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填空题 5 题,解答题 3 题
中等难度 2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5 题
  1. 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冰”是纯净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c>b>a
    B.b>a>c
    C.a>c>b
    D.b>c>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石灰石
    B.冰
    C.芝麻油
    D.高锰酸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 )
    A.硝酸铵
    B.小苏打
    C.生石灰
    D.食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类推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类推中错误的是( )
    A.铁、铜等很多金属难溶于水,铅是一种金属,铅可能也难溶于水
    B.铁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则铝与硝酸一定能发生置换反应
    C.SO2与CO2一样,溶于水生成酸性物质,则SO2也可能与NaOH溶液反应
    D.H2、CO、CH4气体燃烧前要进行验纯,其它可燃性气体不纯时也可能发生爆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物质能与水反应,将少量该物质加到饱和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二氧化碳
    B.反应后氢氧化钙的质量一定减少
    C.反应前后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
    D.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水量的增多而变大
    C.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稀释为5%,需要加水20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为判断某化合物是否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取一定质量该化合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接下来还需进行的实验有( )
    ①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②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③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④测定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A.铁、银、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硫及其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

    C.物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20℃时的溶解度
    D.碳在一定量氧气中燃烧时生成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如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用如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不会变成红色
    B.粗钢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产生的二氧化碳不可用浓硫酸干燥
    D.此装置还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去瓤的新鲜冬瓜内有5%的氯化钠溶液.现将一木块放入这一溶液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木块露出液面高度h(如图甲所示).常温下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到木块下沉,同学们绘制成了如图乙所示的函数图象,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可表示(不考虑水的蒸发现象)( )
    ①溶质质量分数;
    ②溶液的密度;
    ③溶解度;
    ④溶剂的质量;
    ⑤溶液的体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
    D.②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图中一定错误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
    (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用化学式表示下列物质:
    (1)白酒中的溶剂________;
    (2)碘酒中的溶剂________;
    (3)生石灰加入水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________;
    (4)过量的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化学大厦里的“居民”们(即各种物质)按各自所属的类别分类居住在A、B两座大楼里.下表是已经入住的“居民”的情况:
    化学大厦 A座 一单元 Al   Zn   Fe
    二单元 H2   Ne      S
    B座 三单元 CO2      CO     Na2CO3
    四单元 Ca(OH)2   NaOH    KOH
    五单元 H2SO4     HNO3    HCl
    六单元 KMnO4   FeCl2   CuSO4
    (1)化学大厦来了一位新“居民”--铜,他应该住进________单元.三单元中有一位“居民”住错了地方,它是________.
    (2)三单元里住着一位“灭火勇士”,写出实验室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六单元里住着一位“制氧高手”,写出实验室由它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
    (2)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要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且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方法是:________;
    (4)t2℃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用甲、乙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B、F为固体化合物,其中F红色,D为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物质D是________;物质E是________;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写一个能实现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利用反应③在实验室制取物质G.根据所得的物质G的质量,可求得参加反应的物质E的质量,但实际消耗的物质E的质量远远超过计算值,其原因可能是(从实验过程分析,任意答一点)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汽车使用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但生产汽车的材料、使用的能源等是人们关注并需
    解决的问题.
    (1)制造汽车的材料以钢铁为主,钢是铁和________的合金;
    (2)钢铁的防腐是汽车制造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铁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_;
    (3)有些汽车新型排气系统中,使用抗腐蚀性能好的钛合金材料.生产钛(Ti)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镁与四氯化钛(TiCl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
    ②上述反应需要在氩气的环境中进行,理由是________.
    (4)2008年7月20日,作为重庆发展的新目标、新追求,首次在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浓墨重彩地提出“五个重庆”,成为重庆的战略决策.从化学角度看,其中属于改善环境的是________.
    A.宜居重庆   B.畅通重庆   C.森林重庆   D.平安重庆   E.健康重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实验小组帮助老师配置KNO3的饱和溶液,以备全班实验使用.此实验室温度为15℃,老师提供的药品是含有少量NaCl的KNO3固体.
    (1)查阅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KNO3中混有少量NaCl的提纯方法是______,用此法获得了足量的KNO3固体.
    (2)配置100gKNO3饱和溶液的过程如下:
    ①计算;
    ②称量:准确称量KNO3固体______g;
    称取过程中,发现指针已偏向分度盘左侧,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
    ③量取:用______(填“50ml”、“100ml”或“500ml”) 量筒量取蒸馏水;
    ④溶【解析】
    将KNO3固体和水分别加入大烧杯中,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
    (3)若小组同学最后配得的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时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放砝码,右盘放KNO3称量;
    ④天平称量时,指针偏向左盘药品⑤将固体倒入烧杯时有部分洒出.
    A.①④B.②④⑤C.②③⑤D.②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除铝外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请设计实验探究该粉末中铁、铜的存在.
    资料在线: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2Al+2H2O+2Na0H=2NaAlO2+3H2↑),铁和铜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烧杯、大试管、量筒、滴管、燃烧匙、药匙、磁铁;稀硫酸、稀盐酸、Na0H镕液、氨水.
    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Ⅰ、提出假设
    假设1: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
    假设2: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______.
    假设3: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
    Ⅱ、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
    (1)基于假设1,不用化学试剂,证明金属铁的存在______.
    (2)基于假设2,将混合金属粉末加入足量稀盐酸,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基于假设3,请你完成实验操作,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说明仪器和试剂) 实验现象 结论
    仅除去铝
    证明含有铁
    将大试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加水,多次洗涤剩余固体 剩余固体呈紫红色 证明含有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测定某碳素钢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粉未于质量为51.8克的烧杯中,然后逐步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当加入80g稀硫酸时反应恰好完全,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图.
    试通过计完成下列填空:(不能整除时,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该实验取用的样品质量为:______;
    (2)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3)小王不慎在反应结束后,向烧杯中多了20g稀硫酸,此时,溶液中亚铁离子在溶液总质量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若在上图中补绘此过程中稀硫酸的质量与烧杯及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图,所得线段的终点位于线段AB延长线的_______(填:上方、下方或线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