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null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与低级法院之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于规定期间应受俸金,该项俸金于任期内不得减少。”作出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确保司法独立

    B. 提高法官的专业水平

    C. 提高法官的地位

    D. 提高法官执法的公正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格林尼治时间由英国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制定,1840年以前英国各地城镇仍遵守地方时间,1884年,世界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该决议得以通过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B. 与会各国的妥协

    C. 钟表制造业的发展

    D. 世界市场日益紧密的需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如果他提出的议案不能迅速获得得通过。“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   )

    A.废除“中立法案”            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C.立即对日本宣战             D.迅速通过新政提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某同学撰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从“枢密院”到“内阁”——论行政权的转移》,由此推知他研究的可能是

    A. 宋朝

    B. 元朝

    C. 英国

    D. 美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前代的尚书行台等,都是暂设的,以应付临时之事,事定即撤。元朝却于中原之地,设行中书省十,行御史台二,以统辖路府州县。据此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A. 唐朝尚书省是临时机构

    B. 元朝始设地方监察机构

    C. 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 行省不受中央的节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人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并非黑暗一片,中国社会还在进步。”下列不能论证这个观点的是

    A. 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发展的春天

    B. 中国社会稳定,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C. 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D.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种因素不断成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读下图,图中题词折射出的时代主题出现的先后顺序应是

    A. ③①④②

    B. ③①②④

    C. ①③②④

    D. ①③④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表反映的是晚清财政收入结构。据此可推断

    A. 农业生产急剧萎缩

    B. 民族工业处于短暂春天

    C. 工商经济得到发展

    D. 西方列强加紧对华侵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内曾多次出现右倾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谓右倾是指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实际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下列属于右倾错误表现的是

    A. 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B. 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C. 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 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女政治活动家奥兰坡·德·戈兹在《人权宣言》发布后,起草并发表了《妇女和女性公民宣言》。其中第二条规定:“一切政治结社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类自然的与不因时效而消灭的妇女与男人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所有权、安全与尤其是对压迫的反抗。”该《宣言》的发表

    A. 有利于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B. 实现了男女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C. 促进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D. 保障《人权宣言》的顺利实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895年台湾人民“鸣锣罢市”,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与这一局面出现有关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绘画与科学》中说:“19世纪后半期,随着物理学中光学知识的系统研究,以及光学和色彩学关系的发展,使人们看到了崭新的绘画面孔。”下列绘画作品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柬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摘自《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上述三国采取的改革方式有何相同之处?

    (2)上述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材料二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前国防部副部长沃尔福威茨回忆说:“那时候,北约办公室特别大。东亚问题的办公室也不小。我就问:‘海湾办公室在哪里?’结果得到的回答是:‘噢,我们并没有海湾计划。’这是1977年的事情了。我想,这其中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是越南问题。另一个对外公开的原因是则是伊朗国王在帮我们看守着海湾。我说:‘得了,这真是一个鼠目寸光的做法。’”

    ——吴麒敏《美副防长沃尔福威茨比布什更想“倒萨”》

    材料二虽然布什一再否认有经济企图,但经济学家却认为,布什倒萨,意在石油,他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在他黑名单上的国家(如伊拉克、伊朗、利比亚、苏丹等)都是重要的产油国……换句话说,布什打的不单纯是一场反恐战争,而更像是一场能源战争。

    ——阮次山《第三次海湾战争:全方位解读美国“倒萨”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70年代,美国设置“东亚问题办公室”的战略目的及特点。

    (2)材料二把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称之为“第三次海湾战争”,请写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在海湾地区的另外两次大规模战争的名称。并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美国地区战略的阶段性侧重点发生了哪些变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有幸在总统的位置上尽全力组织并管理政府后,现在已经到了应当退休回归私人生活的时候。这既是我民族英雄所愿,也是为国运所必需。因为行政首长的定期更替,是我们国家自由所不可或缺的保障。请允许我离开政府,就像我以前离开军队一样,让那些支持我国的利益、推进社会和谐和秩序与良善政府的人接替我,让上帝继续保佑我们的祖国。

    ——华盛顿致麦迪逊的信件

    材料二(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的目的亦已达到”,遂向参议院请辞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说:“清帝退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

    ——《中国革命纪录》

    今日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娥民生主义尚未著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些事。

    ——《孙中山全集》

    (1)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华盛顿和孙中山辞职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对他们的辞职以及辞职后重新投身政治活动作何评价?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