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单选题 8 题,多选题 4 题,填空题 3 题,作图题 1 题,实验题 2 题,计算题 2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8 题
  1. 关于安全用电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湿抹布擦插座

    B. 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用手将人拉开

    C. 三孔插座接地线要保证良好接地

    D. 使用试电笔时,不能用手接触到笔尾金属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沈括——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 奥斯特——发现地理两极和地磁场两极不重合

    C. 托里拆利——测出大气压强值

    D. 安培——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管,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

    B. 两名字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送信息

    D.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京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 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

    C.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清风冬有雪”,这就是我们家乡大庆的四季。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说法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

    A. 春天:一定要在有风的天气里,花香才能扩散

    B. 夏天:草叶上的露珠在阳光下变得五颜六色,这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 秋天:中秋的月亮又大又圆,这是因为月亮对阳光进行了镜面反射

    D. 冬天:雪花的形成是水蒸气的凝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装置的功率不变,不考虑热损失),从图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 该物质在AB段和CD段吸收的热量相等

    B.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4 min

    C. 处于0 ℃的该物质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 该物质在B、C两点时温度、内能都相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将玻璃瓶、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和橡皮塞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装置内加入适量的液体,可完成如下四个实验:在这些实验的设计中,把微小变化放大以利于观察的是(  )

    ①验证力使物体发生形变;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③观察液体的热胀冷缩:④模拟潜水艇的浮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刻度均匀的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每个钩码质量均相等。若将两边的钩码分别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后,杠杆将

    A. 仍然平衡 B. 右端下降

    C. 左端下降 D. 无法判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4 题
  1. C919国产大飞机首飞成功,让中国人扬眉吐气,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能够制造大飞机的少数国家之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飞机在空中保持速度大小不变环绕飞行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B. 飞机关闭发动机降落在跑道上后仍能滑行一段距离是因为飞机受到惯性作用

    C. 飞机起飞过程中,由于受到空气阻力,飞机的速度一定减小

    D. 飞机在空中水平匀速飞行时,飞机受到的重力大于空气对它的浮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在表面粗糙的斜面上,物块从A点静止释放下滑到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的动能不一定增加

    B. 物块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小

    C. 物块的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D. 物块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弹簧下挂着磁铁A,它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M是铁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闭合开关S2,弹簧变长

    B. 闭合开关S2,S1再由断开变为闭合,弹簧变短

    C. 闭合开关S2后,滑片P向左滑动,弹簧变长

    D. 闭合开关S2,将铁芯从螺线管中抽出来,弹簧变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甲所示,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R2消耗的电功率P与其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1的阻值为20Ω

    B. R2的最大阻值为50Ω

    C. 电源电压为6V

    D. 该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0.9W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低碳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煤、石油、太阳能中,有可能成为今后理想能源的是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了公民的安全,公安部门在很多路口安装监控摄像头,如图所示,它可以拍下作案嫌疑人的现场照片,拍照时,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只标有”8V 0.4A”的小灯泡,接在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中,为使其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_____Ω的电阻;该电阻通电10s所产生的热量是_____J。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1 题
  1. 如图所示,OC是折射光线,请画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

    (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m为

    _____g。

    (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V为_____cm3。

    (3)计算出金属块密度ρ=_____g/cm3。

    (4)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_____(偏大/偏小)。

    (5)在上面实验基础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该金属块,只需增加一个操作步骤就能测出图丙内烧杯中盐水的密度,增加的步骤是:_____。盐水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_(选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芳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阻值大约为5Ω。

    (1) 请你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如图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______。

    (2)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_____端(选填“A”或“B”)。

    (3) 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小芳利用另一只完好的电压表进行检测,把电压表分别接在a、b之间和b、c之间,电压表均有示数;接在a、c之间,电压表无示数。如果电路连接完好,只有一个元件有故障,该故障是__________。

    (4) 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多组数据。画出了待测电阻Rx的I-U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得Rx=__________Ω。

    (5)小芳又设计了一种方案,也测出了Rx的阻值。电路如图所示,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未知且恒定不变。测量步骤如下:

    ①当开关__________时,电流表读书为I1;

    ②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读书为I2;

    ③待测电阻Rx=__________。(用已知和测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2 题
  1. 小群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水底的物体匀速提升到空气中。他所用的拉力F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在空气中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摩擦和水的阻力,g取10 N/kg。求:

    (1)物体的重力及单个动滑轮的重力;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水底的深度及水对水底的压强;

    (4)物体的密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甲所示的九阳豆浆机,由打浆和电热两部分装置构成。中间部位的打浆装置是电动机工作带动打浆刀头,将原料进行粉碎打浆;外部是一个金属圆环形状的电热装置,电热装置的简化电路图如图乙所示,开关S可切换加热和保温两种状态,R1、R2是发热电阻,豆浆机的主要参数如下表。请解答下列问题:

    (1)某次向豆浆机中加入黄豆和清水共1.0kg,打浆完成后浆的初温为40℃,加热该浆使其温度升高到10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___?[设该浆的比热容为4.0×103J/(kg•℃)]

    (2)电阻R1和R2的阻值分别为多大________,_______?

    (3)该九阳豆浆机同时处于打浆和加热时,正常工作lmin所消耗电能为多大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