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句子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些方格绿网在切割直线道路后,增强了空间的进深感,与中国传统的园林的障景法异曲同工。

    B.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太极端,但绝不是耸人听闻。

    C. 要改变我国制造业低水平状况,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突破传统思维“画地为牢”的制约,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D. 他再次复出,依旧是那么活力四射、风度翩翩,特别是那高亢苍凉的歌声引得大家侧目而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国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结果,反映了广大台湾民众希望继续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希望改善经济民生的强烈愿望。

    B. 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对西班牙、阿根廷、巴拿马、葡萄牙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

    C.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宣布,英国和欧盟已就英欧未来关系的宣言草案达成共识,英国将在“脱欧”后同欧盟保持紧密的联系。

    D. 印度尼西亚狮航一架客机从雅加达起飞13分钟后与地面失去联系,后被确认坠入距雅加达东北海岸约15公里处的海域,机上189人全部遭遇罹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丰子恺的文化教养既广且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熟悉中国诗词,又从弘一学过书法。他让后人懂得“诗画同源”和“书画同源”的道理。

    ①所以懂得解剖和透视

    ②接触到日本的浮世画和日本文学

    ③不过形成他人品和画品的主要还是中国民族文化传统

    ④晚年还翻译《源氏物语》这样的巨著

    ⑤他早年学过西画

    ⑥他到日本留过学

    A. ⑤①⑥②④③ B. ⑥②⑤④①③ C. ③⑥⑤①④② D. ③⑤⑥②④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农历每月的第一天称“朔”,农历每月十五称“望”,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称“晦”。

    B. “封禅”是古代帝王在华山上筑坛祭天,在华山下梁甫辟场祭地的一种盛典。

    C. 古代乐律,分宫、商、角、变征、征、羽、变宫七调,其中变征调苍凉凄婉,宜放悲声。

    D. 古代乘车以左位为尊位,“虚左”即空出左方的座位,成语有“虚左以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 人与人之间有了距离才能产生美感。 B. 现实中互相倾诉可以释放负面情绪。

    C. 我们现实中面对面却不知相隔多远。 D. 有对比才有差别,有比较才能鉴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顾允成,字季时。厉名节,举万历十一年会试,十四年始赴殿试。对策中有曰:“陛下以郑妃勤于奉侍,册为皇贵妃,廷臣不胜私忧过计。请立东宫,进封王恭妃,非报罢则峻逐。或不幸贵妃弄威福,其戚属左右窃而张之,内外害可胜言!顷张居正罔上行私,陛下以为不足信,而付之二三匪人。恐居正之专,尚与陛下二。此属之专,遂与陛下一。二则易间,一难图也。”执政骇且恚,置末第。

    会南畿督学御史德清人房寰连疏诋都御史海瑞,允成不胜愤。偕同年生彭遵古、诸寿贤抗疏劾之。略言:“寰妒贤丑正,不复知人间羞耽事。臣等自幼读书,即知慕瑞,以为当代伟人。寰大肆贪污,闻瑞之风,宜愧且死,反敢造言逞诬,臣等所为痛心。”因劾其欺罔七罪。始寰疏出,朝野多切齿。而政府庇之,但拟旨谯让。及得允成等疏,谓寰已切让,不当出位妄奏,夺三人冠带,还家省愆,且令九卿约束办事进士,毋妄言时政。

    久之,南京御史陈邦科请录用允成等,不许。巡按御史复言之,诏许以教授用。允成历任南康、保定。入为国子监博士,迁礼部主事。三王并封制下,偕同官张纳陛、工部主事岳元声合疏谏曰:“册立大典,年来无敢再渎者,以奉二十一年举行之明诏。兹既届期,群臣莫不引领。而元辅王锡爵星驾趣朝,一见礼部尚书罗万化、仪制郎于孔兼,即戒之弗言,慨然独任,臣等实喜且慰。不意陛下出禁中密札,竟付锡爵私邸,而三王并封之议遂成,即次辅赵志皋、张位亦不预闻。夫天下事非一家私议。元子封王,祖宗以来未有此礼,锡爵安得专之,而陛下安得创之!”当是时,光禄丞硃维京、给事中王如坚疏先入。帝震怒,戍极边。维京同官涂杰、王学曾继之,斥为民。及是谏者益众,帝知不可尽斥,但报“遵旨行”。已而竟寝。

    未几,吏部尚书孙鑨等以拾遗事被责。允成谓阁臣张位实为之,上疏力诋位,因及锡爵。纳陛亦抗章极论,并侵附执政者。帝怒,谪允成光州判官,纳陛邓州判官。皆乞假归,不复出。

    (选自《明史》,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执政骇且恚      恚:愤怒 B. 谓寰已切让      让:谦让

    C. 还家省愆      愆:罪过,过失 D. 已而竟寝      寝:停止

    2.下列对原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录取者称为“贡士”。

    B. 东宫:一般指封建时代太子居住的地方,后来又可以借指太子,这与西宫可以借指妃嫔是同样的道理。

    C. 博士:本为对博学之士的通称,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 吏部: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天下文武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怒,谪允成光州判官,纳陛邓州判官。皆乞假归,不复出。

    (2)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产业所就孰与仲多?(《史记·高祖本纪》)

    4.根据文意,简要概括顾允成的为政特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三姝媚   ·过都城旧居有感

    吴文英

    湖山经醉惯。渍春衫、啼痕酒痕无限。又客长安,叹断襟零袂,涴尘谁浣。紫曲门荒,沿败井、风摇青蔓。对语东邻,犹是曾巢,谢堂双燕。

    春梦人间须断。但怪得、当年梦缘能短。绣屋秦筝,傍海棠偏爱,夜深开宴。舞歇歌沈,花未减、红颜先变。伫久河桥欲去,斜阳泪满。

    1.“犹是曾巢,谢堂双燕”化用的是哪一诗句?表达了什么感情?

    2.结合全词内容,简要概括词人“泪满”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__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3)臣生当陨首,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4)《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5)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7)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________________。(《礼记·大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菊花与泉水

    庞余亮

    济南的菊花肯定是属于李清照的。

    那一天,趵突泉公园的菊花开得实在烂漫了,仿佛如微醺的李清照。微醺的李清照,微醺的菊花们,心照不宣地,一边吟诵着《醉花阴》和《声声慢》,一边将所有的苦日子、坏日子、酸日子、甜日子用煎饼一卷,和着山东大葱,蘸着高粱烈酒,把这个秋天过得有滋有味。

    二百余种菊花,二百多厥词,每一行,都闪烁着少女李清照的眸子。三十万盆菊花,三十万本《漱玉词》,每一页,都有墨香,那墨一定有漱玉泉的水,在砚台里洇开来。

    我去的那天,恰巧下着雨,因为要把郭沫若的对联读出来,索性把雨伞收了。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这对联有些遗憾,什么后主啊,李清照的词风是独立的,她是宋词中的“女王”。“女王”的王座,是用趵突泉的菊花铺就的。

    雨越来越大,有雨便有泉,难怪趵突泉公园里的人会越来越多,都在看汹涌不绝的趵突泉。

    “泉太好了,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是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

    五个“永远”,三个“冒”,几乎就是老舍这个作家的铁板钉般的信心和忠诚。这信心,这忠诚,背后是这个作家滚烫滚烫的热爱,对于济南对于趵突泉的爱。

    ——所以,有泉水的济南,最适合一个刚烈的坚决的人爱她。

    在济南,老舍在泉水边生活了四年半,或者可以说,泉水在老舍的身体中流淌了四年半,《济南的冬天》,《济南的春天》《济南的秋天》,全是济南的赞美诗。除了这些赞美诗,还有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他的每一个文字都像是我们的教科书。干净而美好。

    那美好里,就有“断魂枪”里的默契。

    趵突泉、漱玉泉、无忧泉、孝感泉、知鱼泉、石湾泉、鉴泉、湛露泉、满井泉、卧牛泉、珍珠泉、黑虎泉。还有余下的60眼泉。

    完全就是老舍的“断魂枪”的72式。点点又点点。招招又招招。

    “不传!不传!”

    那一夜,老舍摇着头,又摇着头。大明湖里的见到“老残”的白莲花也学着老舍摇头,老舍与白莲花对视一下,然后,老舍先生微笑着,摘了片白莲花瓣,用它佐了酒。

    ——真想就这么与老舍相遇一次,或者做一天他的书童,为他捅炉,为他磨枪,为他摘莲,为他担泉。

    雨还在下,黑虎泉边有许多雨中担泉的济南人,汲水的几乎都是女子。母亲与泉水,理所当然。我掏了一口,那泉水几乎是跳进我喉咙的。天下怎么有这么好的城市啊,泉水涌着,一如既往地涌着,如老舍先生当年在济南的灵感。

    那一年,老舍先生依依不舍地说:“从一上车,我便默默地决定好:我必须回济南,必能回济南!济南将比我所认识的更美更尊严,当我回来的时候……”

    后来,老舍先生并没有回来,在北京那口又浅又浑浊的湖水中,肯定想到了济南。

    雨还在下,我的镜片更迷茫,更恍惚……突然,一个跟着妈妈来担泉的男孩在我耳朵边奶声奶气地喊了声:“娘——”

    我的心一下子软了,被泉水浸润的童音,济南话的童音,是天下最好听的声音。

    (选自《纸上的忧伤》,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说“‘女王’的王座,是用趵突泉的菊花铺就的”?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

    2.简要概括文中“雨”的作用。

    3.文章在叙述时穿插了大量老舍作品的相关内容,这样叙述的好处是什么?

    4.请探究文章结尾画线句子的意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熊希龄:空负凌云万丈才

    李勇

    熊希龄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职业军官。他们对熊希龄的期望和《红楼梦》中贾政对宝玉的心思是完全一样的。因此,熊希龄7岁就离开家乡凤凰,来到其父任职的沅州府所在的芷江县城读书。

    1884年,年仅14岁的熊希龄中了秀才,这是件轰动凤凰山城的大事。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他的第一个贵人出现了。1888年,江苏宝山人朱其懿出任沅州知府,决意从振兴本地教育着手。朱府台对熊希龄之才大为赞赏,常亲自指点其功课。1890年,湖南学政巡试沅州,熊希龄名列第一,被选调到长沙的湘水校经书院继续深造。 

    1891年,熊参加本省乡试,以第19名高中,阅卷官对他的评语为“边楚蛮荒,前无古人,才华之高,乃三湘有为之士”。1894年,他参加恩科殿试,高中二甲进士,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这对湘西来说,几乎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1895年,25岁的熊希龄和朱其懿同父异母的妹妹成婚,妻子知情达理,美丽贤惠。

    熊希龄比一般科举幸运儿高明之处在于,身处清季末世的他已经看到了旧体制的千疮百孔,非改革不可。深受甲午战败刺激的熊希龄成了维新派的骨干,1897年,他与谭嗣同等在长沙创办时务学堂,任总理;又参与创设南学会,创办《湘报》,推动变法维新。熊希龄在家乡湖南积极推进变法的作为,被光绪帝闻知。

    1898年8月19日,朝廷致电湖南巡抚陈宝箴,要求他通知熊希龄“迅速来京,预备召见”,显然光绪帝要重用他。他先将妻子护送到衡阳,再准备进京。  

    等他到衡阳后,突然患病,上吐下泻。病愈后,已是9月下旬,北京发生政变,慈禧太后下诏搜捕维新党。从朋友那儿得到消息的熊希龄中止进京,逃过一劫,但遭到了“革职、永不叙用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的处分。  

    但是清末朝廷权威衰减,地方督抚自主权增大。加上庚子事变后,变法之呼声又起,赵尔巽任湖南巡抚后,继续重用熊希龄。熊希龄后来任东三省农工商局总办、奉天盐法道、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等职,掌控整个东三省的财政大权。 

    熊希龄的仕途顶峰,应该是1913年7月,应民国大总统袁世凯之邀,担任国务总理兼财政部长。他曾雄心勃勃,要组建“第一流人才内阁”,请张謇、梁启超、汪大燮同时入阁,担任重要部门的总长。但坚持大权独断的袁世凯显然不会放手让熊希龄去做。 

    在政治强人袁世凯手下,他这个总理当得很憋屈。熊希龄当然不愿意做伴食宰相,袁世凯用“热河行宫盗宝案”,逼迫熊希龄辞职。熊希龄担任总理这半年,最大的教训是被袁世凯哄骗,副署了解散国民党和国会的命令,也绝了国民党北伐成功他重返政坛的可能性。从此熊希龄告别官场,毕后半生之力从事慈善教育事业。

    如果从履历上看,熊希龄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士。可是,他人生俗世层面的“成功”掩不住壮志未酬的悲凉。

    (选自《新华每日电讯》,有删改)

    1.根据文意,概括导致熊希龄“空负凌云万丈才”的主要因素。

    2.从全文看,熊希龄“人生俗世层面的‘成功’掩不住壮志未酬的悲凉”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

    3.熊希龄的人生际遇给后人哪些启迪?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和目光的定向一样,人的品性与行为也是需要定向的,并且它必须朝着更加文明的地方而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