他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性格。

    2.对《西江月》二词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这两首词及对贾宝玉出场前的侧面描写、出场后的外貌描写,是贾宝玉性格描写的三个重点。

    B. 《西江月》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

    C. 这两首词采用幽默含蓄的手法,揭露封建大家庭后继无人的事实,暗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

    D. 所谓“草莽”“不通世务”“偏僻乖张”,实际上是贾宝玉卓然独立,与世俗传统相背离的表现。

    3.前文贾母问及黛玉念何书时,黛玉回答:“只刚念了《四书》。”可这里回答宝玉同样的问题时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为什么会有这样前后矛盾的说法?这反映了林黛玉什么样的性格?

    4.划线句子“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和文中哪句话相呼应?试分析“摔玉”这一举动体现了宝玉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兵

    胡玲

    单位招门卫,一直没招到人。应聘者要么嫌工作时间太长,要么嫌福利待遇不好。

    这天下午,一个人影在办公室门口晃动,我走过去,吓得差点儿叫出声来。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丑陋无比的男人,四五十岁的样子,瘦削的脸上布满了道道伤疤,像无数条狰狞的蜈蚣匍匐于脸上。男人个子很高,背有点儿驼,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肩上斜挎着一个褪了色的绿军包。

    我是来应聘门卫的。男人朝我讨好一笑。他笑的时候,脸上的疤痕显得更加突兀可怕。

    听到有人来应聘,人事部的赵经理高喊一声,应聘的,过来!

    男人扯了扯身上的军装,走了进去。

    看到男人,赵经理也吓了一跳。你脸上的疤怪吓人的。赵经理面带愠色。男人像做错了事情一样,有点儿歉意地脸红起来。

    你是哪里人?赵经理朝男人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问。

    我是湖南桑植的,贺龙元帅的故乡。男人的语气中透着一丝骄傲。

    带证件了吗?赵经理问。

    男人从绿军包里掏出一个红绸布包着的东西。打开,里面是三个红本本。男人将红本本小心翼翼地递到赵经理面前,这是我的证件,请您过目。

    赵经理拿着三个红本本瞄了几眼,丢在了桌子上。你有做门卫的工作经验吗?

    没有,我以前一直在老家种地,媳妇前段时间检查出得了重病,需要很多钱,我才出来打工的。男人的肩膀微微颤抖了一下,丑陋的脸上闪过一抹悲凉之色。

    不行,没有经验的我们不要,你走吧!赵经理斩钉截铁地说。

    我能吃苦,还有一身力气,干门卫工作应该可以的。男人憨厚地说。

    赵经理斜了男人一眼,没好气地说,门卫就是保护我们单位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你年纪一大把了,怎么做得了。

    我可以的,真的可以。我练过散打,也懂一些安全救助知识,一定能够干好门卫工作的!男人有点儿着急地说。

    我说不行就不行,你就别哆嗦了!赵经理的头摇得像拨浪鼓。

    您让我试试吧!哪怕工资低点儿也行,我媳妇病得不轻,我急需钱,急需一份工作。男人带着央求的口气。

    对不起,这里不是慈善机构。赵经理冷冷地说。

    男人强挤出一丝苦笑,从桌子上拿起三个红本本,认真地用红绸布包裹好,轻轻地装进包里。那谨慎细心的样子,仿佛他放进去的是价值连城的稀有珍宝。

    男人黯然地走出了办公室。

    几星期后,单位购买了一批办公家具,需要搬到五楼办公室去。单位后面有座桥,桥上每天聚焦着许多等活儿干的人,我决定去那里找个搬运工来帮忙。

    桥上,站着许多人,他们有的拿着扁担,有的拿着铁铲,有的坐在三轮车上。我走过去,一大群人蜂拥而上。有活儿吗?多少钱?给我做吧!

    有一批家具要搬到五楼,五十块钱做吗?我问道。

    钱太少了,做不了。一听我报的价钱,一群人悻悻散去。

    我正准备加价时,一个声音响起:这活儿我干。我顺着声音望过去,又看到了那个满脸伤疤的丑陋男人,他依然穿着那身旧军装,挎着绿军包。

    还没找到工作吗?我问他。

    男人苦涩一笑,是呀,一个多月了,什么工作也没找到,别人要么嫌我老,要么嫌我脸上有疤。实在没办法,我就和他们一样在桥上蹲点,也好寻些力气活儿做。

    到了单位,男人二话没说,放下绿军包,扛起一张桌子就上楼去了。

    没多久,男人就把所有家具搬上了五楼。虽然是冬天,但男人的旧军装已经被汗湿透了。

    我递给了男人八十块钱,男人又退回我三十块。说好了五十块的。男人朴实地笑着说。

    男人走后,我发现他的包掉在我这里了。

    我打开男人的包,打开红绸布,看到那三个红本本。一本是退伍证,证书照片上的一张脸年轻帅气,英姿飒爽。退伍证的纸张虽已泛黄和起皱,依然能清楚地看见上面的字迹:南滨市某步兵部队,陈青山同志于1994年4月光荣退伍。一本是部队颁发的二等功证书。一本是伤残军人证,写着陈青山在某次救火中不慎烧伤了脸。

    男人很快就折了回来,十分着急的样子,看到我手里的包,他松了一大口气。差点儿忘了我最重要的东西。男人说。

    男人脸上的伤疤,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朵美丽的鲜花。我怀着敬重的心情,双手把包递到男人手中。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通过描写我及赵经理初见老兵的反应,突显老兵伤疤的可怕,用老兵相貌的丑陋来反衬他内心的美好,也为他找不到工作做了铺垫。

    B. 在与老兵对话时,赵经理面带愠色,语气冰冷,拒绝时斩钉截铁,由此可知,赵经理内心对老兵是轻视的,对老兵的需求和恳求是冷漠的。

    C. 小说多次提到老兵的“旧军装”“绿军包”及很爱惜的“三个红本本”,这些都在暗示老兵对他过往的军人身份和曾经的功绩是很珍视的。

    D. 对老兵的伤疤,“我”由“像无数条狰狞的蜈蚣匍匐于脸上”到“像一朵美丽的鲜花”的感觉变化,反映的是“我”内心对老兵情感的变化。

    2.请简要分析小说在刻画老兵这一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

    3.小说以“我”为视角叙述故事,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2 题
  1. 阅读唐诗《登高》,完成各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起句是一个全景式描写,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写出了登高之地急风猎猎、秋高气爽、猿啼悲秋的特点,气势恢宏,境界阔大。

    B. 首联对句转写眼前景物,俯瞰之下,渚清沙白,色彩如画,仰视空中,飞鸟盘旋,静中有动,这样一副明丽清爽的图画,让人耳目一新。

    C. 颔联以工笔细描表现秋天的典型特征,“无边”“不尽”“萧萧”“滚滚”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遒劲有力,气势磅礴。

    D. 尾联与前三联飞扬震动的格调迥异,将自身的潦倒不堪与时世艰难相联系,既体现杜甫忧国伤时的胸怀情操,又含无限悲凉之意于言外。

    2.诗歌颈联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这首西晋时的古诗,完成各题。

    咏史

    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②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①金张:指汉代的金日磾和张安世两家,从汉武帝时起,到王莽篡汉止,七个朝代,世代是宫中宠臣。②冯公:指冯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两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以“涧底松”比喻出身寒微的士人,以“山上苗”比喻世家贵族子弟。

    B. 三四句中,“彼”指山上的小树,当它长大变成和松树一样高时,就拥有阔大的树荫和百尺长的枝条。

    C. 第五句中,“胄”指的是贵族后裔,“蹑”,意为“登”。这句的意思是贵族世家的子弟能轻易登上高位。

    D. 这首古体诗气势雄健,笔调挺拔,形象鲜明,情感浓烈,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作者独树一帜的风格。

    2.这首诗通篇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记丐侠

    来懋斋先生者,家况奇贫,性慷慨而有过人节。乡试后,捷举。意欲赴礼部试,而绌于资斧。乡人俗习,例凡临时乏资者,得招集亲友七八人各出一分于发起人,由发起人立约签字付资,毕事而次第发还之,谓之会。既而曰:“孰如成一会而筹集之。”于是奔走于亲故之门者数日,始获七人之认可。然皆以情不能却,强应之而心实否之。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具旨酒与佳肴,以恭候之。讵知日既夕矣,无一亲故之足迹,印于其庭者。

    有群丐过其门,见先生家罗杯盘,必有所谓喜事者。遂麋集于户限外,争欲得杯盘狼藉之馀渖。斯时也,先生饥火与愤火交绥,于是出谓群丐曰:“予之肆筵以设席也,实以部试期迫,赴都乏资,意欲藉亲故之集会轮资,应眉急耳。奈亲故负我,今竞食言,以致吾之酒肴为虚设。虽然,与其鱼馁而肉败,孰若大家共一饱。汝曹其就座,吾将为东道主而畅饮焉。”群丐登堂醊,醲饷既良,已谓先生曰:“吾侪小,蒙先生赐以酒食,固属非分之宠。今试一问,由此达京师需金几何?”先生曰:“但使途无饥渴,而安抵都下足矣。”群丐应声起曰:“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往往逆旅主人嘉其义而奇其事,且厚有赠馈。既抵都,群丐各分道行乞,以所得资为先生应试费。试后果捷南宫①,得出为某邑宰,循例省亲回籍。群丐亦促之返焉。

    甫抵里闬,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先生亦平淡视之。然越数日将之官,群丐请从之任所。先生恐有所不歉,又恐背前日谊。方踌躇间,有黠者似已久窥其意曰:“先生之作官,自作官;某等之行乞,自行乞。但使有效犬马处,则吾等愿藉之以毕馀生。若其他世俗之累,决不敢为先生浼②,且自浼也。请勿作再三之虑,先生以为何如?”

    抵任所后,各行丐于四方,惟昏暮时潜一入署问安而已。先生亦随时资给之,然往往不受。时邑多盗,群丐间作侦探,是以屡屡破获重要案件。至颁发赏格时,悬牌累月,迄无来领者。而先生以政声卓著,由上峰保升郡守矣。先生固儒者,不耐于酬酢之烦,又淡于利禄,遂以亲老乞终养,解组③后,欲为各丐谋治生业,竟皆避之他去。先生每为人言之,辄唏嘘泣下,引为憾事。然而丐则侠矣。

    (选自《庚初广志》卷八,有删改)

    [注]①南宫:指礼部。②浼:玷污。③解组:解下挂印的带子,指辞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       除:台阶

    B. 但使途无饥渴,而安抵都下足矣   但:只要

    C. 群丐请从之任所             之:前往

    D. 时邑多盗,群丐间作侦探       间:间或

    2.以下各组语句中,分别表现群丐的“侠义”和来懋斋先生“品性”的一组是

    A. 蒙先生賜以酒食,固属非分之宠         先生亦随时资给之

    B. 以所得资为先生应试费              试后果捷南宫,得出为某邑宰

    C. 若其他世俗之累,决不敢为先生浼       先生恐有所不歉,又恐背前日谊

    D. 悬牌累月,迄无来领者              是以屡屡破获重要案件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来懋斋先生家况奇贫,为人却慷慨大方,有过人的节操。乡试中举后,打算赴礼部应试,可缺乏资用。他采用民间打会的方式向亲友筹集资金,但遭到拒绝。

    B. 来懋斋先生把准备招待亲友的美酒佳肴拿给乞丐们享用。了解到先生的困境,乞丐们用行乞所得资助他,并护送其赴京应试。他们的义举受到赞扬,并因此常常获得馈赠。

    C. 来懋斋先生在群丐的帮助下到达京都,如愿考中,得以出任县令。回乡省亲时,对逢迎讨好的亲友只是以平常态度对待。

    D. 来懋斋先生任职期间,乞丐们给予他很多帮助,使先生政声卓著,而乞丐们不求任何回报。先生辞职归乡前,想给他们谋取职业,群丐都躲开了,先生引以为憾。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然,与其鱼馁而肉败,孰若大家共一饱。

    (2)甫抵里闬,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根据《红楼梦》中的有关内容,完成以下各小题。

    (1)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一株绛珠仙草,因得赤霞宫__________(姓名)日日以甘露灌溉,修成女形。绛珠仙草感念其恩,欲跟随其下凡历劫,发誓用一生的眼泪偿还,这就是所谓的“木石前盟”。

    (2)“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是__________的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这是__________的判词。

    (3)“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红楼曲唱的是十二钗中的__________。此人最善弄权术,例如毒设相思局,戏弄__________(姓名),害他最后丢了性命;弄权__________(地名),贪图三千两银子,致使一对青年男女含恨自杀。

    (4)黛玉初到贾府时,见到了一个“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的女子,她是__________。

    (5)贾雨村补授应天府,一到任上便判了一起葫芦案,此案是冯渊与薛家公子薛蟠为争夺__________(姓名)而发生的。

    (6)宝玉到梨香院探望宝钗,宝钗因平日未能赏鉴通灵宝玉,便借机欣赏了一番。巧的是,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与宝钗锁上刻的“__________,芳龄永继”八个字正好一对儿。

    (7)“盛筵必散”一语出自__________之口,这是她在临终前托梦于王熙凤时的叮嘱之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代有其事。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_________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只有_________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_________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_________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身为家长,如果(        ),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快马加鞭  凤毛麟角  背道而驰  璀璨夺目

    B. 揠苗助长  凤毛麟角  南辕北辙  光彩照人

    C. 揠苗助长  屈指可数  南辕北辙  璀璨夺目

    D. 快马加鞭  屈指可数  背道而驰  光彩照人

    2.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 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D.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

    B. 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C. 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D. 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孔子说:“君子不器。”对这句话,李泽厚解释为:“人不要使自己成为某种特定的工具和机械。”安德烈·莱维解释为:“君子不要把任何人当器具对待。”

    这两种解释的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君子应如何定位自己或如何定位他人”为话题,用“并列式结构”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阐释理由,题目自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