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1 题,填空题 4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1 题
  1. 合成氨反应为 N2(g)+3H2(g) 2NH3(g)△H=+92.4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条件下,当N2的生成速率与N2的分解速率相等时,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B.取1mol N2和3mol H2放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平衡时,生成2 mol NH3

    C.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再充入N2,则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定条件下将0.1mol N2和0.3mol H2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2NH3.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最终可生成0.2 mol NH3

    B.增大压强能使反应速率减小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向容器中再加入N2,能加快反应速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有2mol SO2和一定量的O2,发生反应2SO2+O22SO3.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测得此时SO2为0.4mol,那么反应进行到2min时,密闭容器中SO2物质的量是(  )

    A.小于1.2 mol B.1.2 mol C.大于1.6 mol D.1.6 mo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深海中存在可燃冰(CH4•nH2O固体).已知:CH4•nH2O(s) CH4(g)+nH2O(l)﹣Q(Q>0)深海中能够存在可燃冰,是因为深海具有以下条件中的(  )

    A.低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高温高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0.2 mol/L、0.2 mol/L,当反应达到反应限度时可能的数据是(  )

    A.c(SO3)=0.4mol/L

    B.c(SO2)=c(SO3)=0.15mol/L

    C.c(O2)=0.35mol/L

    D.c(SO2)+c(SO3)=0.4mol/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将0.1mol•L﹣1的KI溶液和0.05mol•L﹣1 Fe2(SO4)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混合液分别完成下列实验,能说明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2Fe3++2I﹣2Fe2++I2”的是(  )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滴入KSCN溶液

    溶液变红色

    滴入AgNO3溶液

    有黄色沉淀生成

    滴入K3[Fe(CN)6]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用于证明Fe2+存在)

    滴入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色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②和③ D.①和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25℃、1.01×105 Pa下,反应2N2O5(g)═4NO2(g)+O2(g)△H=+56.7kJ•mol﹣1能自发进行的合理解释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该反应的熵增效应大于焓变效应

    C.该反应是熵减反应       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为探讨反应X+YZ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实验测得X、Y的初始浓度(用c表示,mol/L)与生成物Z的浓度达到0.0042mol/L时所需的时间如右表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反应速率的判断正确的是(  )

    c(X)

    c(Y)

    所需时间(秒)

    0.10

    0.10

    0.60s

    0.20

    0.10

    0.15s

    0.20

    0.05

    0.30s

    A.与c(X)成正比且与c(Y)成正比

    B.与c(X)成正比且与c(Y)无关

    C.与c2(X)成正比且与c(Y)成正比

    D.与c2(X)成正比且与c(Y)成反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 CO2+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反应时间/min

    n(CO)/mol

    H2O/mol

    0

    1.20

    0.60

    t1

    0.80

    t2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0.40/t1 mol•L﹣1•mim﹣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 CO和1.20mol H2O,到达平衡时n(CO2)=0.40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不变

    D.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恒温条件下,将NO2装入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慢慢压缩气体体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V正增大,V逆减小

    B.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颜色一定会变浅

    C.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

    D.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恒温(1100℃)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a2SO4(s)+4H2(g)Na2S(s)+4H2O(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c(H2O)/c(H2)

    B.若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或压强保持不变,均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C.若Na2SO4足量,改变起始充入H2的浓度,达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不变

    D.若初始时投入2.84gNa2SO4与一定量H2,反应达平衡时容器内固体共有2.264g,则Na2SO4的转化率为5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说法或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

    A.当 v(CO)(正)=v(H2)(正)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B.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加C(s)质量会使平衡正向移动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少量He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仅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再次平衡时H2O(g)的平衡浓度可能是原来的2.1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溶液中Fe3+、Zn2+ 、Cu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B.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C.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

    D.根据反应2CO2(g)+6H2(g)CH3CH2OH(g)+3H2O(g)需在3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盛有足量A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保持压强一定,加入B,发生反应:A(s)+2B(g) 4C(g)+D(g);△H<0.在一定温度、压强下达到平衡.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B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当温度升高后,则图中θ>45°

    ②若再加入B,则正、逆反应速率均逐渐增大

    ③若再加入B,则再次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气体密度不变

    ④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50%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I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和活塞F都可以左右移动,F受压力恒定.甲中充入2mol A和1mol B,乙中充入2mol C和1mol He,此时K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反应达到平衡后,再恢复至原温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0刻度左侧的2到4之间

    B.若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1处,则乙中C的转化率小于50%

    C.若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靠近2处,则乙中F最终停留在右侧的刻度大于4

    D.如图II所示若x轴表示时间,则y轴可表示甲乙两容器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或A的物质的量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常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pH=3的醋酸,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降低

    B.一定浓度的CH3COOH和NaOH混合,溶液呈中性,则混合液中

    C.pH均为11的NaOH和NH3·H2O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不相同

    D.分别中和pH与体积均相同的硫酸和醋酸,硫酸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

    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NH4Cl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

    C.1.0×10—3mol·L—1盐酸的pH=3.0,1.0×10—8mol·L—1盐酸的pH=8.0

    D.将pH=2的某酸溶液和pH=12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某种碳酸饮料中主要含柠檬酸、碳酸、白砂糖、苯甲酸钠等成分,常温下测得其pH约为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柠檬酸的电离会抑制碳酸的电离

    B.该碳酸饮料中水的电离受到抑制

    C.常温下,该碳酸饮料中KW的值大于纯水中KW的值

    D.打开瓶盖冒出大量气泡,是因为压强减小,降低了CO2的溶解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1200℃时,天然气脱硫工艺中会发生下列反应

    H2S(g)+3/2O2(g)=SO2(g)+H2O(g)   △H1

    2H2S(g)+SO2(g)=3/2S2(g)+2H2O(g)   △H2

    H2S(g)+1/2O2(g)=S(g)+H2O(g)   △H3

    2S(g)=S2(g)   △H4则△H4正确表达式为

    A.△H4=2/3(△H1+△H2-3△H3)

    B.△H4=2/3(3△H3-△H1-△H2)

    C. △H4=3/2(△H1+△H2+3△H3)

    D.△H4=3/2(△H1-△H2-3△H3)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N2(g)+3H2(g) 2NH3(g) kJ·mol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

    1mol N2、3mol H2

    2mol NH3

    4mol NH3

    NH3的浓度(mol/L)

    c1

    c2

    c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akJ

    吸收bkJ

    吸收ckJ

    体系压强(pa)

    p1

    p2

    p3

    反应物转化率

    α1

    α2

    α3

    请写出下列物理量的关系:

    (1)浓度c1与c2_________________;2c2与c3________________

    (2)能量a与b __________________;2b与c___________________

    (3)压强p1与p2_________________;2p2与p3__________________

    (4)转化率α1与α2________________;α2与α3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1)氨的水溶液显弱碱性,其原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0.1 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溶液的PH         (填“升高”或“降低”);若加入少量的明矾,溶液中的NH4+的浓度          (填“增大”或“减小”)。

    (2)硝酸铵加热分解可得到N2O和H2O,250℃时,硝酸铵在密闭容器中分解达到平衡,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若有1mol硝酸铵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为       mol。

    (3)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若生成1molN2,△H=        kJ·mol-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1mol A和 2mol B,发生下述反应:A(g)+2B(g) 3C(g)+2D(s) △H>0。达到平衡时生成了1.8 mol C。

    (1)在相同条件下,若向该容器中改为加入0.3mol A、0.6 mol B,要使平衡混合气体中C物质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的相同,在D足量时,则还应加入       mol的物质C。

    (2)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按不同的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仍为1.8 mol 。则D的起始物质的量n(D)应满足的条件是:n(D)___________。

    当改变温度或压强时,有可能改变物质的聚集状态,对平衡产生影响。回答(3)(4)

    (3)若升高平衡体系温度,当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两次平衡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未发生改变,试解释形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容器改为容积可变的容器,在一定温度和常压下,建立上述平衡之后,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现持续增大压强,当:

    ①当压强为原来1.5倍时,A的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为m mol/L,测得m=1.5a;

    ②当压强为原来10倍时,A的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为n mol/L,测得n >10 a;

    ③当压强为原来100倍时,A的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为p mol/L,测得p<100a。

    试解释形成这种结果的可能的原因:

    ①1.5倍时:              

    ②10倍时:               

    ③100倍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液体燃料。工业上可利用CO或CO2来生产燃料甲醇。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学反应

    平衡常数

    温度(℃)

    500

    800

    ①2H2(g)+CO(g)CH3OH(g)

    K1

    2.5

    0.15

    ②H2(g)+CO2(g)H2O(g)+CO(g)

    K2

    1.0

    2.50

    ③3H2(g)+CO2(g) CH3OH(g)+H2O(g)

    K3

    (1)某温度下反应①中H2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K(A)         K(B)(填“>”、“<”或“=”)。

    (2)反应②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判断反应③△H          0;△S        0(填“>”“=”或“<”)

    在500℃、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③,测得某时刻H2、CO2、 CH3OH、H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6mol、2 mol、10 mol、10 mol,此时v(正)         v(逆) (填“>”“=”或“<”)

    (4)一定温度下,在3 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已知c(CO)与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Ⅰ如图所示,若在t0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Ⅰ变为曲线Ⅱ和曲线Ⅲ。

    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Ⅱ时,改变的条件是             

    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Ⅲ时,改变的条件是             

    (5)一定温度下,C(s)和水蒸气在密闭容器中,建立平衡状态:C(s)+H2O(g)CO(g)+H2(g);ΔH>0。

    ①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平)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Mr(平)>__________。

    ②若使用CO和H2从逆反应方向在相同温度下建立平衡,则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平)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M′r(平)>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1)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图所示的催化剂循环实现,

    其中,反应①为:2HCl(g)+CuO(s)H2O(g)+CuCl2(g)   △H1

    反应②生成1molCl2(g)的反应热为△H2,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热用△H1和△H2表示)。

    (2)新型RuO2催化剂对上述HCl转化为Cl2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①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aHCl—T曲线如图12,则总反应的△H         0,(填“>”、“﹦”或“<”);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与K(B)中较大的是           

    ②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画出相应aHCl—T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                     

    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aHCl的有        

    A、增大n(HCl)      B、增大n(O2)   C、使用更好的催化剂     D、移去H2O

    (3)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的数据如下:

    t(min)

    0

    2.0

    4.0

    6.0

    8.0

    n(Cl2)/10-3mol

    0

    1.8

    3.7]

    5.4

    7.2

    计算2.0~6.0min内以HCl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以mol·min-1为单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