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16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6 题
  1.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  )

    A. 秦始皇   B. 北魏孝文帝   C. 汉武帝   D. 隋文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这反映了清朝(   )

    A. 设立关卡、禁绝贸易 B. 抑制商业、实行海禁

    C. 重农抑商、打击海运 D. 征收重税、限制商贸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世界首个以水稻为主题的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2016年5月19日在湖南长沙开馆试运行。该馆从水稻历史与文化、水稻科技、袁隆平院士与杂交水稻三方面展现了水稻与人类文明发展的休戚关系。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

    A.北京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产生以来,封建帝王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强化与完善。下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汉武帝推行“推恩令”      ②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③忽必烈推行行省制       ④明太祖废除丞相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④③②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民族融合和中外交往的过程。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鉴真东渡日本 ④孝文帝迁都洛阳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经侪繁荣、国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危机”的表现主要有

    ①文化专制达到顶峰

    ②压制打击工商业

    ③鄙薄科学技术

    ④白银大量外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唐代诗人杜甫在《望岳》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诗中的“齐鲁”的出现是源于西周的(  )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王位世袭制 D.宗法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同时虚怀纳谏,从谏如流。使得其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文化逐渐昌盛,被称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政治思想。( )

    A.以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以贤治国 D.民主共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苗族是我们湖南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每年的农历正、二或三月,为祭祀祖先、庆祝丰收,都要过芦笙节,下列人物据传说是苗族祖先的是( )

    A.炎帝 B.蚩尤 C.舜帝 D.大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 )

    A.分封制 B.封建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A.明朝国威的树立

    B.明朝航海技术的发展

    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十八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中国之教,得孔子后而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君营其室。”对材料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国之教”创立于战国,在西汉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主流思想

    B.“中国之政”由秦始皇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奠定基础

    C.“中国之境”在汉武帝时北击匈奴,安定边疆而奠定基本版图

    D.“中国之教”为“中国之政”和“中国之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中国古代文化独领风骚、灿烂辉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最早的预测地震的仪器

    B.唐代出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和筒车,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C.元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是词,其中最著名的词人是关汉卿

    D.明代名医李时珍总结出了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冯天瑜等著的《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思想观点。

    (2)中国传统文化“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在汉时期是如何实现的?“以儒学为 正宗,融汇释道”中的“道”指什么?

    (3)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清中叶以前表现为“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试以宋朝两例说明。

    (4)与宋朝同时期的欧洲,文化繁荣的表现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近年来,为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一带一路”构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的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

    材料三: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四: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将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2015年11月18日)

    (1)“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由材料一可知,“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对外交流路线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采取的对外政策是什么?材料三认为该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体现了哪些文化认同精神?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从古至今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请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两个疆域图分别显示的是两个王朝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两个王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你从中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什么趋势?

    (2)材料一中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写出当时中央政府管辖这一地区的机构名称。以及在此之前亲自出使这一地区的著名历史人物。材料二中今西藏地区成为了正式行政区,请写出当时中央政府管辖这一地区的机构名称。

    (3)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新疆和西藏地区的管辖,分别设立了哪两个行政官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经济的发展是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基础。古代中国作为农耕文明领先的国家,其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据此探究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上图所示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开始出现于中国的什么时期?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进而推动了中国社会出现了怎样的转型?

    (2)安徽黄梅戏《天仙配》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反映出中国古代经济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特点是在战国时期哪一场改革后逐渐形成?

    (3)历史学家钱乘旦在其《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中说到:“在中国古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节制与约束商业和城市的发展”的社会主流体制是什么?除此之外,明清时期还有什么政策阻碍了商业与城市的发展?

    (4)根据以上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任答两点)据此,你认为国家应如何做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任答一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