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课外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干涸(hé)    帐篷    畏罪潜逃(qián)   迫不急待

    B.惩戒(chéng)  晕眩    怪诞不经(dàn)   兴高采烈

    C.坍塌(tān)   嗔怪    骇人听闻(hài)    提心掉胆

    D.狭隘(ài)    蜷伏    参差不齐(chā)    眼花缭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B.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C.在儿子心目中,父亲往往是神通广大的人,什么事都难不倒他。

    D.他上课经常早起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谁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呢?

    B.通过运动员的努力拼搏,使我们班一举夺得年级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C.电影《芳华》勾起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D.临近春节,商场里新增了糖果、对联、速冻饺子、山核桃等年货专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语文是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

    ②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

    ③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④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

    ⑤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

    ⑥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台。

    A. ⑤①④⑥②③ B. ⑥⑤①③②④

    C. ⑥③②⑤①④ D. ⑤①⑥③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鸟儿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

    B.一朵朵荷花,紧紧依偎着碧绿滚圆的荷叶。

    C.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气体。

    D.雪花漫天卷地落下来,犹如鹅毛一般,纷纷扬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外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宣苦读成才

    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骧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取解时④,刘文恭公铉⑤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方(一作“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

    (注)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钰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恭”也同。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骧卫

    B.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骧卫

    C.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骧卫

    D.吉安刘公宣代戍于京师/龙骧卫

    2.解释短文中加点的词

    (1)及(___________)             (2)益(_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语句

    (1)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

    (2)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

    4.从文中刘宣的经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白处

    (1)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2)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潼关》表现诗人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母亲的心》,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心

    ①熬过六岁那年漫长的严冬,我终于从一场大病中清醒了过来。

    ②春日的阳光映着窗外的夹竹桃,投下斑驳的树影,母亲却明显地憔悴了,瘦弱的样子差点让我不敢认,但她的精神状态却很好,仿佛拣回了珍贵的珠宝一般小心地守护着我。

    ③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家人总会变着法子哄我吃饭。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却让家人犯了难: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

    ④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她很快拎着竹篓出去了。我们村子外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溪流,六月天若翻开小溪里一块块大石头,可以找得到螃蟹。可是,在溪水还寒冽的春天,螃蟹躲在岩洞里是翻不到的。

    ⑤母亲不死心,沿着溪流一路上行,在一块块或大或小的石头下面翻找着。春天的溪水冰凉彻骨,却冻不住她心里涌动的希望。

    ⑥或许上天也怜惜母亲那深切的舐犊之情吧,在母亲双手肿胀发抖,几近绝望的时候,她终于发现了一只个头肥大的螃蟹,正在一块大石头下面迟缓地爬动着。

    ⑦母亲的惊喜可想而知,她赶忙迅捷地双手捞起了螃蟹,可是望着手里那只惶惑无措的螃蟹,母亲的手却止不住颤抖!因为那是一只母蟹,它鼓鼓的肚皮底下正围着无数只细如蚊子的小蟹,有的还爬到了母亲的手背上……

    ⑧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在那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一向坚强能干的母亲想必正面临着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选择罢!在抓起与放下的动作的重复间,她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一次又一次的自我交战与折磨。她想。

    ⑨这个经过,我并没有亲眼看到,是母亲回来后坐在我床头,抚摩着我的额头细细讲给我听的。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放下母蟹的那一刹那,她潸然泪下!

    ⑩母亲最终是空着手回家的,在那个还带着寒意的春日里,母亲再也没能翻到第二只螃蟹。坐在溪水中间的石块上,望着那不停地欢快前行的溪流,她止不住放声大哭。母亲擦着眼睛说,她并没有后悔放了那只母蟹,因为她也是一位母亲,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是一样的。

    ⑾窗外是涌动的暮色,借着昏暗的灯光,我仔细看着母亲不再光洁红润的面孔,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⑿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

    1.文章以“螃蟹”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全①~⑨段的主要情节。

    “我”想吃螃蟹→(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母亲捞起螃蟹→(3)______________

    2.阅读第11段,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我”会“心里忽然生出了一阵与我七岁年龄绝不相称的苍凉”?

    3.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母亲的心”在文中有哪两层含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石崖上的枣树》,完成下面小题。

    石崖上的枣树

    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枣树生长在那儿,没有什么养料和水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②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③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④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⑤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⑥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⑦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⑧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⑨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选自2015年4月1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3.文中引用《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有什么作用?

    4.通读全文,你认为“悬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按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童年,有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险事,有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趣事,有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的幸事……无论是险事、趣事还是幸事,都让人回味无穷,受益终生。

    那么,你的童年呢?也一定有值得分享的事吧。请以“童年       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