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句子默写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黏合 (zhān)   脊骨 (jǐ)    隽秀 (jùn)   捋虎须 (luō)

    B. 猝然 (cù)     胡诌 (zōu)   颠簸 (bǒ)   字纸篓 (lǒu)

    C. 尽管 (jìng)   椋鸟 (liáng)  敛裾 (jū)   安捺不住(nà)

    D. 忖度 (cǔn)    迁徙  (xǐ)   赭色 (zhě)   亘古不变(gè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真正的教养一如真正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重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在与宇宙共震,生存与永恒之中。

    B. 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荣华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

    C. “官宣”“杠精”“佛系”都是汉语中的新结构,“退群”“巨婴”“锦鲤”“店小二”虽然是旧词,但其流行语义是崭新的。

    D. 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 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大批农民安土重迁,告别家乡,外出打工,在异地他乡过着漂泊不定的艰辛的生活。

    B. 面对晚唐政治上的败落以及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现状,杜牧替古人担忧,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阿房宫赋》。

    C. 1945年,声名显赫的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

    D. 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B. 在朱清时看来,落后的机制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主要原因,只有把学校推向市场,就能提高大学的办学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C. 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此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 因发热患者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我院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却不是这样。

    ②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趣味。

    ③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

    ④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

    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

    ⑥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独立地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这两种声音的“和声”对我们的情感所产生的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两种乐器的单独作用。

    A. ④①③⑥②⑤   B. ⑤④③①⑥②   C. ⑤③④①②⑥   D. ④③①⑤⑥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中国地图在清朝也患过重病/……只一夜/它就瘦了一百万平方公里(张锋《本草纲目》)

    B. 依稀记得你目光闪烁/眼睛里薄冰隐现,似灵魂漂楚出(王自亮《舟欲行时》)

    C. 思念是半轮峨眉月/一半在天上/一半在渝水(沈绍裘《思念》)

    D. 一粒大的白色的陨星/如一滴冷泪流向辽远的夜(何其芳《爱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诗词描写的季节,不是春天的一项是

    A.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

    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C. 砌下落梅如雪乱,佛了一身还满。(李煜)

    D.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 日与其徒上高山

    C. 顺流而东也 D. 樯虏灰飞烟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洎牧以馋诛 B. 苟以天下之大

    C. 蚓无爪牙之利 D. 客有吹洞箫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把荆卿刺秦当做计策,才加快祸患的到来。

    B. 鼎铛玉石,金块珠硕——把保定看做铁锅,把美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做石子。

    C.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后来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李牧连连退却。

    D.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逝去的人如同东去的江水,再也不能平常过往(的人生)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A. 上片即景抒情,借孙仲谋和刘寄奴之典表达英雄不在、时光易逝的伤感。

    B. 下片追书历史,抒写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慨和对朝廷的警示告诫。

    C. “烽火扬州路”和“佛狸祠下”用今夕场景对比愤斥偏安之举。

    D. 全词语言沈郁顿挫,意境深宏博大,用典意韵深远,情感真切深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对《林黛玉进贾府》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宝玉便走进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A)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B)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顾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C)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的楼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全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D)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

    A. 黛玉的回答既写出了她的谨小慎微、留心在意,也写出了她的敏感自尊、讨好取巧。

    B. 宝玉的话表现了他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反叛,也表现了他的叛逆性格。

    C. “摔玉”既表现了宝玉在家中所受的娇惯,也透露出要寻求知音的迫切心情。

    D. 贾母的先“楼”后“哄”,后来的“亲与他带上”,体现了贾母对宝玉的无比疼爱和娇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乙)《小石城山记》(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望西山,始指异之       异:感到奇异。

    B. 不与培为类         类:类似。

    C. 有积石横当其垠        垠:尽头,边界。

    D.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箭:箭竹。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不知日之入 B.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C. 寻之无所得 D. 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始得西山宴游记》立意与布局都与题目“始得”关系密切,多次或明或暗点出“始得”之意。

    B. 《小石城山记》描写了小石城山奇妙优美的山水景色,感叹这样奇妙优美的山水景色却北弃置在偏远的地方。

    C. 选文都通过对景物的描述与议论,将自己怀才不遇、被贬在外的愤懑之情表现出来。

    D. 选文都把现实生活中无法排遣的矛盾向造物者询问,故而不免有颓废消极的色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用“/”给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4处 )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遣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墨池记》曾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儒学与科学

    儒学与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的关系,是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代以来,一些学者认为,儒学排斥科学、阻碍科学,与科学和现代势同水火。对这种观点,有必要予以辨析。

    对于儒学与科学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在儒学作为中国哲学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在儒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传统文华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在儒学作为人文科学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如果再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则可以说,儒学与科学之间是善与真的关系。儒学和科学的旨趣,当然都涵盖真、善、美三个领域。但从本质上说,儒学市一种追求以人为核心的善的哲学;而在科学的价值取向中,求真是基础性的。从这个角度说,儒学与科学不是互斥的,而是相容、互促的。

    儒学所求之善以科学之真为前提之一。在求善的问题上,尽管儒学一巷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但也强调从求真的角度对什么是善、为什么要善以及求善的方式方法有准确深入的认知。儒学的可信价值取向是尊德性,但同时认为鼻血道问学。在一定意义上说,道问学市尊德性的前提。所以,儒家历来强调以德摄知。孔子明确主张“未知,焉得仁”“知者利仁”,把知作为得仁的手段,视利仁为知的目的。孔子所确立的以德摄知传统,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孟子认为:“仁之实,事实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董仲舒认为:“仁而不知,则爱而不别也;知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二者都强调知为仁和义服务。朱熹认为:“学者功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功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功夫日益密”,强调穷理之知与居敬之德相辅相成,以及知服于德。王夫之强调见闻之知,认为“人与所谓见闻者不能生其心”。戴震则提出了“德行资于学问”的命题,明确把学问置于德行的基础地位。

    儒学把明道的之善作为知的基本方向,但并没有否定和忽视对自然万物的认知,而是把自然万物之知主要限定在德兴之知的范围内,视知为实现善的手段。所以,儒学并非与求真绝缘,也绝不反科学。只不过在儒学看来,求真主要是“穷天理、明人伦”,自然之真必须从属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真。正因为如此,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譬如,敬授民时,需要天文历法;“安民富而教之”,需要农学;“疗君亲之疾,救贫贱之厄”,需要医学;治国安邦,需要地理学;等等。

    儒学所求之善可以为科学之求真提供向导和规范。求真有端正目的、提高效率的问题,二者均需要善的导向和规范。我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目的,大都深深打上了儒学的烙印。其最常见的目的有;追求儒学所提倡的富国安民,实践儒学的忠、孝道德,扫除儒家经典所包含科技知识的阅读障碍,准确理解儒家经典的本义,等等。儒学对现代科学家端正研究目的,也有一定助益。爱因斯坦认为,现代科学家应树立崇尚真理的价值观。其基本价值取向不是官本位,也不是金钱本位、名誉本位,而是事实本位、真理本位。树立冲上真理的价值观,离不开人文素养的支撑。尽管离殇上儒学在培育王国科学家冲上真理的价值观方面存在局限性,但可用的思想资源还是不少的,如儒家提倡的天下为公的理想、敬事而信的作风以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城市态度等。

    科学的求真要提高效率,也离不开善的规范。为了 提高研究效率,科学家必须恰当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科学界与社会以及事业与名利等方面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适当起手儒家伦理必将大有裨益。儒学所倡导的许多道德规范,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伦理基础。例如,“诚”能够引导科学家实事求是,不作伪;“信”能够引导科学家坚守诺言,保持信誉;“怒”能够引导科学家推已及人,团结同事;等等。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7月18日)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在儒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的意义上,儒学和科学是传统文华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B. 在儒学看来,正是因为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所以,自然之真必须从属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真。

    C. 儒家认为,儒学的可信价值取向是尊德性,丹同时认为必须道问学。在一定意义上说,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前提。所以,孔子曾明确提出“未知,焉得仁”“知者利仁”等主张,来强调以德摄知的重要。

    D. 儒学和科学的旨趣都涵盖真、善、美三个领域。对儒学与科学的关系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则可以说,二者之间是善与真的关系。

    2.下列关于“儒学所求之善对科学之求真的影响”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历史上儒学在培育我国科学家崇尚真理的价值观方面存在局限性,如儒家提倡的天下为公的理想。

    B. 我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最常见的目的:追求儒学所提倡的富国安民,实践儒学的忠、孝道德,准确理解儒家经典的本义,等等。

    C. 儒学可以为现代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伦理基础,例如,“诚”能够引导科学家实事求是,不作伪。

    D. 科学家必须恰当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科学界与社会以及事业与名利等方面的关系,已达到提高研究效率的目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题

    柳先生的正骨膏

    刘玲海

    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到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一月,断骨愈好如初。

    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正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那株树是儿子带回来的,儿子的喜好,颜老爷视为珍宝。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

    现在,儿子的树被日本人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他失魂落魄地在院子的残垣断壁间转圈,不知如何是好。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也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上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

    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啊!”

    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这天,柳先生在药铺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一味味地抓药……

    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一群日本兵涌进来,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四处躲藏。

    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生治伤,伤愈后重赏。”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断了。”

    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被疼痛扭曲的脸,认识。邾镇沦陷后,这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的人不计其数。

    柳先生指点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得又叫起来,日本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柳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骨后外敷正骨膏再竹片固定。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

    “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翻译官放下大把银元,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

    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

    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

    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

    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出一脸笑,不住地说:“你的,良民大大的!”柳先生也笑,只是不多说话。日本少佐换完药走了,当然还留下许多银元。

    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口,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丢在地上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地吐下唾沫,转身散去。

    柳先生一脸淡然。

    一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柳先生和日本少佐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换完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还没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去拿一坛酒来。

    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胸口插着一把刀,刀柄深入,污血满地。

    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

    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

    “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柳先生说。

    “那你干嘛又杀死他?”翻译官追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先生脱口而答。

    (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第5期,有改动)

    1.根据小说情节,在横线处补写柳先生的话。(18字以内)

    2.文中写道:“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这些日子”指什么日子?“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说明了什么?

    3.小说中柳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4.文中多次写道颜老爷的花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不能十步;驽马十驾,_______。(荀子《劝学》) 

    (2)_______,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苏轼《赤壁赋》)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__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毛泽东:“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

    习近平同北大师生座谈时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者。”

    李大钊:“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

    正值青年的你,对此有何思想或感悟?请立足自身,放眼天下,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②文体可以写记叙文或议论文;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