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与代沟

    ①关于年轻一代和年长一代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对立和冲突,即所谓代沟问题。二战后它就引起了文化人类学家的注意。杰弗里·戈若在1948年出版的《美国人:一项国民研究》中就曾讨论过代际脱节现象,但对“代沟”问题作了最具说服力的阐释的却是米德1970年出版的《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

    ②《文化与承诺》出版于欧美60年代青年运动刚刚退潮之际。米德提出,纷呈于当今世界的代与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既不能归咎于两代人在社会地位和政治观念方面的差异,更不能归咎于两代人在生物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差异,而首先导源于文化传递方面的差异。从文化传递的方式出发,米德将整个人类文化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这三种文化模式是米德创设其代沟思想的理论基石。

    ③前喻文化,即老年文化,其特点是晚辈向长辈学习,这是一切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传统社会中,由于发展十分缓慢,经验就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经验丰富的老者自然就成了整个社会公认的行为楷模。在这种以前喻方式为特征的文化传递过程中,年长一代传喻给年轻一代的不仅是基本的生存技能,还包括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公认的生活方式和简拙的是非观念。这种前喻型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排除了变革的可能,当然也就排除了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生活予以反叛的可能,因此,在前喻文化中是不存在代沟现象的。

    ④并喻文化,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文化,它肇始于前喻文化崩溃之际,比如移民运动、科学发展、战争失败等原因。由于先前文化的中断,前辈无法再向晚辈提供符合新的环境和时代要求的全新的行为模式,晚辈就只能以在新的环境中捷足先登的同伴为自己仿效的楷模,这就产生了文化传递的并喻方式。在并喻文化中,年长一代不能继续引导青年前行,导致代表新与旧两种生活方式的两代人之间爆发矛盾与冲突,但这种“代沟”现象从全球范围来看还只是局部性的。

    ⑤通过对前喻文化和并喻文化的描述,米德创设了她的后喻文化或曰青年亚文化理论。她指出,由于二战以来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人类开始将自己熟知的世界抛在身后,生活于一个完全陌生的新时代中。这一情形和当年开拓新大陆的移民们的经历颇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只是,如果说那些新大陆的开拓者经历的是空间迁徙的话,那么人们今天经历的则是时间迁徙;如果说开拓新大陆的移民只占人间人口的一小部分,那么,今天经历时间迁徙的则是整整一代人。在时代剧变面前,由老一代不敢舍旧和新一代唯恐失新的矛盾所酿就的两代人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而要解决代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落伍的年长一代就必须向代表未来的年轻一代学习。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代能像今天的年轻一代经历这样根本的变化,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代能像他们这样“了解、经历和吸收在他们眼前发生的如此迅猛的社会变革”,这就使得年轻一代的文化具有引导社会前行的作用。

    ⑥米德所论述的这种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现象这几年也开始在我国出现。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青年一代就成了倡导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先锋。我们将这种和“嗷嗷林鸟,反哺于子”的生物现象十分相似的文化现象称为“文化反哺”,并且认为这种在疾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现象具有某种普遍性。

    (选自周晓虹主编的《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戈若看来,代沟现象首先源于两代人在文化传递方面存在的差异。

    B. 早在二战后,代沟现象就成为文化人类学家关注与讨论的课题。

    C. 代沟现象不大可能存在于从根本上排除变革与反叛的前喻文化中。

    D.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代沟现象体现的矛盾与冲突只是局部性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从解释代沟的内涵入手,介绍关于代沟问题研究的历史沿革,重点肯定米德对代沟问题作了最具说服力的阐释。

    B. 第②段意在推介米德关于代沟理论的内容。首先说明社会背景,然后介绍了基本观点和理论基石。

    C. 第③④⑤段先后阐释了文化传递方式中前喻、并喻与后喻三种文化类型,并深入分析了它们与代沟的关系。

    D. 第⑥段指出“文化反哺”现象开始在我国出现,并分析了我国出现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和必然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前喻文化时代里,由于传统礼仪,年长一代对年轻一代有绝对的权威。

    B. 在并喻文化时代里,两代人在生活方式上的矛盾冲突只是局部性的。

    C. 在后喻文化时代里,唯恐失新和不敢舍旧的新老两代的对立冲突具有全球性。

    D. 在文化迅猛变迁的时代,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是一种趋势和必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狼来了

    凌鼎年

    七丫村附近有座狼山,狼山之所以叫狼山,没有什么典故,也没有什么历史传说,仅仅因为这山上早年有狼,村民们就把这山称之为狼山,后来叫顺叫习惯了,狼山之名也就写进了《娄城志》里。

    名不副实的是,这叫狼山的山,早就没有狼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组织过多次搜山打狼,后来不要说狼,连猪獾、狗獾、果子狸、刺猬等野生动物也极少能见到。

    狼山上没有庙宇,没有民居,没有名胜古迹,更没有人住,有的只是老树、灌木、荆棘、杂草,经济价值不大,一直没有开发。

    “文革”时,有一位老干部,与一位老知识分子先后吊死在狼山的歪脖子树上,等发现时,已腐烂,生了蛆,不但臭不可闻,而且面目狰狞,这以后,老百姓就不大敢随便上山了,父母更是不让孩子上山。不久,就流传起狼山有鬼出现的传闻,还传得有鼻子有眼。这一来,就更没有人敢轻易上山了。

    去年中秋的一个晚上,突然从狼山上传来了“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救命啊……”的呼声,凄厉而恐惧,但呼救者喊破嗓子,并不见有人上山去救。

    第二天,山下七丫村的村民议论:这山哪有狼啊,几十年都没有狼迹了。假的,百分之百假的,肯定是谁吃饱了撑的,寻开心找乐子忽悠大家,谁上山谁傻子。

    是啊,不救没有人怪;你上山去救了,去打了狼,万一狼没有见着,见着个受伤的,半死不活的,赖上了你,那不是大麻烦吗。再说了,狼如今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就算有,谁敢打?你打了,打死了,打伤了,有关部门要罚你款,你罚不罚?别没事找事,自找麻烦。

    对对对,村民都这么认为。

    第二天,胆大的山旺说:“走,上山上去看看,大白天去,我们几个人结伙去,还怕撞着鬼吗?”

    山旺等几个在半山腰发现了一条死狼,看样子死了一段时间了,已有点腐烂。

    难道狼山真的又有狼了?

    山旺看了半天说:像狼,也像狗,可能是狼。也可能是狗。

    其他几个反反复复看了,有说是狼,有说是狗,大家吃不准究竟是狼是狗。

    关于狼山到底有没有狼,成了疑问。

    但不知怎么回事,没几天狼山有狼的说法越传越远。

    古庙镇镇政府决定组织人上山考察,看看到底有没有狼。

    娄城电视台决定跟踪拍摄。

    村民甲说:懂了吧,这是策划的,肯定早有人策划。

    村民乙说:看来镇政府准备开发狼山了,要不如此兴师动众干吗?

    多位村民说:幸好那晚上没有上当受骗。

    就在考察队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村民们又听到狼山上有人喊:“狼来了!狼来了!……”

    这一次,连山旺也彻底不相信了,他对老婆说:“我们管我们,别理他,肯定是为明天考察造舆论,假到底了。”

    第二天,镇政府组织的考察队出发时,镇宣传委员带队,镇党委书记来送行,场面还不小,可惜只有看热闹的,并没有哪个跟着上山。七丫村的山旺等村民对电视台的不无调侃地说:“卖力点,好好拍几个狼咬人的画面,也让我们开开眼界……”

    考察的结果说是发现了狼粪、狼毛、狼窝,这都有镜头的,最最出人意外地是拍到了昨晚被狼咬伤的一位中年人,腿上被咬了一口,据他自己讲:后来爬到树上才逃过一劫。电视画面是真真切切的,那中年人腿上的伤口也确确实实留着血,有牙齿印,很痛苦的面部表情给电视观众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这中年人村民都没有见过,电视台介绍说他叫赵宇纶,省里的地质工程师。村民们弄不懂的是他晚上跑到狼山干什么?难道勘察到了什么宝贝?村民们奇怪,关于这些,电视台语焉不详,会不会是出于保密?

    至于狼山到底是真有狼,还是需要狼,村民们两派意见,山旺与村民甲、村民乙等说打死也不信狼山有狼。村书记认为电视台都播了有狼,那一定有狼,不相信镇政府,不相信电视台,难道相信你山旺?你山旺算个球。

    不过,除七丫村部分村民以外,娄城全市上下,包括外地的都为狼山高兴,因为狼山终于又有狼了,名副其实了。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听说谁在质疑狼山发现狼的报道。

    很多人都想来狼山一游呢。

    1.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第三段连用几个“没有”对狼山进行渲染,反映了外部世界对这座山的长期漠视,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B. 小说语言平易朴实,同时又善用谐音来增强文章的讽刺意味,如“赵宇纶”与“造舆论”谐音。

    C. 小说先说狼山早就没有狼了,“名不副实”,后来又说狼山“终于又有狼了”,“名副其实了”,欲扬先抑,发人深省,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性。

    D. 小说中乌有之事衍成言之凿凿的消息,甚至引发很多人“想来此一游”的结果,深刻地折射出当下社会的某些病象和不无荒唐的人性。

    2.小说叙写以山旺为代表的七丫村村民的言行,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全文,指出小说标题“狼来了”所包含的意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

    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毒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成药学优势日益凸显,中成药服务发展迅猛。

    目前,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之一。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我国每年向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曾经,我国大宗中药材品种的栽培管理粗放,对药材的研究和开发不充分;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和化肥、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严重,中药材市场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中药产业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逐渐规范,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良好,进入较为平稳的发挥阶段,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3318.72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6223.9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02%。

    (选编自“中国报告网”)

    附图:

    近五年我国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情况

    材料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植物药市场销售额已超200亿美元,而作为中药起源地的中国,却无与之相称的国际地位。2012年在中药出口品种中,中药提取物出口额仅为11.3亿美元,占中药出口额的48.5%。中药材和饮片的出口额为7亿美元,仅占出口额的33%。

    (选编自“中国经济网”)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据统计,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专利。中医药如今成了发达国家的“摇钱树”,“老祖宗的宝贝”沦为人家碗里的“肥肉”,难道不该警醒吗?

    中医无国界,技术有归属。中医药扬帆起航,走出国门,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必须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知识产权,筑牢“防火墙”,烙上“中国印”,让中医药这座宝库永远姓“中”。

    (选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四

    2017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世卫总部亮相,而早在2011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成果,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事件。

    在西医看来属“不治之症”,中医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中医彰显了其独特的优势,可以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

    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中医药目前已遍及20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立的中医药中心已有10个。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数据不包括中国)中医药团体有1200多个,目前受过专业培训的中医针灸师有50多万名。

    (选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科一表明随着某些疾病的增加、健康观念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中成药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医药服务业发展迅猛。

    B. 材料一显示,由中药种植业、制造业和流通业构成的我国中药产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是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C. 材料三表明中药秘方大量流失,专利被抢先申请,商标遭抢注,国际话语权丢失,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保。

    D. 材料四指出了中药治疗“甲流”的成果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发表和针灸铜人在世卫总部亮相的意义,这两件事标志着中医药走出国门。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二通过列数据的方式对我国出口中药产品的销售情况进行分析,说明了我国中医药发展不好的原因。

    B. 材料一、二、四都引用了精确数据,客观反映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情况,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及报道的可信度。

    C. 材料四中,同一病症。西医视为“不治之症”,中医却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彰显了中医的优势,说明我国中医产业具有潜力。

    D. 材料一中和材料四陈述新闻事实的方法一样,都从客观的角度报道时效性较强的内容,并有一定的延伸,拓展了报道的广度。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加快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德完,字子醇,广安人。万历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改兵科给事中。德完上十议以规时,帝纳之。已,请裁李成梁父子权,劾褫黔国公沐昌祚冠服,罢巡抚朱孟震、贾待问、郭四维、少卿杨四知、赵卿。又发广东总督刘继文、总兵官李栋等冒功罪。半岁章数十上,率军国大计。累迁户科都给事中。上筹画边饷议,时弗能用。德完寻以疾归。

    二十八年,起任工科。极陈四川采木、榷税及播州用兵之患。又言三殿未营,不宜复兴玄殿、龙舟之役。皆不报。复劾山东税使陈增、畿辅税使王虎罪。不报。已极陈国计匮乏,言:“近岁宁夏用兵,费百八十余万;朝鲜之役,七百八十余万;播州之役,二百余万。今皇长子及诸王子册封、冠婚至九百三十四万,而袍服之费复二百七十余万,冗费如此,国何以支?”因请减织造,止营建,亟完殿工,停买珠宝,慎重采办,大发内帑,语极切至。帝亦不省。

    时帝宠郑贵妃,疏皇后及皇长子。皇长子生母王恭妃几殆,而皇后亦多疾。左右多窃意后崩,贵妃即正中宫位,其子为太子。中允黄辉,皇长子讲官也,辉从内侍微探得其状,谓德完曰:“此国家大事,或旦夕不测,书之史册,谓朝廷无人。”德完乃属辉具草。十月,上疏言:“道路喧传谓中宫役使仅数人臣不胜惊疑宫禁严秘虚实未审臣即愚昧决知其不然第台谏之官得风闻言事,果中宫不得于陛下以致疾与?则子于父母之怒,当号泣几谏。果陛下眷遇中宫有加无替欤?则子于父母之谤,当昭雪辨明。衡是两端,皆难缄默。敢效汉朝袁盎却坐之议,陈其愚诚。”疏入,帝震怒,立下诏狱拷讯。尚书李戴、御史周盘等连疏论救。忤旨,切责,御史夺俸有差。大学士沈一贯力疾草奏为德完解,帝亦不释。旋廷杖百,除其名。复传谕廷臣:“诸臣为皇长子耶?抑为德完耶?如为皇长子,慎无扰渎。必欲为德完,则再迟册立一岁。”廷臣乃不复言。然帝自是惧外廷议论,眷礼中宫,始终无间矣。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道路喧传谓/中宫役使仅数人/臣不胜惊疑/宫禁严秘/虚实未审/臣即愚昧决知/其不然/第台谏之官得风闻言事

    B. 道路喧传/谓中宫役使仅数人/臣不胜惊疑/宫禁严秘/虚实未审/臣即愚昧/决知其不然/第台谏之官得风闻言事

    C. 道路喧传谓/中宫役使仅数人/臣不胜惊疑/宫禁严秘/虚实未审/臣即愚昧/决知其不然/第台谏之官得风闻言事

    D. 道路喧传/谓中宫役使仅数人/臣不胜惊疑/宫禁严秘/虚实未审/臣即愚昧决知/其不然/第台谏之官得风闻言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迁”在官职升降方面,有“调动”“放逐”等意思。“左迁”是指降职。

    B. “冠婚”指行加冠,结婚礼。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C. 說辅,国都所在的地方,泛指京城附近的地区。

    D. 万历,皇帝年号,年号是中国时建王朝用来纪年的种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德完匡正时弊,积极谏言。作为广安人,万历十四年考中进士,半年内就向皇帝上了数十道奏章,都是关涉军国大计。

    B. 王德完关心国事,反对铺张。他向皇帝指出宁夏、朝鲜、播州用兵耗费过大,又行册封诸事宜。国计匮乏,希望皇帝能拿出皇家的钱来补齐国用,皇帝没有采纳。

    C. 王德完维护朝削,正直敢言。他为了皇长子不致失宠直言进谏,因而触怒了皇帝,最终被皇帝杖责一百,除去官籍,王德完不得已缄默不言。

    D. 王德完触怒龙颜,朝臣援手。因皇长子事触怒皇帝后,多名大臣上疏营救,王德完虽遭刑罚,但皇帝也因为惧怕大臣的议论而礼遇皇后。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国家大事,或旦夕不游,书之史册,谓朝廷无人。

    (2)大学士沈一贯力疾草奏为德完解,帝亦不释。旋廷杖百,除其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王建

    江上数株桑枣树,自从离乱①更荒凉。

    那堪旅馆经残腊,只把空书寄故乡。

    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

    故人多在芙蓉幕②,应笑孜孜道未光。

    (注释)①离乱:战乱。②芙蓉幕:大吏之幕府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绘冬末战乱后的江边的荒凉之景,渲染气氛,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 颔联表达岁末之时,诗人身在异乡,只能空寄一封书信的无奈之情。

    C. 颈联描绘出诗人满头白发、生活窘迫、唯有写诗聊以自慰的自我形象。

    D. 尾联写诗人不顾友人的讥笑,依然孜孜不倦地追求,表达了旷达乐观的情怀。

    2.这首诗蕴含着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概括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嵌入星宿名,极言山的高危。又刻画出了人们无可奈何的情态。

    (2)《琵琶行》中,听闻琵琶女自诉身世后,白居易被贬浔阳听到乐声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而听琵慧女弹出的曲调则感觉“____________”。

    (3)韩意《师说》中陈述士大夫因官职、地位差异而不肯从师学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些年以传奇、玄幻、仙侠等为故事题材,以人气偶像、华丽场景、炫目特效、IP改编等为外在标识的古装剧受到青少年尤其是“网生代”的大力追捧,据称仍有不少这类作品正在______________地制作中。透过如此_____________的制播风潮,应该对时下古装剧做一些理性的反思。

    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电视剧亦然,(  )。近年的古装剧数量庞大、风格各异、制作考究,有的服饰和道具花费天价,有的在摄影和构图上力争每帧画面都唯美养眼等等,主创团队于这些硬件层面的用心和发力的确_____________。然而,让观众获得视听愉悦之时可伴有“心有戚戚焉”的情感共振和精神荡涤的作品少之又少甚至或空空如也。电视剧应成为__________的大众文化,而非不求内涵的快餐文化。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有理有度的奇异想象、匠心独具的美术置景,都可作为艺术手段应用于创意和创作过程中,但切不可因此在剧中占用大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更不可屏蔽乃至弱化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把作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紧锣密鼓      趋之若鹜      可圈可点      润物无声

    B. 呼之欲出      如影随形      乏善可陈      潜移默化

    C. 紧锣密鼓      如影随形      可圈可点      润物无声

    D. 呼之欲出      趋之若鹜      乏善可陈      潜移默化

    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切不可因此在剧中占用大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更不可弱化乃至屏蔽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使作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

    B. 但切不可因此弱化乃至屏蔽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更不可在剧中占用大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把作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

    C. 但切不可因此屏蔽乃至弱化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更不可在剧中占用大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使作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

    D. 但切不可因此弱化乃至屏蔽了作品向上向善的主题内涵,更不可在剧中占用大量篇幅来放大人性之黑暗,让作品的价值观脱离正轨。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立意明朗、积极,才能称得上好作品。

    B. 不好的作品,必定立意不明朗、不积极。

    C. 没有明确、积极的立意,必定称不上好作品。

    D. 一部好的作品,必定立意明朗、积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是一位学生的自荐信,其中有五处表述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复旦大学招生办:

    我是南京XX中学高三(一)班学生李华,足下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突出,爱好广泛,尤好文学,酷爱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现惠赠文章一篇,盼望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怜。

    南京XX中学      李华

    2018年12月16日

    (1)将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将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4)将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5)将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某中学应对处理重大突发事件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的这个夏天,一位即将进入北大的学子的文章引发了强烈反响。文章中写道:“尽管贫穷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很多人认为这篇文章很励志,让人看到了直面人生苦难的态度,但也有不少人对此难以理解,甚至口诛笔伐,毕竟像贫穷、疾病等人生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感谢苦难不过是麻痹人们的“鸡汤”。

    人的一生难免遭受苦难,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感谢我们所遭受的人生苦难?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