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名著阅读 1 题,情景默写 1 题,基础知识综合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对比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请选出下列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④①⑤②③ B.⑤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⑤③ D.②③④⑤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次第(cì)     携带(xié)     沟壑(hè)     偏僻(bì)

    B.燎原(liáo)    束缚(fù)      惆怅(zhàng)   悬殊(shū)

    C.渺远(miǎo)   恬静(tián)     争讼(zhēng)    褪色(tuì)

    D.孕育(yùn)    宽慰(wèi)     撺掇(chuān)    磅礴(b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油馍    大彻大悟     叹为观止     戛然而止

    B.凫水    人情事故     草长莺飞     天衣无缝

    C.晦暗    销声匿迹     周而复始     花香鸟语

    D.羁绊    目空一切     海枯石烂     天衣无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B.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对社会的引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C. 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有余。

    D.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谈反腐,向古人借智慧,对今人敲警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名著《傅雷家书》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的等着。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

    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

    (《傅雷家书》节选)

    (1)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________ (人名)——著名钢琴大师;_________(人名)——英语特级教师。

    (2)对选文中对“赤子之心”和“孤独”,你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

    (3)在儿子长大成材的道路上,作为父亲的傅雷,从哪些方面给予儿子悉心指导?请结合书信内容具体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

    (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 。(《蒹葭》)

    (3)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____________ ?(《式微》)

    (4)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基础知识综合 共 1 题
  1. 语言综合运用。

    ①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高居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排行榜首位。②这部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③影片体现的英雄情怀,故土情结和国际合作理念,带给我们许多启示。④由于《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

    (1)选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错误,它在第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

    (2)选文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

    第__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有同学以“我梦想”开头开启朗读,请你接着同学的话题,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

    我梦想,驰骋于塞北苍茫辽阔的大漠,在金黄的夕阳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我梦想,伫立于齐鲁巍峨耸立的泰山,在茫茫的层云上,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望”字。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对比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乙)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为宫室        (2)峨冠        (3)如有所语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其人视端容寂

    B.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C.中轩敞者为舱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石青糁之

    3.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B.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

    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 D.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

    4.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苏轼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请比较两句表达含义有何不同。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

    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可耕土地资源不足造成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然而, 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土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它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仅就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不断增加。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00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有人做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够300亿人的需要。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由于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近海的鱼虾数量已近极限,但我们还可以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例如,南极的磷虾,每年的产量可高达50亿吨。只要磷虾的捕获量每年达到1亿~1.5亿吨,就比当今全世界一年的捕鱼量多出1倍以上。何况,在远洋和深海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资源,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

    ⑦综上所述,我们说海洋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

    1.第①段中“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一句中“之一”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第⑥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3.对全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最后写道:“说大海是人类未来的粮仓,一点儿也不夸张。”把大海比作粮仓,形象地说明了海洋内有丰富的人类所需的“食物”。

    B.文章③④两自然段说明了海洋中有丰富的藻类。

    C.文章第⑤自然段:“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这只是一种假设,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它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D.本文的说明中心是“只要充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海洋资源,人类未来的粮食需求是不成问题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麦与镰的季节

    屈绍龙

    ①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②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

    ③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

    ④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的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⑤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

    ⑥麦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

    ⑦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⑧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

    ⑨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

    ⑩有些植物追求肥沃,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

    ⑪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

    1.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扬花的麦子

    成熟的麦子

    收割麦子

    赞美麦子

    温情

    努力生长

    牵挂母亲

    2.文中两处划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1)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2)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3.第④段写麦子成熟季节时,还写到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

    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1)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屈绍龙《麦与镰的季节》)

    (2)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

    (冯骥才《日历》)

    以上两段文字都感悟岁月,请根据你的理解,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懂得父母恩重于山,所以才会涌泉相报;因为明白友情的可贵,才更渴望一份纯真的感情;因为经历离别的痛苦,才更珍惜相聚的欢乐;因为懂得时间的宝贵,所以才刻苦努力地学习;也或者,因为感受环境的恶化,才更懂得保护生态的必要;因为知道取合得当,所以才能更从容地把握今天……

    请以“因为     ,所以      ”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