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填空题 8 题,作图题 5 题,实验题 4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1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们所用的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12cm   B. 中学生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

    C.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D. 教室内的空气质量约为200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城市禁鸣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B. 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戴耳罩,这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 歌剧院内墙采用蜂窝状的材料来装饰是为了吸声

    D. 住宅安装双层玻璃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A. 冬天雪的形成   B. 夏天露的形成   C. 春天雪的融化   D. 秋天雾的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以下现象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中国的皮影   B. 高楼外的玻璃幕墙很刺眼   C. 美丽的彩虹   D. 湖光倒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近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放大的图象,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则(  )

    A. 光屏上会出现等大的实像   B. 光屏上会出现缩小的实像

    C. 光屏上会出现放大的实像   D. 光屏上不会出现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关于密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可以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B. 用塑料泡沫做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这样不会砸伤演员,这主要从密度的角度来考虑的

    C. 机器底座用坚固密度大的材料制成,这主要从密度角度考虑的

    D. 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而下降,热空气下降后,温度低的冷空气从四周流过来形成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下列关于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的导航仪是利用接收卫星发射的超声波工作的

    B. 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工作的

    C. 汽车的防冻液的熔点较高,可以保持在低温天气时冷却系统不凝固

    D. 汽车的后视镜相当于凹面镜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来扩大司机的观察视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关于下列图象,解释正确的是(  )

    ①说明了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②说明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说明了非晶体融化的温度变化特点④说明了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老花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B. 近视镜是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C. 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正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D.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是使用刻度尺的几点做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首先要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B. 不能使用零刻线已经磨损的刻度尺

    C. 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能歪斜

    D. 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刻度线,记录时要有数值和单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面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李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唐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并通过计算查表对照,知道该液体可能是 (  )

    A. 硫酸   B. 水   C. 煤油   D. 盐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8 题
  1. 一位同学身高1.8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他在镜中的身高是_______m,他到像的距离是 _________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明乘坐公交车去学校,他看到窗外的电线杆向后运动,这是以_____为参照物的结果;下车后看到公交车向前行驶去,这是以_____为参照物的结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成语“万籁俱寂”常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 _________很小;当今很流行模仿秀,“小沈阳”模仿刀郎的歌曲惟妙惟肖,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声音的 __________十分接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这层霜是水蒸气 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 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在此过程中需要 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小水珠会出现在车窗 ______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瓶装啤酒放入冰柜内冷却时,不要放置时间过长,防止由于玻璃瓶内的啤酒凝固而引起酒瓶炸裂,在此过程中,啤酒的质量 __________,密度 __________.(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变了一个小魔术: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是慢慢往碗内倒水时,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这种现象是由于 ________造成的,人眼看到的硬币比真实的硬币位置要 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测得木块的长度是 _______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5 题
  1. 如图,S是点光源,S′是S通过平面镜形成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及入射光线SA对应的反射光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丙图中画出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的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有一点光源S,画出由S发出的光射入人眼P的所有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4 题
  1. 如图,小明用斜边长度AB为10m的斜面进行实验,想探究足球滚动的快慢和充气量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1)将足球放在A点由静止释放,用秒表测出滚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8s;则足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m/s.

    (2)用球针放掉一部分气后,足球再由A点由静止释放,测出滚动到B点所用的时间为14s.则足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所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________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可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________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熔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2)如图甲,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试验,如图乙.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表)4min时温度示数如图丙,此时温度为_____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有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C

    88

    89

    92

    94

    97

    98

    98

    98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一下操作: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焦距为 _______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置在光具座上,如图,并使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40cm的位置处不变.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的25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 ______、 ______的清晰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有 ____________(举出一个例子即可)

    (3)小明对凸透镜成像作了进一步的探究,他将自己的近视镜放到凸透镜与蜡烛之间,结果发现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 ___________(选填向左或向右)移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红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 ______,然后调节__________ 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了以下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如图甲________g;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如图乙________g;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如图丙V= ________cm3;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老醋的密度是 ___________g/cm3.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我市槐安路高架桥是省会“四横六纵”路网中贯穿南部市区东西方向的主要干道,双向4车道,有效避免了交通的拥堵.

    (1)桥上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数字的含义是: .

    (2)从东二环到西二环长约12km,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一辆小车从东二环行驶至西二环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制造铁质机件时,需要先做木模,然后根据木模做出空心的型腔,最后浇注铁水到型腔内部,形成最终的铁制品.某机械厂要铸造100个铁质机件,所用的木模密度为0.7g/cm3,每只木模的质量是4.2kg,求所铸造的铁质机件的总质量.(铁的密度为7.9×103kg/m3)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向山洞驶去,在某位置鸣笛一声,经过5s中听到有山洞返回来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求:听到回声处到山洞的距离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