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null 1 题,单选题 18 题,材料分析题 5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清代官员尹会一在奏疏中说:“江南苏松两郡最为繁庶,而贫乏之民得以俯仰有资者,不在丝而在布。女子七八岁以上即能纺絮,十二三岁即能织布,一日之经营,尽足以供一人之用度而有余。”这表明当时江南地区

    A. 棉纺织业开始兴起

    B. 手工业领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

    C.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 纺织业与商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经济学家顾准认为新中国在某次大饥荒之后,由于“贯彻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1963年各地蔬菜供应大增,1964年肉蛋鱼供应大增,油菜籽和蔗糖成倍增产。”这里“正确的政策措施”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

    B. “农业合作化”的政策

    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8 题
  1. “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西方现代社会……国家调节社会利益分配和财富分配……国家以社会的名义‘侵犯’资本。”这反映出的是战后西方发达国家

    A. 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混合经济”

    B. 削弱私人资本,避免盲目生产

    C. 建立国营企业,大力推行国有化

    D. 完善福利制度,保障公民权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兹宣布,我国已存在可能导致广泛失业和产业解体的全国紧急状态,这使州际贸易和国外贸易深受其累,影响了公共福利,并损害了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美国国会通过了(  )

    A. 《紧急银行法》   B. 《全国工业复兴法》

    C. 《财产税法》   D. 《全国劳工关系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

    年份(年)

    1684

    1689

    1701

    售价(荷盾)

    80

    7.75

    2.32

    A. 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B.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

    C. 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D.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

    A. 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B.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

    C. 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

    D. 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加拿大的国际友人时谈到了“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

    A. 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建设

    B. 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C.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D. 推动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此会议

    A. 通过了《共同纲领》文件

    B. 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 确定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总任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云:“下田戽(汲)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该诗句能够反映出当时

    A. 耕犁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B. 灌溉工具用于农业生产

    C. 筒车已经用于农业灌溉

    D. 水排冶铁提高生产效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提到:“从法拉第发现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贝尔纳旨在说明

    A.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

    B. 电力技术发展所需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

    C. 科学理论的突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D. 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5世纪末,下图中国家卡里库特国王请某位航海家转交给一封信,同意与葡萄牙人进行商品贸易,但是要求他们带着金银、珊瑚和红呢绒来换取肉桂、丁香、胡椒等。这位航海家是

    A. 达·伽玛

    B. 哥伦布

    C. 麦哲伦

    D. 迪亚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他们在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打开了西下印度洋的门户的有利态势下,长驱直入,步步紧逼。1650年夺取好望角,1654年占领锡兰。”这里的“他们”指的应是(  )

    A. 荷兰人   B. 葡萄牙人   C. 英国人   D. 西班牙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是依据徐滨《工业革命时代英国农业工人的工资与生活水平》制作的《英国小麦每夸特价格波动图》,影响图中小麦价格波动的原因,可能是

    A. 1751年后英国农业工人工资大量增加

    B. 1767年后英国的殖民地减少

    C. 1800年前后大量农产品成为工业原料

    D. 1821年后农业机器普遍使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872年,左宗棠上奏朝廷称:“窃维制造轮船,实中国自强要著。臣于闽浙总督任内,请易购雇为制造,实以西洋各国恃其船炮,横行海上,每以其所有,傲我所无,不得不师其长以制之。”这表明他

    A. 主张购买西方新式军舰以自强

    B. 要求引进西方科技创办福州船政局

    C. 希望朝廷革除官办企业的弊端

    D. 认识到发展近代中国洋务工业的重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27年全国华商纱厂拥有纱锭数为209.90万枚,1936年达到274.60万枚;华商纱厂布机由1927年的1.35万台增加到1936年的2.55万台。从1931年到1936年,华商电厂发电量年平均增长率都在13%以上。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

    A. 南京国民政府的支持

    B. 国内官僚资本的萎缩

    C. 列强对华侵略的削弱

    D. 国内革命运动的推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反映的是1980年和1990年的中国经济成分统计,图表数据的变化说明( )

    A. 公有制经济已逐步失去主体地位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D. 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题文)美国《时代周刊》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以人物为主,它反映着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下图是1983年9月该刊的封面人物:邓小平。这表明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的热点问题是

    A. 抛弃“左”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

    B. 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和经济开放区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面框内所叙内容为《申报》上的报道。材料说明

    A. 晚清时期思想观念变化剧烈

    B. 妇女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C. 习俗变迁具有自由平等特征

    D. 报纸主要宣传民主科学思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875年10月11日《申报》刊载:“夫新报之开馆,大抵以行业营生为计。故其谋疏义以仅谋利者或有之;其谋利而兼仗义者亦有之。……本馆即不敢自夸唯照义所开,亦愿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也。”这表明《申报》开办的宗旨是(  )

    A. 谋求义利兼顾   B. 追求商业利益   C. 开辟谋利途径   D. 关注时局政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通货膨胀主要表现为一定时间内,某经济体中的物价水平持续增长,货币持续贬值。下表是1961~1987年的美英法三国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对该表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

    A. “混合经济”的实施使得60年代三国通货膨胀率较低

    B. 福利支出大幅减少造成70年代三国通货膨胀率较高

    C. “新经济”的出现带来80年代初三国通货膨胀率下降

    D. 减少政府干预导致80年代中期三国通货膨胀率下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5 题
  1. 坊市制是中国古代官府对城区规划和市场管理的制度。它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达千年之久,其变迁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坊市制进一步完善,汉代长安城内“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人不得顾,车彖得旋,阗城溢郭,傍流百廛,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唐代达到了顶峰,诗人白居易描述了坊市制下长安城整齐划一的概貌:“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市、坊严格分开并将居民区用围墙圈起来,实行坊里邻保制、按时启闭坊门制、宵禁制等有利于加强对城市居民的管理和控制。……政府还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忽略了各地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和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唐律疏议》规定:“凡官私斗、秤、度尺,每年八月诣寺校印署,无或差谬,然后听用之。”“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得利计赃重者,计利准盗窃论。贩卖者,亦如之。

                            ——摘编自肖建乐《唐代坊市制度及其历史定位》

    材料二  唐制,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居州县郭内者为坊,郭外者为村,里、村、坊皆有正。里正掌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坊正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

                                            ——岑仲勉《隋唐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汉唐时期坊市治理的主要特征。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汉唐时期坊市制度的影响”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60字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2分)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 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

    时间

    占世界GDP份额
    (世界=100)

    人均GDP
    (1990年国际元)

    中国

    西欧

    中国

    西欧

    1500年

    25

    17.9

    600

    774

    1600年

    29.2

    19.9

    600

    894

    1820年

    32.9

    23.6

    600

    1232

    ——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3分)

    (2)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当时思想、文学的影响。(5分)

    (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种态势的总体认识。(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英国家庭的演变与近代社会转型和工业化进程有着密切的联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17世纪的英国社会,家庭生产主要以家庭手工业为主,……生产的主要环节是在工匠的一家一户的劳动单位中进行,户主对家庭成员仍具有在经济生产和生活方面进行管理的职能。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大机器协作生产方式兴起,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业和手工作坊被排挤、吞并,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功能也就日益让位于工厂中组织的大规模工业,……父亲不再具有劳动组织领导人的地位,由此失去了支撑他对于户内成员权威的强大的支柱。

    ——孟庆芒《试析16—18世纪英国家庭的演变》

    材料二 工业革命纺织机的出现,为劳动妇女提供了走出家庭的机会,中产阶级妇女也逐渐走近变化中的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各国妇女运动的兴起,英国妇女在1928年也获得了与男子同样的选举权。……家庭内部妻子对丈夫,孩子对父亲的经济依赖减弱,……维系家庭的主要纽带不再是经济而是感情。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涅•托夫勒认为在核心家庭中,“爱情已从家庭关系的外沿变成它的首要的正当的核心”。 ……相对于前工业化时代因经济关系,或为生存而组成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18世纪前后英国家庭功能出现的变化,并指出影响这一变化的社会条件。

    (2)据材料一、二,归纳英国家庭关系的进步之处,分析英国妇女地位变化的政治经济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说明社会变迁与家庭演变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百年中国看上海”。在近代,上海城市发生了巨大变化,自鸦片战争后,从一个普通的滨海县城一跃成为近代化的国际大都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万,……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美]墨菲《现代中国的钥匙》

    材料二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的抵制日货运动,上海华商纱厂盈利迅速提高,并出现了建立新厂、增加设备的热潮,形成了中国棉织业发展史上的所谓“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华商烟厂、火柴厂等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据统计,1919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到104家,超过历年最好水平。其中注册的工业公司在1919年为65家,资金44728300元,也是亘古未有。

    ——摘编自李宗超《近代中国经济民族主义的理性与非理性》

    材料三 据1919年《新青年》的调查,上海有各类工厂2291家、工人18万,加上交通运输码头工人12万、手工业工人20万,共计50万。当时,上海城市中人口才200万,工人占了四分之一。

    ——邢建榕《近代上海不仅是商业性消费城市》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上海城市在1895年前后有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上海现代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五四”运动期间上海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及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上海城市阶级结构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社会政治带来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世纪的美国,经过一系列改良逐渐完成了政府职能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胡佛反危机措施的核心是倡导地方和民间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为此,他批准了“邻居互助计划”,通过法令倡导轮流工作法,前者要求就业者或半就业者帮助四邻中的生活困难者,后者强迫公务员每年实行为时1个月的无薪给休假,以扩大就业面。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探测或开发自然资源,或者去生产更多的商品,而是更冷静、更平稳地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使现存的经济组织服务于人民。

    ——《罗斯福选集》

    材料三  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部分削减内容及金额(单位:十亿美元)

    1982财年

    1983财年

    1984财年

    1.医疗、社会保险

    3.5

    4.8

    5.9

    2.医疗、住房补贴

    1

    1.2

    1.7

    3.其他项目

    21.8

    29.7

    35.3

    ——(资料韩世楠《里根的新联邦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手段,分析“自愿联合政策”的实质。

    (2)材料二表明罗斯福认为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政府“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的主要措施。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里根政府的政策调整及其经济背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20世纪美国政府职能转变中汲取的智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