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null 1 题,单选题 24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null 共 1 题
  1. 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推衍产生的社会进化学说,比生物进化学说更受读者拥戴,传播通行无阻。究其原因,社会进化学说为各类族群对自身空间定位和未来流动可能提供了想象依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自然科学理论要依靠社会学说扩大影响

    B. 生物进化论的社会学转化契合时代精神

    C. 社会进化论指导历史沿正确的方向发展

    D. 社会进化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4 题
  1. 有学者认为在历史学的构建中,对时间的加工至关重要。这不仅仅是排序、按年代排列,或者构造几个时期。这也是根据不同现象变化的节奏来将之分出等级层次。历史学的时间既不是一条直线,也不是被一连串时期打断的一根线条,甚至不是一张平面图:多根线条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件浮雕。它有厚度,有深度。该学者认为

    A. 历史学家在每次研究时都整个重构时间

    B. 历史学家总是依据自身需要来加工时间

    C. 不同系列的历史现象在演变时并非齐步走

    D. 历史学的时间不只有客观性是主观的存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汉武帝规定王侯宗室朝觐聘享,进献的玉璧必须以作价高昂的白鹿皮币包裹,同时规定白鹿皮币只能由宫廷机构独家经营。据此可推断,汉武帝推行白鹿皮币的目的是

    A. 顺应市场流通的需要

    B. 凸显皇帝独尊的权威

    C. 消除诸侯割据的隐患

    D. 增强中央政府的实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曹操在给汉献帝上表论田庄主田畴时说:“畴率宗人避难于无终山,北拒卢龙,南守要害,清静隐约,耕而后食,人民化从,咸共资奉。……畴文武有效,节义可嘉,诚应宠赏,以旌其美。”由此可知,部分田庄在东汉后期

    A. 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威胁

    B. 起到了维护地方稳定的作用

    C. 激化了田庄内部的阶级矛盾

    D. 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斩首。由此可见

    A. 《史记》的记载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

    B. 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

    C. 历史需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进行研究

    D. 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接近历史的真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据《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汉代,统治者强调以孝道治理天下。唐宋以后.保持了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醣”。如康熙六十大寿时,举办“千叟宴”,宴请天下老人。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

    A. 政治活动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 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重要性

    C. 社会活动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

    D. 百善孝为先思想源于宗法观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初进士试时务策五道,策问中加入儒家经典和历史方面的内容,在定成绩时还要看策文的辞藻。这一做法

    A. 表明重文抑武政策的推行

    B. 立足于提高官员文化素养

    C. 充分体现儒学的独尊地位

    D. 有利于官员综合素质提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先秦时期实行爵禄制,有爵即有禄、采邑或禄田世袭领有。秦汉时期实行爵禄分离的爵秩制:爵级用以保证贵族身份和维系政治忠诚;禄秩则用以录人用事,有职方有禄,职高则禄重,按劳取酬。这一变化表明秦汉时期

    A. 贵族政治的影响仍存在

    B. 官僚政治制度尚未确立

    C. 封建等级制度趋向稳定

    D. 选官用人制度日益成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题文)巴黎公社形成了异于“三权均衡”的“人民监督”这一新型的权力制约机制。在马克思看来,公社的“人民监督”像一个“倒金字塔”结构,与人民选举的“正金字塔”结构形成了权力对称,有效地防止了官僚腐败和权力失衡。这表明巴黎公社

    A. 实现了权力的绝对监督

    B. 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C. 选举权与监督权相矛盾

    D. 堪称科学社会主义典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苏维埃……由于其起源和成分的缘故,他们一点也不像临时政府那样过于拘谨……他们毫不犹豫、毫无保留地表达了人民大众的心声。”以下革命措施中最符合当时人民“心声”的是

    A. 反击国内反革命叛乱

    B.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退出战争和获得土地

    D.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题文)公元2—3世纪,汉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天花、鼠疫和麻疹疫乱。两个帝国遭受了疾病的蹂躏,人口数量急剧下降。这一事件

    A. 说明世界已经联成一个整体

    B. 表明专制制度不断强化

    C. 反映出中国与西方有所交流

    D. 导致两个帝国分崩离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王守仁认为士大夫凭借修养治理天下,农民凭借农具来养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他的观点

    A. 体现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

    B. 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

    C. 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D. 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787年美国宪法在阐述政府的目的时,使用了“树立正义”、“促进公共福利”、“得享自由”等“中性”的原则,这些原则被后来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甚至没有合法公民地位)的美国人在争取权利时采用。由此可见,美国宪法

    A. 超越了最初的阶级属性

    B. 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C. 调和了不同群体的利益

    D. 缺乏应有的权威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中国古代的朝会制度历史悠久,皇帝上朝与否历来被当做是皇帝是否勤政的标志,与王朝兴衰治乱关系密切。但多位皇帝不上朝的明朝却延续了276年,寿命仅次于唐朝。这主要得益于

    A. 皇权专制空前加强

    B. 政府运行机制日益完善

    C. 宋明理学迅猛发展

    D. 无为而治治国模式有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中国古代政区划界存在着犬牙交错和山川形便(依据山川走势)两条相互对立的主要原则,往往同时并用。但越到后来,前一原则越占上风。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

    A. 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B. 同级政区的数量明显增加

    C. 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D. 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中国历史上对女性审美的地域认知在南宋以前认同黄河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后认同长江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前高大丰硕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南宋以后纤小轻盈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中国古代女性审美认知的地域变化反映出

    A. 各地区审美差异缩小

    B. 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 社会经济区位的变迁

    D. 南北文化开始逐渐趋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我国古代

    A. 重农抑商政策改变

    B. 商人地位不断提高

    C. 商业税超过农业税

    D. 商业政策较为灵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玄学是流行于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西晋时,一些佛教名僧为了借助玄学推行佛法,不仅以“空无”宗旨与玄学的“虚无”相呼应,而且模仿玄谈家的语言和情趣,主动与名士交游。这一现象说明

    A. 三教融合的趋势开始出现

    B. 佛教文化日益中国化

    C. 佛教对传统文化构成冲击

    D. 佛教为当时主要宗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由此可知,黄宗羲认为

    A. 应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度

    B. 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君臣关系

    C. 君主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

    D. 统治者应重视对百姓的教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古典时代,一个住在法国和西班牙海岸的希腊人会对远在西西里和土耳其的希腊城市居民更有亲近感,而不是希腊城邦附近的高卢土著、蛮族邻居。这可能主要得益于

    A. 高度的文化认同

    B. 城邦公民的平等理念

    C. 直接民主的制度

    D. 小国寡民的历史情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近代欧洲存在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成文的法典为表现形式,以民法为典型,以演绎为思维特点;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普通法为基础,以归纳为思维特点。据此可推知

    A. 地理环境影响了法律体系的特点

    B. 欧洲法律体系都是罗马法的延续

    C. 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意义

    D. 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图为某学生在学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所做的课堂笔记。对

    其解读正确的是

    A. 共和之路举步维艰

    B. 议会粉饰君主专制

    C. 国家权力间制约与平衡

    D. 虚位君主统而不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在历史研究中,新航路的开辟这一历史事件又被称为“地理大发现”、“探索时代”、“大航海时代”等。这些表述

    A. 丰富史料实证

    B. 含有时空观念

    C. 彰显家国情怀

    D. 属于历史解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7至18世纪的英格兰人曾以喝啤酒和麦芽酒的形式喝掉他们谷物总产量的一半,后来他们又转向喝中国茶,茶水里还要添加从牙买加舶来的食糖,从最低层的农民到最高层的贵族,英格兰人普遍消费茶叶,而且消费量极大。材料反映了当时英格兰

    A. 生产力水平比较高

    B. 崇尚东方生活方式

    C. 贵族平民界线趋平

    D. 发展东方海外贸易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

    A. 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B. 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

    C.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

    D. 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封建巡视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首先是巡视监察法规的系统化。明清进一步加强巡视立法,至清朝颁布了我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监察法规——《钦定台规》,中国古代的巡视法规达到系统化程度。其二是建立严密的地方巡视系统。明清延续了唐宋以来中央对地方巡视系统多元化的趋势,建立起三个互不统属的独立系统:一是监察御史系统,包括专差、巡按御史两种;二是按察司系统,职责就是按察所属的府州县,下设主要官员有按察使;三是督抚系统,督抚即总督和巡抚。其三是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明清统治者规定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巡视官员可以互相监察、互相纠举,以保证巡视体系正常运转。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梳略》

    材料二  西方国家的问责机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紧密相关,是责任政府的基本元素,其效力范围是整个国家。其约束的对象是整个国家的所有公职人员。西方国家对政府公职人员的监督体系主要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达到全社会或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由于这种监督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国民性,因而这种监督比行政监督更有效、更有力量。

    ——《西方官员问责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我国中央对地方巡视制度强化的特点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国家对官员监督与中国明清时期的巡视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对中国明清时期和近代西方对官员的监督简要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880—1920年间,美国平均每10年入境的外来移民达到659万,爱尔兰人的天主教文化、亚裔和非裔的文化、美洲土著的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相互交织。1891年,美国中等教育改革委员会成立了“十人委员会”,着手进行课程改革,先后于1893年和1899年发布了《十人委员会报告》和《中学历史学习》两份核心文件。面对当时增加实用性强的课程以适应城市化、工业化的社会呼声,“十人委员会”以“我们美国人只知道美国的伟大,却不知道其为什么伟大”、“(历史教育)是人的各种条件的平衡器——是社会这部机器平衡的轮子”为由将中学历史课程列入九大核心课程。中学历史课程强调“熟悉政治和社会环境,鉴别社会和国家本质,形成公民责任感和义务感”。在课程设置中,希腊史、罗马史、英国和法国史成为世界史的主要内容,而英国史不但在第二模块中世纪和现代欧洲历史中出现,还设置了第三模块专门学习英国史。

    ——摘编自张卓鸿《<十人委员会报告>与美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材料  文学作品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可以从唯物史观角度,也可以从其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时期城市经济或文学发展状况加以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