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单选题 21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 题
  1.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在华的外国传教士纷纷要求列强出兵,迫使清政府镇压义和团,并为“联军”直接镇压义和团摇旗呐喊。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甚至叫嚣:“把势力伸展到中国的好机会到了,上帝不允许我们放过这个机会。”这表明当时在华外国传教士

    A. 为本国的殖民扩展效力

    B. 鼓动列强划分势力范围

    C. 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冲突

    D. 要求深入中国内地传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交涉的焦点是“公使驻京”,这被清政府列为谈判中的“第一要事”,而开放外贸口岸等很快达成了协议。这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

    A. 认为英法违背国家平等原则

    B. 认为公使驻京违背国际法

    C. 担忧公使驻京破坏司法主权

    D. 维护天朝上国的传统规制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次战争后,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后

    A. 列强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B. 中国国际地位大大下降

    C. 中国遭到列强彻底瓜分

    D. 清廷完全沦为洋人朝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1 题
  1. 近代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给清政府造成了巨大打击,加速了它的衰落和败亡。在此意义上,太平天国运动

    A. 标志着旧式农民战争的结束

    B. 标志着民族民主革命的开端

    C. 削弱了清朝政府的集权统治

    D. 具有了工业文明的时代气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15年,曾做过袁世凯总统府顾问的美国人古德诺,说中国是“民智低下之国”“率行共和断无善果”“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据此可知

    A. 君主立宪制符合中国国情

    B. 政府为君主制制造與论

    C. 君主制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D. 共和制不适应于中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鉴于科考中注重应试、模仿范文、文辞浮华的风气盛行,明朝嘉靖皇帝颁布三途(科举、岁贡、荐举)并用之法,以选“有学行者”。这有助于

    A. 强化中央集权

    B. 扩大统治基础

    C. 重塑人才观念

    D. 增加教育需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北宋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对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是

    A. 便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工商业转移

    B. 推动了宋朝经济重心的南移

    C. 租佃关系成为农业生产主要形式

    D. 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开始萌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题文)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在《法学阶梯》中说:“通过合意缔结契约之债是因为,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语言或文字,只需要实施交易行为的人们相互同意。这种交易也可在未出席者之间缔结”。这反映了当时罗马法

    A. 重视保护居民的意愿

    B. 突破了形式主义的束缚

    C. 注重对法律追本求源

    D. 二元法律体系最终消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明朝后期,嘉善陈氏告诫族人:“宗族传习不齐,耕读之外,工商经纪,悉从便业。”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 家族宗法观念进一步加强

    B. 读书风气日益盛行

    C. 传统贱商的观念有所改变

    D. 抑商政策发生转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的解释最恰当的应该是( )

    A. 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背道而驰

    C. 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D. 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42年2月蒋介石出访印度,英国舆论认为中国“以远东眼光共保合作,为唯一解决英属地途径”,美国舆论认为蒋“动员印度之庞大潜力,则所予同盟国之帮助,实不可限量”。中国领导人的这次印度之行

    A. 唤醒国际社会关注远东事务

    B. 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 促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 准备中印对日作战转入反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王朝软弱无力”指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 “经济变革”指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井田制

    C. “多事”指“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 “封建主”指新兴的地主阶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的哪一举动符合荀子的观点

    A. 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 经常巡游天下

    C. 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D. 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从下表曹操历史形象描述的变化中可以看出

    A. 史家不可能客观描述历史事实

    B. 史家身份立场会影响历史书写

    C. 史家调查考证难以揭示历史真相

    D. 史家观念变化较少影响历史书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汉墓竹简《二年律令》中的“春夏毋敢伐材木山林……燔草为灰”的规定,是《礼记》孟春“禁止伐木”、仲春“安萌芽,毋焚山林”的内容。《唐律》“非时烧田野”条规定,是《礼记·月令》的“时禁”之属。材料反映了

    A. 古代已制定专门的环境保护法

    B. 古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C. 儒家生态意识影响了古代立法

    D. 古代法律严禁焚烧山林和草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题文)宋代限制各国朝贡使团的规模,下令“擅载外国入贡者”,否则将处以“徒二年,财物没官”的惩罚;同时鼓励海商招徕蕃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这说明宋代

    A. 逐步放弃朝贡贸易的体制

    B. 加强了海外贸易的管理和征税

    C. 调整重农抑商为官商分利

    D. 对海外贸易采取了务实的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07年8月25日《时报》刊登了漫画《中国现形记》,漫画揭露的“中国现形”是(注:图中器具:坛、提勺、漏斗、壶)

    A. 官府搜刮民脂民膏

    B. 政府统治岌岌可危

    C. 清末新政收效甚微

    D. 清廷成为洋人朝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目前,中国有2000多名维和人员参加多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在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是出兵人数最多的国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2010年,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摊款占近4%,这表明中国

    A.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不断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

    C. 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D. 重视多边经济领域合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雅典法律中,雅典妇女和未成年人一样被认为是没有行为能力的。她一生都处在监护人的监护之下。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 维护城邦根本利益

    B. 妇女受到法律保护

    C. 法律制度日趋完善

    D. 人文主义思想活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经过“光荣革命”的洗礼,英国终于找到一个“能有效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一办法主要是指

    A.颁布《权利法案》            B.确立君主立宪制  

    C.加强国王的权力            D.建立责任内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自1789年到2003年,美国总统共用了1484次常规否决,国会推翻的否决为106次,大约有7.5%的总统否决被国会推翻。这表明

    A. 美国总统权力不断扩大

    B. 美国难以实现权力制衡

    C. 政府遵循美国宪法原则

    D. 联邦总统维护选民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共产党宣言》至今已在全世界用110多种文字出版了1000多次。这是因为《共产党宣言》

    A. 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合作的结晶,政治智慧超众

    B. 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指明了工人运动的正确方向

    C.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D. 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2008年,格鲁吉亚借俄总理普京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机,利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支持,强行武力解决南奥塞梯问题,美俄关系空前紧张。俄美之间构成一种“新冷战”的关系。但有人认为,用“新冷战”描述当前的俄美关系不准确。其原因是

    A. 现在不存在直接对抗的两大意识形态阵营

    B. 目前还存在两大军事集团的直接对峙

    C. 俄罗斯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不成威胁

    D. 目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已经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明清时期商帮的崛起,为中国的历史画卷平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产量普遍较低,粮食供应的矛盾长期存在,人们寻求“以商代耕”的出路。徽州虽“粮不足”,可物产丰富。万山丛中盛产竹木、茶叶、陶土。手工业更具特色,纸、笔、墨、砚、漆器闻名全国。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发家的。大山挡住了徽州人的道路,但这里的水路可称便捷:“上接闽广,下接苏杭”。便捷的水陆,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

    ——摘自《徽商网·徽商历史》

    (1)根据材料说明徽商诞生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材料二  徽商以左儒右贾的特色而区别于其他商帮,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其写照。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徽商贾而好儒,与封建官僚混为一体,或相互接托。徽商以其独特的生存理念在众多商帮中异军突起

    ——摘自电视片《徽州》解说词

    (2)从徽商的兴旺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终清朝之世,徽商会遇到哪些发展障碍?

    材料三  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经典式、综合性品牌盛会,为中外客商搭建经济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安徽开放型经济发展。第一届大会于2005年在合肥召开,至2009年,已召开五届。

    (3)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开发和利用好徽商遗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前,日军对中国的入侵和暴行首先成为了《纽约时报》报道的焦点,在接下来是报道中,美国公众不断从各类新闻里看到了中国各界自救自助令人振奋的形象,以及国民党和共产党不计前嫌团结抗日的光明前景。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纽约时报》的报道方针和策略侧重于对国民党军队和政府的大力突出,强调中美合作的同盟关系;对共产党军队的报道日趋减少,同时,也客观地报道了第一组外国记者访问延安的观察。

    ——据程廉《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的重构研究(1937-1945——以<纽约时报>为例》

    解读材料,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并结合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条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第五条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

    ——节选自《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材料二  二、中苏关系正常化不针对第三国,不损害第三国利益。

    三、双方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普遍原则基础上发展相互关系。

    ——节选自《中苏联合公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所规定的中苏关系的异同点。扼要说明《中苏联合公报》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